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清閒

第一卷 第二百八十八章 交鋒 文 / 枕上山水

    時值暮春,紫禁城內,玉蘭花期正盛,香氣溢滿整作皇城【清閒288章節】。毓秀坐著肩輿,從西苑往慈寧宮而來,一路上,白玉蘭綻放出的大朵白色花瓣,風韻多姿。滿樹的玉蘭花,千花萬蕊,皎潔清麗,陽光的映照下,潔白如雪,剔透似玉,映稱著藍天、紅牆、黃色的琉璃瓦出一種肅穆的美麗。

    毓秀深吸了一口玉蘭花香,側頭跟輿邊的紫蘇道:「玉蘭花已經到了盛期,可以摘些下來,或制香囊,或曬乾了做花茶都好。」

    紫蘇應了一聲:「是,奴婢明天就帶人去。」

    一路走,一路看,到了慈寧宮,早有宮人迎了上來請安、打簾:「給主子娘娘請安,太皇太后精神正好,等著娘娘呢。」

    「都起來吧。」毓秀叫了起,邁步進了慈寧宮。

    幾年來,太皇太后一直臥病在床,每天春天過後,就會好些,被宮人們抬到靠窗的炕上,在正午天氣正暖的時候,開著窗,看看窗外的花草。

    太皇太后蒼老了不少,頭髮花白,雖是病著,人到沒瘦下去,只是混濁的眼睛透著怨恨,尤其是面對著毓秀的時候,更是如此。此時,她看著毓秀給她請安,也不出聲,只把眼睛往外看去,明顯著想要為難她。

    毓秀在心裡冷笑,三年來,這種把戲她還沒玩夠麼。反正慈寧宮裡都是她的人,也不怕什麼不孝的名聲傳出去,她才不會委屈自己呢。請了標準的蹲安禮之後,逕自起身,到炕邊的紅木圈椅上坐下,臉上帶著標準的微笑,聲音柔和,「皇瑪姆今兒氣色挺好,想是康親王福晉她們笑話說得不錯。」

    太皇太后三年前先是中了風,而後又被康熙暗人叫人下了藥。碾轉病塌三年,脾氣暴燥極了。每日裡暈暈沉沉的,別說動心思使壞,她能把話說清楚就不錯了。她見毓秀自己起來。含糊不清的罵道:「你不孝,誰准你起來的。」

    毓秀也沒理她,直接跟屋內的人道:「以後太皇太后動怒的時候要勸著些,她的病可不能常生氣,否則下次發病的時候,就沒救了。」

    一句話把太皇太后給憋了臉色發青,蘇麻連忙揉胸捶被。好半天才讓她緩過來,她不敢跟毓秀對上,只能勸太皇太后,「主子,娘娘說的對,你可不能再生氣了。」

    「我到寧願死了,省得這麼人不人鬼不鬼的,讓他們兩個小畜生折磨。」太皇太皇乾嚎起來。她也就是這麼一說。別看如今連床都上起不來,她可怕死著呢。

    毓秀真是把她這心裡摸得準准的,低頭玩著纖長的手指。漠不經心的回了一句:「皇瑪姆是長輩,身子難受的時候責罵咱們兩句也沒什麼,只是有些話卻還是要慎言才是。皇上要是非人,不知道太宗爺和先帝又是什麼。」要知道康熙可是愛新覺羅家的種,也是你的孫子,他是畜生,那你是什麼,愛新覺羅家的祖宗是什麼!

    「你……」太皇太后勉強抬起右手,指著毓秀氣得直抖【清閒第二百八十八章交鋒章節】。

    「用不用孫媳叫太醫?」

    蘇麻倒了杯水,餵了太皇太后喝了兩口。悄聲道:「主子,您再生氣了,身子要緊。」說著又悄悄的拉了一下太皇太后的手,背著身子使了個眼色,您別一看皇后娘娘就顧著生氣,忘了剛才康親王福晉她們來做什麼了。

    太皇太后此時才反應過來。粗喘了一會兒,又喝了杯奶茶,「聽說皇上要廢除剔發易服令,誰給他的權利,他這是忘祖,他也不怕死了以後,沒臉去見祖宗!」

    「呵,皇瑪姆這話說得奇怪,表哥是皇上,滿大清都是一個人說了算,還用誰給他權利嗎?」毓秀早就知道,太皇太后叫她來,必是為了這事。老太太怕康熙,在他面前不敢有絲毫的不滿,卻敢把氣都撒在她身上。哼,當姑娘是好惹的嗎!「再說,剔發易服令不是多爾袞下的麼,跟祖宗有什麼關係?」老太太,你敢直說多爾袞才是康熙的親爺爺這種話嗎?

    眼看著太皇太后額上青筋直蹦,蘇麻真是怕太皇太后有個萬一,連忙把話接了過來,「娘娘,太皇太后也是心急,怕皇上年輕,一時被漢人蒙蔽了。」

    「年輕?」毓秀笑了,「皇上已經親政十多年了,大清這些年不說風調雨順、百姓豐足,卻也比十幾年前日子好過多了,就連咱大清的藩屬國都多了好幾個。既如此,年輕便年輕吧,總比老糊塗了強。」

    「皇瑪姆今日叫孫媳就是為著此事吧?想叫孫媳去勸勸皇上?」毓秀策微歪了頭,明知故問。

    「不錯,皇上平日裡也就你的話能聽進去,回去多勸著些,對漢人,不可太過優待,否則有他後悔的那日!」提到政事,太皇太后頭腦清明了些,連眼神也不那麼混濁了。她死死的盯著毓秀,大有你不答應,我就奔過去咬你一口的架式。

    「皇瑪姆太抬舉孫媳了,先帝爺親手所書的那塊『後宮不得干政』的牌子,如今還立在交泰前,孫媳可不敢犯忌。」咳,有的時候,先帝還是很好用的,就如眼下這種情況。

    呸,你平日裡摻合的還少麼!如果不是身子不利索,太皇太后真想直衝到毓秀面前,噴她一臉。

    太皇太后只要一想到,明明是皇后把她給圈養起來,慈寧宮裡除了蘇麻都換成了她的人,可在宗室和滿漢大臣的眼中,她居然還是非常孝順的,提起來就滿口稱讚。真是讓她連憋氣帶窩火,說真話都沒人信。

    要毓秀說,這就是宣傳的好。她家表哥大人,常在重臣面前稱讚她的孝行,一分誇大成十分,日積月累的,大家都當真的。

    毓秀看了看太皇太后紅一陣白一陣的臉,覺得今天差不多了,不能再氣下去,她那個小心眼兒的相公可說了,一定要讓老太太受滿十年的罪,才讓她死呢。其時,她挺不贊同的,殺人不過頭點地,折磨一個老太太是不是有點過了。可惜,她相公恨鐵不成鋼的罵她,婦人之仁。沒奈何,她也只能讓老太太的生活環境保持最優,慈寧宮裡伺候的太監和宮女、嬤嬤,工資待遇也是紫禁城裡頭一份的。就衝著這兩點面子功夫,讓人想不誇她也難。

    「要我就這麼對勸皇上,孫媳可是不敢。若是皇瑪姆有命,長者之令,莫敢不從,孫媳就大膽一次。」老太太,你給句話吧。

    太皇太后把到了嘴邊的那句,「皇后也有勸誡之責」給嚥了回去,她才不上這狡猾丫頭的當。這會兒,她還真說不出讓皇后去干涉政事的話。她敢保證,若是她這麼說了,準會被狡猾的佟家丫頭順桿兒爬,從此光明正大的參與政務。如果有人說她,准還會把她抬出來,說都是皇瑪姆讓的,她不過是尊從長輩的意思。臨了,她一點事兒沒有,黑鍋都她背。

    沉默半晌,老太太喪氣的說:「我不過跟著你們白著急,皇上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隨他自己鬧去吧。」

    毓秀跟著歎了一聲:「可不,他是皇上,這天下是他的天下,臣民是他的臣民,由他自己做主吧。孫媳見識少,可不敢多嘴亂說話。」

    太皇太后今天可不光是為了剔發易服令來的,她還有事。努力平了平心氣,盡量溫和的開口:「皇后,今年旗下大挑又要開始了吧。」

    毓秀都打算起身告辭了,聽到這話,只得又坐好,耐著性子點頭:「是,日子已經定好,就在六月裡。」

    「哦,六月,還有不足兩個月了。」

    「是的。皇瑪姆有何吩咐,可是科爾沁有女孩子參選。」毓秀在心裡盤算,老太太這是打算接著坑她娘家的女孩子?

    太皇太后長長的歎息了一聲,「他們來信了,今天有四個丫頭到了年紀,我想著跟皇上說一聲,能免就免了吧。草原上長大的丫頭,性子野,嫁到京裡也是受罪,還不如由他們父母選個好人家,自自在在的過一輩子的好。」老太太躺了三年,也不全是生氣、罵人的,也有神志清明,努力反省的時候。她算是看明白了,康熙現在對蒙古的防心比較大,斷不可能再納科爾沁的妃子。就算是納了,也不可能寵她,更別提讓她生下孩子。順嬪就是個最好的例子,她那侄女,蠢是蠢了些,若是當初她不執意要她進宮,又給了她希望,怎麼會無聲無息的死在宮裡。

    唉,她如今這樣,有一半是皇上和皇后弄的鬼,另一半,也是自己身子有病。大約就是太過強求,反而害了自家女孩子的緣故。老太太本就迷信,躺在床上沒事瞎琢磨,到是琢磨明白點事。

    喲,老太太轉性了,這到也是好事。「既然瑪姆發話了,我就跟皇上說,免了科爾沁女孩子的選,這可是您的恩典,到時候讓他們謝您。」呵呵,這年頭,想進宮參選的女子多,您說不讓選就不讓選了,到時候讓蒙古科爾沁背地裡罵咱,對不住,黑鍋不能背啊不能背!

    死丫頭,狡猾著呢!一點虧都不吃。太皇太后恨得牙根兒癢癢,閉了閉眼,「我也乏了,皇后回去吧。」(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