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大明狼騎

大道小說網 第四十五章 神力 魚鱗甲衣 文 / 傲骨鐵心

    更新時間:2012-10-09

    「小曹小心!」

    眼看鳥銃就要打響,施大勇忍不住提醒曹變蛟一聲。馬死了不打緊,這要是馬驚了,全身鐵甲還加長槍的戰馬暴狂起來往前踏去,小曹再猛,不過血肉之身,如何能擋!

    曹變蛟卻恍若未聽,臉上一點變化也沒有,只盯著那火繩子看。他不動,卻嚇得那些工匠們面無人色,人人膽寒。

    「絲絲絲…」

    火繩子燃得飛快,很快就燃到藥室,瞬間便聽「砰」一聲炸呼,旋即黑煙冒起,繼而便聽「嘶」的一聲,卻是那中銃戰馬發出的悲鳴。

    幾乎在同時,六騎鐵馬便發狂似的向前衝去,因馬身皆被鐵索相系,六騎無分前後,同時向前衝去。

    施大勇急得大叫:「小曹快跑!」

    曹變蛟卻絲毫不懼,大喝一聲:「畜生,停下!」一個箭步向前,竟然在那馬就要撞到自己之時,硬生生的抵住了馬脖子,如舉千鈞般屹立,身形不晃一下。

    這曹變蛟竟然如此神力!

    施大勇看得眼都直了,他自度雖也力大無窮,但比起曹變蛟來,怕是小巫見大巫了,真不知這曹變蛟是天生神力還是如何練出的!

    那座騎被曹變蛟如此一頂,竟然不得前進。然馬身卻是被另五騎拽著向前不由自主衝去。

    六騎同時發力,力量不下千斤。

    曹變蛟雖力大無窮,但也真不是什麼神人,縱他使出吃奶之勁,也被帶著向後退了數步,然也僅此而已。

    「快拉住馬,快拉出馬!」

    在施大勇的叫喚下,士兵們才醒悟過來,紛紛上前去拉戰馬,拉尾巴的拉尾巴,拽馬腿的拽馬腿,十多個士兵好不容易才把被銃聲所驚的戰馬攔下。

    直到戰馬完全不動,曹變蛟才呼了一氣,鬆開雙手,緩緩向後退了幾步。

    面不紅,氣不喘!

    這…這…這…

    目睹這驚人一幕的士兵和工匠們簡直都傻了,以往聽過大力之士,可雙手舉兩三百斤大石,今日曹千總卻以一人之力硬抵六騎,實在是生平所未聞也之奇事!

    「小曹,你沒事吧?」

    驚魂未定的施大勇唯恐曹變蛟受了內傷,拉出他焦急的問道。

    曹變蛟將兩條胳膊揮了一揮,笑道:「將軍放心,小曹身子骨硬得很,馬畜如何能傷我。」

    見曹變蛟不似有內傷樣子,施大勇這才定下心來。

    曹變蛟則徑直又走到先前試銃那馬前,彎下腰去便去查看銃擊處。但見甲片明顯凹了下去,形成一個大癟坑,銃子卻是一個也未透。臉上頓時浮出欣喜之色,叫道:「好,就這甲了,就這甲了,將軍,鐵浮屠有望,鐵浮屠有望了!」

    那馬甲能頂住鳥銃距離擊射,保戰馬不傷,如此甲在,鐵浮屠自然便能打造。

    施大勇仔細看了又看,心中高興,但又有疑慮,因為他所看到的馬身上的甲並不是整片鐵甲,而是一片一片巴掌大的鐵片製成,厚度也不過二三厘米,卻不知如何就能有這等防護力。

    許是看出施大勇心中疑慮,曹變蛟迫不及待的便將那工匠中的一個老者拉了過來,對他道:「老秦,你告訴將軍,這些馬甲是如何製成。」

    老秦是錦州工匠的頭,對自己所打造的甲能擋住銃子,也是高興得合不攏嘴。一聽曹千總要他與施參將角說,忙一一解釋道:「將軍,這馬甲有講究,雖是尋常軍中鎖子甲製成,但小人卻是費了不少心思改過。」

    「噢?都改在何處?」施大勇來了興趣。

    老秦指著那馬身上的甲片道:「大人請看,這甲片寬度都有一手,用三、四塊放在一起,在上面抹上樹脂,再用皮帶或皮繩相連,一一重疊,如魚鱗般,如此連結起來,一甲便有三四甲之厚度,雖偶有不足,但卻能勝尋常單甲數倍了。」

    「魚鱗甲?」施大勇有些明白的點了點頭。

    老秦又自誇似的道:「曹千總與小人說了那鐵浮屠的大致模樣,小人就琢磨,要保戰馬刀槍不入,便須在馬身兩側用整塊鐵板,可是如此一來,這馬便承重不得。故小人幾經思考,這才將甲以魚磷重疊,如何便能減輕重量。

    這甲從馬尾一直蓋到馬頭,中間系結在馬鞍上,在馬鞍後面,再繫上結,在馬鞍前面,也繫上結。再用一片遮住馬臀,甲上留一個洞,以便馬尾從洞裡伸出來。另取一片甲覆蓋著馬胸部。四甲並連,直至馬腿關節處。最後小人又按曹千總所言,在馬額頭上放一塊甲衣,與兩側甲相連,繫在馬首,最後,便是將軍所見到的了。」

    說到這,老秦突然停了一下,猶豫一聲,還是說道:「將軍,其實以魚磷甲披在戰馬之上,前朝有過故例。前元蒙古人中似有如此騎兵,聽聞多用在西域,是否真實,小人也不知。」

    蒙古人也打造過重甲騎兵?

    施大勇有些疑惑,管它呢,既然戰馬披甲的問題解決,那人甲便更好解決了。

    正要問曹變蛟人甲如何了,老秦卻搶先說了:「騎士身上披甲,也如這戰馬一般,但要比戰馬還要厚些。胸前甲片和後背甲片,小人采的是鐵板,用扣子把兩塊鐵板連結起來,每一邊肩上一塊鐵板。在手臂上面也要著一片甲,從肩覆蓋到手腕,手腕以下就露在外面。每一條腿上面,覆蓋另一片甲。頭盔用鐵製成,加了面罩,將頭護於內,罩上開眼,以便騎士觀察。如此,便是滴水不漏,但重量較馬甲卻多了許多,一甲約有八十斤重。嗯,以小人看,將軍和曹千總所說那鐵浮屠怕也大致就是這樣了。」

    人甲重八十斤,馬甲重四十餘斤,這便是一百二十斤,再加馬上騎士重量,單匹馬的承重便近二百五六十斤。這已經是蒙古馬的極限了,而且如此重甲之下,戰馬至多只能衝陣一次,絕無反覆衝陣之力。

    若一陣而沖,未盡全功,反陷敵騎兵重圍,縱使刀箭無傷,戰馬自己都要累癱在地。這鐵浮屠便算是全軍覆沒,因此,必須有一支類似拐子馬輕騎掩護,才能確保鐵浮屠衝陣成功,即便不成,也能全身而還,而不是陷入重圍力竭而死。

    施大勇倒不擔心八旗兵會學宋軍一樣砍馬腿,因為八旗是騎兵,他們向以騎射為傲,自以為天下無敵,根本看不上大明的步兵。而宋軍卻是缺騎兵,只能以步兵集團為主,如此,所選戰術自然不同。以八旗驕橫,絕無可能棄了他們長處,而選宋軍的戰法。

    鐵浮屠的打造既然沒有困難,那下面便是要解決輔兵和拐子馬的問題。

    開口便問老秦:「這人馬雙甲既然已經成功,那本將軍問你,半月之內,你能否替我打造三百人馬雙甲出來?」

    聞言,老秦面露難色,吱唔了起來:「這個…」

    「怎麼?」施大勇心一涼,看了一眼曹變蛟。

    曹變蛟苦笑一聲:「將軍,半月之內打造三百人馬雙甲絕無可能,你不知道,這制甲太過繁瑣,老秦領著二十多人制了幾天才得了六甲出來。而且咱們人手不夠,熟鐵也少,照末將說,半月之內能制三十甲出來,便算是快的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