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劍訣

大道小說網 第五ま三回元嬰心劍 文 / 雲墨月

    求票!!!求訂閱!!!!!

    「哦?真有這樣厲害?」張桐扭頭看了葉盛一眼。

    「屬下以性命作保!如果主上服下此丹,沒有化成元嬰,便可斬殺屬下,屬下絕無半點怨言!」葉盛見張桐居然懷疑他的專業素質,不禁也有些怒了,梗著脖子,大聲說道。

    「哈哈哈,你倒是很有自信呀!」張桐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一聲,也沒立刻服下那顆元嬰丹,而是先收了起來,然後接著說道:「好了,暫時沒別的事兒,就先這樣吧!至於你說的那顆九竅金丹,想必一時半會也煉不成,你便慢慢著手準備吧!」

    「回稟主上,九竅金丹乃是上乘丹藥,非是這種元嬰丹可比,就算有先天之火,也少說得三四年,還得一切順利,才能將其煉成,請主上不要心急。」

    說到了九竅金丹,葉盛的臉上也露出了嚴峻的神色,畢竟這種丹藥他原先也沒有煉製過,只是知道方法,並沒實際經驗,所以跟張桐說話也不敢像剛才一樣打包票了。

    「好!你也不用著急,有什麼事兒就吩咐熊闊凱和鶴千宗他們去辦,如果需要什麼東西,也可以直接問我要。」

    張桐剛才從蕭靜雅那兒,也打聽到了一些關於九竅金丹的信息,知道這種丹藥煉製非常困難,而且稍不小心,就會前功盡棄,所以他也不急著催促,那樣更會給葉盛造成壓力

    隨後,張桐想了想。又把七殺劍圖打了開。

    這些年張桐搜刮的積蓄全都儲藏在裡面,原先都是蕭靜雅在負責管理,全都分門別類,倒也井井有條。只不過蕭靜雅對於煉丹煉器也不熱衷,這些都吸被她整理出來,也就往那一堆,再也不去觸碰。

    這一次。張桐索性把裡面那些煉丹有可能用到的材料,一股腦的全都傾倒出來,然後不管葉盛怎樣歸攏,直接心念一動,便已返回外頭。

    「蕭靜雅,你看這顆元嬰丹的成色怎麼樣?」張桐回到水府之內,再次取出那顆元嬰丹,自己先看了一陣,又把蕭靜雅叫來參謀。

    「果然不愧是丹靈煉製的丹藥。我原先也見過幾顆元嬰丹,要論品質和藥力,全都比不上這顆,看來這個葉盛在煉丹上果然有些造詣!」蕭靜雅結果那顆元嬰丹,稍微看了看。微微點點頭。

    「好!那我就先服下這顆元嬰丹,先煉成元嬰再說!」張桐聽蕭靜雅把話說完,自己又沉吟思考了一陣,最終才下定決心。然後話音沒落,更是當機立斷,直接把嘴一張。就將那顆元嬰丹給丟到了口中。

    頃刻之間,丹藥入口就化成了一股氣流,直接鑽進張桐的體內,沿著經脈,快速轉動,好像無數個小耗子,在張桐的體內遊走。

    這種感覺張桐早就熟悉,這時倒也不用大驚小怪,反而愈發神思冷靜,準備元嬰的藥力爆發。

    果然,僅僅過了一會,隨著那些『小耗子』全都沿著經脈,最後海納百川,流入丹田之中,頓時之間,轟隆一聲,張桐的身體裡面就像爆炸了一樣,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突然爆發出來。

    「好強的靈氣!果然葉盛信誓旦旦,說服下這顆元嬰丹,就能助我突破現有境界,一舉化成元嬰,看來果然不假!」

    張桐感覺到那股力量從丹田位置爆發出來,臉上立刻露出喜色,隨之靜氣冥神,開始催動劍訣。

    葫蘆劍訣是張桐一切修為的根基,這時想要化成元嬰,自然也是催動劍訣,而且張桐跟旁人還不一樣,在他的體內並沒有元丹,而是存在一口心劍,相當於元丹作用。

    這時,他要煉成元嬰,按照正常程序,就要先把元丹爆開,再通過靈變之法,一舉化成元嬰。但是張桐的心劍,本身鋒銳無匹,甚至堪比飛劍,別說將其震碎,只怕傷其分毫都不可能。

    所以張桐現在只能寄希望於葫蘆劍訣的精妙,轉化元嬰能夠另闢蹊徑,否則他這輩子,只能停滯不前,不能化成元嬰了。

    「心劍始變!化成元嬰!」隨著葫蘆劍訣的轉動,張桐在冥冥之中,忽然靈機一動,吐氣開聲,念起口訣。

    而隨著這八個字從口中吐出,張桐的體內也發生了一系列微妙的變化,心劍微微擎動,光芒銳減,萎靡不振。

    然後,在張桐的丹田之內,種種靈氣變化,隨著劍訣,衍生起伏,直至最後,那口心劍的光芒完全散去之時,猛的卡嚓一聲,竟然自動碎裂,好像風化一樣,從劍尖上開始,層層剝落,成為粉末。

    「心劍褪盡,元嬰生成!」張桐再次大叫一聲,體內的葫蘆劍訣亦是猛的一變,陡然加速轉動,瞬間數個周天,法力鼓蕩猶如驚濤駭浪,氣勢達到頂點,好像黑洞一樣,陡然向內回縮。

    在這一瞬間,張桐的丹田里面,好像有一個微小到極致的黑點,把他丹田之中,一切法力靈氣,全都吸了進去。

    在這一刻,張桐感覺,彷彿廢掉了修為,通身法力,全都消失,讓他重新成了一個普通人。

    索性這種感覺僅是剎那之間,緊跟著一股更強大氣息,又從那個『黑點』裡面爆發出來。隨之剛剛破碎的那口心劍,也再次重新生成,微微顫動,放出光芒。

    「這就是我的元嬰嗎?居然還是呈現出『心劍』的樣子!」張桐一面催動劍訣,一面內視丹田,見到那口心劍,亦是鬆一口氣。

    雖然還是原先的樣子,似乎沒有什麼變化,但是張桐自己,卻深深的感到,這口重新生成的心劍之中,蘊含著一股比他原先更加強悍十倍的力量,一旦爆發出來,必定驚天動地!

    「元嬰!這就是化成元嬰的感覺嗎?」張桐默默的體會這體內這口代表著元嬰的『心劍』。略微心念一動,頓時爆發出來,氣息轉動也比原先快多了,在他的頭頂上顯現出一口足有五六丈長的巨大寶劍。

    就如同那個五鬼yīn王的元嬰能夠顯化一大四小,五個鬼臉一樣,張桐元嬰顯化,仍是一口寶劍。一口蘊含著凜冽氣勢的寶劍,懸浮在張桐的頭頂上,擎動之間,鋒銳無比。

    「好!」隨著張桐感覺修為暴漲之後,重新穩定下來,心裡默默計算,已經比他原先增加了十五六倍,這也是元丹與元嬰之間的差距,兩個層次。難以跨越。

    如果現在張桐再遇上五鬼yīn王,也不用那麼費事兒,直接一件斬去,便可將其誅殺,就是這樣厲害。

    「元嬰!終於跨到了這一步!」張桐高興一陣。很快冷靜下來,然後又把那口心劍收入體內,現在這口心劍,使他一切根基。不到關鍵時候,不能輕易顯露。

    再等張桐好整以暇,一切歸於平靜之後。他再睜開眼睛,看待這個世界,似乎也有所不同了,這也是從元丹到元嬰的一種質的轉變。

    雖然同屬煉神境界,但是在元丹之前,依然是連體範疇,運用法力,鑄煉丹田,但是一旦化成元嬰,便是徹底脫離原先的層次,開始進入修煉元神的神魂的境界了。

    而實際上,元嬰也就是把神魂融入了元丹之中,破碎分解,重新融合。

    這種變化說來簡單,但是實際,玄之又玄,是一種徹底的精神蛻變。

    也只有經過這樣一個階段,將來把元嬰修煉圓滿,才有可能煉成元神。

    「想不到我居然這麼快就練成了元嬰,不知道chūn娘現在修煉到了什麼境界?還有秀華和她師姐,不知道在天邪宗怎麼樣,是否達到煉神境界了?」

    張桐煉成元嬰之後,亦是思緒萬千,想起不少故人,有尹chūn娘,天蠶仙娘,紅雲仙娘,還有聞婧真,紅九娘,還有甄遠道,自從上次一別,他便再沒有見過這個令他入門的師父。

    「甄遠道!也不知道他現在怎樣了?得了剩下那些萬載石髓,應該也修為精進了不少吧!」

    張桐想到這裡,忽然靈機一動,也不知因為什麼,忽然想要去看看甄遠道。

    張桐頓時皺了皺眉,如果是原先,有這種感覺,張桐也不會在意,最多靜氣冥神,摒棄雜念,用不多久,就能把這一絲念頭平復下去。

    但是現在,張桐已經化成元嬰,又因修煉葫蘆劍訣,使他劍心通明,甚至預卜吉凶,突然生出這種感覺,卻不是什麼好兆頭。

    「難道甄遠道遇上什麼危險了?」張桐的眉梢向上一揚,想到這裡之後,心中愈發篤定。

    雖說現在跟甄遠道已經斷絕師徒關係,但是在張桐的心裡,仍然對甄遠道懷有感激,當初如果不是甄遠道帶他入道,如今他還不知道流落在哪兒呢!或許早已經死了,或許泯然於眾,為了生計,到處奔波。

    不管怎麼樣,甄遠道對張桐有恩,如果不知道也罷了,現在既然心生感應,無論如何也要過去看看,即使報還舊恩,也是解去心結。

    「罷了!反正我現在已經達到元嬰境界,借助藥力,提升上來,短期之內很難再突飛猛進,正好故地重遊,也能紓解身心,最近這段時間,連番遭遇凶險,也真有些繃得太緊了。」

    張桐拿定主意,隨即長身而起,直接走出門外道:「最近我要出去雲遊一番,想來日子不會太久,你等在家,加緊修煉,謹守水府,不得出去惹是生非,都記得了!」

    「是!」守在張桐門前的龍天一立刻應聲答道。

    雖然張桐並沒吩咐,但是龍天一,白曉寧,黑沓頭,這三個妖怪還是私下約定,每天輪班在張桐的門外伺候,一來為了張桐護法,二來也是聽候調用。

    尤其是黑沓頭,自從前番得了張桐給的丹藥,服下幾顆,煉化之後,已經能夠化形,成為一個又黑又壯的彪形大漢,虎虎生威,煞有氣勢。

    今天正好輪到龍天一值班,見到張桐出來吩咐,也是連忙應道。

    隨後張桐踏出一步,身影擎動,在下一刻,已經出了府外,順著水府出口,進入歷水河底,然後催動劍光沖天而起,宛若金龍出水,捲起一溜浪花,直接沒入雲間。

    張桐這一次出來,目的是想去看看甄遠道,第一站自然還是九陽山。

    雖然上一次,九陽山被玄牝老祖一掌毀了,但是那裡畢竟甄遠道經營了多年的老巢,想必甄遠道傷好之後,定要回來重修靈犀觀。

    至於玄牝老祖,也不用太擔心,畢竟是煉神境界的高手,已經出手一次,縱然為了臉面,也不會緊抓著甄遠道不放。

    原本歷水水府離九陽山就不太遠,加之張桐如今修為,催動劍光,速度極快,千里之遙,轉眼就到,還沒多大功夫,就已搖搖望見了九陽山的輪廓。

    果然不出所料,在那山頂上頭,靈犀觀的舊址上,已經重新起了一座道觀,比原先的靈犀股還要宏大闊氣一些。想必是甄遠道想讓人知道,經過那一次災劫,他並非一蹶不振,而是越過越好了。

    因為是故地重遊,張桐也是輕車熟路,望見道觀之後,立刻催動劍光,隨即降落下去,來到道觀門前,那匾額上,黑漆金字,果然寫著『靈犀觀』三個大字,看那字跡正是甄遠道的手跡。

    「甄遠道!看來我果然把你給猜中了!」張桐微微一笑,心中默默想道。

    同時,隨著張桐道來,並沒隱匿行跡,立刻驚動了道觀裡面的人,很快一個長得白白淨淨的小道童就開門迎了出來,很有禮貌,躬身施禮:「這位前輩有禮,不知來我靈犀觀有何貴幹?」

    張桐瞧了這小道童一眼,也就十四五歲的年紀,跟他當初也差不多,看那架勢,不驕不躁,倒也有幾分持重。

    「你叫什麼名字?」張桐看了,也有幾分喜歡,要不是當初那些變故,使他跟甄遠道分道揚鑣,也許這個小道童跟他還會是師兄弟呢!(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