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歸恩記

正文 (989) 病因 文 / 掃雪尋硯

-    那個剛才打了山良一巴掌的侍衛,在聽了山良一番稟報後,便思酌著道:「雖說這片地方上的百姓都還比較淳樸安分,但也不排除例外情況。你拿上我的腰牌,召幾個人去鎮西尋找。」

    山良接過腰牌,遲疑著說道:「如果林大人真是出鎮送老藥師去了,你怎麼能確定去的是西面?我們並不知道老藥師的師祖山門何在。」

    被他問的那個侍衛解釋道:「不可能再向北了,那裡幾乎沒有深山大林,也快到雁境了,老藥師回山門不會去那裡,便只剩下其餘三面。我去找江潮,分別去東、南兩面尋找,你不必牽掛。」

    山良點頭去了。

    就在林杉居所裡的侍衛各個都頭上頂著一片陰雲,正在點名整隊準備出鎮找人的時候,他們要尋找的兩個人已經出了鎮口的石砌牌坊。兩匹馬、一對人以中等速度奔跑在出鎮口那條未經任何修繕的土路上,馬蹄齊動,捲起一道煙塵。

    這樣的路未行多遠,兩人兩騎就拐進一處山坳。

    說這倆人騎馬登山,其實並不太準確,因為兩騎登上的「山」具體只能用土丘來形容。山體並不陡峭,山上樹木的稀疏程度堪比中年人向人生致謝的頭頂。北方的馬兒早已習慣這種疏矮山林,幾乎可以在其中無礙狂奔,如履平地。

    不過,林杉與陳酒不繼續走土路,而是提韁馭馬登山,主要原因還是他們已經趕上廖世與嚴行之的腳步了。

    上了山頭,山上坐騎於馬背上的一男一女遙遙看著山下土路上徒步行走的一老一少,馭馬的速度也慢到同等步速。四個人就以這樣的方式,在遙隔數百米外一高一低的兩條平行線上同行。

    行走在土路上的那個佝僂乾瘦的老頭兒背後背著採藥的竹簍。脖子上像掛著項鏈一般框著藥箱的皮帶子,因為填塞滿數量從不低於四十三個小藥瓶子而頗有些沉重的藥箱子,此時就像項鏈前端的大寶石墜子。隨著他一步步行走的動作起伏而在凹進去了的胸前彈跳著。

    老頭兒瘦如竹片的肩頭還掛著那條塞滿鹵乾肉片的褡褳,褡褳的尾梢則掛著那只盛了五十年老酒的老葫蘆。在他胯骨上一彈一彈地也在「行走」著。

    廖世將嚴行之身上的負重全部甩到了自己並不壯實的肩背上。

    太醫局醫正嚴廣唯一的孫子嚴行之走在廖世身側,他挨得極近。山上兩個騎馬行走的人視野裡略微模糊可見,嚴行之的手放在廖世背後藥簍的下方,似乎想盡可能的用手托一托,幫廖世減輕一些重量。

    在北地生活的這三年,正是嚴行之的成長之年,肉多菜少的飲食環境,讓這個來時還與廖世齊高的少年。如今已經成長至肩膀就能到廖世額頭的身高。

    為了扶著那背在廖世後背的藥簍,嚴行之必須微微躬著身行走,於是這一老一少二人同行的模樣,看起來要多彆扭就有多彆扭。

    這邊山頭上騎馬緩行的林杉終於不忍歎息道:「那只藥箱子裡放的都是藥師視作珍寶的藥瓶,所以箱子用了三層材料製作,中間有一層鍛打了上百次做成的鐵板。那箱子雖然不大,但我稱量過,加上那些瓶子,大約共重將近三十斤。再攏算上他背後竹簍裡那套登崖掘藥的工具,他這一身行頭得有五十斤了。」

    騎馬行在身畔的陳酒斟酌著道:「大約是後院井亭旁水桶打半桶水的重量?」

    林杉點了點頭。又道:「廖叔叔要負著這半桶水的重量行走大約四百里路。」

    「四百里?」陳酒目露一絲驚訝,望著山下土路上以一種有些彆扭的姿勢緩慢行走的老少,她思索了一番後才又說道:「從這方向看去。他的師門所在,應該到達中州碧水環山。不過,中州的人你能使得動,他不讓你派人送他,你也可以調使中州那邊的人接應啊。」

    「可能是在中州範圍,但未必是在碧水環山……我知道得也並不準確……」林杉有些懊惱地低了一下頭,然後很快又抬起來,「廖世算是與我的恩師同輩,但他的師門是早在幾代以前就與北籬學派分割了。否則傳承至今,不會出現專長造詣上這麼大的區別。他們藥谷既然已經**成派系。北籬方面也不好干預。或許只有北籬學派這一代的正式傳承者才能運使足夠人力查到藥谷的具體位置,但我想還是不知道最好。免得藥谷要遭劫。」

    在林杉的話裡聽到「北籬學派繼承者」這幾個字眼,她倒沒深思什麼藥谷可能會因為地址洩露而遭到怎樣的毀壞,她只是不自覺地想起幾天前廖世對她講解的那番話。

    關於行事極為低調、但運程之長久幾乎與前朝運作時年等同的北籬學派,竟有著如同修道者法則的古怪學派規矩。

    倘若林杉不能繼承這個師門學派傳承者的位置,或者在回師門晉位比試之前,就主動放棄資格,那是否就意味著他可以不必遵此規定?那也就等於說,他才可以真正對身邊令他欣然喜歡的女子做出攜手一生的承諾?

    旁觀陳酒似乎用心思索著什麼,微微出神的樣子,林杉卻難準確識得她此時心中的那些想法,只以為她還在琢磨藥谷的位置問題。

    略作斟酌後,林杉慢慢說道:「雖然這回去的路只有廖世知道,但既然是他主動提出要帶嚴行之去藥谷,一路上再遠他也應該能照拂得好的。」

    陳酒收回了自己飄遠的思緒,聞言輕輕點頭。而等思慮回到眼前,她忽然就想起一件以前她聽林杉偶然提起過的有關藥谷的事情,忍不住問道:「莫非藥谷擄去孩童練藥傀儡的事是真的?」

    ————

    當土路一側百步開外的山頭上,那騎馬緩行的一對人談論某個話題快到了一處關鍵節骨點上時,與山

    山脊平行的土路上,那個前胸後背都負了諸多重物、似乎因此被壓得身形更佝僂了的老頭兒,也正與他身畔那個少年人把話說到了一個快要吵開的境地。

    嚴行之想要卸下廖世背上的竹簍。替這位他無比尊敬的長輩背負一些重量,卻已經是輪到第六次被老頭兒乾瘦的手掌推開。

    「竹簍而已,又不重!」剛剛被推開的嚴行之暫時沒有靠近過來。與廖世保持著三步距離的間隔,他被拒絕多次。不禁也有些奇異的惱火起來,揚眉又道:「你不讓我背,我心裡的擔子更重!」

    廖世卻依然絲毫不退讓,鼻孔裡噴著氣地說道:「瞎胡鬧,這不過就是半桶水的負重,我還背得起。」

    在他說話的時候,就見他一手按在胸前那只藥箱上,讓它不那麼頻頻在自己沒什麼肉的胸骨上彈跳磕碰。另一隻手繞到背後,扯著竹簍子底部,讓它不總是朝瘦削的肩膀兩邊打滑。

    但這副動作,在嚴行之看來,則有些像是他在保護自己的東西,不再讓自己碰到一絲毫的樣子。

    嚴行之撇嘴說道:「我知道藥師要帶我去一個有些遙遠凶險的地方,這幾天都很注意在調養身體,四百里路而已,不說全程讓我替你負重,至少二百里負重還是做得到的。」

    「然後剩下的二百里。你想讓我把你也背上?」廖世口舌無比犀利地說道,略一頓聲,他就又道:「那才是要了我的老命!」

    嚴行之沉默了。眼底一片沮喪。

    關於他們嚴家家傳四代的那種怪病,至今還未弄明白病因。三年前自己身上開始出現那種怪病的初發症狀後,雖然有廖世無比精確的研藥施為,他的自我感覺還比較良好,但他不會忘記,他那位哥哥從病症初現到病死的時間,不過三、四年的光景。

    如果不是有藥師第一人廖世的悉心治療,嚴行之覺得自己很可能已經走到他那死去哥哥病入膏肓的狀態。

    可是,自己身上現在還未出現太過嚴重的病理爆發點。真的就能完全證明,自己還未處於病情嚴重的狀態嗎?或許現在體能上的良好狀態。只是用藥精細控制的結果,並未真正改變病理體質。

    至少面對他看上去還不錯的治療狀態。作為施治者的廖世一直都是無比嚴謹的態度,精神上從未放鬆過分毫。

    既然連藥師對此病都不敢有絲毫懈怠,他這個根本還沒將他這家族怪病摸清楚原因的病人,的確應該處處謹遵醫囑才對。

    而對於這種家族怪病全面爆發時的慘狀,嚴行之實在不想再回憶起他那位哥哥死前的樣子。

    其實廖世也不想說這樣的狠話,只是嚴行之實在太韌了,他才會使快刀斬斷之功,口頭上的話自然就鋒利起來。

    廖世向來不喜歡與人爭辯在口頭虛言上,除了探討新科目的藥理——在這一點上,他也向來認為,只有他那位近妖的師弟才配與他共討——對於其它生活上的瑣碎,他則是選擇能避就盡量避口不言,避免不了的,他便會以最簡短的話以最直接的方式表述最真實的結果。

    例如面對一個重病之人,生即是生,死即是死,他極少說什麼幾成把握這類話。這麼說話的確很傷人,也給他帶去了不少麻煩。作為一個人,能說些漂亮話本該是常備技巧,但廖世自小在藥谷較為封閉的生活環境裡養成的就是這個脾氣,誰也無能輕易改變,包括他自己。

    此時老頭兒看著少年垂頭不語的樣子,又有些不忍心,便語氣緩和了些,但再開口說的話依然顯得有些乾硬:「再等等吧!」

    嚴行之聞聲慢慢抬起頭來,他的眼神裡沉鬱之態猶在,此刻又新生一絲疑惑。

    因為他從廖世的語氣裡聽出,他們似乎真的在等什麼人或什麼事,但這卻是在出發之前,廖世叮囑了他許多有關遠行的細則,做過充足的跋涉準備,卻唯一故意漏掉未告知的事情。

    而彷彿只要等到了這某個也正在等著他們的人或事物,會對他們此刻負重長途跋涉的境況有很大的幫助。

    「等什麼?」嚴行之忍不住問道,不自覺間,他就停下了腳步。

    「叫你等。你就等。」廖世也略微頓足,臉上則是忽然頗具神秘感的一笑,仍然不肯把話講明。「不過,可不是叫你等在原地。我們還是要繼續朝前走的。」

    「噢……」嚴行之快跑兩步,跟上了廖世的步伐。

    雖然他明顯能看出老藥師有話藏掖著不肯爽快點說明白,但他很清楚老藥師雖然性格孤僻說話難聽,卻連對陌生人都不會心存歹念,更何況對他這個已經正式承認了的藥童小跟班。不說便不說,反正不會礙著誰。

    嚴行之只是身體生病,他身為名醫世家子孫,從小接受世家教條的培養。以此塑造出的良好性格是不會因為身體生病而輕易改變的。

    他不是毛躁性子的人,而老藥師終於承認收他做藥童的事,讓他對自己的「纏」字訣充滿信心。今日不得知,他會想辦法改日趁老藥師心情好的時候再不厭其煩的套問一番,絕對能有收穫。

    望著嚴行之若有所思的樣子,廖世心底裡念頭一動,本來想問他又在打什麼小主意,但話到嘴邊又改了,只是以很隨意的語氣說道:「四百里是林杉告訴你的?」

    「是……」嚴行之不假思索地點頭,但他很快似乎從廖世的話裡悟到了別的什麼信息。當即又追問一句:「難道不是嗎?」

    「呵呵。」廖世乾笑了一聲。

    本來他不想就此事多說什麼,但一想到林杉終於也被自己騙了一回,他就有些小得意。此時只有些可惜自己的鬍子不夠長。

    為的正是勸阻他那師弟。自此他的師弟就再沒出過藥谷,當然也就不會再抓人進谷煉傀儡了。廖世與他師弟約定,他每年都會回藥谷一次,只要他師弟能安分點。」

    陳酒臉上疑惑神情更重了,不禁問道:「這麼狠心可怕的人,難道也會害怕孤獨?要他師弟每年回去陪他幾天?」

    林杉沒有立即解答,只是反問道:「如果你有足夠的糧食,不停的釀酒,但卻沒有一個人來喝,而你對酒的熱愛致使你仍然忍不住繼續釀造下去,直至滿屋子裡都堆滿了酒,甚至還出了新的品種,卻仍然沒有一個人來喝,你會感覺如何?」

    陳酒若有所悟地喃喃說道:「那的確有些孤獨。」

    「所以廖世每年回藥谷一次,雖說確實是為了陪他師弟幾天,但陪伴的內容卻不是手談、垂釣、飲酒那種樂得清閒的事情,而是斗藥。」林杉輕歎一聲,「他師弟用毒的手法更狠辣,倘若出谷行走。幾乎是不會被世情包容的怪人。」

    一路聽林杉說到這裡,陳酒隱隱意識到一個嚴重問題,眼神微微一瑟縮。輕聲詢了一句:「據你所知,廖世與他那位師弟。誰的毒更厲害一些?」

    林杉聽出了陳酒的擔心,神情反而緩了緩,溫和說道:「這兩個人都是百毒不侵之軀,即便誰下手重了些,至多躺幾天,並不可能害到性命。藥谷的人無一日不用藥,毒對他們二人來說,就跟我們每天會接觸糧食一樣。」

    陳酒忽然說道:「是不是他們被自己的藥毒倒了。就跟尋常人吃飯噎著了、吃撐了的結果差不多,讓他們休息幾天不吃就自然好了?」

    林杉聞言不由得滯了滯神,然後失聲笑了笑,說道:「差不多,只能說差不多,毒還是少吃為妙,雖百毒不侵但也只是有一副肉軀吶。」

    陳酒抬手並起兩指,掩唇笑了起來。

    林杉含笑與她對視了片刻,然後才側目又看向了那條土路,就隱約能看見路上的一老一少仍然繼續在說著什麼。

    廖世直至出發的前一天。也未真正告訴他,藥谷的具體位置,但大致的方向他還是知道的。所以他為此找人調查安排了路線接應。

    此時看廖世與嚴行之依然不緊不慢地走著,彷彿只是在閒遊某景點,沒有多少趕路的樣子,林杉很擔心等天黑下來,他們可能都還沒法走到既定路線裡的下一個鎮子歇腳。

    而如果他能聽清那一老一少兩人剛才說到的距離問題,估計他不但不會擔心,還會有些惱火。

    ————

    關於對藥谷毒霧的疑問,在聽了藥谷傳人的親口解釋之後,嚴行之已經驚訝得張嘴忘言。

    廖世看著他只是補充說道:「我破例告訴了你這個大秘密。你可不能隨便說出去呀!要是別人知道了,傳開了。藥谷必得遭殃咯!」

    嚴行之連忙搖著頭說道:「我當然不會說啦,否則藥谷就不是秘密了。」

    「你這孩子。還真是有一副淳樸心腸,這麼快就向著藥谷著想了。」廖世心生一絲欣然之意,但他越見著嚴行之心向藥谷,就忽然越覺得自己應該提醒這年輕人一些事,便又肅容說道:「你既然聽過毒霧的傳言,當然也不會沒聽過藥傀儡的傳言,你怎麼反而不問後頭這件事,怕惹我不高興?」

    關於這兩個問題的選擇先後,嚴行之的確考慮到在廖世面前避重就輕。忽又聽廖世自己提起此事,他一時有些無言以繼,不知該不該繼續避重就輕。

    煉製藥傀儡的傳言,幾乎是給藥谷扣了一頂滅絕人性的污跡帽子。如今自己差不多算半個藥谷傳人,以後輩身份在老藥師面前大談此事,總會有些不妥吧?

    「唉……」廖世長歎一聲,語氣裡透著濃郁惆悵感地說道:「這算是藥谷最為世人詬病、也最難洗脫的污跡了。但我現在要帶你去藥谷,這件事就算你不問,我也要告訴你,好叫你事前防範,到達藥谷後也能少些不適應。」

    其實只待廖世承認藥傀儡的事情,就足夠令嚴行之不適應的了。

    藥谷被世人詬病的這條污跡,嚴行之因為成長於名醫世家,聽得也比尋常人更頻繁。在不少的醫者眼裡,藥谷就是醫界敗類,兩位藥谷傳人的形象更是被妖魔化了,不然怎麼會有「藥鬼」與「妖醫」這兩個稱謂呢?

    但嚴行之卻一直私以為,藥傀儡的傳言只是訛傳。

    廖世在世間的名傳雖惡,但經過近幾年裡的相處,嚴行之認為自己已經足夠瞭解這個孤僻的老者。老藥師長相醜陋,說話難聽,連從背後看他都無法看到一點形體外的魅力,但這個老者其實只是不夠熱忱,不夠委婉,卻不惡毒。

    至少做不出拿活人煉藥這種可怕的事情。

    但他現在卻主動承認了!

    「藥谷裡的傀儡兒大約有六個……嗯……這個是我四年前回去時數得,不知道現在還剩下幾個……」

    「那幾個傀儡兒臉比較白,看人時眼神也比較直,當你看見他們時別覺得害怕,但也不要試圖跟他們說話,因為他們已經不會主動思考了。」

    「還有啊。如果有傀儡兒叫你去什麼地方,別應他們就行了。還是要再叮囑你一聲,等到達藥谷之後。不要聽那裡任何人的話,包括你那位師叔在內。對於你來說。他就是個瘋子,沒有師長情分可言,極其危險。」

    「哦,還有關鍵的一點沒說。如果看見你師叔請你吃或喝什麼,不要以為他給他身邊的孩子試吃過,你也就可以放心吃了。能跟在他身邊的藥童都是煉過的,不懼任何毒物,你比不了。」

    「……似乎有時

    候連我也分辨不了。那些食物對你來說是有毒的,因為我也嘗不出來,這可如何是好……」

    廖世慢悠悠嘮叨了許多話,與他並肩而行的嚴行之不僅沒有回應半句,還漸漸的腳步慢了許多,掉隊到廖世背後去了。

    廖世只得站住了腳步,回頭看去,就見嚴行之乾脆也停步於原地,年輕的臉龐微微發白,眼裡全是吃驚神色。

    「不會是現在就嚇到你了吧?」廖世誤解了嚴行之的神情。但從他的觀察角度看來,的確也很難讀懂嚴行之此時的心緒。

    癡怔了片刻後,嚴行之才喃喃說道:「如果藥傀儡的傳言是真的。為什麼當我向爺爺提拜師藥谷的事時,他並未有半句提到此事,只言及我若能通過你的考驗,就算他也同意了?」

    「嚴廣老兒真是這個意思?」廖世遲疑了一下,一絲詫異忽然浮現在臉上,又換言問道:「莫非你一直以為藥傀儡的傳言只是虛言?還是說如果證明了藥傀儡之事屬實,你就不願去藥谷了?」

    嚴行之無言以對。

    當一個人一直認定的一件事忽然被推翻,因此激起的心緒變幻之複雜程度,一時之間真的很難用任何方式來表達。

    廖世早已看淡了世人對藥谷的偏見。甚至旁人對他的師門潑再多的污跡也不要緊,反正他也不打算懸壺濟世。從未考慮過結交貴族名流,他也不缺銀子使喚。名聲臭就臭吧!

    然而當他看見眼前這個綴在自己背後,幾年間從少年長至弱冠年紀也都形影不離的小跟班,也對他流露出一絲質疑神情,不知怎的,這一絲縷的負面情緒很快在他眼中心中被擴大,令他有些難過。

    若說他與世人無所交集,其實也不盡然絕對,他只是結交的朋友極少,但這極少的幾個熟知的人,其實在他心裡都有不低的份量。

    否則他不會因為十多年前,那個名叫葉子青的女子給他打造了一隻藥箱子,他就無償給她的女兒治療了五年體毒,還做到了完全治癒,附贈她的女兒抗毒體質。

    要知道前朝太后給他治死了,當今皇帝召了他幾次,要他給二皇子治療,他都是不肯去的。

    他隱居了五年,好不容易讓世人漸漸淡忘他的存在,但為了救林杉一命,他回來了,卻差點剛一進帝京大門就被一群殺手當街斃命。

    為了救林杉,他又花去了三年時間,以及將他隱居五年跋涉數千里山路搜來的諸類奇藥消耗了大半。這些資源也都是他用生命時間整合的,有些難得一見的藥材,他甚至把備留著的標本也用掉了,不知今後還有沒有機會返回採集的原地再謀原藥。

    如今再為嚴行之治療,雖然有一半原因是為了履行一個承諾,但事至如今,多半還是因為他漸漸在心裡承認了嚴行之的絕佳品格,有意惜之。

    多年以前,廖世負了嚴家祖爺嚴廣的一個請求,說好了要給嚴廣的老母親治病,結果治療之事才開始了兩個月,廖世就因禍蹲天牢去了,嚴廣的老母親沒堅持多久也就去世了。雖然當時廖世未必能治好那位尊老婦人,但失了承諾卻是事實。

    如今見嚴家獨孫有難,並且同樣是劫在十多年前那個錯過的承諾上,他不能再視而不見。

    而若能治好嚴行之的家族怪病,帶他回藥谷這一趟,廖世還可能是要正式收徒的。

    如果是葉子青揪著他的耳朵,大叫:「老妖怪,滾吧!」;又或者是莫葉撇嘴不懈地對他說道:「惡老頭,我就不叫你爺爺!」;林杉拿酒灑他;嚴廣與他唾沫四濺地大吵,你一句「駝背老兒,怎麼越長越縮水了?」我一句「老不死的,真沒想到你還能喘氣哩!」……這些他設想過,也正好體驗過的場面,廖世都並不放在心上。對他而言,這些毫無禮敬可言的待遇,就如家常便飯,今天被撐到,歇一歇,明天還可以繼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