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回唐

《》殿堂歡 第294至297章 萬事俱備 文 / 召白

    去北海邀請李邕加入書院的事情,杜甫一口答應了,不過杜甫並沒有向李清做什麼保證。()雖然杜甫跟李邕認識,並且作為前輩的李邕對杜甫的才學極為賞識,但是想讓李邕辭去北海太守的官職而入什麼書院教書還是很困難的,畢竟現在的社會風氣做官要比教書的地位高上很多。

    李邕雖然年邁,大約也不會貿然想辭官不做而來長安書院當個閒散的教書博士。

    李清也沒有太過勉強,只是對杜甫說盡力而為,能請來固然是好,如果不能請到也沒有關係,這也只能說是李邕命運了。

    柳績的案件即將發生,李邕在李林甫的構陷之中難逃死亡的命運,在這時候,作為當事人的柳績、杜有鄰、李邕是不知道有這種命運的轉折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李清給李邕伸過去的救命稻草如果不能抓住的話,那真是李邕命該如此了。

    總不能跟這位鼎鼎大名的「李北海」說不久之後你即將被迫害而死,還是早點脫身來書院安身養命吧。

    杜甫最近一段時間除了參加一些長安城的詩會、宴請之外,便是在《長安時報》做事,雖然也在準備明年的春闈,但是依照杜甫的才學,正常的話考中進士應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所以杜甫倒是有些清閒,不然也不會答應去往北海跑一趟。

    從長安去往北海,來回需要花費不斷的時間,事情既然已經定了下來,杜甫隨後便上路了,跟去的自然是裴元俊和崑崙。

    李清的日子重新回到正軌,《論語正義》的出版在長安城中的影響持續發酵,李適之等名士大儒之流對這本關於《論語》的註解評價頗高,推波助瀾下,長安城的士子爭相一睹為快,先期印刷出來的五千冊書籍在數日之間就銷售一空。文淵齋那裡,貞煥已經安排人趕緊加印了。

    如果說《數學要義》的出版使得李清在長安城士子之間有了「算學宗師」的名頭,那這次的《論語正義》的出版才算得到了這些學子的承認和尊敬。學問無有先後,先達者為聖,李清這兩部著作的出版奠定了自己在長安士林中的地位。長安城中甚至於開始流傳李清是天上神仙轉世,星君下凡的傳言。

    李清名聲大震,使得登門侯府拜訪的人絡繹不絕,這讓李清有些不勝其擾,宴請自然也是不斷,這個基本上被李清全部拒絕掉了。

    一來是李清興趣不大,二來也的確是沒有時間。

    這段時間,李清正在忙碌著編纂有關後世物理、化學等方面的書籍。當然,內容十分淺顯,僅相當於初學者的水平,但是其中列舉的例子卻是平常所能見到的事情,就連道門之中一些法術的解析也在其中的。這種做法引起了道門之中道術派別的不滿,當然,這都是後話。

    事情一切順利,趕在八月中旬有關物理、化學、生物等方面的書籍也正是出版了,這些書籍的出版並沒有引起太大的轟動,遠遠不及《論語正義》出版帶來的震撼。當然,真正對方面感興趣的人也不少,有些是書生學子,有些卻是長安城的工匠。

    李清隨後出版的這些物理、化學方面的論著在這時候的人們眼中屬於雜學的範疇,大部分人還是不太關注的,多數的士子並不看重,倒是從事勞力的工匠們對這些很感興趣。

    八月中旬,書院那裡的建設已經全部完成,從佈局等看幾乎像是一間後世的大學,自然因為朝廷將作監的出馬,看上去更像是一處園林建築,裡面亭台樓榭,小橋流水,河渠湖泊,青草花木,一應俱全。李清是下了大力氣建造書院的,道門之中也是不計成本的投入,過來參觀的書生學子對此流連忘返,很多人都開始期盼書院的招生考試了。

    八月十六日,在中秋過後的第一天,王和之拿著手中的樣稿過來詢問李清的意見:

    「小郎君,書院招生的章程都在這裡了,您過目一下,看有沒有遺漏的地方?」

    這些天,王和之跟對李清忙碌編纂書籍的事情,也一併開始忙碌書院招生的事了。書院的架構、規模等等信息已經在此前出版的《長安時報》上一一刊載了出來,這次王和之過來是最終確認即將發佈的書院招生的章程。

    李清接過來,看了下,招生章程是李清親自擬定的。

    其實沒有太多的章程,書院的招生不似國子監那樣按照尊卑劃分,普通的平民根本就沒有資格入國子監和弘文館這類的國學院讀書。而李清的書院招生的標準卻沒有這方面的限制,只要學識夠了,不論尊卑,皆可入書院讀書。

    李清知道這個標準大約會引起不小的反彈,特別是勳貴之間的反對,但是李清依舊堅持在書院之中不能有身份等級的區分,書院的招生只看學識,不論身份。

    招生的章程基本上還是此前李清所說的那些規則,並沒有太大的變化,李清看完,點點頭,對王和之說道:

    「就這樣就好,在明天的《長安時報》上刊登了吧。招生也要馬上開始了。」

    王和之看著李清,有些遲疑地說道:

    「小郎君,這個章程會不會引起長安城中一些達官貴人的反對?」

    反對是一定的,這時候讀書的權利依舊還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雖然朝廷沒有明令禁止哪些人不能讀書,但是資源的傾斜,科舉制度的限制,還是斷絕了一部分人讀書識字的權利,就連商人階層都不能參加科考,更不要說處於社會底層的那些奴婢了。

    這時候,讀書依然算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書院這樣做,一定程度上破壞了這種約定俗成的規矩,不光是那些達官貴人們反對,就連一些世家怕是也要反對的。

    自然,李清並不想挑戰這些掌握權勢的人。書院不是教小孩子識字的小學堂、私塾,而是類似於國子監這類的高等的學院,招收的自然是那些讀過書並且有一定學識基礎的人,而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有資格的,雖然身份可能是平民,但是依舊有著跟勳貴世家等一樣的讀書權利,這些人倒也算士子的階層。

    李清擺擺手,說道:

    「無妨,只管登出來就好。」

    其實,書院的招生的對象還是一般的書生學子,那些有品級、地位的勳貴的子弟想要上學依舊會選擇國子監這一類的官學,不可能一下子就衝進李清創辦的書院。

    章程發佈之後,接下來就是忙碌招生考試的事情,而這個才是最為主要的。

    為了給書院造勢,除了在《長安時報》上面連篇累牘的報道之外,道門諸位宗師講道的道場也臨時搬去了建好的書院那裡,這倒是讓書院這些天人滿為患了。

    書院雖然是按照李清個人的意見在規劃,但還是有著道門的宗派影響在,因此開設的課程裡面,道門的一些相關的經學成為了必修的課程,跟儒家經典一樣即將成為學生在書院必須學習的東西。當然,這時候的聖上李隆基崇尚道教,還專門命官學開設了玄學的課程,書院在這方面加強一下,倒也不會引起書生們太大的反感。最近隨著道門在長安城傳道的影響,道門的信仰在士子之間也有了些許的進展,雖然這些學子不算是真正的道門弟子,但是對道門所宣揚的一些理念還是有著或多或少的認同。招生考試是一件大事,接下來才是考驗李清的時候。而之前所有的安排也在招生的章程刊出之後有條不紊的進行開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