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大明狼騎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六十章 高起潛監兵討有德 文 / 傲骨鐵心

    更新時間:2012-12-20

    「孔有德其部有多少遼兵?」

    崇禎有些著急,孔有德在河北吳橋作亂,離京畿可是不遠,若是不盡早鎮壓,後果不堪設想。

    高起潛知道皇上擔心什麼,忙回道:「登萊告急文書上說孔賊其部有精壯者舊遼兵八百,附賊者數千,多是孔賊裹挾的河北地平民。」

    一聽孔有德才這麼點兵馬,且是裹挾的平民充軍,想必戰鬥力定然很差,崇禎頓時放下心來,旋又感到憤怒,怒道:「區區八百賊兵作亂,他登萊就要告急,孫元化到底在幹什麼,他能不能當這個巡撫的!」

    見皇上又著急起來,曹化淳忙道:「皇上息怒,孔有德不過跳樑小丑,縱使有遼軍舊部響應,其部兵馬也不會太多,但若是叫賊兵佔了登州,再要剿滅怕就難了。」

    崇禎的鼻息有些粗重,好像生悶氣般在那哼了幾聲,轉首突然問高起潛:「你素知兵事,有何良策可平孔賊之亂的?」

    高起潛早已有了主意,當下脫口就道:「奴婢以為應當擇一干臣督兵前往征剿,調山東的魯兵、河南平賊的浙兵於青州統一調度,另調登萊本地兵馬協助,截斷孔賊西出北上道路,迫其困守登萊一地,如此,再擇良將精兵攻之,則孔賊必敗。」

    「嗯。」崇禎讚許的點了點頭,又問他道:「你以為何人能督兵前往?」

    高起潛卻有些為難的說道:「萬歲爺,奴婢是內臣…」

    崇禎知道他是怕擔上內臣干政的罪名,也不怪他,揮手不以為然道:「無須多慮,這是朕在問你,不算干政,你就大膽說便是。」

    「是,皇上。」

    得了崇禎肯定,高起潛這才放心說道:「奴婢以為右僉都御史朱大典素有幹才,曾於福建抵禦「紅毛番」侵擾有功,也算是經過陣仗,不比一般朝臣不知兵事,由他督兵前往最是合適不過。」

    邊上曹化淳一聽高起潛推的是朱大典,暗哼一聲,那朱大典最近和高起潛走得極近,他如何不知道,聽說高起潛在宮外的宅子便是這朱大典給送的。現在高起潛向皇上推薦朱大典,還不是投桃報李。

    朱大典這人崇禎也是知道的,此人萬曆四十四年的進士,天啟年間在福建任布政司右參政,抵禦荷蘭紅毛鬼入侵有功,其後遇父喪丁憂三年,去年剛剛起復,也算是個能幹的臣子。至少,比之東林黨那幫官員,這朱大典還是能幹事的。

    眼下朝中也沒有什麼合適人選可以出任督臣一職,崇禎想了想,點頭同意:「也好,擬旨,著朱大典為山東巡撫,督魯兵、浙兵於青州,調度兵食後進剿孔有德叛軍。」

    「遵旨!」

    高起潛心下大喜,卻一臉忠心請命道:「萬歲爺,奴婢願隨朱大人一同督軍前去征討孔賊!」

    聞言,崇禎不禁動容,很是感慨的看著高起潛道:「想不到起潛能主動為君父分憂,不避艱難,不畏賊兵,朕心甚慰,好,朕便著你為監軍太監,隨朱大典同往山東,望起潛能不負朕望,早日將孔賊絞殺!」

    「萬歲爺放心,奴婢一定不負聖望!」

    目的達到,不僅推薦了朱大典,還為自己撈到一個既能立功又能發財的好機會,高起潛喜得已是迫不及待要去找朱大典了,面上卻是一臉的忠心,似是能為皇上分憂,乃他夢寐以求之事。

    曹化淳見了他一臉虛偽樣,有些作惡,扭過頭去不再看他。

    崇禎自然不會知道這兩個奴婢心中都如何想,更不知道高起潛推薦朱大典和請纓出征的真正目的所在,只覺高起潛卻是沒有辜負自己對他的信任,關鍵時候能夠挺身而出為自己分憂,倘若外朝臣子都如高起潛這樣,國事何至如此不堪。

    疲憊的揮了揮手:「朕累了,你們都下去吧。孔賊就交給起潛了,錦州那邊,待明日詳報過來再議吧。」

    「奴婢告退!」

    曹化淳和高起潛雙雙退下,陸安這邊則趕緊問崇禎到哪歇,被遼東兵報和孔賊作亂搞得有些心煩的崇禎已經沒有心情再去田妃那,當夜便在乾清宮歇了。

    …………

    在最終確認金軍撤退後,錦州城的城門被緩緩打開,施大勇派員出城割取金軍首級,經分辨後,計有漢軍首級兩千四百六十級,滿洲兵首級三千五百七十二級,另有漢軍傷兵兩百五十二人,滿洲傷兵一百七十九人。

    明軍的損失則為一千四百人左右,敵我傷亡比為四比一,即一個明軍換了四個金兵,如此傷亡比喜得丘禾嘉樂不成聲。

    親眼看過那些建奴首級後,巡撫衙門和知府衙門一批又一批的報捷快馬往京城而去。

    隨著報捷文書一同進京的還有一個壞消息——祖大壽率大凌河城軍民降金。

    不過,在軍政雙方不約而同的默契下,報捷的使者刻意的將祖大壽降金的消息壓了下來,一路所經城池,只知錦州大捷,卻無人知祖大壽降金。

    ………

    「大捷,大捷,錦州大捷,錦州大捷!斬建奴首級近萬!」

    天還未大亮,正陽門城門剛打開,便有十幾騎飛奔而來,馬上騎士揮動著手中的捷報,興高采烈的叫嚷著。斬下的金軍首級在他們嘴中已然變成近萬。

    「大捷,大捷!錦州大捷,生俘奴賊一百八十多,不日將獻俘闕下!」

    起初,百姓們還不太相信,待到一批又一批的報捷使者縱馬而過後,民間頓時沸騰起來,很多年輕人激動的跟在報捷快馬的後面向皇城方向跑去。

    整個京城已經轟動。

    當第一封捷報送到兵部時,兵部當值的幾個官員嚇得是目瞪口呆,他們知道錦州打退了建奴的進攻,可是誰也沒想到竟然斬首近萬,還生俘了一百多建奴。把那捷報拿過來,左看右看,問來問去,還是有點不信,直到第二批、第三批的捷報傳來,他們才相信錦州真的打了勝仗,反應過來後,一個侍郎帶著兩個郎中,幾個主事撒腿就往皇城奔去。

    宮門口當值的太監見一幫兵部的官員好像被鬼攆似的跑過來,嚇了一跳,待看到那捷報後,頓時一個哆嗦,旋即好像被鬼附身似的,飛一般的往大殿奔,邊奔還邊喊:「皇上,大捷啊,大捷啊!」

    正在朝會的官員們聽到殿外的叫喊聲,一個個都驚得轉身朝殿外看去,崇禎更是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以為又是哪裡來壞消息了。

    大殿之中,卻有一人鎮定自如的站在那裡,既不豎耳去聽外面在喊什麼,也不轉身去看,只在那定定的望著大殿上的崇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