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西涼鐵騎

大道小說網 第九十六章 :世家 文 / 斷崖路

    更新時間:2012-12-15

    大漢的朝綱由世家左右這句話也不是沒錯的,看來以後要適當的改變措施,不能與世家的關係搞得那麼僵,只等養精蓄銳,有足夠和世家抵抗的實力,再拍案而起也未嘗不可,還是自己太稚嫩了。

    自己為天下黎明百姓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也要有足夠的實力,一味的不自量力只會讓這個嫩芽被扼殺在搖籃裡。

    次日,王家將糧米送往太守府,看著白花花的大米向各縣運去,賈榮長長的出來一口氣,即使米粥再稀,摻上野菜一煮它也是粥,能保住百姓的性命。

    將近中午時分,官轎又一次從太守府搖搖晃晃的抬了出來,這一次去的是劉家。

    得到消息的劉球,早就帶領家人在門外等候,賈榮去王家的事情劉球昨日就已得知,只是劉家向來與王家不對付,四大世家裡面王家與姚家關係比較密切,劉家與李家關係好,所以也就不知賈榮具體到王家發生了什麼事,只知道賈榮離開後王古很高興,而且賈榮是醉酒離開的。

    不同昨日在王家一般,此次宴席僅僅劉球一人作陪,那劉球也自知酒量不行,沒有反覆的勸賈榮飲酒。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賈榮單刀直入的說道:「太守府的糧米恐怕無法堅持到明年,士兵保衛北地郡,總不能讓他們餓著肚子啊,是吧,劉家主?」

    劉球大約四十歲左右,頭髮之中隱隱可見絲絲白髮,不過他的名字實在太惡搞了,劉球,「琉球」,賈榮強忍住想笑的衝動。

    劉球施禮後說道:「大人,劉家上下幾百口,存糧不多啊。」

    怎麼這些世家都是這個說法,莫非他們提前統一了口徑,有了王古的一千石,劉家還能跑掉,肯定是王家與劉家不對付,王古沒有告訴劉球王家捐千石糧米之事,賈榮暗暗想道。

    「哦,昨日本太守去王家,王家主聽說此事之後,當即決定捐出兩千石糧米,王家主真乃忠義之士。」

    觀賈榮說話並不像是說謊,而賈榮也犯不著騙自己,劉球稍作思考後說道:「大人,劉家願出一千石糧米,劉家不比王家,只能拿出這麼多的糧米,還請大人體諒。」

    賈榮笑道:「忠心也不是看捐的糧米多少決定的,太守府還空缺幾個功曹之位,昨日本太守就與王家主說過了。」說完,賈榮目不轉睛的盯著劉球。

    劉球神色不斷變換,若是真如賈榮所說,那麼劉家捐糧米一千石肯定會在形勢上弱於王家,自從賈榮來到北地郡之後,沒有一個世家擔任官職,這也是北地郡經過戰亂的後果,那些世家提前得到消息就逃離了北地郡,返回之後,賈榮已被朝廷任命為北地太守。

    「劉家願意出糧米兩千石!」劉球一臉苦色,下頷的鬍鬚也被揪下來了幾根。

    「哈哈哈哈,劉家主果然慷慨,不日劉家主可以讓幾個後輩到太守府張長史處報道。」賈榮說道。

    劉球拜謝,臉色也緩和不少。

    賈榮走後,劉球一方面向王古詢問賈榮要糧之事,一面將劉家捐兩千石糧米的事情告訴了李家。

    之後,賈榮又以同樣的手段讓其他兩家各出糧米兩千石,賈榮有點後悔當初沒有多黑那王古老頭一點,可能是自己太心疼老人了吧,尊老愛幼是自古流傳的美德嘛,賈榮想了一個安慰自己的理由。

    王古得知賈榮從其他三家得到糧米兩千石,悄悄又送往太守府一千石糧米,王古的算盤打得可是響亮,他怕賈榮因此而向王家的後輩發難。

    困擾賈榮的糧食問題終於解決了,賈榮發給各縣縣令的命令是依舊如之前節儉使用糧米,糜竺運糧之事還沒有確定下來,不能高興的太早;而今北地郡的情況就是百廢待興,賈榮有點不解為什麼賈詡不跟著自己留在北地郡,由賈詡這個政治謀略老手幫助自己,甩手掌櫃都可以做。

    四大世家的後輩,賈榮給他們安排了無足輕重的職位,賈榮的理由是「年輕人需要多多鍛煉!」,對此,四大世家也表示默許,這些世家子弟用後世的話說都是上過學的,而北地郡缺乏人才,早晚他們會得到重用。

    前去附近郡縣的求糧的士兵僅僅帶回了郡中無存糧的消息,甚至安定郡的太守王方帶話給賈榮說就是有糧也不借,北地郡王家正是不折不扣的世家,據說與北地郡的王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且還與河內太守王匡有關係,河內太守王匡可是十八路諸侯討董時的一路諸侯,王家在北地郡一帶的勢力可謂是盤根錯節。

    王方的這句話可把賈榮氣壞了,說到底賈榮還是一個武將,哪經得起王方如此語言上的挑撥,氣的他當即就要帶兵掃了北地郡王家,被張立極力的制止了,不過王方這個名字卻被賈榮記在了心中。

    其餘郡縣的回復都還比較委婉,不過結果卻是一樣的,一粒糧食也沒借到。

    半月時間眨眼而過,這時糜竺才帶著車隊姍姍而來,聽到侍衛稟告的消息,賈榮急忙從椅子上起身,一個不穩,險些跌倒在地,連日來的大米煮野菜,讓賈榮也有些吃不消,擋開侍衛攙扶的手臂,賈榮一路小跑到北地郡城牆。

    看著城外浩浩蕩蕩的車隊,賈榮長舒了一口氣,心中的那塊大石頭終於噗通落地。

    賈榮給糜竺來了一個熊抱,大笑道:「子仲兄若是遲些再來,恐怕小弟已經到閻王爺那報道了。」

    「閻王爺?是什麼?」糜竺疑問道。

    賈榮意識到自己又說錯話了,這年代哪有閻王爺這一說,打個哈哈說道:「沒有什麼,子仲兄來了就好。」

    糜竺看著賈榮枯黃的臉色說道:「志遠的臉色怎麼這麼蠟黃,難道是生病了?」

    看著糜竺臉上紅潤光澤,賈榮暗罵「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

    「北地郡這連著一個月的吃野菜粥、粗糧餅度日,臉色能會好嗎?」

    聽著賈榮語氣中包含的怒意,糜竺說道:「志遠賢弟是不知這一路的艱辛,現在路上盜賊橫行,你看看城外的兩百名家丁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賈榮仔細一看,著實嚇了一大跳,方才要看只覺得只能用浩浩蕩蕩來形容糜竺的車隊,而今靠近了卻能用蔚為壯觀來描述。

    糜竺解釋道:「此番為志遠賢弟帶來糧食萬石,相信能解決北地郡的糧食問題,眼前的只是此次糧食的一部分,後面還有。」

    古代一車約能拉糧食兩千斤到兩千五百斤,一石一百二十市斤,萬石就是一百二十萬市斤,需要糧車五百餘輛,想像一下五百餘輛兩車在路上行駛是什麼情況。

    城外約有一百輛馬車,也就是兩千石糧食,每輛車有兩名家丁相隨,五百輛馬車也就有一千名家丁,看來這些世家的私兵果然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這也堅定了賈榮要與北地郡的世家緩和的想法。

    「子仲兄這是要搬家啊?」賈榮打趣道。

    吩咐張立將糜竺帶來的家丁、馬伕什麼的安排妥當,帶著糜竺向太守府走去。

    與此同時,糧食火速發往各郡縣,各縣的士兵百姓包括縣令終於能吃上一頓好的了。

    為了讓糜竺嘗嘗自己最近是怎麼度過的,賈榮吩咐廚房做了一桌子的野菜,有炒野菜、涼拌野菜、野菜湯,反正主食就是一樣,野菜,連喝的都是野菜粥。

    看著糜竺吃的呲牙咧嘴的模樣,賈榮內心一爽,不過看著賈榮一副吃的津津有味的樣子,糜竺只能強忍著。

    吃過飯之後,兩人坐在太守府閒聊了起來,不過張立卻是忙壞了,組織糧草運往各縣,向災民的家中分發糧米,一件件的事都是張立親力親為。

    「不知威兒在軍中怎麼樣?」糜竺最擔心的還是他家的獨苗。

    賈榮笑道:「子仲兄儘管放心,糜威在軍中好著呢,只是子仲兄糧草來的太遲,糜威也是吃了好多天的野菜粥。」

    糜竺說道:「沒事就好,年輕人吃點苦頭對他有好處。」

    糜竺眼中流露的那一絲不捨之意怎能逃脫賈榮的法眼,將話題轉向糜家,說道:「子仲兄真是家大業大啊,一次運送萬石糧食,上千名家丁相隨。」

    糜竺苦笑一身說道:「志遠就不要調笑為兄了,這些全是從各地臨時購買糧米,他們的商家負責運送,千名家丁就算多了?志遠這個太守當的可是有些不稱職啊。」

    賈榮身體微微前傾,問道:「子仲兄此言何意?」

    糜竺捋了捋頷下的鬍鬚,緩緩說道:「北地郡的世家之中私兵肯定不止一千人吧?」

    這個問題賈榮還真沒有研究過,也沒有人和自己提起過,若真如糜竺所說,那麼北地郡四大世家的力量可是能左右北地郡局面的,容不得忽視,世家的這股力量若是能為自己所用,必將是一大助力。

    只有吃了數日的野菜粥,才知道糧米吃起來是多麼的香甜可口,這幾日以來,各縣的縣令也是餓的頭暈眼花了,不過身為一郡之守的賈榮也是吃野菜度日,這些縣令也是寒士出身,就是餓死也毫無怨言。

    喜歡本書的讀者記得收藏一下下,另外書評區太荒涼了,兄弟姐妹們幫忙活躍活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