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人物天賦系統

正文 第714章 【伯通】 文 / 簫輕宇

    林南等人看見前面的那一處營寨上掛著一面「周」字大旗,剛馳馬到達營後,便立刻遇到了埋伏在營地兩邊的數百漢軍。那幾百人一湧而出,擋住了林南等人的去路,為首的一個軍司馬趾高氣揚地大叫道:「來者何人,居然敢擅闖營寨?」

    林南看見營寨中的那面大旗便氣不打一處出,當即跳下了馬背,頭戴銅盔、身披鐵甲的他一臉怒氣的走到了那個擋路的軍司馬面前,揚起馬鞭便抽打在了那個軍司馬的身上,皮鞭打在了那個軍司馬穿戴的鎧甲上,發出了一聲清脆的響聲,厲聲道:「大膽!我是討逆將軍林南,你連我的路也敢攔?去將你家將軍叫出來,看他認識我否!」

    那個軍司馬臉上一陣委屈,他早就看見了有一名將軍模樣的人帶著馬隊奔馳了過來,但是他的將軍早就有過吩咐,不允許任何人打擾他休息,無奈之下,他只好硬著頭皮帶著人擋住了去路。此時挨了林南的打,雖然並不疼痛,但是心裡不好受,而且還是當眾責罰,面子上也有些折損,當即低頭哈腰地道:「將軍息怒!將軍息怒!末將也是有軍令在身,不得已而為之,我家將軍吩咐,不許任何人打擾,所以……」

    「混蛋!你快去將他叫來,就說我林南來了,親自來拜訪他了,我們是多年不見的老友,你只需要將我的名字說出來,他自然會親自來迎接!」林南對周慎有一肚子的火,他此刻既然來到了他的營寨前面,豈能就此錯過,他必須找周慎問個清楚。他見那司馬猶豫不決,便厲聲喝道,「還不快去?」

    那軍司馬見林南揚起馬鞭又想打他。當即後退了好幾步,拜道:「將軍在此稍等,末將這就去通報!」

    不多時,周慎便從營寨裡帶著十幾個親隨走了出來,看到營寨的後門外面林南等人皆騎在馬背上,便急忙走了過來。拱手道:「哎呀呀,這不是都鄉侯、討逆將軍林南林子羽嘛?你不駐守上邽,跑到這裡來幹什麼了?難道是皇甫將軍給予了你調動的命令?周某有失遠迎,還請海涵。」

    林南見周慎一臉的壞笑,冷冷地哼了一聲,在馬背上拱拱手,道:「我哪裡比的上伯通兄啊,伯通兄現在可是蕩寇將軍了,聽說也封了侯。食邑三千戶啊,如果再有兩千戶食邑,就可以封國了,伯通兄可真是了不起啊!」

    周慎聽出了林南一肚子的不滿,便急忙道:「都是我的這些個部下,他們有眼不識泰山,有眼無珠,不認得鼎鼎大名的都鄉侯。還請侯爺勿怪!侯爺遠道而來,想必一路辛苦。我在營中略微備下了一點薄酒,還請侯爺賞個臉,畢竟咱們兄弟二人也有好長時間沒有見了嗎。侯爺,請入營吧。」

    林南自從知道是周慎害的他沒有去成遼東之後,便對周慎恨得咬牙切齒,前一陣子又聽曹操說周慎趕跑了劉備、關羽、張飛。更是恨上加恨。可是他也明白,對付周慎這種小人,就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此刻他已打定了主意。他要讓周慎身敗名裂,便翻身下馬,違心地拱手道:「伯通兄太客氣了,既然伯通兄盛情邀請,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跟隨周慎進了大營之後,林南便感覺到了營寨裡的氣氛不對,而且守衛大帳周圍的士兵都是十分強壯的校刀手,似乎是經過精挑細選的,而且每個人的目光中都帶著一股子殺意。林南看了以後,冷笑一聲,道:「伯通兄莫不是在擺鴻門宴?」

    周慎忙道:「子羽老弟,你不要誤會,這些都是我的貼身侍從,平日裡保護我左右的,既然子羽老弟看不慣他們,那我讓他們都走遠一點便是了。」

    「不必了,我還不至於怕成這樣的,即使是鴻門宴,也還不知道誰是項羽、誰是劉……高祖皇帝呢!」林南話說到一半,突然意識到這裡是漢朝,直呼劉邦的名字是大不敬之罪,嚴重者可以殺頭,所以急忙改換了口氣。

    周慎聽後先是皺起了一絲眉頭,隨後又緩緩地鬆開,繼續笑呵呵地道:「子羽老弟說笑了,子羽老弟的勇猛為兄是知道的,別說這些人,就是再上來一百個人,也不一定是子羽老弟的對手啊。實不相瞞,我是為了防備別人才出此下策。昨夜叛軍突然夜襲了營寨,給我軍一個措手不及,如果不是我指揮得當打退了叛軍,叛軍就會從此處突圍而出了。所以我才加強了營寨守衛,就連寨後也佈置了暗哨。」

    林南沒興趣聽周慎說這些廢話,他開門見山的問道:「周伯通,我和你無冤無仇,你為何要陷害我?」

    周慎臉上一怔,急忙問道:「子羽老弟,這話從何說起啊?為兄和賢弟同為涼州人,又同樣以六郡良家子的身份入選為羽林郎,更是在平定冀州黃巾中患難與共,我周伯通怎麼會陷害子羽老弟呢?」

    林南冷笑了一聲,眼睛裡充滿了敵對的怒意,周慎越是這樣跟他套近乎,他就越覺得噁心。人心隔肚皮,當初他錯誤地把周慎當成了朋友,卻沒想到周慎背地裡給他使陰招,這樣的朋友不要也罷。他也不怕和周慎鬧翻,大家都是朝廷命官,一個是蕩寇將軍,一個是討逆將軍,都是官階一樣的雜牌將軍,更何況他的手裡還有一支精銳的飛羽部隊,有兵就有底氣,他什麼都不怕。

    「伯通兄說的倒是輕巧,難道伯通兄就指望用這些話語來堵悠悠眾口嗎?你可別忘記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左豐已經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訴我了,你暗中對我使絆子,你究竟是何居心?」

    周慎聽到這裡,才恍然大悟,他一直以為林南是在為剛才士兵阻攔他進營的事情生氣。他見林南一臉的怒意,靈機一動,便嘿嘿笑了笑。伸手要拍林南的肩膀,卻見林南向後退了一步,獨自留在他的手掌在半空中無法下落,實在是尷尬的很。他收回了手,清了清嗓子,端正了態度。叫道:「子羽老弟,這件事嘛……其實我也是出於好意……」

    「好意?好你娘的頭!你暗中對我使絆子,還說你是好意?老子花六千萬的錢只想買個遼東太守當當,你他娘的還要陷害我?我跟你有仇嗎?」林南立刻打

    斷了周慎的話語,大聲地叫了出來。

    聲音落下,營帳內外的校刀手都有所蠢動,目光中更是充滿了殺機,似乎只要周慎一聲令下,他們就會奮不顧身地衝出來。營帳內的趙雲等九名隨從也都暗自戒備。目光不停地在周圍的校刀手身上打量著,並且進一步確定他們的所在的方位,一旦有什麼突發情況,勢必會先那些校刀手一步出手。

    氣氛十分的緊張,瀰漫著十足的火藥味,林南、周慎二人針鋒相對,目光中都現出了敵意,互相對視著對方。良久不語。

    林南心裡明白,撕破臉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他和身後的九名隨從也不是吃白飯的,更何況以他的估計,周慎還不敢對自己下手,畢竟擅殺朝廷命官是死罪,周慎還不至於笨到這種地步。

    突然,周慎哈哈大笑了起來。一邊笑著,一邊對林南道:「子羽老弟,你聽我說嘛,遼東那個地方實在太偏僻了,我從左豐那裡知道了你要去遼東的事情後。就覺得這是對老弟前途的一種阻礙。所以,為兄就瞞著老弟托人給老弟弄到陳倉來了,你想想啊,如果不是為兄幫你到了陳倉,老弟又怎麼會在涼州名聲大噪呢?」

    林南冷笑了一聲,沒想到自己的會引起周慎的如此嫉恨,當即拱手道:「周將軍軍務繁忙,林某就不叨擾了,從今以後,你我再無任何瓜葛,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我不會再和你計較,就此告辭!」

    未等周慎回答,林南轉身便帶著趙雲等九名隨從離開了營帳,牽了馬匹,便策馬向營寨外面奔跑了過去。

    周慎掀開了營帳的捲簾,看到林南遠去的身影,冷冷地哼了一聲,大聲地叫道:「神氣什麼?等涼州叛亂一平定了,我加官進爵了,我看你還有什麼可神氣的。當初在攻打黃巾的時候,如果你不和我搶功勞,我早就成為可以封侯了。你當初要是不搶著和我爭奪功勞,我又怎麼會如此對你?」

    林南等人出了周慎的營寨,當即向南轉了過去,他既然來了,就應該去拜訪一下曹操,順便看看這幾天戰況到底進行到什麼層度了,也探探口風,看看整個大軍是不是如同蓋勳所說的那樣。

    林南帶著趙雲等人剛向南奔馳了沒有多遠,便見從一座插著「孫」字大旗的營寨裡奔馳出來了幾名輕騎,其中一人還戴著頭盔,穿著鎧甲,整個人顯得神氣異常。

    「是孫堅嗎?」林南心裡暗自猜測道。

    兩撥人相向而行,林南看了看對面馬上的那名騎士,只見馬上那人有著一張瘦長的臉,寬廣的前額,朝下尖的鼻子,大而深邃的眼睛,微微泛著黃的下垂鬍鬚,身材孔武有力,雙手提著韁繩的同時,也在默默地注視著他。

    轉瞬即逝間林南和那馬上領頭的騎士相向而過,卻忽然聽見背後馬匹發出了一聲長嘶,緊接著一個巨大的聲音從背後傳入了耳朵中:「來人莫非林子羽乎?」

    林南聽到這個叫聲便勒住了座下馬匹,扭過身子,卻見剛才和他擦肩而過的騎士端正地騎在一匹馬上,身後四名親隨也都紛紛調轉了馬頭。他出於禮貌,便調轉了馬頭,朝對面的那名騎士拱手道:「在下正是林南,不知道閣下怎麼稱呼?」

    對面的那騎士聽完之後,哈哈笑了一聲,隨即策馬來到了林南的身邊,拱手道:「在下孫堅,字台,吳郡富春人。久聞林將軍大名,只是未嘗得見,不想今日在此碰面,當真是一件快事。」

    「果然是孫堅!」林南心中暗暗地叫著,眼睛卻仍在仔細地打量著孫堅,只見孫堅二十七八歲年紀,披著鎧甲顯得極為英武不凡,這頭來自江東的猛虎,確實是不同凡響。無論長相還是氣質。都讓人看著極為順眼,與劉備、曹操這二位比起來,倒顯得英俊了許多。

    劉備、曹操、孫堅,這三人可以稱為是三國的三巨頭了,雖然孫吳事業開闢在孫策的手中,但是沒有孫堅早期的名聲和舊部。孫策也無法開闢江東。三巨頭中,劉備的形象有點像未發育完全的長臂猿;曹操三短身材,長相有點其貌不揚;劉、曹二人如果不細細察看,根本無法發現身上的那種別樣的王者氣息。但是孫堅卻不同,他的身上到處彰顯著一種罡氣,加上較好的形象,使得他很容易得到人的正眼相看。

    「原來閣下就是孫將軍,在下久有耳聞,今日一見。果然是聞名不如見面啊!」林南打量完孫堅之後便急忙順承道。

    孫堅嘿嘿笑了笑,道:「客套話咱就不說了,林將軍不是在上邽駐守嗎,是不是放心不下這裡的戰事才來一看究竟的?」

    林南也不隱瞞,畢竟他看著孫堅順眼,便想和他多說兩句。人不都是這樣的嗎?如果看不順眼的人,是會產生逆反心理的,肯定不想搭理別人。只聽他朗聲道:「孫將軍倒是猜測的不錯。做為一名武人,沒有仗打。是很無聊的一件事,所以我便從上邽跑了過來,來前線看看,看看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不!」

    「有!」孫堅斬釘截鐵地道,「現在就有一樁大事需要林將軍幫一下忙,不知道林將軍能否和我一起去一趟皇甫將軍的營帳?」

    林南見孫堅如此的爽朗。絲毫不像董卓那樣的囂張跋扈,不像周慎那樣的陰險,不像劉備那樣的隱忍,不像曹操那樣的鋒芒畢露,自己心裡也是歡喜。沒想到初次見面就一見如故了,當即拱手道:「既然是孫將軍相邀,那在下就義不容辭了!」

    孫堅的臉上揚起了笑意,沖林南道:「林將軍,那就請隨我來吧,這件事如果不解決的話,恐怕對我軍有著極大的不利。」

    林南聽孫堅說的如此嚴重,便重重地點了點頭,帶著趙雲等人跟著孫堅朝皇甫嵩所在的營地奔馳了過去。眾人來到了皇甫嵩所在的營寨,林南和孫堅二人進了營寨,而隨從則全部留在了營寨外面。

    一進營寨,孫堅便邊走邊對林南說道:「林將軍

    ,如今皇甫將軍將叛軍盡數圍在了冀城裡,是想用將那些叛賊圍死在裡面。可是時間一長的話,叛軍就會孤注一擲,很容易以必死的決心來和我軍戰鬥,羌胡多是驍勇善戰的人,若是硬拚起來,只怕我軍和叛軍會兩敗俱傷。所以,我準備向皇甫將軍建議圍三缺一,這樣的話,就可以大大減輕我軍直接面對的壓力,一會進了營帳,還請林將軍從中協助一二。」

    林南聽後,覺得孫堅說的很有道理,如果是他來指揮的話,也會如此做。可是他想不明白的是,曹操也在這裡,按道理說曹操這種傑出的軍事家不應該看不出來這其中的危險,為什麼曹操沒有向皇甫嵩進言呢。

    林南、孫堅二人大踏步地走到了中軍主帳,守在門口的人通報之後,這才讓進去。一進入營帳,林南便見皇甫嵩、曹操、董卓、鮑鴻都在,另外還有兩個沒見過面的,年長的那位穿的是一身長袍,面相十分的儒,而稍微年輕的則是一身亮銀鎧甲,頭上戴著鋼盔,饒是皇甫嵩這樣的車騎將軍也沒有那年輕的身上的鎧甲光鮮。從那兩個人的打扮和年齡來看,應該是劉表和袁術。

    「末將等參見將軍!」林南、孫堅俯身拜道。

    「都免禮了。林南,你不在上邽駐守,怎麼跑到這裡來了?你可知道擅離職守是什麼樣的罪責嗎?」皇甫嵩從衛士通報開始,便覺得好奇了,索性問了出來。

    林南拜道:「懇請將軍恕罪,末將此次未受將令而親自前來,確實是有所不妥。但是末將這樣做也是另有原先,眼看這天氣一天冷過一天,加上雪地路途難走,大軍運輸糧草輜重極為不便,所以末將是來看將軍這裡有什麼需要沒有,末將也可以從中幫襯一二。」

    皇甫嵩笑道:「你說的倒是在理,既然你是出於好心,那就姑且這樣算了吧,下不為例。孫台。你有何要事?」

    孫堅當即拜道:「啟稟將軍,如今我軍將叛軍已經團團包圍,叛軍數次突圍都沒有成功。末將擔心如果再這樣下去的話,一旦冀城內沒有了糧草,叛軍為了活命,必定會竭盡全力的對我軍發功猛攻。到時候我軍勢必會損失頗重。不如圍三缺一,給叛軍一個突圍的希望,叛軍必定會只顧著逃命,而不會拚死抵抗了,這樣一來,只要我軍在所經之處設下埋伏,於路伏擊,雖不至於全殲叛軍,也能使得城內叛軍受到重創。到那時。將軍再將得勝之師追擊叛軍,一路追擊而去,勢必會使得叛軍聞風喪膽。」

    「聽孫將軍如此說話,似乎是在埋怨我的圍城之計等於是害了我軍了?」皇甫嵩冷聲問道。

    孫堅當即辯解道:「末將不敢,末將只是覺得這樣下去對我軍大為不利,短時間內還可以,如果長時間下去……」

    「既然是皇甫將軍的計策有問題,那就該予以修正。我贊成孫將軍的圍三缺一的策略。」袁術戴著鋼盔,穿著白銀亮甲。捋了捋下頜的些許鬍鬚,便朗聲說了出來,絲毫沒有將皇甫嵩放在眼裡。

    孫堅聽到這話之後,便斜眼看了一下袁術,心裡多少有點小感動,沒想到四世三公的袁氏也會為自己說話。

    「袁將軍。這裡升帳的是車騎將軍,不是你虎賁中郎將的升帳,你的職位比皇甫將軍低,理應尊重上官才對,你這樣沒大沒小的。不是明擺著將皇甫將軍不放在眼裡嗎?那你將我們這些個將軍們又將置於何處?」穿著長袍的劉表連看都沒有看袁術一眼,眼睛一瞇,便冷冷地說了出來。

    袁術的目光頗有睥睨天下的感覺,似乎任何人在他眼中都是尋常百姓,但是唯有一人他卻是很看中,那就是他正在注目的孫堅。他此刻聽到劉表如此的話語,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大笑了起來,朗聲說道:「我可沒有這個意思,我只是就事論事,並沒有含沙射影,可不像某些人,硬是無中生有,將一件芝麻綠豆般大小的事情弄得滿城風雨。」

    劉表聽出了話外之音,但是他還是有修養的,也沒有生氣,而是針鋒相對的冷笑道:「不知道是誰昨晚受到了叛軍的攻擊,若不是某人跑的快,恐怕小命都保不住了。」

    「都給我住口!要吵的話給我出去吵,這裡是本將的主帳,不是你們街市!」皇甫嵩皺著眉頭,對於劉表和袁術二人的針鋒相對聽得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他不屑於兩人之間有什麼矛盾,更不屑於兩人對他的看法,當即大聲地喊了出來。

    袁術、劉表二人都不再言語,二人都白了皇甫嵩一眼,誰也沒有說話。緊接著袁術向著皇甫嵩抱了一下拳,轉身要離開營帳,在經過孫堅的身邊時,笑著對孫堅道:「台兄的計策是對的,我支持你,只是我偶感風寒,身體不適,就先回營了。台兄今夜要是有時間的話,可以到我的營中一敘。」

    話音落下,也不等眾人反應過來,便見袁術大踏步地朝營帳外面走了出去,根本不將皇甫嵩放在眼裡。那一瞬間,彷彿世界上就只有他和孫堅兩個人而已。

    林南一直佇立在那裡,他看的很仔細,董卓的囂張跋扈都趕不上袁術,或許是因為身份地位的不同,在這個注重家室和出身的年代,武人的命運其實早已經注定了,饒是皇甫嵩做到了車騎將軍這樣的高官,在像袁術這樣出身的人眼裡,依然是一個武人而已。

    劉表倒是沒有袁術那麼囂張,他見袁術走後,便一言不發地站在那裡,就連身體也一動不動,整個人都像個木頭。董卓、曹操、鮑鴻三個人似乎早已經司空見慣了,三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一抹似有似無的微笑,似乎是在看笑話一樣。

    表情最為複雜的當是皇甫嵩,他面對下屬的公然抵抗,心裡終究不舒服,但是也無可奈何,畢竟袁氏不好惹,四世三公積累下來的超高名聲使得袁氏的門生故吏遍佈朝野,他得罪不起。對於他來說,袁術、劉表二人的隨軍出行,是對他的一種考驗,一個是世家裡養出來的玩世不恭的公子哥。另一個是流著皇室血統的漢室宗親,兩個人都吃罪不起,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放

    手不管,可是越是兩不相幫,越引來了袁術、劉表兩人的共同嫉恨。

    「孫台,你的意思本將明白了。但是本將自由分寸。姑且就這樣吧,你們都下去吧,讓我一個人靜靜。」皇甫嵩似乎不願意再多說什麼了,隨便說了一句話,便將眾人打發了。

    「末將等告退!」林南、孫堅、劉表、董卓、曹操、鮑鴻異口同聲地拜道。

    眾人陸續出了營帳,林南見孫堅不住的歎氣,便道:「孫將軍,我想皇甫將軍會明白你的意思的,只是……」

    「台兄!」袁術不知道從哪裡走了過來。直接打斷了林南的話語,朝著孫堅拱了拱手,道,「我在此等候台兄多時了,我已經讓人在營中擺下了酒宴,還請台兄賞個臉。」

    孫堅見袁術誠意相邀,加上剛才在營帳中又幫自己說過話,便拱手道:「既然是袁將軍的美意。那孫某就卻之不恭了。只是不知道林將軍能否一起……」

    「林將軍?哪個林將軍?」袁術揣著明白裝糊塗,四顧茫然地看了看。最後將目光停留在了林南的身上,冷笑一聲道,「哦,原來台兄說的是都鄉侯啊,我只讓人準備了台兄一人的酒菜……既然是台兄的朋友,那就一起來吧。我也想和威震涼州,一路逃跑的林將軍敘敘,看看林將軍到底有什麼高招,居然能在叛軍的眼皮子底下跑的那麼快,居然連冀城這樣的城池都不要了!」

    林南聽到袁術的這種口氣。心裡十分不爽,當即道:「既然袁將軍只宴請了孫將軍一人,那我也就不去湊熱鬧了,袁將軍、孫將軍,就此告辭!」

    說完這句話,林南便轉身走了,頭也不回。剛走過一個營帳,便聽見背後有人喊道:「子羽賢弟為何走的如此匆忙?」

    回過頭,林南看見了曹操,董卓一前一後走了過來,但是他正在氣頭上,便冷冷地道:「孟德兄喚我何事?」

    曹操走到了林南的身邊,呵呵笑了笑,道:「子羽賢弟不必為剛才的事情煩惱,袁公路就是那樣的人,既然賢弟來到了這裡,那我就應該盡上地主之宜,我準備宴請……」

    「曹孟德,我聽說你的營寨昨夜被叛軍偷襲的很厲害,到現在都有些許傷兵沒有得到撫恤,營寨更有多處破損之處,你不加強一下防範,倒有心思在這裡閒聊起來了?」後面的董卓跟了上來,聽到曹操的話語之後,便冷笑著打斷了曹操的話語。

    曹操也不生氣,轉身拱手道:「原來是董大人啊,不知道有何見教?」

    董卓走到林南身邊,一把攬住了林南的肩膀,笑著對曹操道:「曹孟德,我和林將軍都是同鄉,已經好久不見了,此次見面自當歡飲一番,你還是去修營寨吧,等修完了營寨,再宴請林將軍不遲,你說呢?」

    曹操嘿嘿笑了笑,躬身道:「董大人說的極是,那在下就去修營寨了,董大人和林將軍慢慢聊。」

    林南整個人都顯得很沉著,進入了這樣一個勾心鬥角的小團體裡,他不謹慎點處事不行。但是他弄不清楚董卓為何要宴請他,他對董卓,以及董卓對他,兩個人之間在他看來並無什麼交情,在陳倉的那段時間裡,他也是避而不見,因為董卓這個人總是給他一種莫名的恐懼感,和他待在一起渾身不自在。

    董卓見曹操走遠了,便鬆開了林南,一改往常囂張跋扈的氣焰,反而對林南客客氣氣的拱起了手,一臉笑意的道:「林將軍遠道而來,董某有失遠迎。咱們陳倉一別,也好久不見了,如今閒來無事,不如就請林將軍到我的營寨裡喝上一杯薄酒吧!」

    這世界真奇妙,黃鼠狼居然給雞拜年了。

    「居心叵測!」林南的心裡只能用這四個字來形容董卓,他也想弄清楚董卓到底在想些什麼,又為何宴請他,如此巨大的反差讓他覺得十分的蹊蹺。

    於是,林南笑著拱手道:「既然是董大人的盛情邀請,那在下也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董卓突然哈哈大笑了起來,一把拉住了林南的手。大踏步地朝營寨外面走了出去。

    進了董卓的營寨,董卓讓部下的軍司馬陪同趙雲等人喝酒吃肉,自己則親自在主帳當中宴請林南。

    二人分主次坐定,只見董卓一臉歡喜地舉著手中的酒杯,對林南道:「林將軍少年英雄,先平黃巾後退羌胡叛軍。如此年輕有為的人確實少見。咱們本是同鄉,理應多親近親近,林將軍,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林南點了點頭,笑道:「正是這個道理。」

    「哈哈,啥也不用說了,咱們幹完這杯酒,我再跟林將軍說件正事。」

    林南舉起酒杯,當即和董卓碰了一杯。然後一飲而盡。

    董卓放下酒杯,屏退了營帳中的一切閒雜人等,目光中露出了一絲狡黠,輕聲問道:「子羽,我也不拿你當外人了,如今這大漢的軍隊裡,光當將軍的就有皇甫嵩、周慎、你、我四個涼州人,而軍隊中的涼州人更是佔有了一大半。但是在我看來,真正能成大事的也就是你和我了。只要我們二人聯手。必然能夠在朝野裡佔有一席之地。如今十常侍弄權,各地反賊群峰四起,在這個大風大浪的節骨眼上,如果我們不能夠以乘風破浪之勢佔有一席之地的話,恐怕今後很難在天地間立足。你說是不?」

    林南聽懂了董卓的意思,這是要拉攏他。但是董卓說話不明不白,含沙射影,具體的想法似乎還不太明朗。他感覺董卓是在有意試探他,而且已經很明確的指了出來,他和董卓是能成大事的不二人選。意思就是說,他要是順從董卓,大家就是盟友,如果不順從,那就只有是敵人了。

    知道過去和未來的他自然知道董卓是什麼樣的人,他仔細地想了想,

    緩緩地道:「董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了,今天中軍主帳的事情我也看到了,皇甫將軍的軟弱確實讓我很痛心,袁氏雖然四世三公,可也不能被袁氏騎在脖子上拉屎啊,堂堂大漢的車騎將軍,居然會被一個登徒子逼的無言以對,確實讓我等涼州人痛心疾首啊!」

    董卓冷笑一聲,道:「袁術小子不足為慮,一個世家公子而已,豈能與你我這種依靠軍功一刀一槍拼出來的人相比?皇甫嵩現在雖然是涼州人裡做官做的最大的,但是性格使然,也難逃別人的妒忌。我們武人在戰爭中英雄,可是在朝堂上,說話卻沒有底氣。如果你能和我聯手的話,咱們依靠此次平定涼州叛亂的功勞,足可以在朝堂上站穩腳跟。」

    林南從董卓的話裡不難聽出,這是董卓做為一個武人對朝廷的不滿,他瞭解歷史,研讀歷史,深知各朝各代裡士人和武人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年兩年,而是一直存在於長達數千年的封建各個王朝中。

    東漢自漢安帝以來,西部邊事不穩,羌人的襲擾,足以牽動帝國的政治神經。對羌戰爭開始不斷升級,邊地武人在軍事上隨之崛起,名將輩出,「涼州三明」——皇甫規、張奐、段熲就是他們的代表。

    邊地武人能夠在沙場上衝鋒陷陣,斬將奪旗,為國家立功邊境,但要在朝堂之上有話語權,把軍功轉化為政治權力,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也讓他們很苦惱。路在何方?他們在思考,他們在摸索。

    索性武人不做了,放下劍戟,做個讀書人,看這樣做行不行?皇甫規做了十四年的私學經師,沉下心來,精研《詩》、《易》,教授門徒多達三百餘人;張奐曾拜當時經學名家朱寵為師,專修《歐陽尚書》,對《牟氏章句》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撰寫了三十餘萬字的《尚書記難》;段熲也「折節好古學」。

    但是,戰事一起,就有人坐不住了,要毛遂自薦,要請纓出戰,而且在朝臣眼中,你再飽讀經書,也還是個武人,不去打仗,還能做些什麼呢?

    或者在情感上與士人溝通一下,凡是士人所痛恨的,也是自己所不睬的,希望他們真心地把自己當作一家人來看待。像皇甫規不與外戚大將軍梁冀為伍,說他是尸位素餐之徒;黨錮之禍的時候,還要上書附黨……但是,到頭來還是「雖為名將,素譽不高」。再說張奐,學問做得不錯,功勞也不小,終於進了朝堂,卻糊糊塗塗地掉進陷阱中,成了宦官鎮壓竇武的爪牙,「揚戈以斷忠烈」,這可怎麼能讓士大夫接納他啊!

    或者做個「識時務」者,盤結權貴,像段熲那樣,甘願為宦官賣命,去緝捕太學生;投天子所好,花錢買個太尉。但,最終卻落個人財兩空,身敗名裂。

    可見,武人要正常地出將入相,成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在「涼州三明」那裡還做不到。

    但是歷史證明了一切,董卓這個起於涼州的西北狼,以他獨特的方式竊取了大漢的權柄,憑借武力的威懾,廢舊立新,將皇權視為股掌上的玩物,前輩武人夢寐以求的聽政朝堂,在他那裡被大大的向前跨越了一步。

    林南看著面前的董卓,想想以後那殘暴不仁的惡狼,簡直是判若兩人。他看著董卓用一種十分期待的目光看著他,在期待著他的回答。他仔細地尋思了一下,如果沒有董卓,東漢不會到了真正名存實亡的時候,但是東漢這種**的朝廷毒瘤太多,他不必去想著扶漢,而是需要一場大風暴,席捲整個天下,從而推翻大漢,建立一個新的政權,這就是他想要做的,也是他知道自己所在漢末之後早已經定下的志向。

    「董卓是漢末紛爭的始作俑者,沒有董卓就沒有以後的諸侯爭霸,我也就無法從中獲利,成大事者,不必拘泥於不化,既然董卓盛情相邀,我就姑且答應下來。既然我來到了這個時代,就不必順應歷史的發展,我可以用我獨特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威信和地盤,涼州既然是董卓的根據地,那就給他好了,老子去遼東,遠離中原紛爭,安心鞏固自己的地盤,等到天下有變,率領自己的大軍開始和群雄逐鹿天下。」林南的心裡發出了最強烈的呼聲,幾個月來這樣受制於人的生活他不想再過了,就連從上邽到冀城還要有調令,這種毫無人身自由的日子,他真的受夠了。

    「好!董大人既然這麼看的起在下,那我就卻之不恭了,但不知道董大人有何妙策?」

    董卓聽到林南回答的如此爽快,心中歡喜不已,當即叫道:「我曾聽曹孟德向皇甫嵩提起過,說你有一支特殊的私兵,均是選自涼州的健兒,戰鬥力一點都不亞於羌胡,是否真有其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