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局長成長史

大道小說網 、要的就是立竿見影的效果 文 / 徐浩瀚

    1021

    當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在發愁如何籌集尚欠缺的6萬元獎金,以及要帶老師們到外地旅遊、放鬆、培訓、考察的錢,方圓的一句自信滿滿的話,讓大家把目光都停留在方圓的臉上。【///】

    方圓笑著說:「咱68中學今年考得這麼好,還用得著發愁沒有錢嗎?學校雖然本身是不產生錢的單位,但好的學校,收擇校費就足以讓學校的財政狀態從等著政府撥款轉入錢多得不知道怎樣花的程度。我曾經去過下面縣裡的一所縣一中,這所學校原來還有校辦工廠,通過校辦工廠的收入來彌補財政撥付的教育經費的不足。現在不用了,因為這縣一中的高考成績在這個縣裡,一直是排在第一,所以這個縣各鄉鎮的官員的孩子,有錢人家的孩子,甚至是一般人家的孩子,都想方設法把孩子送到縣一中。縣一中收一個達分數線的孩子,是不收錢的,但分數不夠的怎麼辦?差一分一萬元,差20分以上,給20萬也不收!有一些孩子,分數距離縣一中的達線成績差十幾分,那就需要找人,而且還要交十幾萬。一年下來,學校光擇校費就差不多上千萬。做縣一中的校長,還用發愁沒有錢花嗎?」

    幾個年輕的學校中層聽得目瞪口呆,甚至包括董梅。董梅驚奇地說:「能收這麼多錢嗎?」方圓笑著說:「苗校長是5中出來的,苗校長應該最清楚。」苗群說:「是啊,一年1000萬應該沒有問題。咱東州5中一年上千萬問題不大。」周素素說:「那咱今年也應該能收不少吧。」方圓說:「在市區,廣大家長的心目中,5中第一選擇,去不了5中次選3中的觀念是不會改變的。咱68中只有初中,沒有高中,雖然今年考了全市第三,但這知名度只是在教育系統內部的,而全市的廣大小學畢業生的家長還不知道,或者說知道的人不多。現在,學校急需用錢,我認為可以加大學校的宣傳力度,錯位吸引全市的小學畢業生的家長,將子女擇校送到68中來。」苗群一聽,心裡也有些亮堂了:「方校長,怎麼個錯位吸引?」方圓說:「5中收一個擇校生不低於6萬,3中收一個擇校生,不低於5萬。有錢人家、官員人家的子女,都去5中、3中吧;我們可把目光盯向廣大的工薪階層。工薪階層家庭的子女,比起有錢人家、官員人家的子女,在學習上也會更刻苦,在管理上也會更服從,在素質上也不會遜色,只要我們把住入口關,進行入學前測試,成績好的,收;成績不好的,給多少錢也不要,我相信,未來幾年東州68中的中考質量仍然會進步。」苗群說:「方校長的建議很好。那麼,怎麼個錯位吸引,方校長還沒有說清楚。」方圓說:「我們68中吸引工薪階層子女,這是一個錯位;第二個錯位,就是在價格上錯位。工薪階層沒有多少錢,如果我們也像5中、3中那樣收5萬、6萬,恐怕沒有多少人會來;如果我們把價格降低一半,我們按照一年收8000,三年收24000元,是不是廣大的工薪階層家庭也能接受這樣的價位呢?在本學區內的學生,我們無條件接收;對於本學區外的學生,我們就可以依照市教育局的有關規定,收取擇校費。」苗群說:「好。」方圓說:「只要我們收4個學生,老師們的獎金問題就解決了;如果我們收了10個擇校生,老師們旅遊的錢也搞定。」

    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被振奮了。周素素說:「是啊,看起來老苗你一點也不用擔心錢的問題。方圓的主意很好啊,只要我們多收幾個擇校生,我們的錢就來了。要是收100個擇校生,我們將能收240萬,那咱這所學校可就發大財了。」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在這一刻充分地表露出來。方圓真地越來越厭惡周素素了。

    苗群說:「方校長的建議可以說相當的好,也非常振奮人心。可是,中考成績都公佈好幾天了,學生們的中考志願也都填寫完了,再有十天八天的就要去高中學校報到了,卻一直沒有來咨詢擇校的。」

    苗群幾句話,又把大家的情緒給帶回了起點。方圓胸有成竹地說:「這是因為我們的宣傳還不夠。我們68中今年中考考得好,只是牆內開花牆內香,還沒有香到牆外去。去年學校也收了不少的擇校生,但主要都是在8月中旬以後,特別是在8月底9月初。要想提前收穫,那必須要提前謀劃。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加大宣傳力度。」苗群說:「怎麼宣傳呢?」方圓說:「建議學校拿出一筆經費,在《東州都市報》和《東州晨報》兩份老百姓最喜歡看的報紙上各做一個半版的廣告,宣傳東州68中在過去一年裡取得的進步,特別重點介紹學校中考的成績,向全市的人民說一說,今年68中,考取了多少名5中的高中生,考取了多少名3中的高中生,有多少學生升入了普通高中學校,普高達線率在全市排名如何。標題我都想好了,前進中的68中工薪家庭首選的優質初中學校。副標題是:兩年兩大步,今年做探花。探花,就是第三。相信廣大的家長看了這些廣告,應該會心動。近幾天恐怕就會有家長與苗校長聯繫的。」

    苗群心動了:「那做廣告得花多少錢?」方圓說:「我估計做一個半版廣告,做一天至少5000元吧。」周素素第一個跳將出來:「什麼?5000元?還沒有掙錢,就要花這麼多錢!萬一掙不回來呢?那不是更虧了?本來就差6萬,那豈不是差得更多?」方圓說:「有所捨才能有所得。連一毛都不拔,又怎麼會指望有回報呢?在報紙上做廣告,這是最快捷最有效的辦法。如果不用這樣的方法,通過全校的學生和家長一點一點地宣傳,恐怕緩不濟急,來不及了。這件事我只是提供建議,決定拍板當然要由苗校長來決定。如果苗校長決定要做這個廣告,自然聯繫廣告的事情由苗校長親自來做,我可以幫助策劃策劃廣告版面的事情。」苗群被方圓說動了,心裡也渴望著能多收一些錢,別的不說,先把老師們的獎金兌現了,等翟局長來68中調研科學發展的時候,老師們也能比較擁護啊!再說了,如果真地收了幾百萬,不但可以帶老師外出旅遊,更重要的是,自己那輛破車,實在也應該換換了。普桑,都什麼年代了,還開普桑?至少也應該換個日產藍鳥、本田雅閣或者豐田凱美瑞。苗群說:「好,這廣告值得做。俗話說得好,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方校長的建議,確實非常好。不過,我還是希望廣告費能便宜些就好了。」方圓說:「多少錢,我也沒有數,或許5000元還不夠呢!可能是不同版面,不同大小版面,價格都不一樣。」苗群說:「方校長有熟人嗎?」方圓說:「牽扯到錢的問題,還是由苗校長親自聯繫好。如果你和報社談好了,我可以在策劃宣傳文字和宣傳內容上,提供一些建議。」苗群說:「我與報社也沒有太多關係。方校長社會關係廣,應該認識報社的人。如果有這方面的關係,能幫學校省一點錢,也是為學校做貢獻了呀!」方圓說:「既然苗校長這麼說,那我倒有是這方面的關係。我是市青聯委員,我認識在報社工作的幾位青聯委員朋友,或許他們可以幫上這個忙。」苗群說:「太好了。我就知道,方校長門路多。這樣,方校長,你跟《東州都市報》的記者聯繫一下,請到咱學校來,錢的事情我與記者談,策劃的事情交給你來辦,咱爭取明天就能上報。我算了一下,如果連續發兩天,這效果就應該能馬上顯現,我準備花1萬。」方圓說:「苗校長,只要你捨得出這筆錢,我敢打包票,收的擇校費將遠遠超過這筆廣告費。」苗群說:「行,你聯繫吧。」方圓說:「好。還有一件事,我還要提個建議。」苗群說:「方校長請講。」方圓說:「學校門口附近就是公交車站。我建議,在學校門口的柵欄上,做一排櫥窗,櫥窗裡面,把今年68中學的中考進步進行徹底地長期地宣傳,讓來來往往的行人,都能看得到。這個宣傳效果,雖然比不上報紙,但時效性長遠,對學校的宣傳是一個長期的宣傳。」苗群說:「好,櫥窗也立刻做。大約需要多少錢?」方圓說:「這個我沒數。蘇主任,你應該清楚吧。」蘇進波說:「一個櫥窗,成本按200元算,然後裡面的宣傳內容如果做成彩塑,也要投一筆錢,做多少個櫥窗,算一算就成。」苗群說:「按方校長說得辦。蘇主任,你聯繫有關公司到學校裡,來跟我談。」

    這一整天,方圓都在忙著報紙宣傳的內容策劃、櫥窗內容的設計上。介紹的青聯委員記者與苗群商談的結果,也很給面子,價格上不能講了,但表示連登兩天的話再免費送一天,讓苗群下定決心撥出1萬元,在《東州都市報》上搞了一個四分之一版的廣告。半版的廣告需要的錢不是5000,而是1萬2呢。櫥窗的設計也同步進行。苗群與生產櫥窗的公司商定,一個180元,做10個,宣傳的內容做成彩塑,另外再計算價格。要求這家公司在3天內做好。

    第二天,《東州都市報》的廣告出來了。還沒等到中午的,在廣告上留下的學校辦公室的電話、周素素辦公室的電話就接連不斷地響起來,接得周素素和辦公室三個同志手都發軟。而苗群的辦公室,則乾脆就有絡繹不絕的家長前來咨詢,沒辦法,讓安排了兩名青年老師專門負責引導到一個教室裡等。後來人實在太多,苗群就讓辦公室印出1∼100號,發號,一個一個地見;再到後來,坐在教室裡的家長都等得不耐煩了,苗群乾脆親自讓方圓陪著,來到家長等待的教室裡,統一講了講學校的進步和學校的擇校收費標準,現場辦公,現場考試,立刻安排老師批卷,對於成績很好的學生,當場收錢,寫下條子。

    一個學生2萬4千元,在廣告打出的第一天,通過考試擇優錄取了22名優秀的來自工薪家庭的小學畢業生。共收入52萬8千元!整個東州68中都幾乎沸騰了。老師們也奔走相告,沒有人擔心獎金的問題了,也知道旅遊的費用肯定也沒有問題了。老師們中間也流傳著,這在報上宣傳的主意是方圓副校長出的,報社的人是方圓副校長聯繫的,方圓為全校老師做了大好事啊!在這一天,總務處的人忙,數錢數到手抽筋!辦公室的人忙,忙得接電話接到手軟!教導處的人忙,忙得安排一次次的考試,安排一次次閱卷!周素素忙,忙得口乾舌燥,電話裡重複差不多的回答,讓周素素後悔昨天在商定宣傳稿的時候,本來只安排了辦公室一部電話,是她想更多的進入到這件事情裡,一定要寫上她辦公室的電話,因為他是辦公室主任,苗群點頭同意,結果今天電話幾乎被打爆!苗群更忙,從早晨到晚上下班,除了上廁所,幾乎沒有一點空閒時間,在接見一個又一個家長的過程中,苗群體味到了權力的快樂,體味到了被尊重的滋味,體味到了忙並快樂著的感覺。一天見了60多個人,初步確定了22個錄取擇校生,剩下的人似乎並不罷休,看來想進入68中的願望還是相當的強烈,好啊,談吧,談的人越多,錢越多,這換一輛好車的目標也就越來越近了。

    但好事不是總屬於某一個人的,也不是屬於某一所學校的。在苗群為收了這麼多錢高興的時候,在方圓為自己出了這樣的好主意開心的時候,其實,危機已悄悄臨近。

    ,//-/,您的最佳選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