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鬼大巴

大道小說網 第四十二章 無憂島的真相? 文 / 陰險的悟淨

    蒼海狼又問於仕:大忠,對付鬼鑿船的方法,你現在想到了嗎?

    於仕有點為難的說:老大,這事光想沒用啊,最好是親身經歷一下,否則無法確定什麼方法才管用,這樣吧,我自已駕個小木筏,先去探一探路,會一會那個鬼鑿船,這樣才比較容易找出對付它們的辦法。

    蒼海狼聽了沒吭聲,想了一會才說:你說的也很有道理,但讓你一個人獨闖險地未免太危險了,這事不能草率,我們還是仔細研究過再決定吧。現在我想再審一審那個「筒子」。

    蒼海狼命水生把那男子押上來,蒼海狼問他:都過了好幾天了,去無憂島的路,你應該想起來了吧?

    那男子抬頭看著屋頂,冷冷道:有些,是想起來了,有些,還是沒想起來。

    大虎兩眼一瞪,罵道:x的,你想耍我們不是?信不信我立馬砍了你?

    那男子面不改色,仍舊慢條斯理的說:要我帶路,可以,但要答應我一個條件。

    蒼海狼問:什麼條件?

    那男子說:先放了我家小姐,我保證,把你們安安全全的全部帶上島去。

    哼蒼海狼冷笑:你真以為你有資格跟我講條件嗎?大虎!

    知道了,老大!大虎應聲站了起來,提著刀就大步向那女子走去,那女子見大虎凶神惡煞的逼近過來,被嚇得大聲尖叫。

    那男子見狀馬上緊張得不得了:好了!好了!我帶你們上島就是了!但你要保證,絕不能傷害我家小姐。

    蒼海狼說:這點你大可放心,只要你把我們安全帶上島,我立馬就會放了你倆,至於島上的人,只要他們不礙事,我也不會去招惹,不過,我可要事先警告你,如果你想玩什麼花招的話,我不是要你死,而是要你生不如死,明白嗎?

    那男子被押下去後,把子馬上說:老大,我們絕不能指望這小子帶路!

    為什麼這樣說呢?蒼海狼問。

    把子說:我記得那小子說過,去無憂島的水路凶險重重,他們之所以能安全航行,是因為有地圖,但茫茫大海,極少有標的物,這樣地圖又從何說起?再說了,當時是晚上,周圍?乎乎的,就算有地圖又有什麼用?那小子明顯是在撒謊,他這樣說,只不過是為了暫時保證自已的安全罷了。

    可是,當時他們的確是避過了「鬼鑿船」啊,難道這是巧合嗎?老徐接過話來說。

    這絕對不是巧合!蒼海狼說話了:我估計,當時他們的身上或者船上,很可能帶著某種能引導他們安全航行的儀器。

    老徐連連點頭:對,這個的確很有可能,但那兩個「筒子」的身已經搜過了,卻沒有發現這一類的東西,莫非,在被我們捉住之前,他們就把這個東西扔到海裡了?

    老大!這時大虎也開口了:你是不是早就知道那小子在哄你?

    蒼海狼冷笑道:我在海上討了幾十年的生活,什麼樣的「牛筋」(難對付的人)沒見過?就那黃毛小子,他一蹺屁股我就知道他拉的是屎是尿!

    大虎兩眼頓時一亮:這樣說,那兩個「筒子」已經廢啦!留著也沒用了,我看,那男的,一刀剁了,至於那女的嘛,哈哈,今晚就讓每個弟兄都嘗一遍,那才叫解癮!

    你這傢伙,斷了一隻手還有這興致!蒼海狼瞪了大虎一眼,面帶不悅:雖然知道那小子在撒謊,但留著他倆也未必沒用,無憂島上情況不明,有這兩個人在手,無疑多了幾分保障,在事成之前,你都不要再去打那臭娘們的主意。

    大虎來來興致勃勃的,卻遭蒼海狼當頭冷潑,又不敢頂撞,只得低頭生悶氣。

    老徐說:老大,我們為什麼不再審審那小子呢?說不定真有那個可以引導安全航行儀器呢。

    蒼海狼說:就算真有這種東西,應該也早丟了,他倆身上能藏得了什麼東西,關鍵不是有沒有這個儀器,而是那小子願不願意,並且有沒有能力把我們安全帶上島,我認為他現在既不願意,也沒能力帶我們上島,逼得他太緊,他也只會編些謊話來攪亂我們的思路,如果真指望他帶路,我們全部人都可能栽在他手上,靠他不如靠自已,有大忠兄弟在,我還是很有信心解決這個難題的。

    這時,水生一臉緊張的走過來報告:老大,昨晚那些東西,又來了,而且,數量好像多了很多!

    什麼?蒼海狼連忙站了起來,快步向門口走去,於仕等人也緊隨其後。

    此時天色已經?透,在門外的那一片片茂密的草叢中,有很多點的綠光,它們或靜止或游移,正是昨晚見到的那些綠光,只是數量多了許多,昨晚才十數點,今晚則已經多達數十點,而且,好像還在不斷增加中。

    這些怪物,到底想幹什麼?蒼海狼雙眉緊鎖,自言自語。

    比蒼海狼更不安的,是於仕。看來,噬屍貓的數量正在不斷增加,而能把這麼一大群噬屍貓吸引到這裡聚集的,絕不會只是死一兩個人的事情,難道,這屋裡的人真是面臨著滅頂之災?

    於仕想走近一些,看看那些綠光的廬山真面,誰知剛走出門外,草叢那邊就「稀哩沙啦」的響作一團,只一眨眼的功夫,那些綠光就全部消失無蹤了。但當於仕退回屋裡,那些綠光很快又陸陸續續的回來了,就好像跟人對著玩兒似的。

    結果,又是到黎明將臨,那些綠光才完全消失,海盜們都說那應該是一群野狗,只要小心防範,就不會有什麼危險。

    等到日上三竿,天光大白的時候,蒼海狼就帶著眾海盜入林伐木,林子裡多的是碗口粗,又長又直的大杉樹,正適合造木筏,蒼海狼命令眾人先砍伐足夠的木料,然後再運到海灘上造木筏。

    於仕拿了一把斧子正要開工,蒼海狼卻對他說:大忠,咱倆到海邊走走,我有話想跟你說。

    在海灘上,蒼海狼凝望著浩翰無垠的大海,對於仕說:大忠,你心中會不會一直都有些疑問,比如,我是怎麼知道無憂島上有個巨大的寶藏的?

    於仕笑著說:老大,說實話,小弟的確是有這樣的疑問,但老大不說,我也不太敢問,何況,老大願意冒如此大的風險去幹這個買賣,想必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蒼海狼說:我說過,你現在已經和我平起平坐,咱倆的關係,是合作的關係,所以,有些事情,我是必須要告訴你的蒼海狼停了停,又說:可能你不相信,我其實是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的,我父親,祖父,都是讀書人,我祖父還做過小地方官,他平生沒別的嗜好,就好藏書,最多的時候,書都佔了半間屋子,我小的時候,就常在書堆裡度過,我尤其喜歡看那些怪談異錄,有一天,我無意中發現了一本很古舊的,薄薄的手抄本,上面寫了一個很神異的故事。

    這個故事,講的是大周女皇武則天,她從唐太宗萬千後宮中的一個??無聞的小才人,到太子李治的情人,再到高宗妃子,皇后,皇太后,並終於在六十七歲時登上權力的顛峰,成為一代女皇,她的一生,可謂跌蕩起伏,傳奇之極。

    雖然已位及至尊,但武則天並未因此而志得意滿,她不僅要自已過一把皇帝癮,還希望親手創立的武周王朝,能千秋萬世的傳承下去。要實現這個千秋偉業,就必須先解決一個讓她感到十分矛盾的難題,那就是繼承人的問題,如果傳位給兒子,兒子是姓李的,他一旦即位,恢復李唐王朝是必然的事情。如果傳位給武家子弟呢,那大周王朝傳承下去倒是順理成章的,但那畢竟不是自已的親生骨肉啊,在個人感情上是難以接受的。傳「李」還是傳「武」,實在兩難。

    武則天到底是天生的政治動物,在母子親情和千秋偉業之間,她還是毅然選擇了後者,所以在登基之後,她就大施「陰陽手」,一方面,她大力培植壯大武氏的勢力,為日後武家子弟接班打政治基礎,而另一方面,她又狠下重手,以各種理由,把李唐宗室修理得死去活來,奄奄一息,甚至對自已的親生兒子,打壓起來也是毫不手軟。

    不過,要徹底消滅李唐的復僻勢力也並非易事,雖然武則天大權獨攬,朝中大臣莫敢不從,但那些大臣,很多是前朝舊人,有著深厚的李唐情結,他人們對於武則天篡唐不敢說三道四,但希望武則天至少在百年之後,能傳位兒子,使李唐王朝得以光復,事實上,正是這些前朝重臣的極力保護,李唐宗室才得以苟然殘喘,對此,武則天又豈會不知?只是這幫老傢伙在朝廷根深葉茂,勢力很大,治國安邦還離不開他們,所以,即使強悍如武則天,一時半會也奈何不得。

    有一天,有位李仙姑(對求仙學道的女子的尊稱)求見武則天,說要面聖獻「詳瑞」。(「詳瑞」,指的是上天通過某種的形式,向人間傳達吉祥的預兆,形式有「降物」,如落下或出土石,玉,金屬等材質的物件,也有「天顯異象」,如奇特的彩虹,星宿,降雪等,人們就根據這些天降物或自然現象來推測老天爺的意思,現在看來可能就有點封建迷信了,其實有的「詳瑞」,也有一定科學根據的,比如「瑞雪兆豐年「就是一例。但在更多的時候,所謂「詳瑞」,只是某些人為達到某種目的而人為搞出來的騙局。在古代,偽造,曲解「詳瑞」,也是統治階級用來愚民奴民的一種手段,想當年,武則天為了向天下人「證明」自已是授命於天,就玩過不少這一類的把戲)。

    李仙姑向武則天稟報:她上月雲遊至泰山頂時,忽然天降甘雨,雨中還夾雜著些小玉片,其中有八塊,上面是刻著字的,她認為這是天降「詳瑞」,是上天有話要昭告於大周。所以不敢怠慢,快馬加鞭的就趕來京城向陛下報告。

    那八塊玉片放在一個銀盤上,呈到了武則天面前,武則天一看,果然每塊玉片上都刻著一個字,她仔細拼湊一番之後,當即龍顏大悅,那八塊玉片八個字,被她拼成了「日月當空,國運長隆」,意思直白的很,「日月當空」是一個「?」字,這個字是武則天自已造的,並以此為名,喻意自已像大陽月亮一樣光輝偉大。所以,這八個字拼在一起的意思就是:武則天皇帝當的是大大的好,大周王朝,也會一直一直強盛下去的。這不是連老天爺都給武則天拍馬屁嗎?得到老天爺如此盛讚,武則天她能不龍顏大悅嗎,當下命人重重賞了李仙姑,並把她留在宮中差遣。

    第二天朝堂之上,武則天還煞有介事的把玉片一一交給眾大臣看(當然不是拼湊好了讓他們看,但如此簡單的拼字遊戲,只要不是傻瓜,誰會拼不出來?),那些個武家子弟,還有那些個武則天一手提拔的親信,看有這麼一個討好女皇陛下的大好良機,他們豈會放過?自然是爭先恐後的為女皇高唱讚歌,扯破了嗓子山呼:吾皇萬歲萬萬歲,大周千鞦韆千秋!只有那些保唐派的老傢伙,把牙咬得咯吱響,心裡直恨不得把那李仙姑給五馬分屍了。

    武則天在金鑾殿上導演了一齣好戲,卻覺得還不夠,她還要借「天降詳瑞」之名,再搞一個「應天大典」。她下旨命人速造了一座高達十丈餘的應天台,並親筆擬了一篇《大周皇帝應天文》。

    一切準備妥當,擇得黃道吉日,武則天率領文武大臣駕臨於應天台之下。祭過上蒼後,武則天緩緩登上應天台,在高台之上,武則天對著蒼天朗朗而誦,說我武?本來才德淺薄,卻得上天獨愛,降以江山大任,固常心感惶惶,不敢有半絲懈怠,唯恐有負天任反正總結起來就是,我這個皇帝是老天爺讓干的,我一定會好好幹,努力為天下百姓謀幸福,努力使大周繁榮昌盛,千秋永固,絕不辜負上天對我,對大周的欣切期望云云吧。

    武則天表面上是在「應天」,實際卻是在敲打台下那幫整天「夢迴唐朝」的老傢伙:你們聽到了沒有,看到了沒有?不要再癡心妄想了,李唐已經永遠成為歷史,是回不去的,我武?稱帝乃天命所歸,大周千秋永傳也是上天旨意,你們不是想跟老天爺對著干吧,當心一個個不得好死!

    作完「應天大典」這一場秀,武則天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心情大好的她,在皇宮大宴群臣。君臣之間杯斟酌飲,詩歌風流,武則天漸漸就有了幾分的醉意,朦朧間,忽見從天上降落了五位老神仙,這五位老神仙向武則天躬身行禮道:陛下,您的《應天文》,天帝已經收到,如今天下大治,四海?平,實乃陛下聖德之功,天帝對此甚感欣慰,特命我等臨凡,詔告於陛下,陛下在百年之後,將會飛?九霄,永列仙班。武則天聽了大喜,正想請諸位神仙上座,卻突然感到身輕如無物,飄飄而起,和那五位老神仙一起騰雲駕霧,不久,便來到一片無邊無際的大海之上,一位老神仙說,陛下,下面便是您百年之後羽化飛?之地,武則天不解,問道:腳下儘是滔滔之水,地從何來?那位老神仙從懷中拿出一枚白玉龜,呈給武則天,說:此龜乃天帝所賜,陛下只需把它投入海中便知。武則天接過玉龜,往海中一投,那玉龜入水後,平靜的海面突然波濤湧動,在一陣地動山搖的轟隆聲中,海面上竟陡然升起了一座島嶼。

    五位老神仙與武則天降於島上,武則天見島上青山疊翠,溪水汨汨,各種顏色的山花點綴其中,又有成群的彩蝶翩翩飛舞,再細聽,遠谷中有飛瀑擊石,群鳥和鳴,聞之清心悅耳,可謂和諧之美渾然天成,人間仙境如此也。致身其中,大有超然物外,忘卻俗世紛憂之感。

    這時,一位老神仙指著一塊無字的白玉石碑對武則天說:請陛下為此島賜名。

    武則天想到自已一生盡在權力場上角逐爭鬥,整天算計著別人,防著別人算計,雖然現在貴為九五至尊,卻依然難以享受片刻的舒心悠閒,隨著年紀日老,已漸有身心疲乏之感。不禁感慨道:盡得四海九洲,不及在此朝夕無憂啊!武則天話剛說完,那塊石碑上竟馬上顯現出「無憂」二字,那五位神仙又躬身向武則天行禮:陛下,小仙任務已完,現要趕回天庭復旨,就此告辭。說完化作幾縷清煙,無影無蹤了。武則天急得大喊:各位仙家請留步,這可叫朕如何回得去?

    驀然驚醒,方知是一場夜夢。武則天馬上召來李仙姑,把夢中情形給她說了一遍,要她解一解這個夢,李仙姑聽武則天說完,馬上雙膝跪下,連連叩拜:陛下,此乃大吉之兆啊!陛下聖德曠古,感天動地,這是上天派仙家臨凡詔告陛下,陛下他日將飛?九霄,永得長生!

    武則天說:難道剛才朕不是做夢,而是親歷其中?那豈不真有此仙島?

    李仙姑馬上說:小道願不辭辛苦,為陛下尋此福地!

    武則天十分高興,馬上賜了李仙姑一個「聖女國師」的封號,給了她十艘大船和數百隨從,讓李仙姑出海,去尋找那夢中遊歷過的無憂島。

    整整過去了三年,李仙姑才終於回來了,她向武則天稟報:無憂島找到了,並呈上了一張拓印有「無憂』二字的白紙,說是在島上的白玉碑上

    拓印下來的,武則天拿著拓紙仔細對照,果然與夢中所見的字體,大小一致。

    李仙姑尋得仙島有功,武則天不僅重賞她金銀,還在她原來的封號上加了一個「大」字,成「大聖女國師」了,武則天又派最寵信的侄子武三思隨李仙姑再去一趟無憂島視察,武三思出去數月後回來覆命,所述的情況,與武則天三年前夢遊無憂島時所見的也十分相似,武則天這才完全相信:當日非虛夢,而是真遇仙。

    就這樣,武則天美滋滋的做起了神仙夢,說起來也真是諷刺,武則天一生?權如命,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已經不知有多少次,她打著"上天"的幌子來欺騙天下.老天爺都不知替她背了多少黑鍋了,現在,她居然還相信,上天為了表彰她的功德,要讓她成仙成佛.(於叔說:說到底,是一個"欲"字,欲能蒙智,欲能昧心,大智如武則天也不能免俗.)

    武則天問李仙姑:上天派仙人臨凡詔告朕,稱朕將在無憂仙島羽化飛昇,到底是何意?難不成,是要朕捨棄皇位,到島上修行?

    李仙姑馬上說:陛下切不可有此想法,大周不可一日無君,天下百姓不可一日無陛下,陛下授命於天,統治四海,聖德輝同日月,現在陛下豈能棄天下百姓於不顧,而到仙島上清修呢?

    武則天又問:那國師認為,朕該如何,才能做到上順天意,下不負萬民呢?

    李仙姑說:陛下,臣以為,上天乃是要陛下先在仙島上建陵,等到陛下了卻君王事,放下凡人軀,便可在無憂仙島上羽化成仙.永享長生!

    故事講到這裡,就沒了,蒼海狼說那本小冊子是殘本,本來後面還有幾頁,不知誰給撕了,後面寫的什麼,就不得而知了.

    於仕說:老大,您給我講這個故事,是想告訴我,無憂島其實是大周女皇武則天的陵墓?

    蒼海狼點點頭:正是.

    於仕笑道:老大,這種野故事,多半只是文人貪玩憑空杜撰出來的,那能當真?史載武則天臨終前下旨,死後去皇帝號,以唐高宗皇后的身份,與唐高宗合葬在乾陵,她老人家,現在在乾陵裡陪著老公呢,怎麼會葬到了無憂島呢,而且,也沒有任何史料記載過武則天曾為自已建過陵寢啊.

    蒼海狼說:當時我也根本沒當一回事,看過就完了,我在當海霸王之前,曾跟漁民打過一陣子的魚,有一次,我們捕獲了一條三百多斤的大黃魚,我剖開它的肚子取內臟時,在它的胃裡發現了一枚黑玉雕獸.這枚玉獸很怪異,不像獅,也不像虎,但樣子十分兇惡,後來,我拿去給一個古董商人看,他一看見就十分驚奇,連問我是那弄來的,聽說是從海裡撈上來的,他又連說了三聲:怪,怪,怪。然後拿著玉獸又是看又是摸,搗弄了足足一個多時辰,才對我說:好傢伙,你可算找到寶貝啦。

    我問:這東西到底是個什麼來頭?

    那古董商說:這件東西,可以叫作「黑漿玉雕天玄獸鎮墓」。(鎮墓,指有拱衛陵墓,鎮攝外邪作用器物)

    我一聽這名字好生古怪,簡直是不知所云。

    古董商人給我解釋:這枚雕獸的材質是黑漿玉,?漿玉乃天降隕石,存世極少,且可遇不可求,所以極其珍貴,在唐宋之前,一直為皇家獨有,民間都不能私藏的。天玄獸,是傳說中一種兇猛的靈獸,有驅凶鎮邪的作用,有些大宅,陵墓會設有石雕的天玄獸,但鎮宅和鎮墓的天玄獸是不同的,所謂「白天玄安宅,黑天玄鎮墓」,相互是不能混淆的,所以可以肯定,這黑玉天玄是一枚「鎮墓」,合上材質是黑漿玉這一點,我看它很可能是皇家的鎮陵之物。

    我問:那這東西是那個朝的?

    古董商說:從它的雕刻工藝來看,我認為應該是唐代之物,但具體是那一位皇帝時期的,就無從考究了。

    我一聽是唐代的鎮陵之物,馬上就想起小時候看過的那個關於武則天在無憂島建陵的故事,心想這兩者會不會有些聯繫?

    聽蒼海狼說到這裡,於仕說:老大,就算那枚玉獸真是唐陵的鎮陵之物,也不能證明什麼啊,唐朝滅亡之後群雄爭霸,天下有過一段十分長的混亂時期,除了乾陵之外,其它的唐陵均悉數被盜,有唐陵的陪葬物流到海上其實也不足為奇啊。

    蒼海狼說:大忠,你別急,先聽我說完,那枚黑天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還沒有「啟靈」。

    (啟靈,所有手工製作,用以驅凶鎮邪的器物,最後都必須經過有道行的人啟靈,才真正具有鎮邪作用,否則就等同廢品一件.不同的鎮邪器物,啟靈方法又各有不同,以天玄獸為例,是在其額頭上開一小孔,再點以硃砂.)

    於仕眼睛一亮:老大,您的意思是,那枚天玄獸還未曾付諸使用,如果真是這樣,我們就可以作一個假設,那枚天玄獸是在海運至皇陵的途中,突然遇到了大風浪之類的意外,導致船隻沉沒,使那枚天獸落入了魚腹,對不對?

    蒼海狼連連點頭:對,我正是這樣想的,一件皇家的鎮陵之物,要用海船來運輸,極可能是因為其陵墓不是建在大陸,而是建在海島上.如果這些還不足以證明的話,我還有這個.

    蒼海狼說著從懷裡掏出一個竹筒,從裡面倒出了一卷皮書.

    老大,這不是您上次給出我看過的那幅地圖嗎?於仕說.

    蒼海狼說:你先看看再說吧.

    於仕接過一看,不禁有些意外,因為這並不是上次看過的那幅地圖,這皮捲上畫的,是一個龐大建築群的平面圖,其中有些較大的建築,還標有名字,諸如聖德殿,華隆殿,至尊殿之類,配得上如此名稱的,就只有皇家的建築了,而在建築群的中心位置,有一座特別用紅色畫成的建築,上面赫然標注著:飛昇閣!

    老大,難道這就是

    不錯!蒼海狼說:這就是武則天陵墓的建築圖,你再看.

    蒼海狼又從竹筒中倒出一卷皮書,它就是於仕上次看過的無憂島水路圖,蒼海狼把這兩幅圖拼在一起.接口竟絲毫不差!

    蒼海狼說:這兩幅圖本來是連在一起的,不知是什麼原因分開了,大忠,你看,我竟然在幾十年的時間裡,先後得到了這些線索,這難道不是冥冥中注定,要我去幹這筆天大的買賣嗎?

    於仕聽了忍不住問:老大,您也信命?

    蒼海狼冷笑:該信的時候,我信,不該信的時候,則不信!

    於仕又問:那您有沒有問過那小子,無憂島上是個什麼情況?

    蒼海狼說:當然有,那小子說無憂島上的島民都是以種地和打漁為生,從不與外界接觸,過的是自給自足的生活,島上還流傳著一個古老的規矩,"出海不過十,入島不過十",意思是出海,入島都不能超過十里,否則就會有危險,我猜測,這些島民就是當年武則天陵墓的守陵人的後代,在一千多年以後,武則天的陵墓早就無人看管,但卻仍然被守陵人的後代視作神聖不可侵犯的禁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