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局長成長史

大道小說網 、誰都不是酒囊飯袋 文 / 徐浩瀚

    1194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鄧雲聰在強調了要認真學習王國棟書記和宋雲生市長的講話精神後,鄭重地說:「最後,請允許我代表市委、市政府,祝全市的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向你們的家人,祝福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工作愉快,萬事如意!東州市慶祝第二十三個教師節大會到此結束,會議結束後,請獲得十佳教師、市優秀教師、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市德育先進個人的同志到一樓領取獎金。【/魍//】散會!」

    翟新文立刻起身,站在一邊,恭候各位市領導離開。王國棟一言不發,大步流星,翟新文真想追上前去,解釋一下,看看邁著平穩的步子與盛治仁、鄧雲聰有說有笑地緩步走過來,翟新文的兩隻腳像是生了釘子,竟然沒有去追王國棟。不知道什麼時候,孫紅軍出現在身邊,翟新文抹了一把汗,說:「紅軍,快去送送王書記。」孫紅軍立刻領悟,幾步跑了出去。翟新文按捺心中的緊張與惶恐,臉上堆滿笑容:「宋市長好,盛部長好,鄧市長好!」宋雲生看到翟新文,臉上的笑容更多了:「新文哪,我今天是不是讓你很為難啊?」翟新文說:「宋市長今天旁徵博引,講得讓我大開眼界,深受教育!您的講話,我今天回教育局後,會立刻讓有關工作人員迅速整理出您的錄音,報請您審閱,然後組織全市教育系統廣大幹部教師認真抓學習,抓落實。」宋雲生呵呵地笑著:「新文哪,王書記的講話也很重要啊!王書記可是講了,市委出政策,市政府抓落實啊!」翟新文覺得後脊樑的汗立刻把襯衣給緊緊地粘在身上了,這不是逼著我要表態嗎?迅速地用目光掃視,發現其他市領導都離著還挺遠,翟新文硬著頭皮說:「市長的指示對於東州教育來說更具有振奮人心、鼓舞鬥志的作用,對做好東州教育工作更具有指導意義。」宋雲生微笑著拍拍翟新文的肩:「整理好了講話稿,來我辦公室,直接給我打電話就可以。既然要全市學習,怎麼著我也要看看,有些信口開河的東西,還是要避免的。」翟新文知道宋雲生已經給了他特別的待遇,直接打電話,和給他秘書打電話,這是完全不同的。翟新文說:「謝謝市長厚愛,我立刻安排,爭取今天下午向您匯報。」宋雲生說:「好。」鄧雲聰忽然開口:「新文哪,教育可是一個大攤子,按在職人員數量來說,是全市最大的局。宋市長也好,盛部長和我也好,對你的工作還是滿意的。不過,我還是要提醒你,教師節慶祝大會結束後,要立刻轉入迎接黨的**工作中來,要將教育的穩定與東州市的穩定緊密結合在一起,別給市長添亂。」

    鄧雲聰的幾句話,讓翟新文的心裡沉甸甸的,這是沉重的責任啊!想到了去年,那些上訪的企業退休教師,想到了那些要求享受事業編製和待遇的校辦工廠職工,翟新文頓時覺得頭皮發麻:這些人,在上面沒有出台相關政策的前提下,找也白找,根本解決不了。可是已經習慣於走上訪這條路之後,在他們的信念裡,不管是有理,還是沒有理,都很執著地上訪,這項工作看來確實要緊迫地部署了,黨的**,再有一個月,就開了。現在的許多上訪者,都很清楚,平常的上訪,沒有人關注,必須是到了關鍵時刻,他們就會上訪,這主要包括:黨的全國大會、全國兩會、國慶節。因為這個時候,關注的新聞媒體特別是國際的新聞媒體匯聚,因而國家的信訪部門、維穩部門也高度緊張,從上到下,層層下達死命令,將信訪矛盾無條件解決在基層,北京對下面的要求只有一句:不得進京。省裡的要求有兩句:不得進京,不得上省。市裡對各區市縣的要求有三句:不得進京,不得上省,不得進市;對各部門的要求是:不是進京,不得上省,在系統內部協調解決。翟新文說:「市長,盛部長,鄧市長,這項工作我一定會全力以赴,親自抓好,請各位領導放心。」宋雲生說:「新文的工作能力和敬業精神,還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我可是聽說,你還打著吊針在單位加班,這樣的工作態度,是一定能夠做好工作的。」

    天,打吊針這件事宋雲生竟然都知道!翟新文感到欣慰,也感到可怕∼∼這是誰將此事向宋雲生作了匯報?

    宋雲生說:「治仁,組織部門如果要評優秀公務員或優秀局處長的時候,像新文同志這樣敬業的同志,是不是可以重點考慮?」盛治仁立刻聽懂了宋雲生的收攏之意,這是想把翟新文緊緊地捆綁在這條大船啊!盛治仁心照不宣:「是啊,組織部門一直都在關注想幹事、真幹事、能幹事、會幹事的同志。今天聽市長談到翟局長掛著吊針帶病工作,精神可嘉,這可是那些只知道在飯店會所裡喝酒、娛樂的某些同志學習的正面榜樣。作為一名黨培養的幹部,為黨,為人民盡心做事,奮力工作,這樣的幹部,就是應該得到褒獎,組織部門一定會重點傾斜。」

    對於盛治仁很少明明白白地表達出「是」或者「不是」,宋雲生和鄧雲聰已經習慣了,但聽起來還是有些不舒服。不舒服歸不舒服,沒有人會在這個時候表現出來。宋雲生說:「新文,盛部長說了,那你就好好幹吧。我和盛部長、鄧市長都會重點關注教育這個部門,更何況鄧市長還是分管副市長。說起來,鄧市長對教育也是懷著深厚的感情的。本來,作為常務副市長,將重點轉向財經,分管發改委等經濟部門,但鄧市長在市長辦公會上研究分工的時候,把體育、衛生、科技等工作都交給了其他同志,唯獨教育,他還有深深的眷戀啊!」翟新文說:「鄧市長對於東州教育的貢獻有目共睹,在分管東州教育的幾年時間裡,正是東州教育發展最好的時候,東州教育的每一個教職員工,都看得到;全市人民也都看得到。正是在鄧市長的領導下,我們取得了清江省優質課比賽的一等獎,取得了全國優質課比賽的一等獎,開創了東州教育的歷史。現在,鄧市長作為常務副市長,繼續分管教育,這是對教育的信任,更會對教育發展給予更大的支持,我和全系統的教職員工,是鼓雙掌歡迎啊!」鄧雲聰說:「作為常務副市長,也不能一直分管下去。新文,需要市政府提供怎樣的支持,隨時向市長和我報告,能做的,市政府一定會做,我也會積極協調。能不能出成績,可就要看你的了。」翟新文說:「我一定努力,不辜負市領導的期望。」宋雲生說:「要想出成績,其實也是有一條捷徑的。」翟新文說:「請市長指示。」宋雲生說:「多發現、多培養、多重用像方圓一樣想幹事、真幹事、能幹事、會幹事的教師,就能激勵一大批人積極做事。要知道,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

    翟新文立刻聽懂了宋雲生的弦外之音。翟新文說:「我一定貫徹好市長的指示精神,對於像方圓這樣能幹事,能出成績的同志,重點培養,讓他們盡快地成長起來,為東州教育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宋雲生說:「一個方圓是不夠的,我希望東州教育系統4萬名教職員工,能夠貢獻成百上千個方圓,形成一個能幹事、能幹出成績的團隊。把這成百上千的同志安排到各級重要崗位上,才能引領東州教育實現更高水平的跨越。」

    翟新文深以為然。這個宋市長,雖然與市委王書記有一點太過爭權奪利了,但也還是很有水平的,認識問題,看得深,看得遠,看得準。能做到市長的位置,自然不是酒囊飯袋啊!

    翟新文說:「我一定將宋市長的指示精神貫徹好,馬上著手研究加強校級領導幹部和教育局中層幹部培養培訓問題,研究名師隊伍擴大的問題,等教育局拿出方案後,向市長、鄧市長匯報。」宋雲生說:「是啊,保穩定很重要。但如果一門心思只搞穩定,這是抓不好穩定的。我們必須是一手抓發展,一手保穩定,讓影響穩定的問題在事業發展的進程逐步加以解決。新文,你這個思路很好,很好。」

    翟新文說:「市長指示的是。」宋雲生對鄧雲聰說:「老鄧,不僅是教育工作,我們的其他工作也是如此啊!如果老百姓都餓的吃不上飯,保穩定就是一句空話;如果我們加快東州的經濟發展,讓老百姓都能吃得好,住得好,有錢花,那社會也自然就穩定了,不穩定的因素也就消失了。」鄧雲聰說:「是啊,總設計師不是說過嗎?發展才是硬道理。」宋雲生說:「是啊,發展才是硬道理,市政府還要在經濟發展上下大力氣,讓東州市實現新的歷史性跨越!」

    宋雲生目光灼灼,眼神堅定,讓翟新文受到了深深的觸動:這個宋雲生,心裡裝的真是整個東州市,裝的是東州的發展啊!

    ,魍//-/,您的最佳選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