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人物天賦系統

正文 第857章 【制度】 文 / 簫輕宇

    甘寧道:「趙將軍,有話請直說。」

    「甘將軍武藝超群,膽識過人,也是極有勇略的人,如今劉表、黃祖盡皆葬身火海當中,甘將軍可有什麼打算嗎?」趙雲當即問道……

    甘寧暫時還沒有想過有什麼打算,回過頭看了一眼背後的蘇飛、王威等人,見他們的臉上都一臉的疲憊,便搖了搖頭,說道:「我暫時還沒有什麼打算,只是想給主公和楚侯報仇雪恨。趙雲笑道:「這有何難?殺你主公和楚侯之人,如今已經被我軍包圍,如果我軍替甘將軍殺了你的仇人,那麼甘將軍應該如何感謝我軍呢?」

    甘寧不是傻子,他自然聽出了趙雲的話外之音,當即道:「趙將軍,請允許我等商議一下。」

    趙雲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此時,黃忠正率領鐵浮屠在宋軍的陣營裡往來衝殺,所過之處,無人可擋,不怕死的士兵上來就是死,那些怕死的反而退到了後面,慘叫聲不斷,響徹天地。

    甘寧轉過身子,看了一眼正在被踐踏的宋軍士兵,剛才的強勢在燕軍的鐵蹄面前顯得是如此的不堪一擊,環視一圈在外圍不斷移動的重步兵,也正在一步步的圍了過去,除了趙雲身後的這幾排重步兵外,其餘的都壓了上去,圍的宋軍水洩不通……

    「王將軍、蘇兄,你們可有什麼打算嗎?」

    王威、蘇飛看到燕軍鐵騎橫掃了整個戰場,步兵則負責收網,配合的相當的默契,都無不對燕軍的這種戰鬥力所折服,那些鋼鐵洪流殺宋軍的士兵,就像是踩死螞蟻一樣簡單。實在讓人感到無比的震撼,而宋軍的強大,他們之前也是見識過的。

    兩個人觀看完畢,回過頭,一起抱拳道:「我等以甘將軍馬首是瞻。」

    甘寧聽後,輕輕地合上了眼簾。再次睜開時,目光中卻多了一份深邃。他扭過頭,見趙雲等待在那裡,便拱手道:「趙將軍,我甘興霸也不是不識時務的人,我主公已死,我甘興霸就等於自由了,那份恩情,我也在多次的征戰中報答過了。將軍的意思我十分的明白。我願意率領殘餘的百騎歸順燕侯帳下,還望趙將軍引薦……」

    趙雲哈哈笑道:「甘將軍快人快語,必然會成為燕軍中又一員猛將,如此甚好。甘將軍在這稍歇,待我去去便回,等解決了宋軍,再請甘將軍和我一道回襄南城,見我家主公。我想。主公若是見到甘將軍來了,必然會高興不已。話音落下。趙雲帶走了身後的所有重步兵,向前快速跑了過去,配合著黃忠,對宋軍將士進行絞殺。

    這時,西北方向又溜出來了一股軍隊,同樣的鋼鐵戰甲。統一的裝備,黑底金字的「燕」字大旗在空中隨風飄展,丑一馬當先的衝了過來,兩千重步兵也迅速加入了戰圈。

    袁術此時只感覺陷入了重重包圍當中,見自己的士兵不堪一擊。無法阻擋住燕軍的這股鋼鐵洪流,雖然心中憤怒,卻也無可奈何,他的懷中緊緊地抱著傳國玉璽,不斷的向後退去,可當後面也圍上了敵人時,他就覺得自己無路可退了……

    「投降者免死」

    燕軍一起高聲呼喊著,不少士兵一聽到這話,紛紛丟下了手中的兵器,跪地求饒。

    一瞬間,除了袁術、嚴象、雷薄、雷緒和他們周圍的數百親隨外,其餘的人都跪在了地上求饒。

    「袁術,留下玉璽,可放你一條生路」黃忠命令全軍都停了下來,朗聲朝中間喊話道。

    「主公,為了這個傳國玉璽,引發了兩次大戰,這是個不祥之物,不如給燕軍,換取一條生路,等回到了豫州,整頓兵馬之後,再行作戰不遲」嚴象說道。

    袁術皺起了眉頭,低頭看到自己懷中抱著的傳國玉璽,心中悔恨不已,他不願意就這樣輕易放棄所得來的東西,擁有了這個東西,他才可以稱帝,才可以讓袁氏名揚天下。

    可是,當他看到自己周圍只有區區數百人,而對方又咄咄相逼時,又不得不為自己的生命做打算了……

    「主公,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我願意將傳國玉璽帶出去交給燕軍。」張允見狀,急忙說道。

    袁術想都沒想,直接將傳國玉璽給了張允,說道:「去吧。」

    張允抱著傳國玉璽,逕直走到了黃忠的面前,一臉笑意地道:「黃將軍,我是楚軍的張允,是荊州的水軍都督,這傳國玉璽是我獻給燕侯的見面禮,還請燕侯看在玉璽的面子上,饒我一命,只要我回到了荊州,必然會說服那些水軍前來投靠燕侯,如此一來,燕侯只需派遣黃將軍一人到荊州便可佔領荊州全境……」

    黃忠對張允很厭惡,他和張允曾經同在劉表帳下為將,深知張允的為人,只怕一放他回去,他便會立刻接管荊州,豎立起劉表的兒子代替劉表,哪裡還有什麼林南的份。更何況,荊州的情況他是瞭解的,勢力錯綜複雜,外人要想奪取荊州全境,根本沒有那麼容易,就連當年劉表進了荊州,真正掌控荊州全境,也花費了兩年時間……

    他冷哼了一聲,伸手將傳國玉璽接了過來,目光中泛出了凶光,揮起他的鳳嘴刀,一刀便將張允砍死,大聲罵道:「兩面三刀的人,死有餘辜。」

    袁術對張允的死一點反應都沒有,但是他也有點擔心,擔心黃忠說話不算話,萬一不放他走該怎麼辦。

    正在憂鬱當中,袁術突然聽到黃忠喊道:「宋侯」

    袁術急忙道:「玉璽已經給你了,難道你想反悔不成?真沒有想到,堂堂的燕侯也會失信於天下……」

    黃忠笑道:「宋侯放心,我家主公早有交待,無論如何都不會為難宋侯。和宋侯交戰,也是情非得已,如今大勢已定。還

    請宋侯及早回豫州才是。據悉,魏侯曹操正在集結兵馬,準備攻打豫州,一旦曹操攻打豫州了,我想遠在江東的孫堅也會率領吳軍分一杯羹,奪取宋侯的淮南之地吧?」

    嚴像一驚。急忙道:「主公,黃忠說的言之有理,曹操狼子野心,陰險狡詐,這次混戰,並沒有看見他的軍隊,而且孫堅從一開始就沒有參與,萬一兩個人合夥攻宋,那就危險了……」

    袁術道:「我自有分寸。」

    黃忠當即讓開了一條路。對袁術道:「宋侯,除了你以外,你尚可帶走十名將士,請自己做定奪,我給你一刻鐘的時間。」

    袁術想都沒有想,立刻叫道:「嚴象、雷薄、雷緒跟我走……」

    話音一落,袁術便策馬狂奔,帶著嚴象、雷薄、雷緒離開了這裡。身後的親兵則爭先恐後的跟隨,可是在經過黃忠那道關卡時。數到第十一個人後,道路直接被封死了。

    黃忠一臉笑意地道:「呵呵,你們都跟隨袁術那麼久了,也該換換主子了,我們燕侯待人不錯,你們都起來。搬運著大營裡的糧草跟我走吧。」

    宋軍將士都垂頭喪氣的,可也無可奈何,只得照做。

    趙雲見黃忠解決了事情,便策馬來到了甘寧的身邊,說道:「甘將軍。荊州尚有多少兵馬?」

    王威是劉表帳下大將,他對兵力的分佈十分的瞭解,見甘寧面露難色,便直接替甘寧說道:「江夏兩萬,襄陽五萬,江陵三萬,其餘尚有八萬兵馬分佈在各個郡縣。」

    「十八萬?荊州尚有十八萬兵馬?」趙雲吃了一驚,沒想到還有那麼多兵馬,隨即問道,「劉表已死,荊州之地可否悉數招降?」

    王威搖了搖頭,說道:「恐怕不能……荊州勢力錯綜複雜,楚侯尚有兩子,長子劉琦、次子劉琮,皆可繼承爵位,不過,劉琮還是個嬰兒,他的母親蔡氏卻可以掌權,雖然蔡瑁、蔡中、蔡和在此戰中全部戰死,但是蔡氏依然是荊州的一大勢力,必然會有其他蔡氏之人出來代替。」

    「這麼說來,荊州是不可圖了?」

    王威道:「荊州本來局勢就不太穩定,南北跨度太大,疆域廣闊,楚侯也是依靠蒯越、蒯良、蔡瑁等人才得以說服全州,實際上,楚侯能控制的兵馬,只有襄陽、江陵兩地,其餘的郡縣只是表面上受到調度,卻各成一派。」

    趙雲道:「我明白了,看來荊州的水,比我們想像的要渾的多。三位將軍,請隨我一道回襄南城吧,去拜見主公。」

    甘寧、蘇飛、王威道:「全憑將軍差遣。」

    隨後,一萬兩千名重步兵和重騎兵,推搡著五千多名宋軍的降兵,拉著糧草,帶著玉璽,遠離了洛陽廢墟,向襄南城駛去。

    燕軍鐵騎在這一仗中大顯神威,成為了一個不可戰勝的神話,而亂世,在燕軍撤退的時候,仍然在繼續著……

    夕陽西下,晚霞滿天,黃河岸邊渡船來來回回,裝載著武器、錢財、糧草以及數以十萬計的洛陽周圍的各縣的百姓,紛紛向黃河以北駛去。林南騎著一匹棗紅色的戰馬,身後跟著郭嘉、許攸、歐陽茵櫻等人,巡視著正準備渡河的所有人。

    成千上萬的百姓排成了許多條長長的人龍,孟津渡口變得異常擁堵,洛陽廢都附近近百萬的百姓都期望著遷徙,連續三天來,成百上千條渡船日夜不停的進行擺渡,所輸送的人也不過才一半而已。

    看到擁堵不堪的人群,林南皺起了眉頭,對身後的許攸說道:「照這樣下去,只怕還要耽誤幾天功夫,責令李玉林等人,讓他加緊打造渡船,每造好一艘渡船,就立刻下水試行,若沒有什麼危險的話,就立即投入到運送百姓的行列當中來……」

    許攸抱拳「諾」了一聲,轉身離去。

    林南隨即對郭嘉道:「吩咐下去,把糧食都散發下去,務必做到每個人都不要挨餓,從河南城裡帶出來的那些糧食,足夠百萬人支持一個月的。」

    「屬下已經吩咐下去了,喀麗絲、蕊正帶著人給百姓發放食物。主公,屬下擔心的是北岸的事情,軍師和荀攸雖然都已經率領士兵在北岸迎接。可是百萬人口的遷徙,確實不是一個小數目,這如何安置這百萬人口,倒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郭嘉道。

    「主公,并州、冀州經過這次大戰之後,人口銳減。我以為,當將這百萬百姓分別遷徙到并州和冀州,充實兩地的戶口。「屬下附議。」郭嘉隨聲附和道。

    林南道:「嗯,將百萬人口一分為三,三十萬入并州,十萬留在河內,九十萬遷徙到魏郡、巨鹿郡一帶,那兩地的百姓大部分都逃走了,許多良田荒蕪。必須要重新打造出一個富庶的冀州來。」

    「主公英明」郭嘉道。

    這時,林楚策馬而來,見到林南後,當即抱拳道:「啟稟主公,黃忠、趙雲、丑三位將軍大勝而還,不曾損一兵一騎。楚軍除了甘寧、王威、蘇飛等百騎以外,被宋軍打的全軍覆沒,而黃將軍按照主公的吩咐。放走了袁術等十騎,餘下九千將士全部投降。現在正朝孟津渡口趕來……」

    「很好。」林南很是高興,一來為凱旋而歸,二來是因為又得了一員大將甘寧。

    「主公故意放走袁術,可是為了曹操嗎?」郭嘉隨即問道。

    「不錯。兩次諸侯之間的玉璽相爭,曹操均未參與,想必是看破了我的計策。趕緊回去重整兵馬、調兵遣將,準備攻打豫州了。我自然不會讓曹操奪取的那麼容易,放走袁術,也正是為了這件事。」

    「主公考慮的很周全,屬下佩服萬分。只是。如今劉表已死,荊

    州之地已經群龍無首,主公為何執意要撤到黃河以北,放著大好的司隸之地以及有可圖的荊州不要呢?」

    「洛陽京畿之地,短短的數年間,接連遭逢數次大變,人口更是在戰爭中不斷減少,到處都是屍骨,早已經失去了意義。……涼軍的張繡、楊奉佔據了函谷關,魏軍的李典佔據了虎牢關,而軒轅關又在宋軍的手裡控制著,我軍無險可守,已經失去了守衛的意義,不如早早退到黃河以北,安心發展……」

    頓了頓,林南繼續道:「荊州現在雖然無主,可是劉表還有兒子,完全可以繼承劉表的大業,我軍倘若南下,必然會引起楚軍的拚死抵抗。除此之外,袁術、曹操、孫堅,哪個人不是盯住了荊州這塊肥肉?更何況,劉備等人也在荊州,此人有雄心,必然不會久居人下,此刻劉表一死,必然會趁機而動,只怕荊州在未來的幾年之中,也絕對不會太平……如果我大軍南下,他們勢必會抱成團,不如先讓他們自己窩裡鬥,等我們休整幾年之後,才南下不遲。」

    「主公分析的很有道理,屬下佩服不已。」郭嘉道。

    「你小子,離開我才幾個月而已,怎麼就變得油嘴滑舌了,整天馬屁拍個不停?」林南笑道。

    郭嘉道:「沒辦法,呂布就愛聽這樣的話,屬下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嗯,再到前面走走,黃忠他們想必明天早上就應該到了。」

    ……

    第二天一早,黃忠、趙雲、丑、甘寧、王威、蘇飛等人都一起來到了孟津渡口,卻被遠遠地堵在了十里之外,前面的道路上充塞著洛陽一帶的百姓,將道路堵得水洩不通。「黃將軍、趙將軍、將軍,你們總算回來了,主公昨天還在念叨你們呢,快跟我一起來見主公吧。」負責迎接的管亥一見到眾人過來了,便立刻上前迎接。

    當下,管亥將眾人帶到了一處高崗上,進入了一個簡易的營地,管亥徑直朝中軍大帳裡走了進去,在帳外抱拳道:「啟稟主公,黃將軍、趙將軍、將軍回來了……」

    話音未落,只見林南光著腳從營帳裡衝了出來,臉上帶著極大的歡喜,哈哈笑道:「三位將軍凱旋歸來,真是給我燕軍爭光了,回到薊城之後,我定當重重的封賞……」

    林南的話還沒說完,便瞥見了趙雲身後站著的甘寧,立刻朝甘寧走了過去,話鋒一轉,便歡喜地說道:「甘興霸,我今天可總算正式見到你了……」

    甘寧看到林南光腳出迎,那叫一個感動。急忙跪在了地上,抱拳道:「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甘寧能有幸見到燕侯,才是三生之福……」

    王威、蘇飛也一起跪在了地上,齊聲喊道:「我等參見燕侯。」

    林南急忙走上前去。挨個將甘寧、王威、蘇飛給扶了起來,歡喜地道:「從今以後,你們就是我帳下的大將了,以後大家也不要拘謹,就當是兄弟好了……」

    甘寧、王威、蘇飛見林南沒有一點架子,同樣身為武人的他們,感到頗為親切,三個人齊聲道:「我等從今以後,甘願聽從燕侯調遣。萬死不辭。」

    「好,好,你們都還沒吃飯吧,都一起來吃點。」

    黃忠、趙雲、丑三個人齊聲道:「恭喜主公又主得一員大將。」

    「哈哈哈,你們也要多了一位好兄弟,來來來,都進帳來。管亥,吩咐下去。弄些酒肉來,我要好好的款待一下他們。」

    「諾」

    ……

    三天後。洛陽附近各縣的百萬百姓日夜不停的向北渡過黃河,在南岸和北岸燕軍將士的通力合作下,所有的人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三十萬人井然有序的在軍隊的護衛下趕赴并州,九十萬人開赴冀州,十萬人留守在了河內……

    林南渡過黃河之後。迅速在黃河沿岸佈置了烽火台,並且派遣駐軍駐守在黃河岸邊,讓黃忠當河內太守,負責這一帶的黃河的警界,和徐晃、龐德、臧霸三個人分別守在不同的河段。四個人所守衛的黃河沿岸也形成了一道嚴密的封鎖線。

    一個月後,林南率領親隨數人回到了薊城,將兵力都留在了黃河沿岸,一進入薊城,便立刻感到了如釋重負,五月南下,十月歸,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平定了整個冀州,短短的五個月時間,彷彿是一個世紀那麼長……

    來不及休息,林南便立刻投入到了政務的處理中,正式任命田豐為幽州刺史、韓猛為并州刺史、荀諶為冀州刺史、並且將魏郡更名為鄴郡,將趙郡更名為邯鄲郡,把中山郡併入常山郡,安平郡更名為信都郡,並且任命太守、屬官、又頒布了減免冀州、并州兩地的賦稅發令,鼓勵百姓從事農業生產,鼓勵百姓多生多育。

    除此之外,林南還列出了一份功勞名單,按照功勞來劃分,以趙雲、黃忠、太史慈、丑、甘寧為五虎將,以張郃、張遼、徐晃、龐德、魏延、陳到、聘、臧霸、管亥、韓猛、周倉、褚燕、盧橫、廖化、林陽、王君、烏力登、蹋頓為新的十八驃騎,原先的卞喜因為潛藏在魏國,所以不便提及,夏侯蘭則是主動要求退出十八驃騎行列。其餘有功之人,都有所封賞。

    賈詡、郭嘉因為有重大突出表現,按照公侯伯子男爵位來進行封賞,被林南敕封為一等子爵,荀攸、田豐、許攸、荀諶、五虎將全部受封為二等子爵,而十八驃騎則受封為三等子爵,其餘諸將或受封男爵一二三等,或者賞賜金銀。

    忙完了一些功勞的分封之後,林南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了住處,一進門便見貂蟬、蔡琰、公輸菲三個人端坐在房間裡,見到他進來後,都紛紛行禮。

    林南看到貂蟬的肚子比五個月前自己離開要大上了許多,約莫著產期快到了,便急忙

    上前扶住了貂蟬,問道:「你挺著大肚子,怎麼還給我行禮?快坐下,快坐下。」

    貂蟬坐下之後,林南俯在貂蟬的肚子上聽了聽,臉上露出了笑容,問道:「什麼時候生?」

    「快了,大概就這幾天,侯爺回來的真是時候。」貂蟬歡喜地說道。

    「呵呵,好幾個月不見,我也怪想你們的,來,都讓我親親。」林南一把抓住了蔡琰和公輸菲的手,笑著說道。

    「啊……」

    屋內疼痛的喊聲傳入了在門外不停走動的林南的耳朵裡,他此刻心如刀絞,聽到他自己的老婆在房間裡大喊大叫,他卻顯得無能為力。「這些穩婆到底行不行啊,都已經那麼長時間了,怎麼那麼久還沒有生出來?」林南一邊焦急地踱著步子,一邊雙手握在一起不停滴揉搓,也不在意他的額頭上、臉上、脖頸上都已經沾滿了的汗水。

    蔡琰、公輸菲都坐在房廊下面的陰涼處,身邊各站著兩個侍女。他們的眼睛珠子跟著林南的身體來回擺動,不大一會兒,便覺得眼睛有點眩暈。

    公輸菲見林南走來走去的,便急忙說道:「侯爺,你別這樣走來走去的,你就算一直這樣走下去。也無濟於事啊,受苦的是姐姐,又不是你?你晃的我眼睛都暈了」

    「可我著急啊,我坐不住,我的心裡很著急,都進去那麼大一會兒,還不見生出來,到底是怎麼回事,萬一……不不能有萬一。我的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要平平安安地生下來,千萬不能有萬一……」

    林南說完這句話,便徑直朝房門裡走去,剛走到房門口,便被站在門口的兩個女婢攔住了:「侯爺,男人是不能隨便亂進的」

    林南臉上青筋暴起。心急如焚,聽到這話。便劈頭蓋臉地大聲說道:「娘的,哪裡來的那麼多規矩?我的老婆我什麼地方沒有看過?都給我讓開」

    兩名女婢臉上一紅,可是卻始終將手臂伸開,擋在了門外,絲毫沒有一點動作……其中一個女婢說道:「侯爺,蟬夫人吩咐過了。讓我們守在門口,孩子沒有生下來,是絕對不允許侯爺進去的」

    「混賬東西我是堂堂的燕侯,我的話你們都不聽嗎?你們都給我閃開」林南大聲罵道。兩名女婢面面相覷,皺了一下眉頭。最終抵擋不住林南的壓力,主動讓開了道路。

    「哇哇……」

    林南正準備推開門進去看看在裡面受罪的老婆,雙手剛觸及到了門框,便赫然聽見了屋裡面傳出來了一聲嬰兒的啼哭聲。

    他臉上一喜,心中的那塊大石頭也終於放了下來,一時間竟然愣在了那裡,自言自語地喊道:「太好了,我有孩子了,我有孩子了」

    「哇哇……」

    林南高興之餘,聽到了嬰兒不停滴在啼哭,便推開了房門,自言自語地說道:「孩子,你爸爸我來了,別哭,一會兒爸爸就可以抱抱你了」

    推開房門,林南迎面碰上了一名女婢端著一大盆血水出來,他只瞟了一眼,覺得女人生孩子實在是太痛苦了,還好他是個男人……

    林南急急忙忙的走進屋內,屋子很寬敞,貂蟬躺在一張大床上,而那張大床卻在一張屏風的後面。

    他透過那略微有點透明的屏風,看到了穩婆正蹲在地上,手裡抱著一個嬰兒,將那個嬰兒放在乾淨的溫水裡,清洗了一下身體,然後用剪刀剪斷了嬰兒的臍帶……

    「怎麼樣,是男是女?」林南突然走到了穩婆的身後,急忙問道。

    穩婆嚇了一跳,回過頭看見是林南來了,便有點吃驚地說道:「侯……侯爺,恭喜侯爺,夫人給侯爺生下了一位千金……」

    林南匆匆地看了穩婆懷中的孩子一眼,見孩子的眼睛還沒有睜開,整個人比他的手掌大不到哪裡去,便開心地笑了笑,卻沒有去抱孩兒,反而走到了床邊,去看望貂蟬……

    貂蟬滿頭大汗的,全身無力地躺在床上,下嘴唇上有一塊明顯的咬痕,眼睛卻炯炯有神地望著穩婆懷中抱著的孩子,微微地抬起了手,扭過頭,略有些失望地看著林南,淡淡地說道:「對不起侯爺,我沒有給侯爺生下一個兒子……」

    林南握著貂蟬的手,十分關心地說道:「男女都一樣,生個女兒以後長大了肯定是像你一樣傾國傾城,我並不太看中這些,你不要太過自責。我剛才之所以沒有去抱孩子,是因為我心疼你,你十月懷胎,為我生了一個女兒,我高興還來不及呢。」

    貂蟬的心裡倍感溫馨,將頭靠在了林南的肩膀上,輕輕地叫道:「侯爺,以後,我一定要給侯爺生下一個兒子……」

    說話間,貂蟬目光閃動,便見蔡琰和公輸菲走了進來……

    「把孩子給我,我還沒有看過她長的什麼樣子呢?」林南扭頭說道。

    穩婆將孩子抱了過去,林南一把接住,抱在了自己的懷中,仔細地看了看,見自己女兒的小臉膛紅撲撲的,嘴巴、鼻子都和貂蟬很想像。「侯爺……讓我抱抱我們的女兒……」

    林南點了點頭。將孩子遞給了貂蟬。

    貂蟬接過了孩子,抱在了懷裡,斜靠在床背上,看著她懷中抱著的孩子,臉上洋溢起來了初為人母的喜悅……

    「恭喜姐姐,賀喜姐姐……」蔡琰、公輸菲一起走到了床邊。先是看了一眼林南懷中的孩子,便欠身對貂蟬說道。

    貂蟬笑了笑,略微顯得有點說不出苦楚,便道:「多謝妹妹。」

    蔡琰一臉喜悅地走了過來,看了孩子一眼,便對貂蟬說道:「姐姐生了一

    個女孩,這女孩長大了以後,肯定會像姐姐那樣傾國傾城……侯爺,趁著今天高興。不如就給孩子起個名字吧?」

    林南聽到以後,便叫道:「好,是應該起個名字。只是,叫什麼好呢?」

    貂蟬道:「隨便叫什麼都好,只要叫著順口就行,不必講究太多。」

    「那怎麼行?他是我的女兒,我女兒的名字,怎麼可以隨便叫呢?」林南說道……

    貂蟬道:「那侯爺就給她起個名字吧。」

    林南道:「那是一定的。不過……還真得讓我好好想想」

    林南左思右想了一番。始終沒有想出什麼好聽的名字,扭頭問了一下比較有采的蔡琰。說道:「你詩詞歌賦都很不錯,不如你給她起個名字吧?」

    「我……我怕起不好……」蔡琰道。

    林南想了想,說道:「算了,反正我的女兒長大了一定是傾國傾城的美人,我看就叫他傾城吧。」

    「傾城……好名字。」蔡琰道。

    貂蟬、公輸菲也覺得好聽,便紛紛點頭……

    「那就叫她高傾城……」林南又把高傾城給抱在了懷裡。親了又親,愛惜的不得了。

    屋子裡,一家人都醉心於歡樂之中,不知不覺中,林南竟然抱著孩子在房間裡待到了天黑。

    夜幕降臨。蔡琰、公輸菲都各自回去了,整個房間裡,就只剩下林南、貂蟬和他們的女兒高傾城。

    昏暗的燈光下,林南斜躺在床上,一手抱著貂蟬,另一隻手抱著自己剛剛出生的女兒,在享受了許久的寧靜之後,便將已經熟睡的女兒放在了床上,將被子蓋好,關懷的無微不至。

    「貂蟬,辛苦你了。白天聽到你撕心裂肺的喊聲,我真的很心痛……」林南轉過身子,繼續靠在床邊,卻將貂蟬攬在了懷裡,攬的還更緊了一些。

    貂蟬依偎在林南的懷裡,對於她來說,已經許久都沒有這種溫馨了,自從她懷孕之後,便很少和林南在一起,這讓她和林南越來越疏遠。不過,在她的心中,她知道,林南是愛她的,而且還是很愛很愛的那種。

    貂蟬用頭蹭了蹭林南的胸口,雙手環抱住林南的腰部,使自己躺在他的胸口上更加舒適一點,輕輕地說道:「侯爺,我這輩子能嫁給侯爺,已經是我最大的幸福了。侯爺此次回來,還要出去打仗嗎?」

    「不打仗了,也該歇歇了,并州、冀州剛剛佔領,許多田地荒蕪,百姓流離失所,是該休養生息的時候了。等我忙完了戰後的這一陣子,我會多抽出一點時間來陪你的。」

    貂蟬依偎著林南更緊了一些,躺在林南的胸口上,就有了堅實的依靠。

    鐵骨柔情,再鐵骨錚錚的男人,也會被女人的溫柔所融化,英雄難過美人關,也正是這個道理。不過,林南回到薊城已經好幾天了,把幾個月來貯存的彈藥全部用在了蔡琰和公輸菲的身上,今夜他只想抱著貂蟬安穩的入睡,好好的肩負起一個做丈夫、做父親的責任。

    只是,林南忘記了,剛出生的嬰兒是最麻煩的,一夜啼哭好幾次,還要給嬰兒換尿布、給嬰兒餵奶,折騰的林南和貂蟬一夜未眠。

    第二天早上,林南沒精打采的,卻也不得不強打起精神來,去燕侯府的政務大廳處理著一些戰後的事情。

    政務大廳裡,賈詡、荀攸、郭嘉、歐陽茵櫻、許攸、田豐、荀諶、蔡邕、管寧、邴原、司馬朗、鍾繇、王修、逄紀、辛毗、盧植、國淵、王烈、劉放、徐邈、孫禮等智謀之士,這幾日,這些人從不同的地方紛紛趕到了薊城,共商大計。

    「恭迎主公。」眾人見到林南走了進來,齊聲道。

    林南看到政務大廳裡站滿了人,逕直走到了上首位置,抬了一下手,輕輕地道:「大家都坐吧」

    「多謝主公」

    眾人幾乎一起坐下,這幾年在幽州待的久了,這些人也大都習慣了坐胡凳,畢竟漢代的坐姿其實是跪在地上的,對腿部的血液流通十分的不利。看到眾人都坐了下來,林南環視一圈,便開口道:「今日把大家都召集到此地,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吩咐,并州、冀州剛剛佔領,許多事情還需要去處理,戰後如何恢復,百姓如何安頓,我想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在座的人裡面,有精通軍事謀略的軍師,也有擅於執政人才,更有兩者兼備的人在其中,這些智謀之士雖然並不太多,而且年齡呈現出老中青三代趨勢,卻也算的上是林南的陣營裡傑出的佼佼者……

    蔡邕、管寧、邴原三個人本來是不參政的,可是在林南的庇護之下,親眼看到了幽州百姓的安居樂業,不知不覺中,也會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薊城擴建後,吸引了大量的人口來入住,如今的薊城,人口已經達到了五十多萬,在外圍都是開墾的良田,修建完善的道路,水利設施也很齊備,方圓幾十里內,薊城就像是一個糧食生產基地。

    除此之外,遼東、涿郡、漁陽三郡也都是極其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雲州、昌黎、代郡、上谷四地的畜牧業相對發達,戰馬的供應,主要集中在這四郡之地;而樂浪郡、韓城郡、通化郡、延吉郡則因為太過偏遠,除了樂浪郡外,其他的在征服東夷時設立的三郡之地都發展緩慢,雖然引入了農業,但是當地的百姓基本上還保持著原有的生活方式,漢化的過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基本上,幽州的情況就是這些,都是在這些在座的人共同努力下的結果。

    荀諶是個內政型的人才,一聽完林南的話,便首先發話道:「啟稟主公,戰後的恢復尤為重要

    ,如今整個冀州都呈現出荒涼的狀態,百姓有的躲進了深山裡,有的流入其他州郡,屬下以為,可效仿治理幽州的策略,輕徭役、薄賦稅、廣屯田、修水利,自然能夠使得百姓漸漸的回歸土地之上……冀州廣袤千里,土地肥沃,若假以時日,必然能夠成為糧草供應最重要的地方。」

    「屬下以為,除此之外,尚可進行軍屯,在士兵守衛的土地上進行開墾,一邊進行嚴格的訓練,一邊進行屯田,也可以增加糧草的供應。」田豐建議道。

    林南聽後,點了點頭,覺得兩個人說的都不錯,便對身邊坐著的秘書陳琳道:「准」

    陳琳聽後,急忙揮筆寫下了幾行字。

    打仗,打的是國力。所謂的國力,就是財力、物力和人力。在古代,糧草、錢財、人口的多少就是一個國家的國力……除了要有固定的糧食生產基地外,貨幣政策也是一個國家的生存法則。(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