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西涼鐵騎

大道小說網 三四七章:天下風雲動,鮮卑軍叩邊 文 / 斷崖路

    這些消息自然沒有逃過賈榮的耳目,冀州作為大漢有數的富裕州郡,仙戀閣和孤狼的滲透更加深徹,冀州各大世家對袁紹入主冀州持什麼態度,各個世家的詳細信息,都在賈榮的手中,能做到這一步,西涼軍付出的艱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值此時,長安已經穩定下來,有著仙戀閣的支撐,各地來到經商的商人不計其數,再加上長安年久失修,需要很多的勞動力,長安看上去熱鬧一片,城內百廢待興,張立張昭亦是鬥志昂揚,準備大幹一番,二人在西涼軍集團中穩坐內政一把手二把手之位」「小說章節。

    賈詡上諫道:「主公,而今我軍坐擁長安三輔之地,而公孫瓚和袁紹在磐河對峙,不若假以天子詔,讓二人罷兵和解。」

    賈榮笑道:「文和且說來此言何意?」

    「公孫瓚與主公是舊交,袁紹和主公卻是有深仇大恨,袁紹得冀州,必是一大禍患,有公孫瓚牽制,必不敢輕舉妄動,日前得知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死傷大半,料想其必無戰意。」

    「涼州諸多郡縣尚在等待主公大軍到來,何況關外還有鮮卑等異族人蠢蠢欲動,當與關東諸侯結好。」

    賈榮深以為然的點點頭,吩咐賈詡辦理此事,如今西涼軍發展了起來,人才不足的劣勢也凸顯了出來,即使天子在自己的手中,士子也不會趕赴長安,朝中的大臣更是面心不一,賈榮要做好提防,哪有重用一說,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折在袁紹的手中也給賈榮敲響了警鐘,連勇名傳幽州的白馬義從都能兵力大損,西涼軍遇到這樣的情況也不會好到哪裡。

    公孫瓚借坡下驢,帶領人馬班師會北平,臨了沒有忘記劉備兄弟三人,表薦劉備為平原相。

    且說袁術得知袁紹得到冀州,急忙派遣使者前往袁紹處欲要求戰馬千匹,紹不允,惹得袁術大罵不已,兄弟二人因為這件事徹底反目。

    袁術一直認為出身不如自己的袁紹不過是庶出,見其混的風生水起,自然心中不平,暗暗遣密信與孫堅。

    出使孫堅的乃是袁術手下謀士李豐,三言兩語將孫堅怎麼會遭受到劉表襲擊的事情娓娓道來,當然,給劉表寫信攔截孫堅的人變成了袁紹,再加上李豐的三寸不爛之舌,說的孫堅麾下大將義憤填膺,恨不得馬上提軍殺入荊州,將賈榮的叮囑忘到了腦後。

    李豐道:「孫將軍有萬夫不當之勇,大軍一至,劉表軍還不是土崩瓦解,到時我主帶領精銳之師取冀州,以報日前之仇,到時將軍得荊州,我軍得冀州。」

    派人送走李豐之後,孫堅立即點齊兵馬,欲要殺入荊州。

    黃蓋程普等人深感不妥,奈何孫堅是滿腔怒火,聽不得將領之言。

    孫權拜道:「父親,唯恐此行不妥,劉表手下猛將如雲,帶甲之士十萬,而今我軍放到江東,勢單力薄,豈能因一點小仇而興師,此乃兵家大忌也,還望父親三思。」

    看著年僅八歲的孫權已經能夠說的有理有據,孫堅感覺老懷甚慰,想起被賈榮擄走的孫策,心中沒來由一陣思念,孫策雖然年幼,不失為一員猛將,在軍中頗有威名,幸虧日前賈榮傳來的書信中曾提到會讓孫策返回江東,包括祖茂。

    孫堅愛憐的摸了摸孫權的腦袋,笑道:「權兒無須擔憂,劉表,徒具其名而已。」

    明知道被袁術從中利用,孫堅不得不上前,以劉表之能,定然不會任由自己在江東站穩腳跟,擁有荊州之地,劉表之心未可測也,既然如此,還不如化被動為主動。

    麾下的人馬經過補充之後,再次恢復萬人,在江東,孫家的號召力還是很大的。

    劉表得到孫堅犯境的消息之後,不敢怠慢,急忙召集麾下將領議事,蒯良上諫道;「大人無需憂慮,孫堅雖有猛虎之稱,不過是一匹夫而,只需下令讓黃祖帶領士兵前往江夏禦敵即可,上書聖上,言明我軍之處境,名正而言順。」

    不僅是孫堅劉表,天下各路諸侯回到治地之後皆不安分,東郡太守橋瑁在雒陽之時被劉岱殺死,太守之位空缺,曹操趁機入主東郡,上表舉薦自己為東郡太守,徵集兵馬,日夜操練,有夏侯家和曹家猛將相助,曹軍軍威甚壯,周邊的黃巾、叛逆之流不敢作亂。

    涼州各郡賈榮暫時沒打算染指,佔據朝綱就是擁有了大義,涼州各郡的官員得知遷都長安,紛紛上表服從,賈榮身為車騎將軍,自然不好發難。

    對於俯首稱臣的官員,賈榮不會吝惜官職,國庫空虛,官職只是一個虛名,不

    過帶來的好處卻是無窮無盡的,到了農收時節,各地沒有理由不上繳糧草,還有各地的賦稅,只要他們敢不交,賈榮就敢提軍而上。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原先的西涼軍將領謀士皆有封賞,整合之後的西涼軍呈現欣欣向榮之像,各部將士都在向預定的目標努力。

    長安的的城牆和皇宮經過修繕之後,恢復了以往的莊嚴,雖然這點莊嚴在文人看來比不上昔日長安或者是雒陽的三分之一,賈榮已經很滿足了。

    能有一個地方住,不為一ri三餐擔憂,這些朝中的大臣應該知足了,不要忘記了是西涼軍在養活著他們,特別是漢帝,一個人的生活需要上百的宮女和宦官伺候,讓賈榮頗為不滿,即使如此,還有大臣私下裡不斷議論自己欺君,想想皇帝應該擁有的生活,就有些汗顏。

    那樣的生活能稱之為享受嗎?

    賈榮很滿足現在的狀況,坐山觀虎鬥,讓關東諸侯拚個你死我活,然後出面撿便宜去,何樂而不為。

    袁紹這個聯軍的盟主在攻佔了韓馥所在的冀州和攻打公孫瓚一系列事情之後,聲望大大折損,幾番折騰欲要劉虞順應大統也沒有成功,反倒是曹操佔據東郡之後最先想到依舊是上表自己為東郡太守,一切的一切證明著長安的漢帝在諸侯心中還是有很大的份量的,天子之所在,大義之所在。

    短時間內,中原的諸侯不會再次聚集起來,就像當年六國合力圍攻函谷關一樣,當計策失敗之後,接蹤而至的各路諸侯的互相猜忌、火拚,當然,賈榮沒有當年秦國的實力。

    長安本身的底蘊雄厚,城內在西涼軍的努力下,匠作坊、學校、醫學館的規模變的更大了,這些全部都是金錢的支撐下帶來的,仙戀閣的盈利雒陽帶來的珠寶全部被賈榮投入了裡面,目標就是將長安徹底翻新一遍,作為一個古代的城池,最重要的當然是城牆的厚度高度防備和護城河。

    賈榮為當初收服華禹深感慶幸,沒有醫療隊,將會有多少西涼軍的勇士含恨戰場,成為英雄塚中的英魂。

    離長安五里外的一片寬闊土地上,佇立著高約十米的英雄塚,碑面上密密麻麻的刻著陣亡士兵的名字,稍有戰績的將領會有隻言片語留在上面。

    無論是并州軍還是南北軍,在見到英雄塚後全部閉上了嘴,賈榮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所有士兵,陣亡的士兵都是英雄,每一個人在西涼軍中都登記在冊,他們的家人也會因為他們的英勇而得到實際的好處,比如修繕城牆之時,家中有當兵者,每日工錢十五錢,間接的促進了百姓想要加入西涼軍的熱潮。

    士兵在戰場上,不會為身後之事擔憂,賈榮會將所有的事情安排妥當。

    在一些諸侯的眼中,賈榮這樣的做法無疑是在浪費錢糧。

    「主公,和連在攻打北地郡之後身死,鮮卑經過內亂之後糾集大軍,聯合匈奴人羯人共計二十萬大軍分兵四路而來,其中鮮卑人十五萬,匈奴人和羯人五萬。」

    「和連是鮮卑大汗,鮮卑人此次就是打著為和連報仇的旗號,所以北地郡的鮮卑兵力將會達到八萬人,騎兵約有三萬,是鮮卑最精銳的中部大軍和闕居的西部大軍,闕居的手下大將當年就是死在主公的手中。」

    「酒泉一帶的氐人順應鮮卑人而叛亂,在酒泉攻城掠地,過往村莊寸草不生。」言及此處,賈詡偷偷看了賈榮一眼,眼前的這位主可是聽不得百姓受苦的字眼。

    果然不出賈詡所料,賈榮害怕的不是鮮卑人匈奴人和羯人的十五萬大軍,而是氐人對百姓燒殺搶掠,拍案而起道:「小小氐人竟然犯上作亂,大軍到時定將其滅族!」

    「滅族?」賈詡心中不禁發毛,就是大漢在漢武帝時的強盛也不敢輕言滅族之事,沒想到賈榮會因為一些百姓而發此言語,不同往昔,而今的賈榮是大漢的車騎將軍,不說一言九鼎,也不可小覷。

    「主公,鮮卑人的十五萬大軍不同於關東聯軍,檀石槐統一鮮卑,佔據了昔日的匈奴故地,雖然內部戰爭不斷,卻是兵力強盛。」賈詡輕聲道。

    一語驚醒夢中人,氐人之禍不過是疥癬之疾,而鮮卑人才是真正的傷筋動骨,附身道:「多謝先生提醒!」

    賈詡不禁動容,昔日賈榮是北地太守,秩不過千石,那時禮賢下士尚在賈詡的接受範圍內,而今賈榮身為大漢的車騎將軍,手握朝綱,依舊能夠對自己如此禮遇,這份恩情不是一句「士為知己者死」所能表達的。

    上架了,求訂閱,點擊章節訂閱,裡面有自動訂閱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