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色警戒之民國

正文 第431章 二十幾年中東風雲(上) 文 / 華麗的虛偽

    散會後,陳紹便馬上回到了御書房。會議上說到了賈斯克時,陳紹心中的總是泛起絲絲的危機感。這種感覺來得太突然了,就是散會後,這種感覺依然存在。

    這使他不得不聯想到,美國二十萬援軍剛剛登上印度,會不會借此進攻賈斯克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這種猜測成真,那就會變得很被動。

    一個完整步兵師防守的賈斯克,能支持多久?陳紹心中沒有底。所以,他才會在會議上,發出那樣的命令。

    兩個步兵師加上一個海軍陸戰隊加強團,足夠守到中華的援軍到達,再加上還有一支印度洋艦隊,只要不是碰上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守住那裡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夏夢宇,馬上到我這裡來一趟。」一到御書房,陳紹一通電話直接打給中華特工頭子夏夢宇。

    「是。」

    軍事會議上的內容,陳紹關注的不單單是賈斯克地區。他很清楚,這條鐵路的安全還是重中之重,必須要盡快讓這條鐵路恢復安全。

    中華沒有如此龐大的精力,派出兵力據守這條漫長的鐵路,因為這太不實際了。荒漠地區,守住一條幾千公里的鐵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但需要龐大的兵力,還需要龐大的經費去維持。為的還只是不讓盟軍小部隊去破壞鐵路。

    所以,陳紹就需要一個幫手,樂意去幫中華看守這條鐵路。既然這條鐵路是在阿富汗境內和伊朗境內,那自然而然最好的幫手就是伊朗人和阿富汗人。

    作為歷史上鼎鼎有名的波斯帝國,伊朗也有著漫長的歷史。波斯部落最初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後經過數十年擴充疆土,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推翻米底部落的統治,建立了波斯帝國。

    在國王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年至公元前486年)統治時期,波斯帝國達到鼎盛時期,其疆土東起印度河流域,西至巴爾幹半島,北起亞美尼亞,南至埃塞俄比亞。

    包括70個民族,5000萬人,近700萬平方公里土地,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帝國。

    波斯帝國在公元前492年希(臘)波(斯)戰爭後逐漸由鼎盛走向衰落。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東侵,征服波斯全境,從而滅國。

    之後,成吉思汗於1219年率軍西侵,先後征服了花剌子模、中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等地,殺死花剌子模國王,掠奪大量財物後撤回蒙古本土。1229年成吉思汗的兒子窩闊台二次討伐花剌子模,殺死國王后返朝。1260年,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再次率兵佔據伊朗並建立以伊朗為中心的伊兒汗王朝。

    波斯帝國之後,也經歷過了很多朝代更替,到了近代。

    愷加王朝建於1779年,首次定都德黑蘭。愷加王朝初期,西方列強加緊在伊朗的爭奪。

    1801年俄國兼併格魯吉亞,英國同伊朗三次戰爭導致伊朗割地賠款及承認阿富汗**。

    此後法國、奧地利、美國等相繼強迫伊朗訂立了不平等條約,19世紀下半葉,英、俄獲取了在伊採礦、築路、設立銀行、訓練軍隊等特權。

    1907年,英、俄兩國相互勾結劃分了在伊的勢力範圍:北部屬俄國,南部屬英國,中部為緩衝區。

    之後,法國、奧地利、美國等相繼強迫伊朗簽訂不平等條約。伊朗雖然名義上仍是**國家,但實際上處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

    往昔波斯帝國的輝煌與今日的恥辱形成鮮明對照,伊朗在追求復興強國的路上必然產生強烈的民族主義,而強烈的民族主義又很容易導致極端主義和盲目的排外思潮。

    從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隨著歐洲列強的侵入,伊朗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社會經濟衰落,封建統治專橫殘暴,多次發生人民起義。

    在1918年2月,一個神秘人秘密面見了伊朗軍官禮薩汗.巴列維,並給他帶來了大量的武器彈藥,同時還有一些軍事教官。

    最終在三年後,巴列維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建立巴列維王朝。

    巴列維對內採取了一些發展社會經濟的措施,但同時實行個人**。與蘇聯簽訂協議,廢除了沙俄與伊簽訂的不平等條。

    28年,藉著中華的打敗英法聯軍的便利,宣佈廢除所有與外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及外國在伊的領事裁判權,並實行關稅自主。

    當中華帝國建立時,也第一時間和中華建交,和德國以及南美國家一樣,成為第一批和中華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

    那時候,世界各國的注意力都放在中華身上,誰會去在意一個什麼都沒有的荒漠國家。最主要的是,那時候海灣地區的石油還未被人知道。

    所以,除了沿海地區外,伊朗很僥倖的脫離了西方列強的一部分控制。

    在後世,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伊朗與納粹德國關係較密切。德國入侵蘇聯後,英國和蘇聯出兵伊朗。巴列維被迫退位,其子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繼位。英國、蘇聯和伊朗訂立同盟條約,伊朗對德宣戰。

    在這個時空,英國和蘇聯並沒有把手伸到這裡來,伊朗和德國的關係也沒有那麼好。所以,戰爭開始後,伊朗並沒有做出表態。

    作為和伊朗有著共同遭遇的中華,雙方有了很多共同的語言,關係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融洽。再加上,這些年來,中華對伊朗的援助很大。

    華商在伊朗辦工廠,投資商業。中華政府也幫助伊朗訓練軍隊,七折八扣賣武器給伊朗,幫助他們建立國防和教育事業。之後,有了鐵路,中華雙方的流通性也變得越來越便捷。

    「西方列強帶來了槍炮,壓迫我們,掠奪我們,所以,我們要反抗。偉大的華人兄弟,帶來糧食和生活用品,幫助我們,所以,他們獲得了伊朗人的友誼。」

    這是巴列維說得最多的一句話,當他回想起,二十幾年前的那個夜晚時,都會感概莫名。

    中華是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心意,並沒有和伊朗簽訂任何的不平等條約,也從不去佔他們的便宜,任何交易都是處於公平的位置上。

    因為陳紹很瞭解這些什葉派伊斯蘭教教徒的想法,高壓政策或許可以帶來一時的龐大利益,但不利於長久利益,到頭來只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而且加上殖民統治在中東地區變得日薄西山,殖民的道路已經行不通了。所以,很直接的辦法,就是給予他們足夠的好處,將他們心甘情願去幫助你。

    武力並非萬能,有時候金錢攻勢來得更加有效。

    這些年來,陳紹從未要求伊朗付出什麼,就算是要油田,陳紹也沒有開採那些在伊朗購買的土地。而是要拿英國開刀,這裡面自然有他的考慮。

    伊朗,伊拉克很多土地被龍騰集團買下來或者取得了長久的開採權。不過,這些地方都沒有靠近海邊。英國人在海灣地區,還死死控制著沿海地區,並未放手。這也是陳紹為什麼當初要向英國租借賈斯克這個地方的原因,他需要一個港口。

    而且內地的石油,陳紹想要什麼時候開採就可以什麼時候開採,他不想把所有的油田都暴露出來。最少戰爭時期是這樣,不然的話,會造成兵力分散防守的局面。

    很會給敵人提供很多可以打擊的地方,反正,現在賈斯克出產的石油,足夠中華使用了。根本沒有必要去浪費不必要的人力物力。

    中華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並不只是伊朗,伊拉克同時也在中華的影響下。對於知道中東地區和海灣地區重要性的陳紹,怎麼會放過這片區域的所有的國家。

    兩河平原的灌溉農業已有數千年歷史。中華古稱伊拉克為黑衣大食。屬於中東國家。

    伊拉克有悠久的歷史,兩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公元前4700年就出現了城邦國家。公元前2000年先後建立被譽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巴比倫王國、亞述帝國和新巴比倫王國。

    公元前500年為波斯帝國所滅。公元前4世紀被馬其頓帝國侵佔。公元7世紀時被阿拉伯帝國吞併並成為阿拉伯帝國的政治、文化中心。

    13、14世紀為蒙古族旭烈兀汗國地。16世紀受奧斯曼帝國統治。1920年淪為英國「委任統治區」。21年宣佈**,成立伊拉克王國,在英國保護下建立費薩爾王朝。

    不過,費薩爾和英國的關係從一開始便陷入了冰點,特別是在伊朗宣佈廢除不平等條約後,也極力要掙脫英國的控制。

    1928年,和巴列維一樣,也有一個神秘人找上了他,還給他帶來了很多的禮物。當他看到是黃皮膚後,這位有些想法的伊拉克領袖開始秘密準備著。

    三年後,伊拉克宣佈**,不再受到英國人的控制。不過,這位國王並未活多久,兩年後便心臟病去世,王位由他的兒子繼承。

    這位費薩爾二世更加是一個討厭西方列強的角色,登基後,很快就進入了狀態,踏上了和他父親一樣的道路。(未完待續。請搜索飄天文學,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