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重生之蠟香滿園

第一卷 第169章 陳世謙入學 文 / 寶寶淳

    而現在,他看重的倒不是陳御史在御史言官中的赫赫大名,也不是在清流中一呼百應的效應,而是當年,陳御史科考,一舉中榜,那文采風流,讓人心折。這麼多年下來,孔教諭一想起當年那是,就激動不已。雖然陳御史並不認識他,可是,這也不耽誤他崇拜著這位素有清名的御史,錚錚鐵骨樣的言官。

    孔教諭很和氣地招待了陳世謙,問了詩,問了詞,也考了文人們私下交流時最愛的對聯,最後,也出了個不偏不倚的題,讓陳世謙寫篇八股來看。孔教諭沉浸八股這麼多年,當然知道,越是這種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題,越是能考驗人的水平。真正的大才,並不是非常要寫多麼新奇的題才能表現出來的,如果還需要題材的配合,那就不是真正的有才華。

    幾番折騰下來,時間已經近午,陳世謙的臉色也已經有些發白了。雖然最近他感覺身體大大好轉,所以才敢開口要來讀書——可是畢竟與正常人還是不同,元氣仍然有些弱。

    接過陳世謙作八股,孔教諭認真地看了起來。

    起先孔教諭看他寫的詩,做的詞,擬的對聯時,都非常的滿意,連贊不止,可是現在……陳世謙有些惴惴地看向這個出了名古板的老夫子,他的神色已經變得嚴肅了起來,眉頭也皺了起來。難道真的寫得這樣不好?不會吧,雖然他對八股沒有多少自信,可是剛才也是下了些功夫的,努力將它寫得花團錦簇,應該不會很差啊……

    「你的詩、詞還有對聯都相當不錯,」孔教諭終於將他的文章放了下來,摸著下巴上的鬍鬚說,「可見你的功底還是不錯的,文才也是有的,但要我說實話。還不夠,從這八股文裡面就可以看出,你的苦功下得還不夠,四書還不夠熟。理解得也不夠深,不夠透徹,所以這篇文,從破題開始,就有些流於泛泛,過於表面化,沒有寫出更深的東西來。」這樣的文章。就算是去考秀才,也是很難過關的,更何況……孔教諭又想起了當年陳御史那一篇簡直驚為天人的八股,直到幾十年後的現在,仍然被多少考生奉為經典。唉,可惜了,怎麼比起爺爺,差了這麼多呢?

    「你的理解本就不夠。而寫的過程中,為了讓你的文章更中看,你又堆砌了很多的詞藻。太華麗了,已經成了文章的累贅。若要我說,這些都是不可用的,直接刪掉,倒還好些。」孔教諭說著,將文章攤到桌上,拿起硃筆,就開始在陳世謙的文章上畫起來,一長道一長道的劃下來,陳世謙的文章被劃得慘不忍睹……整篇都成了一片紅。

    「哪。現在你再看看,這文章是不是順眼多了?」孔教諭將紙片向陳世謙扔過來,「切記切記,以後再寫文章,千萬不要再這樣堆砌,沒有幾個考官會愛看這樣空洞無物的文章的。」

    陳世謙慌忙接過。仔細讀了一遍,果然讀起來通順多了。不得不說,孔教諭這個人雖然不是很通世情,為人有時候難免過於迂腐,可是,八股文章功底確實是很深厚的,經他一改,陳世謙發現,自己這篇八股,確實中看了不少,文字樸實,感情真摯……可惜的是,沒剩下幾句了,因為大部分都被硃筆拉掉了……當然也就不能算一篇完整的文章。他還要拿回去,好好再修飾一番,才能算篇真正的八股文。不過有了現在的基礎,再在這個上面發揮發揮,倒不算很難的事情了。

    「可惜……我記得當初你爺爺的八股,做得是相當的好的,怎麼你沒有跟你爺爺好好學學?」孔教諭奇怪地說,「要論八股,我可不如你爺爺。現在你爺爺在家,正是向他學習的好時候啊。」

    「祖父……」陳世謙苦笑一下,爺爺當了那麼多年的京官,寫得最多的是奏折,第二多的……便是每年必要一篇交差的青詞了。至於八股?爺爺只怕還得好好練習一下,才能恢復當年的水平……幾十年沒寫過了,早就丟生了。

    孔教諭剛把話說完,也就領悟過來了,他這麼多年,一直當著教諭,這寫作的功夫,當然沒有丟下,更比以前科考時更勝幾分,可是陳御史不同啊!他還哪裡有功夫來鑽研這些?所以,八股水平……不進反退,現在真要寫篇文的話,肯定是還不如當年的了。

    「那這樣吧,我看你缺的,是真正的基礎,不如,你到中級班,先去學習一個月。中級班主要是精研四書,正好合適你……你先跟著那裡的先生將功底打紮實了,到時候我再考考你,看看接下來如何……你看這樣可行?」孔教諭很客氣地說。

    如果是普通的學子入學,就算他這個當教諭的肯親自去考,可要去哪個班,當然是他說了就算的,哪裡還能問這學子,你願意不願意?

    不過陳御史的孫子,到底跟其它孩子還是不同的……一直到現在,當年陳御史考進士時寫的那篇八股,孔教諭都還能完整的背下來。就是衝著這個,孔教諭也要給陳御史這個面子,雖然陳御史並沒有出面,讓他對他孫子怎麼樣怎麼樣。

    在孔教諭心裡面,還是覺得,有這樣厲害的爺爺,孫子又能差到哪裡去呢?所差的,不過是基礎罷了。孔教諭看著陳世謙遠去的背景,捏著鬍鬚沉思道。以前那個學生王泓宇,學識基礎非常的紮實,做的八股也相當的不錯,尤其妙在他的破題,他總是能將一個普普通通的題,通過一個巧妙的破題,而寫出新意來。而陳世謙,缺的正是這些……可惜了,王世安聽說有遠方親戚給他安排了一個大儒,現在已經走了,不然,讓他跟王泓宇親近親近,對陳世謙的學問,一定會有好處。

    可是他忘記了,陳御史的兒子,確實就是不怎麼樣,不但文不成,武也不就。

    陳家三代單傳,陳御史雖然是個強勢人物,但可惜了品位不高,但他在士林中的威風仍然是足的;可惜了他的兒子,卻是個守成的人物,陳御史早早看透了兒子的本性,也就沒有強逼著他讀書科考出仕,當時只想著,孫子長大了好好地教導孫子……可是沒有想到的是,孫子陳世謙,因為早產,身體奇弱無比,根本就沒有辦法長時間學習,不然,一定暈倒……這樣子,哪裡能夠參加科考?光是那考場裡惡劣的條件,就能將他逼死……

    這樣一來,所有人都以為,陳家衰敗,在所難免……

    可是老天總這樣的愛開玩笑,在大家眼中的陳家鐵定衰敗的時候,陳世謙卻是因緣際會,身體好轉了……

    可是,這件事情牽連很大,並不完全是陳家一家的事情。士林的利益分配要重新劃分,對陳御史向來忌憚的對手,更是不會眼睜睜地看著陳家就此崛起……

    在沒有十足的把握之前,陳家是不會將這個消息公佈出去的。這也是為什麼陳世謙不選擇回京城讀書,而寧願在松濤就讀的緣故。在他準備穩妥之前,低調行事,才是王道。

    不過現在看來,松潘的學院……比他想像中要好很多啊,在這裡讀書,是值得的。本來他也沒有打算真的在這個學院裡能學到什麼東西,可是,沒想到空上教諭還真是有點實力的,就算是那些先生水平平常,可是看今天這個教諭的表現,如果他以後有事來向他請教的話,應該不會吃閉門羹的。

    也許,他真的能在這裡,將基礎打得牢牢的,再返回京城呢?

    京城裡,還有不少他的朋友在,都是那些清流家的二代、三代。雖然他們這些人裡面,還沒有人正式出仕——主要是年紀都還不夠,可是,卻並不能說,他對京城的官場,就一點影響力也沒有。前幾天才接到京城好友的來信,那個叫藍道行的道長,已經成功的進宮了,還被皇上封為了太常寺的祭祀。

    可能到現在,藍道行也不知道,他真正的貴人是誰……可是這又有什麼要緊的呢?只要他能夠出頭,只要陳家能夠出頭,藍道行自然會向陳家靠攏……可是如果他不能出頭,不能在科考路上出人頭地,就算現在他跑到藍道行面前,說,是我向清流推薦了你……藍道行又會將他當回事嗎?

    這世間的事,本來就是如此簡單。人尊敬你,是因為你有值得他尊敬的地方,不管是權勢也好,金錢也好,文才也好,還是名氣,或者家世,或者美貌,或者品德,或者學問,或者氣度……一無是處的人,你想要別人如何尊敬你?

    而陳世謙,他想要別人尊敬他,是因為他撐起快要頹敗的家族的壯舉。他,將是陳家中興之功臣。他,將創立比爺爺更了不起的功績。

    對的,他尊敬爺爺,愛戴爺爺,所以,他更想著,要超過爺爺。(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