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清閒

第一卷 第二百八十章 人才? 文 / 枕上山水

    春光明媚,山林清幽,深山古寺,雲煙萬狀【清閒第二百八十章人才?章節】。蜿蜒的山路上,一行人慢慢的走著,兩輛青壁油車在眾人的簇擁下,慢慢的走著,馬蹄敲打在長條石的路面上,發出噠噠噠的聲音。

    其中一輛青壁油車的車簾高高挑起,露出一張似嗔似喜的芙蓉面,一汪秋水般的明眸往身邊人一轉,說不出的嫵媚動人。康熙正說著靈隱的由來,冷不防被嬌妻這麼一瞟,心中一動,話就停了半刻。

    「怎麼停了,正聽得高興呢。」毓秀收回遠眺的眼神,扭頭問題。

    康熙把身子往後靠了靠,閒閒的說:「論雜書,你比我看得還多,合該你講給我聽才是。」

    「人家還要賞景呢,你那些先生個個都學問得很,怎麼不去問他呢?再者,李煦在杭州也有好一陣子了,讓他講給你呢。」毓秀嘟了嘟小嘴,還在鬧彆扭。

    康熙見她這樣,恨不能抱在懷裡好好的親上一親。握拳抵唇,輕咳了一聲,左右看了看,伴在車邊的人太多,沒法子哄他媳婦。有心把車簾怕下,又怕毓秀再生氣,只能硬挺著。

    「咱們今天要出來一大天,我不是怕累著胤祜麼。」好吧,其時某表哥自從做了太虛的學生,一直對道教深有好感,卻佛門卻淡了好些。靈隱寺乃是千年古剎,又處於風景秀麗之地,他才有心思帶著嬌妻來逛逛。只是從織造府到靈隱寺再到虎跑泉,沒有大半天的功夫也回不來,以他兒子的作息時間表來看,不大適合跟著來。尤其是胖小子每天到中午必要午睡,山寺幽深,就算是睡在車裡,也怕著涼。他媳婦為了不能帶兒子來,跟他鬧了一道的彆扭了,唉。這種地位排在兒子之下的感覺,真蛋疼。

    遠遠的,靈隱寺山門已見,靈隱寺的方丈慧輅禪師率十八房兩序僧眾列隊迎候。陪同瀏覽古剎。

    到了山門前,康熙先行下車,又扶了毓秀下來,夫妻兩人同時對慧輅禪師頷首以禮,慧輅禪師雙手合什,輕誦佛號,彎身行禮。「皇上安好。」

    康熙笑道:「方丈安好。」

    互相寒暄之後,康熙與毓秀攜手走在前面,慧輅禪師落後一步相陪,寺內鐘鼓齊鳴,香煙氤氳。毓秀只是如走馬觀花一般,在寺內走了一圈,看到合眼緣的佛像,就拈香禮拜。要不就在殿門口看上一眼,抽身便走,當真灑脫得緊。康熙也由著她。含笑跟在她身後。

    「娘娘,自何處來?」到了大雄寶殿的時候,慧輅突然問了毓秀一句。

    毓秀詫異的扭頭看去,很哈皮的回了一句:「自京城來,方丈不是都知道了麼?」那意思,你沒事閒的,問這個做什麼。

    「阿彌陀佛,娘娘來歷不凡。」

    毓秀有點抽抽,這老和尚沒病吧,你這是看我不順眼要害我的吧。當著康熙這樣一個封建迷信的皇帝的面,說這些亂七八糟、似是而非的話,就不怕他把我當妖精給燒了?果然,得道高僧什麼的,腦回路跟咱們不一樣。她挑了挑眉,抿唇而笑:「來歷平凡者。豈能為後。」老和尚,你不知道民間傳說,皇帝為龍,皇后為鳳麼?龍鳳具是神物,怎麼可能平凡。

    康熙微微蹙眉,「秀兒,書上說靈隱寺飛來峰無石不奇,無樹不古,無洞不幽。明人袁宏道曾盛讚:湖上諸峰,當以飛來為第一。請方丈引路,咱們過去瞧瞧。」自打那年選秀,京中秀女被批命格出奇者無數之後,他就對這些神道道的話,有些本能的厭煩。

    慧輅雙手合什,對著康熙彎身行禮,「皇上,老納有一不情之請,可否容老納與娘娘閒話片刻【清閒第二百八十章人才?章節】。」

    喲,還想單獨約談?對不起,木有興趣。本姑娘的人生自己作主,未來什麼樣,沒有一個人能說清楚。所以,和尚還是唸經的好。「方丈,本宮不覺得與您有什麼好談的。另外,再說得明白一點,本宮崇尚道教,三清祖師才是我輩神明。」

    她這麼不客氣,讓康熙好想笑,伸手把人攬回身邊,帶了幾分歉意道:「方丈,既然皇后不願,咱們就走吧。」

    慧輅禪師盯盯的看著毓秀半晌,長歎了一聲,「娘娘行事還請三思,有些事情改不得。否則……」

    毓秀冷笑一聲:「否則怎樣?死後魂飛魄散麼?死都死了,肉身化土,還要靈魂永存做什麼?若是今生於國於民有益,縱死也心甘。反之,就算活上千萬年,也不過是只縮頭烏龜,白活罷了。」

    康熙氣都要氣死了,說什麼魂飛魄散,這話是能輕易說的嗎?當著外人的面,不好對她發脾氣,也只能輕喝一聲:「秀兒,你說什麼呢!」語氣裡的緊張和怒意,明顯得很。

    毓秀一捂小嘴,眨了眨眼睛,糯糯的道:「表哥,別氣,人家以後不敢了。」又扭頭看了慧輅禪師一眼,「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方丈只管研習經書,想著怎麼參悟佛法要緊。皇家子嗣與本宮的賢德方面,就不勞您操心了。」死丫頭,你明明知道人家說的是什麼,還硬是轉到後宮爭鬥上面來。

    康熙瞪了她一眼,回去再收拾你。不過,今天靈隱寺逛得真彆扭,以後再也不來了。「方丈,請吧。」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還能進行下去?老實陪著逛山吧。慧輅禪師平靜如常,引著眾人往合澗轎走去。

    觀過飛來峰,又登北峰,但見高峰挺秀、群山疊翠、晨霧山嵐,籠罩靈隱古剎,雲林漠漠、風光絕佳。如此「山林秀色,香雲繞地」到讓康熙想起句詩來。

    他微微側首,「秀兒,這般好景色,到讓我想起首詩來。你猜猜看,是什麼?」

    「表哥真賴皮,從古至今,詩詞之作不知凡已,您只想起一首來,可讓我怎麼猜呢?」喵個喵的,不說別的,光全唐詩就有多少,她表哥不說都會背,熟讀其中三分之二絕對沒問題,這讓她腫麼猜。

    「猜對有賞。」難得康熙臉上帶了點淘氣的神彩。

    「厚賞?」

    「嗯。」

    「衝著厚賞,我就猜一次。」毓秀轉頭看向山寺,攢眉沉思,好半天之後,也沒多少答案,扭頭對素問幾人說:「別光看著你家娘娘我一個人苦思,都幫著想想。」

    靈樞素來活潑,笑道:「娘娘猜對了,皇上有賞,咱們幫娘娘猜對了,可有賞沒?」

    毓秀一點頭,肯定的道:「有。」她身邊的這幾個丫頭,都是識文斷字的。只是要說學得有多好,卻是不能。她這時個拉著幾個丫頭一起,不過是藉著康熙的話,玩笑一會兒,去去剛才的煩悶罷了。

    康熙也明白,倒背著手,笑看著她鬧。

    這次出來,因為胖小子沒來,紫蘇、紫苑留了下來,毓秀身邊只帶了素問和靈樞,其餘幾個伺候的丫頭,都是杭州織造府裡的。

    素問和靈樞兩人一是學問有限,二也是存著逗自家主子開心的意思,七嘴八舌的建議,一個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另一個就笑話她,「那是寫廬山的,你都偏到哪裡去了,可見是先生上課的時候,你只顧著繡花了。」

    逗得毓秀掩唇直笑,康熙怕她站不穩,悄悄的移了過來,手攔住了她的腰,讓她微微靠在自己胸前。毓秀回眸一笑,又轉頭逗她的丫頭:「素問說錯了,那靈樞你說。」

    靈樞撓了撓頭,半天憋出一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遠近高低……各不同!」

    素問嗤的一聲笑了出來,斜眼說:「我還道你當初學得有多好,卻原來跟我一樣。啊不對,比我還棒槌,你這不就是我剛說的那首詩的前兩句麼!」

    毓秀靠著康熙,美眸流轉間,滿是笑意。她早就知道,當初上課的時候,除了紫蘇還能聽進去些,這些個丫頭,不是描花樣子,就是偷偷拿手帕疊東西玩。

    「皇上,娘娘,奴婢想到一首。」正說笑間,一個細細的聲音響起。

    毓秀抬眼看去,見是一個清麗絕俗的丫頭,穿著碧色的衣裙,青色的掐牙馬甲,滿山翠色居然成了她的陪稱。李煦真是好心思,杭州織造府裡,一水的漂亮丫頭,各有各的特色,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打得是什麼主意。

    「你是素白吧,這名雅,人也聰明,說說看。」毓秀笑著說,手卻背到後面,捏了康熙一把。

    「是。」素白乖巧的行了個禮,輕輕側了側頭,露出完美的臉部曲線,還能看到長長的睫毛輕顫,一縷陽光劃過長長的睫毛,染上了點點金光。

    毓秀心裡暗唷,看人家這造型,一看就是受過專業訓練的技術型人材,隨隨便便一個動作,就能看出無限美感。她扭頭瞪了康熙一眼,被他握在掌中的小爪子,又躍躍欲試,不許你看美人!

    康熙衝她眨了眨眼,表示理解了,就老實的把頭扭開,往另一邊看去。

    「奴婢愚見,皇上應是想起了唐杜甫的《題柏山大兄弟山居屋壁》一詩中的那句『江漢終吾老,雲林得爾曹。』」說完,又恭敬而姿勢曼妙的行了個禮,淡定從容的立在原地。(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