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民國之中華崛起

正文 471 貝加爾湖軍管區 文 / 574981

    已經被綠色和小麥的金光完全覆蓋的貝加爾湖兩岸,大批已經遷徙過來長達半年之久的關內移民,在屬於自己的田地內,不辭辛苦的揮動手中鐮刀,將成片成片已經變得金黃的小麥給割到在地訪問下載txt小說而後,捆成一捆,用牛車拉回家,準備進行脫粒…

    而就在這一望無際的貝加爾湖兩岸,一塊方圓好幾平方公里的軍營,特別顯眼的佇立在幾個村鎮正中心。在這個軍營內,不僅駐紮了熊少文所部一個機動步兵團,一個炮兵團,熊少文的師指揮部,也駐紮在這裡….

    一間天線林立的木製房屋,作為熊少文所部聯絡各部以及國防軍總司令部的電訊室,時不時響起一陣清脆的無線電電報機發報聲。隨著一陣特別響亮的電台收發電報聲慢慢結束後,一名肩扛少校軍銜的通訊官,滿臉喜色的衝出電訊室,向幾十米外的作戰室衝去。

    看到正站在一張巨大作戰沙盤前,和參謀長張國強討論什麼的熊少文師長後。少校通訊官下意識敬了一個軍禮,而後,對著面前熊少文和張國強,一臉驚喜的報告道:「師座,參謀長,好消息,總司令部給我們發來的好消息….咱們十九師要擴編了…」

    在這個世界上,特別是戰爭年代,任何一個軍人,特別是軍官,最喜歡聽到的幾個字中,除了『陞官』外,就是部隊『擴編』。因為,部隊『擴編』也就意味自己手中統帥的部隊數量會增加,意味自己會隨著部隊擴編而陞官。

    通訊官的報告聲剛剛傳到兩人耳朵。不僅僅熊少文和張國強兩個人,作戰室內凡是聽到這句話的大小軍官。就好像看到一堆金元寶一般,紛紛將目光轉移到仍然握在通訊官手裡的電報上。想要知道確切內容。

    師長熊少文首先開口問道:「什麼擴軍,說清楚點,總司令部的命令是什麼?」

    通訊官趕緊將握在手裡的電報遞到熊少文面前,對著熊少文一臉驚喜的報告道:「師座,恭喜你,從今以後,我們就要叫您軍座了。咱們十九師,從現在開始,正式擴編為國防軍第十三軍。下轄三個步兵師,一個混編炮兵師,一個坦克師,一個重炮師,總兵力八萬人,駐防貝加爾湖,守住遠東和東北三省的西大門……」

    熊少文接過電報,帶著滿臉驚喜,開始認真瀏覽電報內容的時候。通訊官已經將電報具體內容。一字不漏的給講了出來。

    一時間,整個作戰室大小十幾個軍官臉上,都露出發自內心的喜悅。師擴編為軍,師長晉陞為軍長。師參謀長晉陞為軍參謀長,自己這些師部參謀也會隨之水漲船高,變成軍部參謀。別的不說,至少在軍銜上能晉陞一級……

    確認電報內容完全屬實後。這位從國防軍總司令部出來的熊少文,充滿興奮的面部表情。反而慢慢變得平靜下來。因為,從這封電報中,他看出總司令部對自己,對整個第十三軍的重視,同時也看出自己十三軍目前所面臨的巨大困難。

    說起來還是老生常談的話題,部隊想要進行擴編,首要解決的兩件事就是裝備和兵員。裝備方面不需要熊少文操心,既然總司令已經下達擴軍命令,相應的武器裝備,一定已經在前往貝加爾湖的路上。但是,在兵員方面,卻非常困難。因為,手中電報中明白無誤的寫著,此次十三軍擴編所需的所有兵員,除相應技術兵種外,剩餘所需的兩萬五千新兵,將全部從剛剛移民到貝加爾湖地區的二十萬移民中徵兵….

    二十萬移民在貝加爾湖奮鬥半年時間,剛剛解決溫飽….不,是還未解決溫飽,因為,二十萬移民剛剛種下的第一季糧食才剛剛開始進行收穫,至於具體收成還是未知數。如此情況下,剛剛在這裡安家的二十萬移民,會主動要求參加國防軍,為國防軍拚命嗎?

    這個想法浮現到腦海後,緊皺眉頭的熊少文,馬上拉著剛剛從驚喜中反應過來,已經晉陞為十三軍少將參謀長的張國強回到自己辦公室,並且向張國強提出自己擔心。

    看到面前一臉凝重的熊少文,張國強臉上的表情不但沒有絲毫變化,反而一臉輕鬆的對熊少文說道:「軍座,您太杞人憂天了。我可以保向您保證,只要將我國防軍的待遇公佈出去,再加上一些相應宣傳,貝加爾湖地區的二十萬移民,一定會非常踴躍的報名參軍….」

    「額……」熊少文凝重的臉上,瞬間被疑惑給覆蓋。對著面前張國強,沉聲反問道:「參謀長,說說你的理由….」

    在熊少文的注視下,張國強慢慢將理由給說了出來。隨後,臉上的凝重表情也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則是濃濃自信。

    兩個人在辦公室經過短暫討論後,一道道命令就開始通過電台傳遞到熊少文麾下,正分散駐紮在貝加爾湖地區的十九師各作戰部隊長官手裡….

    十九師一營駐地,面對來自師長熊少文的命令,營長梁少東臉上下意識露出疑惑神色。對著身邊已經晉陞為副營長的李天山問道:「老李,你說師座的這道命令到底是為什麼….全師以步兵連為單位,分別開往駐地周邊各村,幫助百姓收割糧食,並且將咱們國防軍的所有待遇和福利,全部宣傳出去,讓每個老百姓知道…」

    「要知道,我梁少東當兵當了這麼長時間,還從未見過軍隊幫老百姓幹農活這種事情。老李你一直呆在國防軍,國防軍原來有沒有過這方面的行動……」

    李天山點了點頭回答:「營長,在國防軍,只要沒有戰事。各作戰部隊都會利用訓練空閒之餘,前往駐地周邊村鎮。幫助百姓幹活,這是總司令自國防軍成立以後就制定的一個死規矩。任何一支作戰部隊。每年必須要有半個月時間,幫助駐地周邊百姓勞動。用總司令的話來說:只有這樣,才能讓百姓支持國防軍,達到軍民一家親的最終目的….」

    看到營長梁少東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李天山的話鋒一轉繼續說道:「不過,我認為師部的這道命令遠遠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特別是命令的後半部分….」

    梁少東再次看完一遍手中作戰命令後,剛剛舒展開來的眉頭再次皺了起來。對李天山點了點頭後問道:「老李你說的不錯,即使讓部隊搞軍民一家親,也不需要向百姓宣傳咱們國防軍的待遇和福利……」

    就在這是。一絲靈光忽然浮現到李天山腦海,對著梁少東小聲反問道:「營長,不知道你聽說沒有….聽師部參謀說,咱們十九師已經被擴編為國防軍第十三軍。你說這道命令會不會和咱們擴軍招兵有關,讓老百姓知道咱們待遇和福利,踴躍報名參軍….」

    梁少東的眼睛一亮,回應道:「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咱們一定要盡力。不然,到時候招不到兵。咱們一營就沒有辦法進行擴編….」

    說完,對著面前李天山一臉炙熱的命令道:「不管師部的這道命令是不是為了擴軍,既然師部已經下達命令,那咱們就執行….三個步兵連。再加上營部直屬部隊,咱們一分為四,營部直屬部隊由我親自帶領。剩下的就由你和其他兩位連長分別帶領,前往咱們周邊的四個村子。另外。為確保軍營安全,警衛排留守駐地。其餘部隊兩個小時以後就出發….「

    距離一營駐地大約一公里外的一座村子,本來只有不到五十戶的蘇聯人住在這裡。不過,自二十萬移民進入貝加爾湖地區以後,大約兩千五百人的移民就開始以這個村子為中心,向周邊地區修建房屋。隨著兩百多蘇聯原住民相繼離開貝加爾湖,整個村落,直接變成一座擁有兩千餘人的中國村落。

    當然,兩千餘移民到來以後,原兩百多蘇聯人所開墾的土地,遠遠不夠大家耕種。

    於是,在貝加爾湖地區播種集結到來前的半個月時間,兩千多移民將周邊所有可以開墾的土地全部翻了個遍後,最終滿足全村每人分配五畝地。

    對於這些在關內已經活不下去,連一畝屬於自己土地都沒有的移民來說,每人五畝土地,除去應該上繳的稅收後,雖然不足以讓家人過上富足的生活。但是,人均五畝土地,已經完全可以滿足家人在接下來一年內不餓肚子。

    這個看起來非常容易實現的事情,在關內,這些移民是想也不敢想的。可是,自自己出關以後,在國防軍的幫助下,這個以前自己從不敢奢求的事情,竟然全部變成現實。因此,在分到屬於自己的土地後,幾乎所有移民都主動跪下,給國防軍將士磕了三個頭表示感謝。

    看著已經獲得豐收的金黃色麥田,分散在各地的二十萬移民,幾乎是牟足了勁,加班加點的收割糧食。而就在這時一臉連長李天山帶領的一百多號國防軍將士,忽然人手一柄鐮刀,出現在田間地頭,將大家目光給吸引

    對於駐紮在周圍的國防軍將士,經過半年多的相處,每位移民都知道,這些將士不同於關內軍閥部隊。因此,看到這些將士後,忙活在地裡的百姓,紛紛抬頭對李天山打招呼。

    一連一百多將士,在周圍百姓的注視下,很快集中到李天山面前。掃了一圈周圍部下後,李天山候著嗓子開口道:「兄弟們,還記得出發前我說的嗎?咱們國防軍是人民的子弟兵,吃的是老百姓上繳的糧食,沒有周圍百姓,就沒有我們每個月拿到手的豐厚軍餉。所以,今天我帶著大家來幫助老百姓收割糧食,讓百姓知道,他們每年上繳的糧食沒有白繳….」

    「現在我命令你們,全部分散出去,一人幫助一戶百姓收割糧食,現在開始行動…」

    看到蜂擁著走向田地,幫自己收割糧食的國防軍將士,分散在田地中間的百姓終於明白國防軍此行的目的。一個個百姓臉上,紛紛對身邊官兵投去一絲充滿感激和親切目光。

    李天山臉上前往的一塊麥田。一家父子三人對李天山表示一番感謝後,就開始揮動手中鐮刀進行勞作。農村出身的李天山也沒有閒著。跟著父子三人一起,開始揮汗如雨的忙碌起來。趁著自己收割小麥的空閒,李天山帶著聊天口吻問道。

    「老鄉,看田里的情況,咱們來貝加爾湖地區的第一年收成應該不耐….一畝地至少能打出三四百斤糧食…」

    看著手中沉甸甸的小麥,五十多歲的父親臉上,馬上露出憨厚的表情。對著正熟練收割小麥的李天山一臉滿足的回答:「這位長官說的不錯….這裡的土地比關內的土地肥沃多了,雖然是第一年進行耕種,但是。一畝地收穫四百斤糧食,絕對沒有任何問題…」

    聽到這個數字,李天山也被狠狠震撼了一番,對著面前老漢感慨道:「老鄉,一畝地四百斤糧食,五畝地就是兩千斤糧食。看來老鄉家從今年開始,就可以過上好日子了…」

    出人意料,面前五十多歲的老漢並沒有表示贊同,而是無奈的搖了搖自己腦袋。回答道:「長官,哪有你想的那麼好….兩千斤糧食,看起來很多,但是。上繳三成的糧稅後,就只剩下一千四百斤。咱們一家上下一年吃的鹽巴,穿的衣服。用的燈油….很多東西都要拿糧食去換,這樣算下來。一年收成只能保證全家老小不餓肚子….」

    李天山默然的點了點頭,對著老漢長歎道:「還是這裡的土地太少。要是一人能分到十畝地就好了。現在看來,咱們要想通過種田過上好日子,還是非常困難,必須要想一想其他辦法?」

    而就在這時,李天山的眼睛一亮,若有所思的開口提醒道:「老鄉,既然種田不能讓家人過上好日子,我剛剛看了,老鄉家可是有兩個兒子,為什麼不讓一個兒子來參加咱們國防軍呢,要知道,在國防軍中,一個新兵一個月都有五塊大洋的軍餉,足足抵得上老鄉你兩畝地種一年糧食的收成….」

    「當兵….」李天山的建議剛剛說出口,面前老漢就不斷搖晃自己腦袋,語氣堅定的拒絕道:「不行,正所謂『好鐵不打釘,好漢不當兵』當兵有什麼好的,先不說能不能拿到軍餉,萬一死在戰場上,連一個收屍的都沒有。不行,說什麼都不能讓他們去當兵….」

    聽到這句話,李天山知道,面前老漢一定是受到國內軍閥部隊影響,對部隊的印象非常不好,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大反感。

    對老漢笑了笑後,李天山開口道:「老鄉,你說的是關內軍閥部隊,在咱們國防軍可不興『好漢不當兵』這一說。要知道,在山東和東北三省,咱們國防軍的招兵命令一發出,各地青年都會搶著報名想要參軍呢?」

    看到老漢臉上流露出的懷疑目光,李天山繼續開口解釋道:「在咱們國防軍統轄範圍內,凡是有家人在國防軍服役當兵的,家人服役期間,家裡的所有田地全部免交糧稅。不但如此,家人在服兵役期間,每個月都可以領到足額的軍餉….」

    「在咱們國防軍,剛剛參軍的新兵,一個月可以領到五塊大洋軍餉。進入戰鬥部隊以後,普通士兵根據級別不同,可以分別領到八塊,十塊,十二塊大洋的軍餉。一旦士兵在部隊中立功得到晉陞,進入軍官序列,那領到的軍餉就更多了….」

    「向我這樣的上尉連長,在國防軍一個月可以領到整整五十塊大洋軍餉,就連最低級別的少尉排長,一個月也可以領到二十五塊大洋的軍餉…」

    「所以,於其讓孩子在家裡守著幾畝地,受苦受累一輩子,還不如把孩子送到咱們國防軍,拼上一把。我保證五年下來,即使沒有當上軍官,最後退役回家,每個人也可以攢到好幾百塊大洋。到時候,不但可以娶妻生子,還可以讓家人永遠過上好日子….」

    聽到這裡,剛剛還是一臉堅決的老漢臉上,也慢慢流露出一絲猶豫和嚮往神色。不過,在經過短暫沉思後,還是果斷的搖了搖自己腦袋,回答道:「還是不行…萬一把兒子送到軍隊,死在戰場上,那不是什麼也沒有得到…」

    李天山再次搖了搖自己腦袋,對著面前老漢慫恿道:「怎麼會什麼也沒有得到…老鄉,你對咱們國防軍的福利和撫恤金製度實在是太不瞭解了…即使士兵在咱們國防軍戰死沙場,政府也會一次性下發一百五十塊大洋的撫恤金。不但如此,家人耕種的所有土地,不管有多少畝,都會在今後十年內,再也不需要上繳糧稅。不但如此,烈士家屬每年還有十塊大洋的生活補助。除了這些撫恤以外,陣亡將士如果有還未長大成人的後代,當地政府還會免費供這些烈士後代讀書,直至他們長大成人…」

    聽到這裡,老漢終於開始眼紅了,對著李天山追問道:「長官,你說的這些都是真的….」

    看到老漢眼睛裡流露出來的迫切目光,在看到老漢兩個兒子先後看向自己的熱切目光,李天山語氣堅定的回答:「當然,老鄉,你以為我會拿這些事和你開玩笑嘛….我剛剛說的福利待遇,在咱們國防軍都是公開的,每個軍官都知道。如果你不相信,可以隨便找一個官兵去問,我絕對沒有說謊….」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