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歸恩記

正文 (758) 謀多有失 文 / 掃雪尋硯

-    心中的雜念一閃即過,岑遲不再多想,略微低頭,下唇湊近方無遞來的水杯,含了口涼水合著那顏色有些詭譎的小藥丸嚼碎吞下。

    第一次服食這種藥丸時的感受,他依稀還記得,但此時當他再一次感受到這種藥丸的藥力時,心裡還是止不住有些驚訝。

    一團焰火自腹中燒起,但只是燒到了五臟六腑,如被困在鐵爐中,並不能烘熱因為失血過多而冰冷的四肢。這種體溫上的差異感受,怪異得令人無法描述,然而即便非醫道中人,也能體會到,這是病態的藥效。

    儘管如此,嘴唇絲毫未恢復血色,但雙頰卻燒出幾縷血絲的岑遲,又很受用的感覺到,服藥之後身體確實舒服許多,神智上也清醒不少。

    只是胸腔裡跳動的那顆心臟有些煩躁,如在鍋子裡受高溫灼烤的豆子,有些不規律的跳起落下,高低輕重不一,似乎還有炸開成碎的可能。

    岑遲閉上眼睛,盡可能將呼吸梳理平緩下來,以圖病態心悸的感覺能漸漸平復一些。

    這第二次服用藥丸,他的感受比第一次時更清晰些,察覺到這藥丸的邪門之處,他偶然心生一絲畏懼,暗付道:這藥果然不能隨便吃,藥性太猛烈了。

    想到此處,他腦中忽然又冒出另一種念想,忽然睜開眼說道:「老道,你這藥讓我不禁想起一個人來。」

    「你指的是廖世吧。」方無摸須說道,「我也想到了,這種毀譽參半的藥。很可能是他的手段,但這藥確是蕭曠給的,我並未見過廖世。」

    這話方無在第一次給岑遲吃紅色小藥丸時就說過,只是那時候岑遲已處於半昏迷狀態。方無覺得他可能已經忘記,就又重複了一遍。

    可實際上岑遲並未忘記,也沒有因為方無把藥的事情推到大師兄身上,就斷了懷疑廖世的念頭。

    廖世雖然屬於北籬學派的旁支傳人。但與岑遲這個北籬主系弟子隔得可不止一代,照說雙方不會有什麼來往也屬正常,事實也確是如此。現在岑遲忽然認真思考起這個人來,乃是因為他將這個人的線索搭到了二師兄林杉頭上。

    岑遲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據我所知,廖世因為前朝老太后的事,厭絕了皇帝家的人,竟也將救贖了他的南昭新君一家子也算了進去。因而他在離開天牢後的行蹤,一直是極為隱秘的。連皇帝都瞞著。卻只有師哥知道。」

    方無知道他有兩個師兄。一時有些不習慣這種有些古怪的稱謂,遲疑著道:「你說的是……林杉?」

    看著岑遲點頭,方無思索著道:「這個應該不難解釋。早些年蕭曠被北國王府軟禁,是林杉救他脫離牢籠。又安置在京都,他二人來往可比你頻繁多了,關於廖世的行蹤,可能早就串了消息。」

    「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師哥救大師兄回國,過後不久他就退出京都,十年未歸,哪還有頻繁來往。何況,在師哥離京的第五年,廖世只在他隱居的村鎮現跡半年,就又徹底失去蹤跡……」岑遲說到這裡,稍微頓聲片刻,緩和了一下因為說話久了,身體虛弱而急促起來的呼吸,也是猶豫於接下來的話要不要對方無說得太直白。

    「其實,史靖一直在尋找廖世。他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勇武決斷,但思謀在他看來還不足厚,這樣的將才在一直拿不到實際兵權的丞相家,可真是尷尬;史家二子是個瘋傻兒,不提也罷;倒是史家三子,城府頗深堪比老子,史靖這個做爹的也對這個兒子極為上心,但是史家三子有個隱疾,就是不能見血。」

    話說到這裡,岑遲的嘴角滑過一絲意味難明的笑意,接著道:「這個癔症簡直就是人之死穴,而且誰都有能力控制,否則皇帝怎麼放心這樣的角色在樞密院任職。利用他的頭腦處理繁瑣的事務,而他卻絕不敢不盡心去做。」

    方無詫異道:「皇帝不怕這對父子串通消息,狼狽為奸?」

    「史靖手上沒有兵權,掌握國朝財政收入的權柄又分給了幾個尚書,他能做什麼,不過只是給皇帝做根筆桿子,字寫得再好也只是虛浮幾滴墨痕。」岑遲緩慢搖了搖頭,「這就好比一隻枕著魚睡覺的貓,若吃魚,立即會被漁人憑理殺死,若不吃,則被自己饞死。虧了史靖這隻老狐狸,竟這麼能忍。」

    方無忍不住道:「也許他是真的歸心新朝了呢?」

    「誰知道呢,當年他投降得太快了,太聰明了。這樣聰明的人要麼難以易主,一生只願意忠心於一個王,要麼就是只以利益為主,一生奸詐,不忠於任何人。」岑遲望著方無輕輕歎了口氣,「總之當今皇帝始終不能對這個人放心,事實上我也覺得,像這樣防人千里外的老狐狸,心思實在難測。」

    方無冷不丁冒出一句:「難道他還想篡位不成?」

    「誰知道呢。可一旦他的這種念頭有朝一日洩露出來,那他所處的環境也必然將他往那條路上推了。」岑遲微垂眼眸,接著道:「前朝三百多年,也不是沒發生篡位的事。畢竟相位離皇位似乎一步之遙,這是極大的權力誘惑,宦海沉浮久了,免不得會有權力**迷惑本心的那一刻,而篡位這種事,一旦有了開始,便不能回頭。

    再有就是,王熾本就是個篡位成功的好榜樣啊!

    任誰上升到相位這一步,可能都會在心裡設想,一個遠駐千里之外的武將,都能篡位成功,如我這般熟知朝綱細則、群臣脈絡的人,為什麼不能試一試?」

    在這荒僻邊陲的小縣城客棧裡,有一種話題既然開了頭,岑遲也沒再刻意藏掖。

    方無是修道中人,對皇權也沒什麼深植入骨的敬畏,即便此事岑遲把皇帝家的秘辛扯出來,他也只當是在聽一個故事罷了。

    不過,在聽完岑遲的這一番分析之後,他還是禁不住因人性之複雜而感慨了一句:「看來太聰明也不全是好事。」

    「身在宦海,還是聰明些好,否則莫名其妙的就死了,拖累了一大家子人。」岑遲淡淡笑了笑,「如果史靖不走那最後一步,皇帝也不是不肯放過他,畢竟史靖平時的政績還是做得很工整的,若非他行差踏錯,皇帝也不好隨便捏個借口殺老臣,有損自己的賢君做派。」

    方無乾笑兩聲,斟酌片刻後說道:「但看樣子史靖賊心未死啊。」

    岑遲聞言,眼中流露出新奇神色,故意問道:「老道,你何出此言吶?」

    「你這是明知故問。」方無瞪了岑遲一眼,接著又感慨說道:「我彷彿明白你為什麼一定要殺高潛了。我們此次出行,表面上的借口是找廖世求藥,實際上史靖把十家將中最強的高潛派來跟著,算是一把雙刃劍。

    倘若事情擱在以往,史靖找到廖世八成是捉回去給他兒子治病,但現在……這兩人一旦碰上,廖世可能就凶多吉少了。

    二皇子身體孱弱的事情,對宮外平民而言都不是秘密,廖世的名聲是臭了點,但在深知其根底的人心裡,卻仍是醫技精妙之人,史靖背著皇帝找廖世的事情若是傳到宮裡去,不免引火燒身。不如先下手,斷了這條救路,用自己兒子的獲治機會換一個二皇子,還是值得的。」

    話至末了,他長歎道:「生在這樣的家世裡,不知是幸與不幸?」

    ……

    ……

    「我要練劍。」凝神片刻後的莫葉忽然開口,但她的視線還沒有離開她那只右手,「恐怕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克服那點心病。」

    她又靜待片刻,才意識到厲蓋沒有回答她的這個問題。

    她也終於將視線從右手上移開,盯向厲蓋,追問了一句:「幫我克服心中障礙,不也是厲伯父今天與小女子一番交談的主要目的麼?」

    「剛才我也對你說過,我不擅使劍。」厲蓋終於開口,語調漸漸恢復到決然硬朗,「抱歉,幫不了你。」

    「厲伯父每天都要為山積公事勞心,剛才小女子在書房裡也已看到了,所以即便您準備親自教小女子劍術,小女子也不敢有勞伯父。」莫葉說話的口吻忽然變得十分恭敬,到讓厲蓋初時聽得只覺有些刺耳。

    「雖然我的確認識許多江湖上的高手,但你若籌謀著讓我幫你請劍藝師傅,也是不可能達成的事。」厲蓋難得主動一次提前開口,雖是說著拒絕莫葉的話,但沒有像初時那樣冷絕,而是憑了些理據,「你練了乾照經,便很難獲得可以匹配的外練劍術。不要妄動改變什麼,那樣只會讓你徒增痛苦。你也不會有機會知道散功之法,實際上那跟自殘沒什麼兩樣,你應該不想在準備做的事還沒達成之前那麼幹。你就死心吧!」

    厲蓋頗費了一番口舌,話繞一周,還是最後一句話點明他說了這麼多的本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