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古代試婚

第一卷 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心不古 文 / 紫伊281

    「不管怎麼說,老太太是在你們家出的事,這個責任……要你們來承擔古代試婚。」俞氏囁喏著,想裝老虎又裝的不像,活脫脫一副紙老虎模樣。

    林蘭找了張椅子緩緩坐下,抬眉,嘴角含著一絲譏誚,不疾不徐的慢聲問道:「但不知,大伯母要我等如何承擔這個責任?」

    看林蘭神情傲慢,李敬義覺得自己的作為長輩的尊嚴受到了挑戰,都說老二媳婦是個鄉下丫頭,看來不假,見了長輩一點禮貌也沒有,長輩都還站著,她竟敢坐下。他冷哼一聲:「老太太的後事,以及運送靈柩回鄉的一應開支全部由你們負責,明則和明允須跟我們一道扶靈回鄉,在祖宗墳前磕頭告罪。」

    林蘭心裡冷笑,說來說去原來就是為了一個「錢」字,李敬賢這棵大樹倒了,李氏一族的風光不再了,大伯知道要節約用錢了,老母親的後事也不想管了,呵呵,真是笑話啊!老太太一輩子辛苦養育兒女,自以為自己比昔日孟母也差不離了,沒想到教出來的兒子都是這副德性,老大摳門,老二缺德,個個都是自私的貨色,老太太要是聽見這番話,不知道會不會氣到暴血?

    「對,這禍事都是你們父親引起的,如今他被流放千里,也算罪有應得,他不在,自然得由兒子來承擔,再說,老太太變成今天這副模樣,你們這些在身邊伺候的,難辭其咎,說什麼都沒用。」俞氏見丈夫開口了,膽子也大了起來。

    李明則懊惱道:「大伯父,扶靈回鄉一事,侄兒自然不會推諉,原本就是因該的,但二弟他身負皇命,遠在邊關。怕是趕不回來……」

    「趕不回來也得回來,百善孝為先,天大的事也得先放下。」李敬義態度粗暴,大手一揮。喝斷了李明則的話。

    林蘭實在聽不下去,這位大伯牛氣沖天啊!傻的吧?你說回來就回來?你是皇上他爹還是老天爺啊?說你無知都覺得對不起傻子。李敬賢風光得意之時,你們事事巴結,如今李敬賢落魄潦倒,就撈到一句罪有應得,沒錯,李渣爹是罪有應得。但這話,她和明允可以說,葉家可以說,朝廷可以說,老百姓們可以說,唯獨從他們兩嘴裡說出來,太不厚道,李渣爹再壞、再渣。也沒壞到自己兄弟頭上,說句不好聽的,李家能有今日。全仗了李渣爹不要臉、黑心腸換來的,你們敢說你們不知道李渣爹停妻再娶?你們敢說你們不知道你們建大宅子,買良田花的是葉家的錢?你們享福的時候心安理得,就沒有資格在這裡裝聖賢古代試婚。

    「既然大伯這麼堅持,那就請大伯跟皇上去說好了,我們膽小,可不敢違抗皇命,弄不好是要掉腦袋的,還不是一兩個人的腦袋,因著父親的事。皇上心裡正不爽呢!若不是明允一力承擔,願意接受去邊關和談的重任,李家上下早沒人了。大伯父還要明允回來嗎?」林蘭不鹹不淡的說道。

    李敬義剛才只是想擺擺做長輩的威風,也沒多想,現在聽林蘭這麼一說,立馬打消了這個念頭。虛張聲勢道:「既然明允皇命在身,那就算了,明則是必須去的,老太太的後事一定要辦的風風光光,按我們鄉里的規矩要宴請全村老少,唱三天大喜,再做七七四十九天水陸道場,這些事,你們這些晚輩跟你們說,你們也辦不來,這樣,你們出錢,我們辦事,夫人,之前,你盤算過,大約需要多少花費?」

    俞氏忙道:「老爺,您還忘了說墓地的事,如今墓地可貴了,上回縣太爺給他的母親辦後事,就花了五萬兩銀子,咱們老太太怎麼說也是鄉里有頭有臉的人物,咱們李家更是鄉里數一數二的體面人家,這花費麼……少說也得三萬兩吧!」

    李明則已經傻了眼,別說三萬兩,現在就是讓他拿三千兩也是困難啊!

    林蘭覺得自己今天又開了一次眼界,本以為李渣爹是李家的一朵奇葩,沒想到李家盛產奇葩,而且一朵比一朵開的大,她原以為大伯父只是摳門,現在才明白,大伯父是想借死人發橫財啊!最後來一次廢物利用啊!老娘還沒嚥氣呢!賺錢的法子倒是想好了。三萬兩銀子,你以為你是葬一品誥命還是郡侯老娘?學獅子張大口也不怕閃了舌頭。

    林蘭起身緩緩踱到俞氏身邊,目色和悅的說道:「大伯母,按說,祖母的後事需要多少銀子,我們這些做晚輩的就算砸鍋賣鐵也得湊出來……」

    俞氏聽著這話,面色緩和下來訴苦道:「老二媳婦,這不僅是為了老太太的體面,更是為了李家的體面,鄉里都知道二老爺出了禍事,這人呢,都是避涼附炎,勢利的很,以為二老爺倒台,咱們李家就完了,若不給老太太風光大葬,他們還真道咱們李家從此落沒,以後誰還會給咱們李家面子,不來落井下石都好了。」

    「大伯母說的沒錯,這人都是勢利眼,想我公爹得意之時,大伯父不也年年特意捎來一大車一大車的土特產,每回來信,不都是感恩戴德感激涕零的?如今,我公爹獲罪,流放千里,李氏一族又有誰想過自己的榮華富貴是誰給的?明允和大哥被關在牢獄中數月,生死難料之時,李氏一族又可曾有誰想過來信詢問一聲,關心一句?便是知道老太太病了,又有誰前來伺候病榻盡盡孝心?便是知道老太太病危了,連送信之人早一個月都回來了,大伯父和大伯母依舊姍姍來遲?便是到了此地,大伯父大伯母也不先急於探望老太太,而是在此討要豐厚的喪葬費?大伯母,世態炎涼,人心不古,侄媳婦今兒個算是真真的見識了,連自己的親人都是如此,旁人就更不必說了。」林蘭譏誚道。

    李明則真想拍案叫好,弟妹這一番話算是狠狠打了大伯父大伯母一記響亮的耳光。大伯父大伯母的言行實在是太過分了,他只是礙於自己是個晚輩,想著祖母的病確實是因為父親和母親而起,心裡虛,底氣不足,故而死死忍著,都快憋死了。現在看到大伯父大伯母一臉菜色,著實痛快。

    李敬義面黑如鍋底,惱羞成怒:「老二媳婦,你這是在指責我們嗎?長輩訓話,晚輩出言頂撞,還極盡譏諷之能事,這是哪門子的規矩?我們李家可容不下這種忤逆長輩的不肖之人。」

    林蘭一點也不惱,輕嗤一聲不屑:「敢問大伯父,忘恩負義可是李家的規矩?老母親還沒嚥氣,就這在裡盤算著怎麼撈銀子可是李家的規矩?侄媳婦今兒個才知道李家的規矩都調教出什麼人,儘是些不孝不義無賢無德之輩,大伯父大伯母有本事就把剛才說過的話去老太太跟前再說一遍,老太太這會兒還聽得見呢!倒是讓老太太來評說評說,這樣的規矩要得要不得,我醜話說在前頭,若是老太太因此有個什麼不測,可不是我們的過錯了。」說罷,林蘭扭頭對李明則說:「大哥,咱們現在就去跟老太太說。」

    李明則立即配合道:「這樣的大事,是得讓祖母知道知道。」

    兩人說著就要走。

    俞氏急忙拉住林蘭:「哎呀!我說老二媳婦,咱們這不是正商量著嗎?你們有什麼意見也說出來,大家一起商議,怎麼動不動就發脾氣呢?老太太如今情況不好,這種事還是莫去煩擾她老人家的好……」

    俞氏不傻,老太太若是聽了這些話,還不得氣的一命嗚呼?到時候林蘭把責任全推到他們頭上,非但撈不著銀子,還得落一個氣死老母親的不孝大罪。因此,俞氏死死拉住林蘭,不讓她出去,一面給老爺使眼色,讓他說句話。

    李敬義還真被林蘭這不管不顧的性子鎮住,先前俞氏還說老二家的兩個媳婦都是隨和的性子,老二家也就明允難搞,如今明允不在,他以為只要他擺出長輩的威嚴來,他們就會乖乖的聽命,沒想到明允媳婦是個潑辣貨,不好對付。

    林蘭冷笑道:「大伯父都給我們扣上忤逆之罪了,還有什麼好商量的。」

    「好商量好商量,都是一家人有什麼不好商量的,來來,坐下坐下。」俞氏把林蘭摁坐在椅子上,自己也坐了下來,好言道:「你大伯父這不是心裡著急嗎?你大伯父是最孝順的,當初聽說你公爹出事,老太太又病了,急的幾天都吃不下飯,就要趕來京城,是我給拉住了,我說,你去能幹啥?一個鄉下人,要門路沒門路,要銀子沒銀子,除了去添亂還能幹啥?再說如今還不知道京城情形如何,萬一朝廷要李家滿門獲罪,這一大家子的人如何安排?總得有個主心骨在家坐鎮,拿拿主意,老家的人事照顧好了,就是幫忙了,萬一將來你們沒了去處,還能回老家討生活不是?我們是從大局著想,這才沒來京城,這次收到你們的信,說老太太怕是不行了,你大伯看完信當場就暈過去了,大病一場,這才耽誤了行程……老二媳婦,大伯母說的可都是真話,你得信。」

    (謝謝牛牛支持,那個果兒……乃催九千字,實在太狠了,淚奔啊……)(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