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人物天賦系統

正文 第378章 【緊急】 文 / 簫輕宇

    「什麼金牌?我沒有見到,大概是我提前回京,和使者錯過了,我剛到廄,想洗一洗風塵,再進宮拜見父皇。」林南暗想這次看來軍情緊急,連金牌都動用了。

    「也好,上次因為火藥之事,皇后娘娘對你十分不滿,幸得公主極力替你說話,才壓下此事,近日軍情緊急,所以皇上急召殿下回京,主持火炮生產,我陪你一起去,可能好一些。」現在劉禹西在宮中主要幫林南管人事,所以他要進宮很容易,現在一品官一大部都是他的手下,當然也是林南的手下。

    「那就這樣定了吧。」林南想了想,點了點頭。

    林南匆匆沖了一個澡,換上新的衣服,辭別眾人,林南和劉禹西一起在禁軍的保護下進了宮去。

    一路上,大伙說起小舅的下落,劉禹西也是毫無頭緒,不過說有侍衛保護,想來不會有什麼大事,清風公主三天前發現有了身孕,故近日開始不多走動,監工一職由馬爾和他代任。

    然後大伙又說起車行的事務,林南提到了在東都的見聞,順便打聽另兩家車行的情況。劉禹西一聽便笑了笑,壓低聲音對林南說道:「其實那寧馳車行也是大伙的產業!國舅說了,不能讓林氏車行一家獨大,搞什麼龍斷,另外也可以由競爭提高那個所謂的服務質量,所以自己暗地也成立一個車行。」

    「呵呵,不是龍斷,是壟斷,」林南呵呵一笑,給他糾正了一下然後林南又問道:「原來如此。那麼那個孫記車行又是何人所辦?

    「孫記車行,這我也有所耳聞,我命人曾打聽過,不過查不到什麼,好像是與某個殿下有關。」劉禹西想了想便答道

    「哦。這是遲早的事,便由他去吧。」林南一聽心中一念,開始林南最早懷疑的兩個皇子還余一人了,看來這孫記車行極有可能是大皇子的產業。

    進了皇城,問清父皇正在御書房開會,於是和劉禹西就直奔而去。

    御書房在御花園邊上。此時大門緊閉著,房裡燈火通明,門口站了一排配刀的侍衛,密密的堵住了房門,還有兩個小太監,臉上滿是倦怠。看來已經站了很久了。

    看到林南和劉禹西到來,小太監忙迎了上來,對大伙請了一個安林南揮手就止退了。

    這時劉禹西對兩人吩咐道:「你們進去通傳一聲,就說五皇子殿下和我要求拜見。」

    兩個太監一聽便快速進去了,沒過多久又鑽了出來,大聲道:「皇上有命,宣五皇子與劉禹西進見。」

    那一排侍衛立刻整齊的分成左右兩排。領頭的一個向林南抱拳躬身,說道:「卑職皇命在身,恕不能下跪恭迎殿下。」

    「不必多禮,」林南不由多打量了這個壯漢兩眼,見他雙目炯炯有神,態度不卑不亢,心裡好感大生,對他微笑了一下道,「將軍忠於職守,令人欽佩。有機會定要和將軍親近親近。」林南這話說得有意無意,雖然現在宮中八成勢力是林南的,但還有相當一部份是老太婆的,現在能拉攏一個算一個。

    然後大伙也沒有多說林南便和劉禹西一起跨進了御書房。

    御書房內地方極寬敞,此刻已有二三十人席地而坐。卻仍不覺擁擠,看來各部尚書和大多數的將軍都到了,守衛之森,時間之長,出席人員之齊,顯得這次的會議非常重要。

    林南走上前,看著坐在上首的添了不少華發的父皇,心裡一陣激動,俯身下拜,請安道:「父皇,兒臣回來了,願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在眾人面前客套話又要說。

    父皇看到林南回來了,一陣高興,便親自走下位子,把林南攙了起來,拉著林南的手,看著林南:「皇兒,回來就好,你母親常常向朕埋怨,說朕不該讓你那麼年幼就出使他國,朕也時時自責。」其實父皇叫林南去南國辦的事大伙都心知肚明,這句話是說給其它的人聽的,現在父皇還不知道現在朝臣中林南的勢力有多大,所以才會說這話

    「兒臣不敢,是兒臣讓父皇擔心了,能替父皇分憂,是兒臣應該做的。」戲要演到最後,所以林南也繼續客套下去。

    「皇兒長大了,來,坐到父皇身邊來,待會聯陪你去見你母妃她定然歡喜,劉卿家,你先回去吧。」說畢他對劉禹西揮了揮手。

    「那臣先告退了。」劉禹西向林南使了個眼神,便退了出去。

    林南在父皇身邊坐定,眾大臣紛紛向林南問候,又是一陣讚揚,才慢慢回到正題。

    「皇兒,現在的形勢,想必你也大概知道一些吧。」父皇看來是要林南也參與討論,他雖然平時大大裂裂,不過在他心中林南是最成才的一個,現在他把希望都交在林林南身上似的了。

    「兒臣有所耳聞,但知之不詳,只知突厥來襲,吐谷渾重兵壓境,幾位皇兄已經去隴右,劍南兩道抗敵,薛上將軍深入高麗,急切不能回援,父皇已命人加固城防,並調動周圍軍隊,拱衛廄。」這邪只能照直說。

    「大致就是如此,除此之外,劍南道亦不安穩。」父皇有點憂心忡忡,這麼多年,林南可是很少見到他有如此的表情:「而且有數州發生暴亂。」

    林南聞言一驚,這太平盛世也有暴亂?為何我在蘇州之時毫不知情?難道戰爭要來臨了?希望不要誤了林南出宮逍遙的大事。

    這時下面有人說道:「陛下請放心,二皇子殿下已經將暴亂數州都控制住了,只是殿下仁慈,沒有處死那些平民。」這人是個大將軍,好像叫丁丁,很娘娘腔的名字。

    兵部徐尚書急急說道:「丁將軍此言差矣,戰時豈可再屠殺百姓,那劍南一道軍隊皆是當地子弟。若處死大批暴民,恐怕不利軍心啊。」

    父皇歎道:「當初命川中大量造船,想對高麗水陸夾攻,勞役是重了一些,未想到高麗尚未攻下。卻引來突厥,吐谷渾,得不償失,得不償失啊,戶部尚書,擬旨免去那幾個州一年徭役。徐卿家,派人告訴二皇兒,暴亂之事,從輕發落,不究從犯,一切以抵禦外敵為重。」

    「尊旨」兩位尚書分別在紙上記下。

    林南遠看各位將軍和尚書門前的宣紙。已經記下了不少條文。看來一晚上的會議頗有成果。

    「五皇兒,朕聽說你在南國製造出神兵火炮,為何以前從來未聽你提起。」林南頭疼的事情終於來了,父皇和這屑民知道不要緊,最怕老太婆來過問。

    還好林南已經有了一些準備,現在不至於不知如何答。

    「父皇容稟,火炮一事非林南不願告知父皇。實乃時機未到啊。」林南想了想就答道。

    說畢,林南又繼續說下去:「兒臣幼時在皇城書庫裡找到幾本殘破之書,上面寫著奇奇怪怪的字符,兒臣問過孔域老師,他也說不認識,兒臣覺得有趣就照著書抄寫,後來有一位自稱公輸般的神仙在夢裡指點於林南,兒臣便開始按書製造,這火炮便是其中之一,只是神仙當時囑咐林南。此物製造繁瑣,操作不慎便危及人命,所以兒臣在多次試數後方敢獻給父皇。」忽悠這是林南的特長,不過父皇也懂林南的慌話連篇,這種事林南是防老太婆。他自然也知,所以他也順著林南意思回道:「原來有神仙庇佑,皇兒為朕考慮,何罪之有啊。近日軍情緊急,眾人舉薦火炮,朕已徵用皇兒的匠坊製作,劉禹西跟林南說火藥製作緩慢,皇兒你要設法解決,此戰若勝,皇兒可記首功。」

    林南聽畢,只能答道:「尊命。

    這時眾大臣議論紛紛,林南知道這裡面的臣民中只有一半是林南的人,有一半是老太婆的人,不過還好看來他們都是第一次聽說公輸般這個木工祖師也是神仙。

    老頭子轉向眾大臣:「火炮威力,眾卿家必有耳聞,此次退敵,敵眾我寡,便要倚仗這神兵利器,禮部尚書,擬旨敕建神堂,詭魯班祖師,封為天工護國上仙,總領天下匠人。」

    聽到父皇要建廟,林南暗想可以趁機提高工匠的地位,這對林南手下有好處,所以林南忙奏道:「父皇,兒臣手下曾有一工匠,為制神兵火藥,英勇獻身,還請父皇追封他為上仙弟子,以收天下匠人之心。」

    「有理,准奏!禮部尚書,此事亦交由你來辦,另選天下傑出匠人九名,同封班門弟子,擇口朕親自加封。」父皇雖也在做戲,不過他現在對火炮很關心,要打杖了,有新武器自然是好事。

    林南到的時候會議已經開了近兩個時辰,此刻又再討論了一會具體的軍事部署,林南隨便聽了聽,會議便結束了,結束後父皇便讓眾人散去,各自實施今口會議的決定。

    然後他又命人送上一些點心,父皇沒有馬上陪林南去見母妃,而是揮退所有的人,仍叫人守住門口,不得讓任何人進門看來他要和林南私聊。

    父皇拿起一塊糕點,遞給林南,緩緩說道:「則兒,現在只有你林南父子二人,你便實話實說了吧。」

    林南一聽眨了眨眼,沒有說話,然後父皇又開口道:「剛才問你火炮的事,只是為堵住群臣之口,你以為你父皇和你心靈不通嗎,嘿嘿,朕早已知道了,你對手下工匠和剛才所言之天書根本子虛烏有,朕還知道,那些所謂天書都是皇兒親自書寫,並未問過孔先生。」

    林南一聽笑了笑:「父皇你都知道了,還問我做妨呀,你是怕太后娘娘知道嗎?」

    「你是朕的最疼的則兒,朕一向對你寵愛有加,就是天大的事,父皇肯定向著你這邊的,雖然母后也是朕最重要的。」父皇說著有些惆然,然後又接道:「要她不知怎麼會行,如今的火炮,自行車,麻將等千奇百怪的器物擺在眼前,林南想母后早已猜到是你所為了。林南現在不是責備你,只是好奇,你為什麼會發明這麼多稀奇古怪的東西,你一直未出宮,到底是誰教你的?」說完。他坐坐好,大概是準備接受不可思議的事實了。

    林南想了想就選了一個自以為最能被人接受的說法,向父皇說道:「父皇,其實這些器物,兒臣其實真的是在古書上見過,不過那書現在已找不到了。」林南不和他說實話不是不相信他。是怕他不相信林南,說林南轉世重生他會信嗎。

    「可是,傳說中並無此類器物,又是誰能寫出此書的?」父皇越來越疑惑。

    林南一聽他這麼問,不由得苦笑道:「或許是某個神仙吧,其實兒臣也不知。

    「罷了。罷了,朕不再問你便是了。」這時元帝一聽,只能無奈的擺了擺手,然後又接道:「好了,不提這事了,先去看望你母妃吧,她盼你回來。已不知落了多少淚了,她雖然平時愛賭,但還是很關心你的。」元帝站起身,牽著林南的手便出門了。

    「遵旨。」林南和自己父皇相對一笑,便傳令擺駕母親的寢宮。林南想起一家人又可以平安的團聚,心裡一陣暖洋洋的,說起來親情這東西在蘇洲一行後,便深深埋於林南心中了。

    得到了劉禹西的告知,母親早早的就等在寢宮門口了,看見林南和元帝一起駕到。一臉急切之色頓時一掃而空,急急地向元帝施了一禮,便把林南拉到懷裡,嘴裡大概一邊在述說著想念之辭,一邊便開始抽沒起來。

    林南的鼻子不爭氣的又一次發起酸來。想好的安慰的話根本想不起來,只是一個勁的說:「孩兒不孝,讓母親擔心了。」說得有些假,不過也有些真,林南現在也分不消林南對這個老媽到底是什麼感覺。

    還是元帝開朗,說道:「愛妃,今日皇兒回家,是高興之事,別在哭哭啼啼了,來人啊,叫御廚房把菜送過來,今日朕就在這裡用晚宴了,愛妃,朕記得數年前賜你了兩壇玉澗chun,原本要在五皇兒十歲生辰時與你共飲,可叫人取出,今日正好為皇兒洗塵。」

    「好的,請等。」母妃一聽便笑呵呵的去取酒了,然後一會兒回來道:「皇上只有一壇了,還有一壇好像已經喝掉了。」

    「好了,一壇就一壇,愛妃,我們今晚可要好好聽聽皇兒在南國的趣事啊。」元帝倒是不以為意。

    接著的一個晚上,便由林南來講述在南國的時光,可憐林南看著滿桌的美味佳餚,硬是騰不出嘴來吃上幾口,老頭子一句句饒有興味的「後來又是如何」,讓林南只能忍住大量分泌的口水,不停的講下去,林南可不想掃他興,吊他胃口。看來夏易這點是遺傳了元帝,聽起有趣的事情就一直不願停下。

    林南一路說來,也算是精彩紛呈,說到差點為火藥所傷時,母妃還擔心的驚叫起來,又說到諸城要暗地來襲,連元帝也一臉凝重,還拍了一下桌子,看來已是震怒,講到幫助胖子統一各城的時候,老頭子忍不住插嘴了:「皇兒,聽你之言,那胖子將軍見利忘義,狼子野心,何不暗中助那叛軍,使之混戰不休,永無寧日,豈不更妙?」

    「元帝聖明,兒臣手下眾謀士商量數日,才商議出,南國之和平統一有利於我朝。」林南想了想便答。

    「哦?」老頭子模了摸頭髮,忙問道:「則兒說來聽聽。」

    「原因有很多。」這不是顯擺,主要是林南太聰明的原因,所以想的層面很多。

    林南想了想接道「其一,南國向為我朝雖是盟國其是屬國,年年進貢,我豈能見其國內亂而不顧?失南國事小,失眾屬國之心事大啊。」

    「其二,南國與我朝相隔不遠,若其國內亂,民不聊生,必盜賊群起,南國人慣於海上生活,凶狠成xing,日久必騷擾我沿海州縣,海洋廣大,我朝岸線極長,難以清剿,成為沿海大患。」說起這一點,是為了避免戰爭,林南想自己的父皇懂。

    「其三,南國雖地域狹窄,資源匱乏,但島上火山密佈,盛產火藥原料之一硫磺。正是我朝所需,其森林密佈,木材充盈,我的父皇當日造船伐高麗若是命南國伐木造船,當可免今日之暴亂。使其永為我朝開礦伐木。較滅其種族為佳。」

    「其四,兒臣日後yu煉製化合之物,需大量毀壞樹木,其有些本身亦為劇毒之物,危險之至,兒臣yu將之搬至南國。用南國人生產,則可避免無妄之災。」說到這,林南心中有些邪意。

    「其五,父皇可曾忘了海洋之東岸仍有數國,其國文化雖弱,但極好戰。冶鐵之術優於我朝,其船也可僥倖來到我朝,不可不防撒,兒臣所聞,元帝命人造海船,數年未得,工匠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若他日東面來攻。南國便是林南第一層屏障,可讓南國人先做試探,耗其糧草與士氣。」反正林南心中的想法就是想讓南國當炮灰。

    「其六,南國國力低下,我朝他日有更新的廢棄之物,皆可向其傾銷,換回糧食、木材等有用之物,另可向其宣揚佛教,馴化其野蠻民風,使其永為大商朝之臣。」

    林南想了想。又最後總結一下:「父皇,須知一條強壯的狗要好過一個快要病死的僕人啊。」

    母親聽得雲裡霧裡,不用想也知道她根本不懂林南都說了些什麼,但是元帝明顯被林南一條條的道理鎮住了,一臉贊意的看著林南。顯然沒有想到林南有如此設想,更別說什麼化合物,傾銷等聞所未聞的詞彙。意思他還是理解了,然後他仰頭喝了一口酒,歎道:「則兒深思遠慮,元帝也自愧不如啊,不過好像看樣子則兒跟南國有仇似的,這麼狠,不過不管怎麼說看來元帝果然沒寵錯你,嘿嘿!」說畢我們心照不宣的嘿嘿笑了起來。

    這句話母親倒是聽懂了,嘈哧笑了出來,說道:「皇下真會說笑,則兒前世怎會與那小國有仇?皇兒,皇下誇獎於你,還不謝謝你元帝。

    本來和元帝之間就猶如誓友了,不過在母親面前還是得裝裝樣子,所以聞言林南忙說道:「多謝父皇稱讚,不過那南國狼子野心,若不以此計對之,以後必定會殘害我們大商百姓,為我們心腹大患!」元帝自然是懂林南的意思,所以又喝了一口酒。

    不過看到母親越來越迷惑的樣子,林南和元帝對望一眼,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

    「啟奏皇上,貴妃娘娘,宮外有人傳來書信,說是有了國舅爺的消息。」正在這時一個太監剛從門口進來,跪下以後,將一封信高舉過頭,呈了過來。

    林南先接過信,迫不及待地打開就看。信是化物院的太極真人寫的,墨跡未乾,顯然是剛寫不久就急急送進宮來,林南粗粗一看,臉色大變,母親看林南這樣子,比林南更擔心,剛才的笑容一下子凝住了,顫聲問道:「則兒,莫非你小舅有何不測麼?」

    「父皇,母妃,我小舅他出事了。」林南把那封信呈給了元帝:「信裡說派去尋找的人發現了小舅的隨從六人都被人殺了,屍體昨天在東都城外邙山的偏僻處被當地人發現,小舅則不知下落。」現在由元帝知道此事,所以林南也用不著動用林南的勢力了,林南想自己的父皇會處理的。

    林南話音一畢,母親臉色一下子慘白,眼淚立刻湧出了眼眶,話到;嘴邊也說不出聲了。

    林南定了定神,想了一下,走到她身邊,接過一塊手巾,替她抹了抹眼淚,安慰道:「母親先別傷心,那信裡說沒有找到屍體,想必小舅並沒有死,若是小舅也遭了不測,想必會埋在一處,小舅多數並無性命之憂。」林南轉向元帝,繼續道:「父皇,那些隨從都是蘇洲武功高超的侍衛,尋常數十人都難以抵擋,看來不是人數極多的山賊,便是有更厲害的高手出手了,若是山賊,必定聚在邙山之中,只需派人前去圍剿,若是後者,則定是衝著小舅去的,不知道小舅得罪過什麼樣的仇家,竟敢連國舅爺都敢劫持。」這個林南想查很容易,不過事情落在元帝耳中,現在林南就不出這風頭了。

    母親聞聲稍微清醒了點,跪倒元帝身邊,抱著他的腿,哽咽著說道:「皇上,你可要替臣妾作主啊。」

    「砰!」的一聲。元帝把書信往桌上一拍,大怒道,「林南靠,今日早朝刑部侍郎還跟朕說,天下民風淳樸。今年除了川中暴亂外其餘地方只有一兩件重大案件,說是抵禦外敵時不必擔心,想不到晚上就知道聯的國舅被劫,還是在東都附近,都到了服的身邊了,來人。去把刑部尚書和侍郎叫到御書房等著,愛妃放心,朕一定徹查此事,把國舅好好的送回來。」林南見此也見到了元帝發怒的樣子,看來這次動小舅的人逃不掉了,就算逃掉林南也不會放過。不過這事要等元帝解決過後再說。

    送信來的太監應了一聲「領旨」,慌慌忙忙就跑了出去,看來今晚有人要倒霉了。

    原本其樂融融的一頓晚宴就這麼被攪了,我們三個人都皺著眉頭,各自想著自己的心事。一時間房間裡沒人說話,只聽見母親時斷時續的抽沒聲。

    元帝首先坐不住了,站起身在房裡踱了幾個來回。扔下一句:「則兒,你在此照顧你母妃,朕現在就去御書房。」然後就徑直走出去了。

    林南知道父皇是在擔心這靠近廄的潛在危險在戰時會出現變化急著要去清剿了。

    林南又安慰了母親半天,說是小舅吉人自有天祐,不必太過擔心,父皇也答應了,想來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看她表情依然沒變,林南就換了個話題,說起在蘇州時家裡的情況。外祖好轉的病情和一些見聞,總算是把她勸住了,天色很晚,林南也沒時間去找妖皇他們商量了,於是就先睡下了。

    第二天林南起了個大早。跟母妃請了一下安,連御女奇術也來不及練,就直接去找人打探消息,林南要瞭解元帝要怎麼做,消失傳回後,林南得知元帝今日早朝還沒。結末,林南於是先去坊內,從昨天聽說小舅出了事之後,今天護衛的人多了好多,除了原來的侍衛,還增加了一小隊禁軍,不過林南知道這些人是元帝調來的,看來元帝一動怒,下面的官員效率就大大加快,皇族的安全已經開始加強了。說實在的,有時候林南的命令比元帝的命令還要有效。

    匠社坊還是被圍的緊緊的,劉禹西到的比林南還早,已經在那裡坐鎮,他不太懂工藝,只是在教一些中年的工匠認字書寫,這些匠人的手藝一輩輩多數是言傳身教留傳下來,很多沒有文字記載,一旦傳人有了意外,手藝就此失傳,但是一旦記錄下來必然會流傳開去,獨門的手藝就不再那麼有優勢了,林南是該考慮考慮怎麼搞一部專利法出來,來保護他們的利益。

    現在坊內的學徒數目也達到了四五百名,由於林南進行的是專才培養,他們中的很多已經有了相當於林南前世初中的理科水平,本來林南也打算讓他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結果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讓林南改變了主意。

    製作這件堪稱國寶珍品的老匠人很自豪的對林南說,這是他一輩子的經驗所得,沒有一甲子的功夫是萬萬做不出來的,林南暗歎怪不得很多工藝品到了前世反而做不出來,人的一生實在太短暫了,而要學的東西又太多,能六十年如一ri在一門技術上的人能有幾個?在這個時代人能活到七十以上的本來就不多,所以時間更是寶貴了。

    最後林南讓那些孩童只學基本的文理知識,十二三歲後就直接參加某一個小項目甚至更小的分支的研究,這個可以使他們盡快成為可用之才。

    林南和劉禹西和眾學徒打了個招呼,又見了馬爾,這兩天他在我們國家也算習慣了,然後叫了學徒繼續上課,然後把一些老匠叫進去開會。

    進得裡屋林南便率先開口道:「各位,我才剛回廄不久,不知這個月發生了什麼大事?我小舅可有消息?」其實問消息只是過場,瞭解一下,林南不會妨礙自己父皇辦事的。

    「殿下,國舅爺之事也是昨日才有人來報,昨日無極真人道長接到消息便立刻寫書信送進宮中,我們也是早上才知道,不過聽劉禹西大人說,刑部已經派人去東都,說是要搜山,皇上下了旨意,若是找不回國舅。便要撤了刑部侍郎,殿下先請別擔心,我等都認為國舅爺並未遇難。」

    接下去又給林南分析了一下原因,跟林南昨天安慰母親的話差不多,不過他們認為山賊的可能不大。多半是仇家所為,只是想不到有誰那麼大膽子敢對國舅爺和宮裡的侍衛下手,看來是江湖中人。

    那這事就先放一放,等刑部的消息了,然後林南看向劉禹西叫來的幾個親隊隊長,林南看了看他們便問道:「那前線戰事又是如何?」

    「殿下。我們在廄幾天,便聽得東突厥來犯一事。」老規矩,還是一隊隊長第一個發話:「現在的突厥可汗叫做頡利,是老忽於可汗的長子,以驍勇著稱,十年前為陛下所敗後一直耿耿於懷。今年年初其獲得可汗之號。三個月便統一了周圍大小數個部落,聽說此次會聚了草原各方十萬人馬進犯關中,同時西面吐谷渾國也開始在邊境囤兵備糧,似乎也有所圖謀,據稱也有十萬大軍。」

    「頡利?」林南聽到這忽然想笑,這傢伙竟然也叫頡利,隨即忙又問道:「那現在情況如何?」

    「皇上得到消息。便派大皇子和二皇子領兵五萬前去隴右道抵抗突厥,二皇子殿下帶八萬人馬則去劍南道,一來與吐谷渾對峙,二來則是鎮壓劍南的一場暴亂。「然後又加了一句:「這些都是兵部的消息,很可靠的。」他們成為林南親衛隊後也知道林南的勢力了,林南叫妖皇講過,這是為了讓他們在宮中更有效的為林南辦事。

    「那些將領呢?怎麼都讓皇子們帶兵出戰了?」林南有點搞不懂難道是老太婆的決定?

    一隊隊長看了林南一眼,便說道:「是太后的命令,各皇子名為領軍,其實則是監軍。每次大規模軍團作戰必由一名皇子率領,一來可以監督各將領,免其擁兵自重,二來可以穩定軍心,以示皇家與士兵共同進退。這是前朝定下來的,太后就用的這個方案,聽說前朝至今,死於戰場上的皇子已有數位了。」這一點林南在史書上看過,不過是前朝的規則了,沒想到老太婆這麼死板,大皇子可是他最寵的皇子,還送向前線,不過這樣也好,要是大皇子隔屁了,倒也省事。

    不過林南雖然對江湖遊歷不少日子,但出生到現在,一直沒打過仗,唯一一次南國內訌林南也只是聽說,對對於打杖這幾個屬下最懂,所以林南笑了笑:「恩,以後你們要多多留意這軍事上面的事。」

    「一定的。」幾個隊長一聽,就起身行了個禮,看來他們對林南的知遇之恩非常感激。

    林南看著他們一張張忠誠的臉,心裡很是高興,然後林南又問道:「那依各位看,此戰勝負如何?」

    這回說話的是五隊隊長:「我等初步討論認為我軍佔優。

    這個五隊隊長很年輕,才三十出頭,在一批三四十歲的隊長中顯得特別年輕,聽說他當初是個在廄找機會的會試落第貢生,後來因為多種原因便參了軍,也算是條漢子。

    他頓了頓又繼續說道:「突厥十萬鐵騎來犯,據說我朝長城防線措手不及,所以讓其攻入,現大皇子和二皇子各領五萬人馬,會同隴右駐軍約有二十餘萬,與敵軍對峙,我料我軍必採取堅壁清野之策,突厥的鐵騎固然舉世無雙,但對上兩倍以上的兵力也佔不了什麼便宜,待其糧草不濟,軍心渙亂之時再出城擊之,必能大勝。我朝從前已用此法破敵兩回,只是這次不知道煩利可汗會有什麼新的計策。」

    「堅壁清野?那城外老百姓不是慘了?」林南一聽大皺眉頭。

    「殿下,若是讓突厥得到草料糧食,則會有更多的家破人亡,棄卒保車,實在是不得以而為之啊。」五隊隊長也有些良知,不過戰爭就戰爭很殘酷的。

    「嗯,要是我們的火炮對上突厥的騎兵,又會如何?」林南想了想又問道。

    五隊隊長顯然已經考慮過這個問題,想也沒想就答道:「火炮用來守城效果極好,平地上若是數目多些,也可擊清一隊騎兵,不過根據試數,仍有其局限之處,一是火炮沉重,太大則難以搬運,太小則威力不足;二是炮彈殺傷不足,雖說血肉之驅難以抵擋,但是一發只傷數人,相比十萬大軍,仍是九牛一毛;三是強力火藥極難生產,花費也大,若能解決這三個問題,別說區區的突厥馬賊,便是整個天下都要成為林南大商的領土。」看來他在這方面的才幹很高,林南果然沒看錯人,將他們招於親衛隊。

    林南想起元帝要找林南回來就是為了這個火藥太難做的問題,林南又轉向幾個匠人,問道:「各位近幾日幸苦了,不過現在情急,不知道現在火炮研究進展如何了?」

    幾個匠人不懂軍事,他們一點也不關心,聽了一會兒,大多數都有點昏昏欲睡了,被林南這麼一問,才有點驚醒過來。

    無極道長精神一向很好,先回答林南道:「回殿下,化物院已經開始研製千斤頂和火炮車,那炮彈我們也研究過,原來用廢鐵塊融成一團,確實威力不足,林南和另外幾個工匠商量過了,決定改成把薄鐵片,鐵線等纏在一起做成炮彈,只是沒有試數過,不知效果怎※

    「很好,想必威力會加強許多。」林南一聽心中大喜,又接道:「現在造了二十門了,足可抵一萬守軍,對了,你再做數十台發電機,銅絲線圈要多繞數倍,另外多打造數丈鐵條,多多益善。」這些高科技他們現在已全部撐握了。

    「遵命!」雖然不知道林南想幹什麼,但是無極真人答應的很爽快,因為以前每一次林南的要求都那麼匪夷所思,但又總是出人意料的管用,這也是他們死心蹋地願意跟林南的原因,因為林南這人深謀遠慮,跟林南混會成大事業。

    「火藥製作現在怎麼樣?」問完無極道長,林南又問向另一人,這個是匠社的社長,和無極道長各管一處。

    「回殿下,那硝化物確實難以煉製,半月來只做出數百斤,在下有負所望啊!」這人名字林南實在想不太起了,索性就稱為a君吧。

    林南一聽笑了笑:「你不用自責?有數百斤就不容易了。」林南想起要這個時代沒有大型的可以連續生產的反應器皿,要做出大量的化學試劑的確是困難了一點,要不是早有原料堆積,不然能做出一斤就很了不起了。

    林南想了一會兒,還是用昨晚決定的黑火藥算了,對他說道:「這樣太慢,我看還是沿用舊的方法,制黑火藥,不過硫磺,硝石與木炭需提純捻細,按固定比例小心混和,威力應可大增,另外可制硝化纖維,又稱火棉,製法簡單,只用棉花置硫酸與硝酸中脫水硝化便可得,雖不可用於火炮,但可製成火藥包,可挾帶襲營。」林南覺得現在的林南快成為熱兵器的開荒者了。(。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