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色警戒之民國

大道小說網 第484章 攻佔馬尼拉(中) 文 / 華麗的虛偽

    海面上,已經停車的艦隊群正安靜的待在馬尼拉外。天上四處都是巡邏警戒的艦載機,除了在外圍警戒盟軍潛艇的驅逐艦外,剩下的巡洋艦和戰列艦組成一字型,所有的主炮都對準了馬尼拉。

    在最大的霍去病號上,位於太平洋戰區戰術指揮中心的上方,這裡是南海艦隊戰列艦分艦隊的指揮中心,也被稱之為戰勤中心。控制整個戰列艦分艦隊的一切任務和行動,是這支戰列艦分艦隊的大腦中樞」「。

    而此時,進攻菲律賓的海軍艦艇,通過臨時的編組。此時的霍去病號,控制了這裡一艘崑崙山級戰列艦和所有的防空巡洋艦,專屬任務,主要就是支援地面進攻的海軍陸戰隊,為他們提供火炮攻擊或者掩護。

    在臨時艦隊指揮中心內,地面部隊總匯過來的情報越來越多,而艦隊的艦炮平均每一分鐘都會怒吼一次。這也說明,地面戰鬥任務的繁重和日軍的防守能力。

    「地面部隊來電,東南區域,坐標xxxxxx,需要艦炮支援,目標直徑三米,為圓形目標。我方部隊距離目標五十米。」

    「命令火控中心,以坐標xxxxxx為中心,周圍二十米為重點打擊目標。」

    「地面部隊來電,請求火箭炮密集火力支援,攻擊目標以坐標xxxxxx為中心點。」

    「命令火控中心,將此坐標交付巡洋艦編隊。自行評估火箭炮攻擊強度。」

    ……

    像這樣的聲音不斷在這個戰勤中心響起,每一個海軍通訊兵待著耳機,不斷接聽無線接收而來的消息,然後大聲喊出來,由戰勤指揮官向艦隊火控部門,傳達攻擊的命令。

    地面戰場,馬尼拉城內,林小虎他們連隊所在的戰場上。

    在付出兩個士兵受傷的代價下,林小虎所在的戰鬥班將東側碉堡摧毀後,其它兩座碉堡失去掩護。威力大減。相繼被另外兩組尖刀班攻破。防守日軍全部戰死,無一人投降,當然,就算他們投降。中華方面也不會接受。

    而此時城中心的日軍重點防守目標。已經暴露在海軍陸戰隊的攻擊鋒芒中。不單單是日軍防守馬尼拉的指揮部。也是他們最大的依仗。

    他們能如此迅捷的攻佔三座日軍碉堡,得益於機動靈活的戰術,充分發揮突擊步槍的近戰優勢。而火焰噴射器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兩者相互配合,優勢互補,配合默契。

    當然他們也可以呼叫炮火支援,但是結果都不是很理想。這些日軍暗堡實在是太堅固了,除非是大口徑艦炮連續命中兩次,或許才能直接攻破。就像此時的日軍防禦群,和之前淺灘上的暗堡。這些異常堅固的堡壘,並沒有在艦炮的攻擊下被摧毀。

    並不是說中華的艦炮不犀利,要是他們此時的攻擊目標是大和號,那一發炮彈下去,最少可以轟開一個三四米的打洞。可當這些艦炮面對厚實的鋼筋混凝土,那就需要花費很多的功夫。必將鋼筋混凝土在裡面鋼筋的作用下,有不小的韌性。並非那麼快就能攻破的。

    而馬尼拉裡面最中心的日軍防禦圈,為什麼他們大膽的把防禦圈修建在中華的艦炮和航彈的攻擊之下,就是因為這些日軍對這片區域內的防禦設施有足夠的信心。

    事實也確實如此,不管是登陸前的炮擊,還是之後登陸完成後的炮擊,都沒有對這些完全被鋼筋混凝土包圍起來的建築照成多大結構性的傷害。就算現在上面的鋼筋混凝土外結構已經到處是被轟開的大洞,但對整體的構架,並未造成太大的傷害。

    對付這樣的傢伙,或許需要導彈或者像轟炸三座大山時使用的那種超重磅航彈才行。如此一來才會對這個防禦圈,造成大面積的破壞。

    經過了十幾分鐘的奮戰,尖刀連在完成先期的攻擊任務後,所有人員迅速匯合。留下傷員交給其他部隊照顧,讓他們幫忙送往海面上的醫療船。

    其他人繼續向城內挺進,目標日軍指揮部。他們高速穿插,不理會少量日軍散兵躲在廢墟中的襲擾,逕直衝向位於城中心的日軍指揮部。

    穿過一片廢墟後,日軍指揮部赫然屹立在前方百米處,外圍防線分三道配置,戰壕碉堡密佈,最外邊還有鐵絲網攔阻,防守極為嚴密。

    林小虎、張大文等人是最先靠近日軍指揮部的,馬上用手持電台(最古老的手機,超級超級大哥大)和師部直接取得聯繫,希望能集中兵力重點突擊。tebie是需要裝甲部隊的支援。

    日軍陣地防守嚴密,尖刀連若再各自進攻,恐怕很難突破日軍的防線。同時再沒有坦克的幫助,強行的進攻,也會造成巨大的傷亡。

    「師部,我是尖刀連,目前我們已經推進到日軍指揮部,現請求裝甲部隊的支援。收到請回話。」

    「這裡是師部,目前路障車已經逐步往你們那邊清理過去了,預計還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到時候坦克才能通過。對方已經是甕中之鱉,所以你們必須耐心等待,不要盲目的進攻,以免造成無謂的傷亡。」

    「尖刀連明白。」林小虎說完,看了一眼身後,此時其他戰鬥班都已經抵達。尖刀連的連長此時就站在他身後。

    「情況如何。」

    「報告連長,我已經向師部請求支援了。只不過師部說,還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坦克才會抵達這裡。並且師部要求我們,在坦克到來之前,不要盲目的進攻。」

    「繼續觀察,有什麼風吹草動,都不能放過。」連長說完,也從自己的背包中,拿出一部手持電台。

    這種手持電台的科技含量也不是很高,在後事二戰後期,已經出現在美國的海軍陸戰隊中。通常都是作為一些尖刀部隊,深入敵後時使用。有限的通訊距離,讓這種手持電台在有些地方,並不適用。一般都是進行二十幾公里內的通話,再遠點就沒有辦法接收了。

    尖刀連連長觀察日軍防禦陣地後,用手持電台和艦隊取得聯繫,請求二十分鐘的炮火支援,並報出日軍防禦陣地的方位。

    之後,他下令全體隊員後撤二十米,隱蔽待命,隨便觀看下「煙火盛典」。

    日軍都藏身防禦工事內,從表面無法看出其重點防禦區,只能先用炮火轟炸,摧毀地面上的一些工事和鐵絲網,減輕進攻時阻礙。

    支援炮火轉瞬即至,幾乎全是口徑100毫米以上的火炮,其中還有十二門406毫米艦炮,威力巨大,一炮能轟塌一幢樓房。不過這只是在平時,放在眼前日軍的指揮部上,需要大量的炮擊才能奏效。

    當尖刀連連長將坐標傳到艦隊戰勤中心的時候,戰勤中心一看坐標,直接就把霍去病號上的所有主炮全部轉向這裡。因為這裡是海軍陸戰隊重點攻擊目標,是最有價值的同時,也是最難啃的一塊骨頭。

    成群成群的炮彈破空呼嘯而來,爆炸聲此起彼伏,震得人心血下沉,耳目隆隆一片。

    日軍指揮部被無數顆炮彈覆蓋翻撥,原本就很破敗的地表防禦設施,如今更是完全被摧毀。已經彎曲變形的鐵拒馬轉眼被清除殆盡,鐵絲網也被炸得七零八落,露出許多豁口,失去攔阻作用。

    而日軍指揮部依然在炮火中屹立著,外面有不斷加固,一層接一層的鋼筋混凝土牆壁,裡面也是大有文章,內用椰木和沙袋堅固過,頂部更是厚度倍之,除非是406毫米口徑重炮直接命中兩次以上,不然很難將其擊穿摧毀。

    中華國防軍臨時攻擊艦隊的艦炮持續不斷,三十分鐘不間歇攻擊,似乎要將憤怒全部發洩出來,絲毫沒有節省炮彈的意思,猛轟不止。

    藏身防禦工事內的日軍從未遇到過如此猛烈的炮火攻擊,之前的炮擊只是不間斷,從來沒有一次,對一個地方進行如此強大而又密集的炮擊。

    面對如此猛烈的炮火,感受四面八方不斷侵襲而來的炮聲和震動。不少日軍被炸得失去理智,狂喊著衝出工事,亂跑亂撞,當場就被炸得稀爛,變成一團碎肉,四散飛灑。

    連長發現攻擊艦隊的炮擊,似乎失去了節制,預定二十分鐘的炮火準備已經超時,卻不見有停下來的意思,而且轟擊密度還在漸漸的加強。

    而此時,後面一輛大型的推土機已經移動到這裡了,圓錐形的推進面,隨著大馬力發動機的咆哮,將地面的大型石塊推到兩邊。為後面的坦克部隊開除一條道路。

    聯想到此時還在進行的炮擊,他已經有些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很顯然,肯定是他支援請求被人變動了內容。當然這裡面估計也有艦隊對眼前這棟建築的不滿,原本都是無堅不摧的艦炮。之前就遇到了無可奈何的大山,現在又遇到無法短時間轟開的建築。

    大山沒有辦法他們還能接受,那畢竟是大自然的產物,個頭早就了防禦力。可如今面對的目標是幾棟建築,這可不是什麼戰爭要塞,被這樣的東西擋住了,攻擊艦隊方面當然會很不爽了。多打幾下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反正綜合補給艦上,炮彈多得是。用完了,綜合補給艦也可以快速回母港補給後再過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