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嫡女玲瓏

第一卷 109 瓏泉定九計 何家四孫封將 文 / 憶冷香

    甘肅道寒冷的北風捲著鵝毛大雪吹進長安,天地之間白濛濛,雪下了整整一天一夜,到了傍晚停下來。

    長安冷得出奇,孩子打個噴嚏流出的鼻涕都能馬上凍住。大街小巷人少了,就連平時最是勤快遊走賣胡餅的小販都縮到屋子裡頭不敢出來。

    去年這時長安城外到處都是河南道、陝西道、甘肅道來逃荒的災民,今年由於李自原秋季撥了巨銀賑災、護國寺捐了五千萬斤靈米、靈面,災民分得極少的銀錢及能添飽肚子的口糧,都不願意背井離鄉,長安城外竟是只有不到兩千人的難民。

    帝皇公主李靜又是帶頭捐了兩萬兩銀錢給京兆府,何七雪、沈氏、白麗各出一萬兩銀錢,唐皇后帶著眾位妃嬪捐了一萬多兩銀錢,長安的誥命夫人們捐了九千餘兩銀錢。

    京兆府牧呂方正拿著善款給災民修建棚子、置備床木床被褥、生活用品等等,餘下的錢給長安城沒有兒女的孤寡老人買了炭火、糧食。

    福樂莊的幾百棵靈樹披上雪裝,眾小做完功課,在第二號院的院子裡飛跑叫嚷著打著雪仗。

    偏廳裡溫暖如春,謝玲瓏梳著雙丫鬟,發上插著鑲東海珍珠的黃金釵,穿著立領鵝黃色寬袖靈綢襖、黑色靈綢褲,與和泉並排坐著。

    兩人跟前站著兩個容貌不起眼衣著簡樸的中年男子,輪流低聲稟報設在突厥國各地商舖的經營情況。

    謝玲瓏投下大筆銀錢讓退役的密衛在突厥國各大城府開了三十二家商舖,專門售賣錦繡年華的靈織品。

    一開始,突厥國的密探向高層稟報,懷疑商舖內藏平唐國奸細,官府查封了商舖。

    謝玲瓏指示密衛花重金在突厥國上下疏通關係,竟是攀上了突厥新帝的寵妃與朝中的宰相,寵妃在新帝枕邊吹吹風,宰相再利用門下弟子關係網的力量,愣是罩住商舖,重新開張。

    三十二家商舖經營了半年,如今除去成本、人工、疏通費用,已經開始盈利,截止到上月月末,總共收入近二十一萬兩銀錢。

    兩個中年男子是商舖的副總管,得到謝玲瓏命令,裝成普通商舖的總管年底回長安向東家報帳目,帶著突厥國五大車土特產來到長安見沈氏,把東西放下這就喬裝打扮來了福樂莊。

    設在突厥的商舖明面上大東家是江易,實則是謝玲瓏。江易出使外國未歸,兩名副總管便裝模作樣找沈氏。

    謝玲瓏撫摸著坐在腿上瞇著貓眼享受的小白,朝兩名神色拘謹的副總管點點頭,對於他們來說,回長安其實是極危險的事,但是和泉交待的事是要當面授教,他們必須要回來。

    謝玲瓏問道:「可是不敢回家?」

    兩人點點頭。一人苦笑道:「小姐的錦繡年華靈繡品天下獨一無二,突厥國人人知曉小姐跟侯爺定了親,突厥密探將三十二家商舖所有人盯死,我們的行蹤盡在他們眼皮子底下。」

    另一人低頭道:「這回我們回長安,路上跟著七個突厥密探。我們連家信都不敢寫,豈敢回家?」

    謝玲瓏鎮重道:「你們放心,家人我會照顧好。你們在路上可曾聽說長安學府,那是我開的,我將你們的四個兒女送到那裡讀書,可好?」

    兩人感激涕零跪下稱謝。

    謝玲瓏將兩人虛扶起來,道:「你們將侯爺的指示帶給總管。來,坐下說話。」

    兩人當著和泉的面哪敢坐,均道:「小姐,我們一路坐著馬車,坐久了也累,還是站著。」

    始終端直坐著的和泉一臉嚴肅,伸手遞過去一張寫了密密麻麻黑字的白紙,道:「全部記下。」

    兩人都是退役的高級密衛,記憶力經過特殊的訓練,集中注意力很快就將白紙上的內容一字不差的記住。

    「一共九條,我從第一條講起,你們聽不明白就問。」和泉指著白紙黑字,一條條細細的講。

    這九條是和泉、謝玲瓏、何屠夫、明王商議許久定下來的計謀,經過唐厚強、李自原審核定下。

    從正月起,三十二家商舖要用賣靈繡品賺來的銀錢,在突厥國大量購買糧食,做成烈性的燒刀子酒,只賣給突厥國的軍隊、突厥與東羅馬帝國之間的部落,而後用賺來的銀錢再去買糧食做酒售賣。

    釀製燒刀子酒很耗糧食,商舖大批購買,一年半載時間久了,就能在不知不覺中緩慢抬高突厥國糧價。

    糧價貴了,燒刀子酒成本高,自然會貴。

    糧、酒貴了,帶著物價上漲,突厥百姓日子難上加難,對新帝統治更加怨氣。

    此計是要新帝徹底喪失突厥民心,最終在兩國開戰時期引發民亂。

    九條就是九計,和泉足足講了一個時辰,又讓兩名副總管複述,又折騰了一個時辰,這才揮揮手叫他們離開。

    謝玲瓏本想留兩人用飯,瞧著兩人緊張的滿腦門汗珠,也不留了,指著屋子角落事先準備好的兩大麻袋靈果,叫兩人拿走吃。

    兩名副總管一聽是靈果,欣喜謝了恩,各扛了一個鼓鼓的大麻袋出了福樂莊,長長吁口氣,這一趟見李侯爺竟比甩掉七個突厥密探還累。

    兩名副總管相視對望,既然不能回家,那就去客棧歇息兩天返回突厥。至於靈果,還是不要往家裡送了。謝玲瓏都說了會關照家裡,他們很放心。

    謝玲瓏與和泉錯過跟眾人一起用午飯,便叫奴婢在偏廳桌上支起一口紅銅火鍋。

    鴛鴦鍋底,弄兩大盤切成紙片薄的靈羊肉、四種撕成絲的靈菇、發好的靈竹蓀、八樣靈蔬菜,麻醬、蒜茸調料,紅紅白白綠綠一大桌,配上靈果酒。

    兩人熱熱呼呼吃著,唇齒生香,聽著窗外呼嘯的北風說笑著。湘景、湘葉識趣的退下。

    謝玲瓏從紅通通的辣鍋裡一片羊肉,用碗接著湯汁,送到和泉嘴邊,笑道:「小泉子,你嘗嘗我這辣鍋的肉片,綿軟細嫩,還入了辣味,特別香。」

    若是人多吃鍋子,是要用公筷。今日只是兩個人吃,謝玲瓏便直未用公筷。

    和泉丹鳳眼含情脈脈,微顯侷促的張開嘴唇吃了肉片,見謝玲瓏用他含過的筷子繼續夾肉吃,他心裡充滿奇異幸福的感覺,不由得被鍋子熱氣熏得潮紅的臉頰成了紫紅色,低頭道:「瓏瓏要不要嘗嘗清湯鍋的靈竹蓀。」

    「好啊。」謝玲瓏很自然的張開嘴,將和泉用筷子夾來的靈竹蓀含住吃了,點點頭道:「味道極鮮,你多吃些。你還要吃些辣鍋裡的羊肉嗎?」

    和泉笑逐顏開道:「要。」

    兩人難得輕鬆,都心有靈犀不說國事。

    何七雪午休睡了一個多時辰,醒來聽吳媽說女兒與未來女婿這會才用飯,想著兩小都是極操心的人,又是聚少離多,叫吳媽去給眾小囑咐,不要去打擾他們。

    馬嫂掀簾進來,將手裡的兩封信呈給何七雪,笑道:「夫人,安少爺、海公主給您寫得信。」

    吳嫂驚喜笑道:「安少爺這信可寫得真勤,每到一國就給您、小姐、明王妃每人寫一封。」

    謝平安把出使各國遇到的趣事寫成小故事,信寫得豐富生動。

    馬嫂、吳嫂在一旁站著,猜測著信裡的內容。

    何七雪將長子謝平安長達九頁的信反覆看了三遍,臉上表情時而笑時而擔憂,道:「東羅馬帝國皇帝跟安伢子性子投了緣,去哪裡都帶著他,硬是要多留他在帝國皇宮住幾天。瓏妹子乾爹、大師都是好玩的,竟去了帝國海邊。這還不曉得正月前能不能趕回長安。」

    吳嫂怕何七雪思子心切難過,笑道:「安少爺是個神童,過目不忘,人見人誇。」

    馬嫂自豪道:「安少爺如今是陛下親封的四品安郡王。」

    何七雪拿起海琳娜的信,望到信封上的墨字比上回的信又娟秀些,讚道:「瞧瞧海公主的平唐字,寫得越來越好。」

    馬嫂感慨道:「夫人,海公主真是平易近人,她在莊裡跟奴婢說話時,都是客客氣氣。」

    吳嫂嘖嘴搖頭道:「女扮男裝只在話本裡頭才有,奴婢哪曾想到,堂堂的帝國公主扮成男侍者到了咱們平唐。」

    何七雪拆開信,一共三頁,跟上次感激、道歉的內容不同,這次是誠懇的邀請福樂莊的人到東羅馬帝國遊玩。道:「海公主比瓏妹子小一歲,兩人一樣的懂事大氣。可惜東羅馬帝國隔著太遠,日後不曉得能不能再見到她。」

    融雪的天氣極冷,白天變得短了,夜晚漫長。

    臘月到了,長安人忙著置購年貨,再冷的天也得出屋,大街小巷到處是人,東、西市迎來一年當中最熱鬧繁華的時期。

    臘八節的前一天,唐虎兒大軍進長安獻俘,長安北城人山人海,帝后率文武百官迎接。

    大軍當中最引人注目的不是長達百丈的幾千名穿著部落服裝的俘虜,而是近千隻靈貓、靈狗、靈狼、靈蟒等組成的靈獸隊。

    何陽照、何陽福、何陽林、何陽貴四員少年小將,眉宇透著堅韌,黑黝黝成熟的臉與實際年齡不符,身著青銅盔甲,騎著高頭靈馬,身後跟著列隊整齊的靈獸。

    四人朝激動狂吼近乎於瘋狂的長安百姓揮手。

    福樂莊眾人跟著謝玲瓏站在護國寺眾僧旁邊,何家四小將的娘、張巧鳳、何七雪、唐小冰、唐小離等人早已歡喜激動的泣不成聲。

    何屠夫安慰著張巧鳳,自豪的大笑道:「夫人莫哭,孫子們凱旋歸來,是大喜事。」

    冠軍大將軍唐虎兒率三百七十二名軍官下馬,跪下向帝后磕頭,口稱「陛下萬歲萬萬歲,娘娘千歲千千歲!」

    李自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上前雙手扶起唐虎兒,望著表哥大舅子英俊絕倫的臉上右頰頂著一道長三寸蜈蚣一般醜陋的新傷,緊緊握住他的手,難過的低聲道:「表哥,這臉上是新受的傷?」

    唐虎兒不以為然笑道:「臣殺了一個部落頭領,被他的護衛用淬了當地劇毒的袖箭偷襲,只是擦破皮,就得立刻連皮帶肉都剮了去,不然劇毒迅速蔓延,臣今日就不到陛下和皇后娘娘。」

    一旁的唐皇后聽著唐虎兒九死一生,淚流滿面,嗚咽道:「哥哥……」

    唐虎兒淡然的微笑,低聲道:「恭喜照娘升了皇后。莫哭了,這天風大,把你的臉吹壞,就不美了。」

    謝玲瓏站在不遠處望到唐虎兒臉上觸目驚心的傷疤,心一怵,這武將升職快,卻是拿命換來的。日後若是和泉受了傷毀了容,她是絕對不會嫌棄和泉,可是和泉心重,怕是沒有唐虎兒這般灑脫放得開。

    李自原親自挨個將軍官扶起,讓曲公公宣讀聖旨,冊封唐虎兒為正二品輔國大將軍,唐風、唐電為正五品下寧遠將軍,何陽照、何陽福、何陽林、何陽貴為從五品上的游騎將軍,其餘軍官按軍功封賞。

    福樂莊眾人聽得何家四孫竟升至從五品上的將軍,均喜不自勝。眾女連聲祝賀唐小冰、唐小離。

    郝氏站在誥命夫人當中激動欣喜的抹著淚,三女兒、四女兒竟是這好的命,剛定下親,兩個女婿就是五品的武官,這一嫁過去可就是誥命夫人。

    一旁的幾位軍官夫人讚郝夫人有眼光下手早,一口氣把四個女兒都嫁給何家。

    聖旨宣讀完畢,唐虎兒與眾軍官磕頭謝恩之後,大步走至護國寺眾僧跟前,萬眾矚目之下,竟是朝站在和原主持身旁的謝玲瓏深深鞠了一躬。

    謝玲瓏驚愕的連忙回禮,問道:「這是為何?」

    唐虎兒高聲道:「今年大小戰役七十八場,若沒有玲瓏供奉的靈獸隊,我們哪能勝得這麼快!」

    眾軍官紛紛激動的道:「南方部落的軍隊善用凶獸、異毒,靈獸隊是它們剋星,每次都是靈獸隊衝在最前頭,為弟兄們擋住漫天毒箭。」

    唐虎兒又高聲道:「長安書院如今有二百三十四名南方軍隊烈士的兒女免費讀書,日後還要有三千五百餘名烈士兒女進入書院就讀。」

    眾軍官說到戰死的將士,無不悲痛的落淚,均道:「玲瓏供奉,莫說這一拜,就是我們給您磕頭,您也受得。」

    何家四孫站在人群當中,激動叫嚷道:「瓏妹子,你受得。」

    那些站在人群裡看熱鬧的官家小娘個個恨不得化身謝玲瓏,借勢向李自原要一個郡主、公主的身份。

    謝玲瓏被軍士們悲傷的哭聲感染,每場戰爭無論輸贏都要死無數的人。

    她忽然間高聲道:「觀世音菩薩庇護平唐,不忍平唐軍士死亡過多,通過護國寺賜下靈獸,不忍平唐烈士兒女上不了學堂,賜下佛示建立書院,各位英雄謝謝菩薩便是。」

    唐虎兒心裡對謝玲瓏的低調讚歎不已。這個小娘真是玉女轉世,有這般的見識魄力和能力。

    和泉在文武百官當中振臂一揮,借勢高吼道,「天祐平唐,逢戰必勝!」

    他這一聲注入了所有內力,如同晴天響雷,方圓數里的平唐國聽到人心振奮,紛紛揮臂高聲吼道:「天祐平唐,逢戰必勝!」

    「打敗了南方部落,就去打敗突厥!」

    「天祐平唐,逢戰必勝,靈獸一出,突厥必滅!」

    「殺了突厥新帝,奪了突厥江山!」

    「天祐平唐,萬事大興!」

    吐蕃國人遠遠的跟千萬長安百姓擠在一起,耳膜都要被吼叫聲震穿。

    央金公主回到府裡,耳朵還是嗡嗡作響。

    譯官將謝玲瓏當時跟唐虎兒的對話稟報,敬佩道:「公主,她不過十歲,竟是如此沉穩,不顯山露水,真是睿智。」

    央金公主一臉興奮好奇,道:「自從偉大的國王、王后回到雪山犛牛神的懷抱之後,我就再未佩服過誰。今日謝玲瓏的所做所為讓我佩服。」

    「原來護國寺捐贈的一切靈物都是謝玲瓏給的。」

    「我要向犛牛神請示,謝玲瓏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平唐國與突厥國大戰哪一方會勝利?」

    譯官目光虔誠,恭敬道:「公主英明。」

    央金公主盤腿坐在几案前的地毯上面,從寬大雪白毛茸袖中取出一個鑲滿寶石的盒子,打開取出裡面的兩塊一寸長白森森的犛牛頭骨,緊緊捧在手中,放於緊閉的印堂前,嘴裡念著繁瑣拗口的咒語。

    一會兒她滿頭大汗,手指縫隙裡冒出幾縷灰煙,攤開雙手犛牛頭骨變成了灰黑色。

    譯官跪在一旁,緊張的屏氣凝神。

    ------題外話------

    月票!請親們投下所有的月票,力頂本文沖月票榜!

    新老讀者都來支持本文!人多力量大,都把所有的月票投下來,本文才能不掉榜!

    多謝!

    週末愉快。

    請牢記本站域名:g.xxx.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