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局長成長史

大道小說網 、矛盾是加深還是消除?(2) 文 / 徐浩瀚

    畢全力沉著地看著翟新文打電話。【/魍//】看他打完,畢全力說:「聽新文局長的匯報,我感覺像楊英賢這樣的謠言製造者、傳播者和惡意捏造舉報的人,處分得太輕,不足以平民憤,不足以保護我們的幹部,也不足以糾正這種製造和傳播小道消息的不良風氣。」翟新文解釋道:「畢市長,本來我也想嚴厲處分楊英賢,但周市長指示,此事涉及到他的女兒,不想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件事,所以教育局知道這封舉報信的,目前只有我和孫紅軍書記,以及當事人方圓。我們處分楊英賢,是以前一次家樂福事件中楊英賢傳播有關方圓的流言蜚語這個由頭,對楊英賢進行的處分。在楊英賢看來,這一次的處分是兩個事件合併處分,但在外人看來,就是家樂福事件進行的處分。」

    又是周鵬有的指示。畢全力心中更加不滿,也很奇怪:怎麼從舉報信,又提到了家樂福事件?畢全力問:「不是光有舉報信嗎?這怎麼又來了個家樂福事件?家樂福事件是什麼事?」

    翟新文大罵自己一時失言,說漏了嘴,也怪這畢全力太精明,一句話就聽出了問題。翟新文只好把家樂福事件的有關情況,向畢全力作了匯報。畢全力說:「從這件事情看,張元慶才是家樂福事件的始作俑者,是主犯,而楊英賢不過是這個謠言的傳播者,是從犯,為什麼張元慶幾乎沒有受什麼處分,而楊英賢的處分卻比張元慶重很多?」

    一連幾個問題,讓翟新文真是難以回答。這件事確實難以自圓其說。翟新文勉強辯解道:「楊英賢是兩件事一起處分,而張元慶並沒有參與寫舉報信的事情。」畢全力並不買翟新文的帳:「新文同志,一個人能夠無中生有製造流言,他的人品怎麼樣這已經擺在這裡了。這麼樣的一個人,能夠擔任為教育系統培養和選拔幹部的政工科長嗎?一個心術不正的政工科長,能不能為教育事業選拔出品德端正、敬業愛崗、能力一流的幹部?你先回答我這個問題。」翟新文幾乎無言以對。畢全力語重心長地說:「新文同志,我們是黨的幹部,要時刻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作為牢記和奉行的宗旨。作為一級領導幹部,什麼時候我們都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厚近薄遠。張元慶是在你身邊工作的人,能夠做政工科長,也說明平常深得你的信任。但是,作為一個政工科長,明明知道公生正、廉生威,卻給全市教育系統樹立了這麼一個反面的典型,是否稱職?你在處分張元慶的時候,是否考慮到:如果教育局黨委都不能公平對待每一個教育系統犯了錯誤的同志,局黨委的威信如何樹立,你這個局長的威信如何體現?」

    畢全力雖然說話的聲音不高,但帶著威嚴。被一個34歲的年輕人毫不客氣地批評,翟新文心裡也有了火氣,好歹我也49歲了,馬上50歲的人,你一個毛孩子在這裡指手畫腳,真是讓人憋屈。翟新文耐下性子,解釋道:「畢市長,這件事事出有因。對於張元慶的問題,在事情發生之後,我已經嚴肅批評了他,並且張元慶也當面向方圓道過歉,並得到了方圓的原諒。都是教育系統的骨幹力量,再培養一個工作經驗豐富的幹部也不容易,既然方圓與張元慶和解,張元慶也表示今後再不會犯同樣的錯誤,所以,按照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原則,我們對張元慶從輕處分。而楊英賢則不一樣,他在家樂福事件中是從犯,但明知錯了,卻又捏造了有關方圓的無中生有的舉報信,這是錯上加錯,所以處分自然要比張元慶要重。更何況,這件事紀委黃書記又作了重要批示,我們必須要按照黃書記的批示辦。」

    呵,又拿別的副市級幹部來壓我畢全力啊!畢全力現在對翟新文幾乎沒有多少好印象,他拿起電話,撥給了方圓:「方圓,我是畢全力。」方圓很吃驚畢全力在這裡打電話給他,連忙恭敬地問候:「畢市長,您好。」畢全力說:「我聽說,最近有人針對你,造了不少的謠,寫了一些無中生有的舉報信。聽到這個消息,我很震驚,也感到很氣憤。方圓,希望不要影響了你工作的心境,新學期,我對東州5中希望很大,對你希望很大。」方圓說:「或多或少,肯定會影響到我的心情,但市教育局和翟局長在第一時間都進行了及時的處理。我現在已經想開了,不管我怎麼做,都會有人看我不順眼,都會有人在背後造謠中傷,我無法阻止這一切。腦袋長在別人的脖子上,嘴巴長在別人的腦袋上,我沒有辦法。我能做的,就是用心做事,用心做好工作,把5中建設好、維護好、發展好,將5中打造成一所特色鮮明、質量一流、聲譽良好、有全省全國知名度的示範性完全中學,不辜負各級領導特別是畢市長對我的期望、關心與厚愛。」畢全力說:「你想得很對。能有這樣的心態來看待謠言和舉報,方圓你比以前成熟了,我感到很欣慰。你就安心工作吧,東州5中地位舉足輕重,在全市的影響很大,作為分管市長,我要告訴你,我也會盡我的努力,為東州5中的發展創設最佳的外部環境,為你開展工作創設良好的條件。」方圓說:「謝謝畢市長。」畢全力說:「聽說,張元慶已當面向你道歉,你也原諒了張元慶。」方圓說:「是這樣。我原諒了他,不代表我會把他看作朋友,以後該提防還是要提防。」畢全力問:「你覺得張元慶繼續擔任政工科長是否合適?」方圓說:「不合適。」畢全力問:「為什麼?」方圓說:「一個人品不正的人,又怎麼能為教育事業的發展選拔出人品端正、能力出眾的人才?看到有能力的人就嫉妒,就製造謠言,這樣的政工科長會害了東州教育的。不過,這樣的事情不是我所要考慮的事情,局領導自然會有他們的考慮。我按說是不應該發表自己的看法的,但我當著畢市長的面,必須說我的心裡話,說真話。」畢全力說:「好,很好。你現在確實沒有權利評論教育局的人事,你能把握住這個分寸,很好。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自有分寸。」方圓說:「謝謝畢市長關心。」畢全力說:「祝你們全家春節好,提前拜個早年!」方圓說:「謝謝。」

    畢全力掛了電話,說:「方圓與張元慶和解,這說明方圓有肚量有包容,並不說明張元慶會知錯就改。新文局長你就敢保證張元慶今後不會再捏造事實製造流言蜚語嗎?」翟新文不敢背書,說:「我們從主觀上希望他能夠認識到這樣的錯誤,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當然,我也會加強對他的監督、教育和管理,使他不管做、不能做、沒有機會做不利於東州教育發展的事情。」見翟新文並不想退縮,畢全力內心早已是怒火沖天,但從政就意味著要堅忍,從政就意味著要城府於胸而不是心直口快。畢全力說:「既然教育局黨委已經做出了對張元慶、楊英賢的處分決定,那我也必須維護教育局黨委的威信,不可能要求你們來更改這個處分決定,雖然我認為這個處分決定太輕了,不足以教育張元慶、楊英賢這樣的人,也不足以震懾其他有這樣不良癖好的人。但是,張元慶這樣的人品,肯定不適合繼續擔任政工科長了,我希望新文局長能夠考慮一下,盡快將其調離政工科長崗位,安排一個人品端正、做事公道的同志來擔任政工科長。」

    呵,直接管到教育局的人事問題了。翟新文心裡同樣極度不悅:畢全力你這個分管市長是不是沒有搞清到底誰是局長?是不是沒有搞清分管市長不能來做局長做的事情。我作為教育局的局長兼黨委書記,擁有對教育局正科級以下幹部的絕對任免權,別人是無權干涉的。翟新文說:「畢市長,您的指示按說我是絕對要立刻貫徹執行的。但在教育局的科級以下人士安排上,局黨委同樣不能朝令夕改,所做的每一次人事任免的決定,都是局黨委成員集體討論研究的結果。張元慶的職務,也要經過這樣的程序。我將盡快召開教育局黨委會,研究張元慶的任職問題,不過,這件事要拖到春節之後了,還請畢市長多理解。」

    理解?畢全力現在發現,自己在像翟新文這樣的老局長們面前,只得到了表面的尊重,而沒有真正的權威。理解什麼?黃傑書記的指示,第一時間完成;周鵬有副市長的指示,第一時間完成;我畢全力作為分管市長,作出的指示,卻要等到春節之後再研究,而且沒有明確表態是同意調換還是不同意調換。這是典型的陽奉陰違啊!畢全力知道自己現在在副市長的職位上,困難很多,暫時也沒有與翟新文完全決裂的資本,2008年的政績,還要靠翟新文等這一般人來創造,所以畢全力和緩了口氣:「教育局有教育局的難處,我也有我的難處,大家互相理解。新文局長,初八上班,我準備到市教育局,給教育局的同志們拜個年。」

    翟新文看到了畢全力的示好之意,說:「歡迎。到時侯,我會組織大家在一樓大會議室,恭候畢市長。」

    這個時候,孫紅軍來了。他把給市紀委的報告,給市信訪局的報告,還有處分張元慶和楊英賢的決定,都交給了畢全力。畢全力看了看孫紅軍,想到了他也是共青團序列的同志,至少他還是市青聯副主席啊!這個孫紅軍,是可以倚賴的同志。未來,我在東州教育要很好地貫徹我的主張,將重點倚賴方圓、孫紅軍,還要倚賴力爭推薦為東州教育局副局長,分管教育教學工作的現任江南縣教體局局長陳奇志。這個翟新文,並不能完全信任,通過今天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來。不過,該敲打還是要敲打,該提醒還是要提醒。想到這裡,畢全力說:「這幾份材料放我這裡了,我看一看。新文局長,有一件事我還是要提醒你,什麼時候,請不要忘記,我是分管東州教育的副市長。」

    ,魍//-/,您的最佳選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