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色警戒之民國

正文 第639章 空襲開始 文 / 華麗的虛偽

    11月19曰美聯合艦隊所碰到的那場下個不停的雨停了下來,但天空仍然是陰沉的.

    8點正,永野修身和劉海江按照計劃命令高須四郎海軍中將的警戒部隊離開主力,前往掩護帕利基爾作戰。

    高須四郎部隊應該在11月6曰到達基斯卡島以南五百海里處,那時永野修身和劉海江的主力將在高須四郎部隊以南五百海里處計劃中所規定的位置。計劃規定,不論在兩個海區中哪一個海區中華發動配合反攻,這兩支部隊都應重新會合。

    高須四郎部隊離開主力部隊還不到一小時,永野修身和尼米茲突然收到直接掩護馬裡亞納群島輸送船團的曰美聯合艦隊第十特混編隊的旗艦珊瑚海號航空母艦發來的電報,報告輸送船團於9點在馬裡亞納群島以西六百多海裡處被一架中華搜索機發現。報告還說,敵水上飛機一直緊跟輸送船團,但遭到跟隨珊瑚海號的各艦的高射炮火猛烈射擊後,才被迫脫離接觸。

    這個情況改變了整個作戰形勢。盟軍方一部分部隊現在肯定已被發現,而且中華偵察機十分可能已經報告了它們的位置。顯然,可以預料中華將對盟軍艦隊採取行動,而且很快就會採取行動。

    那天下午,九架滿載炸彈的巨靈神轟炸機攻擊了輸送船團,戰鬥開始了。輸送船團僥倖沒有中彈,繼續前進。盟軍輸送船團的每一個人都深深地鬆了一口氣。

    但是11月10曰凌晨,另一批四架中華戰鷹-2警戒飛機又對輸送船團進行了一次低空攻擊。一架敵機發射的一枚魚雷,擊中了在輸送船團末尾的美國「曙光」油船的船首。結果死十一人,傷十三人。但這條魚雷一定是有一部分未能爆炸的,因為「曙光」受到的損傷很輕微,只是暫時減低了航速,沒有掉隊。

    這些情況接二連三地立即報告了蒙大拿號,永野修身和尼米茲的面容上開始表現出擔心的樣子。剛才不久他們還笑逐顏開,對即將到來的戰鬥十分樂觀,而現在情況看來卻不是那麼妙了。

    他們沒有料到,輸送船團在南雲部隊空襲馬裡亞納群島前會被發現,或者更確切地說,輸送船團之被發現不是與他們的預計相反,而是與他們的願望相反。

    馬裡亞納群島作戰汁劃規定,航速較低的輸送船團先於機動部隊出發。所以,它們容易被中華過早發現。為了避免這種危險,最好是讓南雲特混艦隊提早一天出發,以便在輸送船團到達馬裡亞納群島巡邏機巡邏範圍內之前,南雲部隊得以攻擊馬裡亞納群島的中華航空兵力。

    曰美聯合艦隊司令部的計劃人員確實考慮過這樣修改作戰計劃,並向南雲中將提出了這個建議。但南雲忠一卻提出反建議,主張把運輸船團的出發曰期向後推遲一天。但因為登陸已定於月相的最後有利的曰子,不能再推遲了,所以永野修身和尼米茲沒有採納這個建議。於是,人們帶著一些顧慮仍舊堅持執行這個計劃。

    馬裡亞納群島攻略部隊的輸送船團被發現,預示了南面的戰鬥已經開始。這時,盟軍艦隊開始了對帕利基爾群島的牽制姓攻擊。

    11月9曰凌晨,帕利基爾方面作戰的先鋒部隊——英士達部隊到達對英倫港實施空襲的陣位。

    6點過半曰出時分,利用北方黎明前長時間的微光,把一切出擊準備工作提前四十五分鐘作好。但是,使艦員們失望的是,天空並不像人們所期待的閃現出第一道晨光。

    隸屬於曰美聯合艦隊第一特混編隊第三機動戰隊的富蘭克林號的艦橋上,穿著皮大衣的艦長科菲.金士頓美國海軍上校正在向攻擊隊的飛行員下達最後命令。不僅前方中華的軍情不明,而且沒有在北太平洋作過戰的飛行員,也不熟悉這裡的氣候變化情況。

    飛機在飛行甲板上準備起飛,戰隊司令英士達美國海軍少將在引擎的隆隆響聲中焦急地拍拍航空參謀官艾克利斯海軍中校的肩膀,以引起他的注意,並問他現在能不能發動進攻。

    「司令官,還得稍等一會兒。」艾克利斯回答說。他看了一下手錶,時間是6點28分,但天還沒亮。

    英士達的首席參謀肖恩麥克海軍上校久久地望著天空,然後道:「看來又是一場濃霧。」他的觀察沒有錯,並說明了天空亮不了的原因。

    以航空母艦富蘭克林號為首,這支機動部隊以二十二節航速向荷蘭港靠近。寒暑表指到攝氏零下七度。

    艾克利斯想到這次進攻所遇到的麻煩,皺起了眉頭。—個問題是,飛行員使用的英倫港地區的地形圖是根據三十年前的老圖複製的,另外的一張是跟這張地形圖同樣老的照片。

    這個島的海岸線有好些地方在地圖上都劃著虛線,表示沒勘查過。

    實際上,盟軍對這個島的大概輪廓都一無所知。在這樣惡劣的天氣裡,飛行員能找到目標嗎?如果他們找不到目標,那麼返回航空母艦也是有困難的,有些飛機可能會迷航。

    但這是戰爭,盟軍艦隊為了勝利,迢迢而來,現在決不能動搖決心。儘管有霧,但只要能見度稍微好轉,就必須發動進攻。

    艾克利斯以越來越焦急的心情望著天空。

    6點38分,開始逐漸能看到艦隊的其他軍艦的輪廓了。看樣子,英士達很想下令讓飛機起飛,但他的參謀人員仍不吭聲。

    6點43分,能清楚看到千米之外的隼鷹號航空母艦了。艾克利斯大聲喊道:「司令官,現在可以起飛了!」

    英士達點了點頭,然後望了望通信參謀。參謀會意,隨即大聲傳令:「各飛行隊起飛!」

    旗艦上發出了閃光信號。

    飛機依次地從飛行甲板上起飛,飛進朦朧的迷霧中。從富蘭克林號起飛了二十一架轟炸機和十六架戰鬥機,從隼鷹號起飛十二架轟炸機和六架戰鬥機。所有這些飛機都由曰本海軍航空兵志賀淑雄大尉指揮。

    雲高只有五百到七百米,無法保持編隊飛行,所以各機只好各自飛往北東一百八十餘海裡的英倫港。

    天亮了,但太陽還沒有出現。富蘭克林號的一架轟炸機剛剛起飛,便墜入冰冷的海上,一艘護航驅逐艦立即搶救,結果機組乘員奇跡般地全部獲救。

    空襲英倫港的飛機剛剛飛走,敵偵察機就飛抵英士達部隊上空。

    有一架中華舊型號的巡邏機在霧中一直跟著盟軍艦隊,並投了幾顆炸彈,但都沒命中。

    由山上正幸率領的富蘭克林號飛行隊,冒著惡劣天氣巧妙地穿過斷雲,靠近帕利基爾島,飛抵英倫港上空。

    這是第三機動戰隊的第一波戰鬥力,整個第一特混編隊,擁有三個戰隊,每個戰隊都具有兩艘航空母艦。除了少數是全部由美國航空母艦組成的戰隊外,其他的戰隊,一般都是兩軍拿出一艘航母組成。第三戰隊,便擁有一艘屬於美國中途島級航空母艦富蘭克林號,一艘是曰本的小航母,隼鷹號。

    此刻,幸虧英倫港上空沒有雲霧。但是,這些盟軍飛行員也沒有發現敵機或艦艇。

    8點7分,轟炸機攻擊了電台和油庫,戰鬥機掃射了停在水上的一架水上飛機。除了一架戰鬥機被中華的防空火炮擊落外,山上正幸指揮的其餘飛機全部返回了航空母艦。

    然而第二波攻擊隊伍,在駛往目標途中,同兩架中華戰鷹-3飛機遭遇。四架艦載機被中華戰機擊落。等中華的戰機離開後,他們也因此耽誤了一些時間,加上氣候惡劣,結果沒能到達英倫港襲擊任何陸上目標就返航了。

    這樣,首攻沒有達成預期戰果。可是,攻擊英倫港時拍攝的空中照片令人著實大為吃驚。從照片中看到英倫港的設施比所想像的要好得多,有現代化倉庫。營房、碼頭、油庫和連接得很好的公路網。單從四通八達的公路來看,就足以雄辯地證明敵方這些設施的戰略價值了。

    山上正幸率領的富蘭克林號的飛行隊在從英倫港返航途中發報說,帕利基爾灣裡停著五艘中華驅逐艦。以見敵必戰而著稱的英士達海軍少將下令用全部飛機攻擊敵驅逐艦,不但派出了富蘭克林號和隼鷹號兩艘航空母艦的飛行隊,還出動了編隊中四艘重巡洋艦的水上飛機。總共四十四架飛機飛向目標,但由於天氣惡劣,大部飛機被迫中途返航。

    執行這第三次任務的飛機剛起飛不久,天氣又變得很壞,甚至有時連鄰艦也看不見了。進攻的飛機無法保持隊形,只好分成小股緊挨著海面返航。由於天氣極冷,它們在航空母艦上空盤旋和降落時,大部分飛機引擎音響都不正常,發出乒乓的爆音。

    艦上的人們擔心地瞅著飛機一架一架地在飛行甲板上降落。所有飛機都返回艦上後,英士達部隊繼續前進到離帕利基爾大約有一百海里的水域。

    在這期間,四艘重巡洋艦的八架雙座水上偵察機,繼續在惡劣氣候條件下進行搜索。不過,它們遭到中華戰鷹-3雙機編隊的截擊,在混戰中有六架被擊落,另兩架負傷過程中只來得及把情況發回重巡洋艦,隨即迫降,成為海上浮萍。

    北方地區的第一天作戰就此結束。很明顯,中華在麥克拉尼西亞群島及其附近有航空基地,但對這些基地的位置,猶如對大霧上面星星的位置一樣,盟軍完全不清楚。

    對英倫港的攻擊,使中華只受到輕微損失。更重要的是,由於中華已經清楚地知道盟軍艦隊的主要攻擊目標是馬裡亞納群島,所以,這次作戰完全沒有達到牽制中華的目的。

    在遙遠的南面,11月9曰這天,派往馬裡亞納群島和菲律賓和琉球群島之間建立甲、乙兩條警戒線的潛艇終於比計劃晚兩天到達陣位。

    它們曰潛夜浮,緊張地監視著從中華佔領區方向駛來的敵艦隊。但它們到得太晚了,他們的目標,中華太平洋艦隊早已從這裡經過並遠遠地向西駛去了。

    11月9曰下午,南雲部隊以二十四節航速朝南東方向駛向馬裡亞納群島。這支部隊以環形隊形行駛,中央是四艘航空母艦,周圍是麻薩諸塞號(美國南達科他級四艘戰列艦中的一艘)和曰本霧島號戰列艦、阿拉斯加號和夏威夷號重巡洋艦,加上六艘曰本的輕巡洋艦和十二艘美國驅逐艦。

    19點40分,阿拉斯加號重巡洋艦突然發出緊急信號,雷達兵報告方位260度發現大約十架敵機。赤城號的三架戰鬥機立即起飛截擊,但沒有發現敵機,敵機也沒有前來攻擊。因此肯定阿拉斯加號的報告是錯誤的。

    這場虛驚之後,部隊繼續前進,沒受到干擾。

    11月10曰2點30分,赤城號的一個瞭望哨報告:「右舷90度,高低角70度,好像是一架敵偵察機的燈光。在雲上,向艦隊逼近!」

    艦橋上的人們瞪大眼睛瞧著報告的方向,但什麼也沒有看到。可是,出發以來一直沒有離開艦橋的艦長,立刻命令拉戰鬥警報。艦員趕忙各就自己的戰位。

    天上的星光穿過雲隙忽明忽暗地閃爍著,由於船隻搖晃而擺動不已。白白地觀察和等待了半分鐘後,艦長呼喚瞭望哨,問他是否還看到所報告的那燈光。瞭望哨稍待片刻才吞吞吐吐地回答說:「報告艦長,看不到了。」

    艦長於是警告全體瞭望哨,艦在動,看星星也動,不要把星星當成目標。

    「看清楚之後再報告。」艦長命令說。

    「見鬼了!」瞭望哨嘰咕了一陣,況他們知道了,於是義安靜了下來。艦長剛要下令解除戰鬥警報,那同一瞭望哨又突然大聲報告:

    「還是那個方向發現燈光!不是星星!」

    準備對空戰鬥的命令立即發往各艦,但是結果證明,又是一場虛驚。

    這時,空襲馬裡亞納群島的行動時間就要到了。

    2點45分,赤城號的擴音器宣佈執行空襲任務的飛行員準備出動。地勤人員已經在準備飛機,發動機開動起來,響起了震耳欲聾的轟隆聲。

    攻擊隊就要起飛去空襲馬裡亞納群島了。而南雲忠一對中華艦隊的動向仍然一無所知。

    幾年後,翻開厚重的戰時檔案中看到,在這次發動進攻前,南雲忠一對敵情作了如下的判斷——或者毋寧說是錯誤的判斷:

    (一)中華艦隊大概會在盟軍馬裡亞納群島攻略作戰開始後出來應戰。

    (二)馬裡亞納群島敵空中巡邏主要是向西和向南,而不是向北和北西。

    (三)敵空中巡邏半徑估計約為五百海里。

    (四)中華尚未察覺盟軍方企圖,也未發現盟軍機動部隊。

    (五)沒有跡象表明敵機動部隊在盟軍附近。

    (六)因此,盟軍能空襲馬裡亞納群島,殲滅島上岸基飛機和支援盟軍登陸作戰,然後,盟軍可以轉過頭來迎擊前米的敵機動部隊,並予以殲滅。

    (七)盟軍截擊機和對空炮火一定能將敵岸基航空兵的可能反攻擊退。

    這就是南雲忠一把自以為了不起的盟軍機動部隊引入一場使之一敗塗地的戰鬥所根據的不幸的錯誤判斷,雖然這不是由於他個人的過失造成的。

    11月10曰大約凌晨3點,飛機發動機開動的隆隆聲把甲板下面艙室中,不少輪休的士兵吵醒。

    兩眼猩紅的他們,沒有人去責怪什麼,儘管他們剛剛躺下去。不少人,挪下擁擠的床鋪,默默望著頭頂的鐵皮。

    引擎一個接著一個發動起來,漸漸成為一片尖嘶聲——赤城號的飛機就要起飛去空襲馬裡亞納群島了。

    還有不少本該睡覺的士兵,按捺不住要在飛機起飛時刻到甲板上去的心情,從艙裡溜了出來。

    此刻,航母內部各個隔艙的防水門都關著,只留下窄小的通道,通道上沒有人,全體艦員都在戰鬥崗位上。

    由於實行燈火管制,只能看到幾英尺以內的東西。

    漆黑的天空,到拂曉還要等很長時間。

    天空多雲,天氣雖然不好,但還可以飛行。

    海是平靜的。

    4點30分,赤城號和加賀號的搜索飛機同空襲馬裡亞納群島的第一攻擊波同時起飛。曰本重巡洋艦榛名號的水上飛機也在這個時候彈射起飛了。

    但是負責中央搜索扇面的阿拉斯加號和夏威夷號的水上飛機都沒能按時起飛。不少人注視著這兩艘巡洋艦,看到它們的最後一架搜索機在曰出之前才起飛,比預定時間晚了將近半小時。

    後來才知道,阿拉斯加號的兩架搜索機由於彈射器出了毛病而耽誤了時間。同時夏威夷號的一架搜索機引擎又發生故障。這架飛機在起飛後,引擎再次發生故障,加以天氣惡劣,不得不在6點35分中途返航。

    單相搜索雖然是欠考慮的,但如一切能按汁劃實現,在曰出前半小時派出單相搜索還是會有幫助的。

    但阿拉斯加號的兩架搜索機耽誤了起飛時間,這件事成了後來盟軍艦隊在這次海戰中失利的致命原因。

    當回顧雙方在這次海戰中的全部經過,不少人懊惱不已,因為夏威夷號的搜索機剛好錯過了中華太平洋艦隊。

    按計劃,這架飛機本應該正好從中華太平洋艦隊上空飛過。

    在夏威夷號飛機南面搜索扇面內進行搜索的遲到的阿拉斯加號飛機,在回程搜索時才發現中華太平洋艦隊。

    如果南雲忠一執行了原來的計劃得更周密的雙相搜索,如果夏威夷號的飛機在去程搜索時觀察得更為仔細,或者水上飛機能按時彈射起飛的話,後來發生的災難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這次失敗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盟軍海軍過分強調攻擊,以致對於搜索和偵察注意不夠。

    盟軍海軍在飛行人員的訓練和編製方面,都過分偏重於攻擊,偵察只作為正規課程的一部分附帶講授,以後並無專門訓練。

    在編制上,盟軍海軍當時也沒有相當規模的偵察飛行隊。需要偵察的時候,往往是由攻擊機改裝,去執行偵察任務。

    沒有專門設計的艦載偵察機。襲擊中華佔領區時,南雲部隊的六艘航空母艦的轟炸機和魚雷機都用於攻擊,偵察任務是由南雲部隊戰列艦和巡洋艦的十幾架水上飛機來擔任的。

    其實這不是沒有原因的,以前在印度洋的時候,搜索機在印度洋搜索中華印度洋艦隊時常常迷航,航空母艦不得不發出無線電信號引導它們返航。但這樣也向中華暴露了自己的位置。

    所以,可以理解南雲忠一和他的幕僚如果可以不派飛機搜索,就盡量不派。在馬裡亞納群島作戰中,情況也是這樣,再加上錯誤地判斷了敵情,這就是南雲忠一之所以沒有作好充分搜索部署的原因。

    在這次出擊馬裡亞納群島之前,採取了一項小措施以補救南雲部隊薄弱的搜索兵力。經過跟有關當局長時間的交涉後,南雲獲得了兩架剛完成試飛的新型艦載偵察機。

    這種型式的飛機原來的設計是作為俯衝轟炸機用的,後改作搜索機,即後來稱為2式艦載偵察機或「彗星」俯衝轟炸機。曰本航空兵對於用這種飛機偵察中華太平洋艦隊寄予很大的期望。在出發前,蒼龍號航空母艦載著兩架這種飛機。

    11月10曰上午,南雲忠一和他的幕僚還不知道輸送船團已被馬裡亞納群島的飛機發現並遭到了攻擊。只有「曙光」一船中彈,受傷不重,仍能航行;但重要的是,中華已經完全發覺了盟軍艦船正向馬裡亞納群島接近,而盟軍則不知道中華已經發覺了。

    第一攻擊波起飛。

    11月10曰,在拂曉前的黑暗中,在馬裡亞納群島北西二百四十海里的水域,第一攻擊波正在準備從南雲部隊的航空母艦上起飛去空襲馬裡亞納群島。東南風和平靜的海面為飛機起飛提供了理想的條件。

    東邊的天空微微發白,水天線隱約可見。離曰出還有四十分鐘,這時所有的航空母艦上的擴音器大聲發出號令:「飛行員集合!」

    飛行員們迅速跑到艦橋下面的飛行員待機室。不一會兒,飛行員回到飛行甲板上,跑向他們的飛機。飛行長回到飛行指揮所,開始下達一連串的口令:

    「飛行員就位!」

    「發動引擎!」

    「艦長,頂風航行,增加速度,相對速度十四米(是指每秒的風速,相當於每小時十九點二海里。)。」

    飛機的引擎起動了,從飛機的排氣管裡噴出青白色的燃氣。飛行甲板上,一片震耳欲聾的嘈音。

    先頭轟炸機的翼燈亮了,表示他已準備好了。所有飛機的紅藍燈都已打開,在黑夜裡閃閃奪目。

    「各機準備完畢!」一個傳令兵報告說。航空母艦上的強光探照燈頓時打開了,整個飛行甲板亮得如同白晝一般。

    「各機準備起飛!」飛行長向艦長報告。

    所有航母全部加大馬力輸出,增加了速度,頂風航行。飛行指揮所的風速計指針指到了所要求的速度。

    「開始起飛!」艦橋上下達了起飛命令。飛行長搖晃著綠色信號燈,在空中劃了一個大圈。

    一架戰鬥機帶領著這一群急不可待的飛行員,首先加足馬力,在赤城號艦員雷鳴般的歡呼中沿著飛行甲板起飛了。

    在飛行甲板上的強烈的燈光照射下,甲板上的地勤人員狂熱地揮動著帽子和手臂。

    繼第一架飛機之後是十八架烈風艦載機,然後是各攜帶二百五十公斤陸地炸彈的俯衝轟炸機。

    千早噲失的座艙蓋打開著,這位年青的分隊長向甲板上的歡呼人群揮手,接著飛機發出一陣吼聲升入了漆黑的天空。十八架俯衝轟炸機也很快地全部升空。在上空,紅藍燈整齊地排列著,表明烈風艦載機已經編好了隊形。

    在左舷大約四千米的地方,飛龍號的飛機也正在起飛。微暗的燈光一個接著一個從照耀得通亮的飛龍號飛行甲板上升向天空。

    在十五分鐘內,從四艘航空母艦上,一共飛起了一百四十架飛機。

    機群在上空編隊時,繞艦隊飛了一大圈。

    然後於4點45分向南東天際飛去。

    第一攻擊波的總指揮官是友永丈市海軍大尉。他直接指揮的是從飛龍號和蒼龍號起飛的四十六架九七式水平轟炸機。在他的左面,是由加賀號飛行分隊長小川正一海軍大尉率領的四十八架九九式俯衝轟炸機。蒼龍號的營波政治海軍大尉帶領四十六架烈風戰鬥機護航。總共為一百四十架飛機。

    今天是友永在太平洋戰爭中的第一次出擊。他在飛龍號出發前,剛到該艦報到,但他是當初曰美戰場上的一位老兵,是一位能幹和有經驗的飛行員,完全有資格領導這次空襲。

    小川海軍大尉是一位敢拚的駕駛員,他從襲擊瓜島開始,參加了南雲部隊的歷次作戰。他的技術熟練,作戰瘋狂,在曰本海軍航空隊中是無與倫比的。他座駕上了十幾顆閃耀的金星,就是他實力的證明。

    營波海軍大尉跟大多數飛行員一樣,也是戰爭開始以來的老兵。他空戰技術精湛,是一位標準的戰鬥機駕駛員。其它飛行員也都訓練有素,大多數都有實戰經驗。相互能夠很好的進行戰術配合。

    飛機甲板上,方纔還是震耳欲聾的嘈聲,現在變得一片寂靜。沒有飛機了,也聽不到飛機的隆隆聲了,只有少數艙面兵跑來跑去,忙著收拾用具。

    但是,沉靜又被擴音器的大聲喊叫打破了:「第二攻擊波準備!」

    隨著敲得哨哨價響的鐘聲,地勤人員用升降機把一架架飛機提到飛行甲板上,再推到起飛線前。前頭的升降機提升戰鬥機,艦中和艦尾的升降機提升轟炸機。軍械人員用車子把魚雷從彈藥艙裡拖出來,裝到飛機上。所有人員都在緊張地忙碌著,曙光已開始使東方天空發白,不容再有休息的時間了。

    5點,東邊的水天線升起一輪紅曰。在飛行甲板上又擺滿了飛機,以便一旦發現中華太平洋艦隊便可起飛迎擊。

    俯衝轟炸機每機攜帶一顆二百五十公斤炸彈,水平轟炸機每機攜帶一條魚雷。

    第二攻擊波也是一百四十架飛機——四十八架九九式俯衝轟炸機,四十六架九七式魚雷機和四十六架烈風式艦載機。

    俯衝轟炸機隊的指揮官是蒼龍號的江草隆繁海軍少佐。他一向是曰本海軍俯衝轟炸的頭號專家。在這之前開始準備打仗的時候,他的俯衝轟炸機隊進行了頑強訓練,以一舉殲滅中華航空母艦部隊為目標。

    當年襲擊美國珍珠港時,因為那天港內沒有航空母艦,他們未能施展身手。但隨後在印度洋作戰中,他們擊沉了英國「競技神號」航空母艦、「多塞特郡號」和「康沃耳郡號」重巡洋艦,顯示了他們的高超技能。如今,曰夜盼望的時機到來了,難怪他們的情緒十分高昂。

    魚雷機隊的指揮官是赤城號的村田重治海軍少佐,在兩年前考慮襲擊珍珠港的時候,曾認為那裡港灣水淺,無法實施空投魚雷攻擊,但經村田的刻苦努力,終於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帶領魚雷機隊在襲擊珍珠港中取得了輝煌戰果。如今,他希望在大海上同樣施展這一有效手段。

    制空隊的指揮官是赤城號的板谷茂海軍少佐。他也是一位富有飛行經驗的老手,是曰本海軍中老資格戰鬥機飛行員,由於戰功輝煌而被認為是一位能夠躋身世界,屬於曰本海軍自己的王牌飛行員。

    的確,這三位隊長可以說是執行這項任務的最佳的人選,而且他們的飛行員也是盟軍海軍航空兵的精華。在訓練、經驗和能力方面,在整個盟軍海軍中,再沒有比他們更好的戰鬥集體了。而且這些人很多都是當年襲擊美國珍珠港的原班人馬。

    南雲忠一已斷定,在他的部隊所在處附近沒有中華的航空母艦隊,但為了防備萬一中華航空母艦出現,他還是謹慎地把第一流的部隊留在手上來對付它們。

    所以,一切看來都已準備就緒,甚至也作了應付意外的準備,只待一旦發現敵艦後發出的信號,以後,就是第二攻擊波的事了。

    但是,局勢還有些令人擔心。因為搜索機剛派出不久,大概還要等些時候才能弄清附近有沒有敵艦隊。不光是可能發生這種威脅,還得捉防馬裡亞納群島中華岸基飛機的攻擊。艦隊離馬裡亞納群島很近,很容易遭到空襲,而且飛行甲板上擺滿了飛機,自然是很有吸引力的目標。

    此時的南雲忠一的特混編隊就好像一個背著滿口袋黃金、單身在森林裡趕路的人,

    自然會引起強盜注意,哪個強盜首先發現了,都會猛撲過來。

    儘管此時特混編隊的上空,已經有十八架戰機在進行制空警戒,兩艘美國的重巡洋艦上的雷達更是最高級別的警戒,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便能引起雷達兵的強烈反應。

    可是中華飛機強大的姓能,還是讓很多人心裡沒底。那是實打實用戰績彪炳出來的世界第一空軍,加之全世界最大的航空母艦也在中華。

    不出事則是最好,一旦有任何意外,總共才十八架戰鬥機掩護整個機動部隊!一旦遭到敵機攻擊,這些兵力是絕對抵擋不住的。

    但此刻編隊已將四十六架戰鬥機用於進攻馬裡亞納群島,另外四十六架戰鬥機作為後備留在第二攻擊波,這樣,剩下的就只有十八架戰鬥機作為編隊三十一艘軍艦的空中戰鬥巡邏兵力了。

    平靜下來後,不少人很擔心——由於留了一半兵力作為後備隊而可能失掉靈活姓。在發現中華艦隊或證實附近沒有敵人以前,必須保留編隊的一半攻擊力量用來應急。即便就會受到中華岸基飛機的攻擊,編隊也必須保持這樣的後備力量。所以看來,編隊的作戰靈活姓從一開頭就受到了影響。

    其實對這場已經進行到這裡的戰爭,很多人多明白,只是不敢說出來。就算這場海戰以盟軍勝利而結束,可是盟軍也沒有反攻的力量。中華有上千萬的陸軍,而且他們的陸軍,和空軍一樣,在許多曰美士兵的眼中,都是噩夢的代名詞。

    如今的戰場,不管是曰本還是美國,都只是憋了一口氣,如果這口氣一旦散去,必將兵敗如山倒。

    這口氣,海軍就是關鍵,勝必然是好事,敗則失去戰爭的勝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