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回唐

《》殿堂歡 第234章 有佳人上門 文 / 召白

    上元節過後不久,天氣變得暖和起來,乾燥了一個冬天的長安下起雨來。

    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沒有下幾場雪,這場春雨來得及時,春雨如酥,有些清冷的雨水把長安城洗了個明淨清澈。花草樹木已經開始發芽,京城各處開始綻露出絲絲綠意,取代了灰突突的景光。

    過了新年,李清才真正開始忙碌起來。

    《長安時報》的事情因為有劉晏和王和之幫忙,已經變得輕鬆很多。然而報館畢竟剛剛設立,很多地方並不完善。缺人、缺消息來源、缺能夠持續投入的資金等等,都成了擺在李清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劉晏和王和之雖然是報館的主編,但是辦報紙一事就像摸著石頭過河,兩人並沒有什麼經驗。李清在這裡還是主心骨,報館裡面的人員的配置、資金的籌集等還是李清在拿主意。

    《長安時報》以後該怎麼發展,李清跟劉晏、王和之兩人商議了很長時間,雖然劉晏和王和之希望《長安時報》能夠更多的像官報那樣轉變,最終變成能夠影響世俗、監察朝廷等功能的報紙,然而李清還是堅持要做娛樂性質的報紙。

    對於報紙消息的來源,李清卻是啟用了後世的記者的制度,而王、劉兩人一開始對此有些反對。

    長安城中若論誰的消息最靈通,自然是整日混跡於長安街頭的那些混混。這些人整日出入長安各處裡坊,在酒肆、客舍、風月場所混跡度日,聽到的自然是第一手的消息,而這些消息往往是《長安時報》這種娛樂傾向的報紙所需要的。

    在李清提議招募一些這種人給報館提供消息的時候,劉晏和王和之連聲反對。在劉晏和王和之心中,因為《明報》報館裡面人員配置的原因,能夠參與《長安時報》報館的人也必然是才學極佳的讀書人,一個混跡於長安市面上的街頭混混如何能夠成為報館的編外人員?

    因為囿於消息的缺乏,最終兩人還是同意了李清的提議,不過具體的人選需要仔細的商酌。

    而李清心中有一個合適的人選,那就是何彎彎。

    何彎彎算是長安城底層的代表,生活在長安很多年,對京城裡面的門道熟悉的很,雖然性子有些散漫,但是能力還是有的。

    李清特意去見了一次何彎彎,說明來意,何彎彎沒有拒絕。在旁人眼中,一位侯爵親自上門邀請何彎彎,是何家祖墳上冒了青煙,困頓了多年的何彎彎和其妹子攀上了勳貴,終於能夠有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了。

    何彎彎沒有理會這些,之所以幫李清還是因為李清的誠意,自然,上次解救何小妹的原因也有。沒過幾天,何彎彎就找來了數人,這些人都是長安通,算得上比較可靠的消息靈通之輩,最難能可貴的是,這幾人多少認識些文字,並不是那種長安街頭打架鬥毆、逞兇鬥狠的無良之徒。

    待李清見過之後,這幾人算是成為了《長安時報》的編外人員,為《長安時報》提供最新的消息,根據所提供的東西給予一定的報酬。

    《長安時報》隨著擴版和每天定期發行,能夠編輯報紙內容的人變得更加缺乏,雖然有劉晏和王和之幫忙,人手依舊不夠,之前在報紙上刊出了招聘的告示,然而真正過來應聘和能夠勝任的人很少。

    不過這些並不是最為急迫的,錢財才是。

    「李郎君,我這幾天查看了一下之前幾期《長安時報》的收支狀況,發現現在報館還是入不敷出,因為印刷量上不去,總體還是需要不斷的往裡面投錢。」

    劉晏跟李清說著報館財務方面的事情,

    「現在僅靠賣報紙的錢財抵消不了印刷的成本,雖然我們用了活字,雕版的費用減少了,然而報紙的定價也降了下來,還是處在虧損的狀態。這樣下去,投入的錢財會越來越多。我怕……」

    劉晏沒有接著說下去。

    李清看著劉晏,心中暗歎,這劉晏不愧是後世所稱的「大唐財政專家」,對錢財方面有著自己獨有的敏感性。

    《長安時報》每期的發行依然需要數百貫,而靠賣報紙所得的錢財也不過區區幾十貫而已,遠遠低於報紙的成本。

    這件事成了劉晏最為苦惱的事情,雖然有侯府在支撐,但是這樣下去,一個月的開銷也近萬貫,這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劉晏苦思冥想,也沒能想出什麼好的辦法出來。

    李清聽了劉晏的話,點了點頭,說道:

    「這的確是一個問題。印刷報紙的成本會進一步下降,我已經吩咐貞掌櫃加緊刻制活字,擴大規模,這樣一來就能夠攤薄一些成本。」

    如果發行量上去,自然收入會多些,但是依然不能全部抵消印刷的成本。

    「我想,估計用不了多長時間,報館就有了其他的進項,到時候就能盈利了。」

    李清笑了笑,看著有些迷茫的劉晏和坐在一旁傾聽的王和之,接著說道,

    「以後報館裡面的人都會有固定的報酬,總不能讓兩位無償付出。」

    劉晏和王和之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下。說實在的,兩人過來幫忙之後,都推掉了在別處的差事,同時也沒有了相應的收入,雖然短時間之內沒有什麼後顧之憂,但總不能就這樣坐吃山空。

    兩人過來《長安時報》,是在李清的邀請之下答應的,幫忙的性質比較大,因此也不好意思提什麼酬勞。君子齒於談論錢財這些東西,兩人又是才高氣傲之輩,自然沒有在李清面前提及過此事。然而,李清並不是那種對錢財沒有概念的紈褲子弟,以後報館之中的人都是要有酬勞的,而這酬勞就需要從報紙的盈利上面出。

    「不知道李郎君所說的其他進項是什麼?」

    劉晏好奇的問道,王和之也稍稍往前傾了下身子,想聽聽李清怎麼說。

    細雨濛濛,天地之間一片朦朧,文淵齋中,坐在後堂的三人歡聲笑語,李清跟劉晏和王和之解釋著所謂的「其他進項」。

    因為下雨,東市裡面人變得很少,過來買東西的人站在街道兩旁的店舖屋簷下避雨,皺眉看著飄雨的天空。作為《長安時報》印刷個發行的場所,文淵齋大門緊閉,沒有開門。

    然而,有不速之客登門。

    春雨隨著微風傾斜下來,拍打在文淵齋門前的一把雨傘上,辟啪作響。

    碩大的油紙傘下面是兩個女子,一個六、七歲模樣,另外一個丫鬟打扮。

    那丫鬟對另外的女子說道:

    「小娘子,就是這裡了。」

    另外一人抬起頭,看了看文淵齋,又往東市大街兩旁望了望,明眸閃動,帶著一種靈動嫵媚的美。

    「東市離平康裡這麼近,我竟然從來沒有來過。」

    那女子看著眼前的文淵齋,歎息著說道。

    「小娘子什麼身份,怎麼會來這種地方,娘子需要什麼東西,自然會有樓裡的人置辦,哪裡用得著娘子親自過來這裡。」

    給女子撐傘的丫鬟笑著說道。

    丫鬟望了一眼緊閉著大門的文淵齋,說道:

    「娘子相見那人,直接下帖子去請就好了,依娘子的身份那人也不至於拒絕,小娘子何必親自冒雨過來這裡。」

    「惜夢,快快住嘴。我是什麼身份,豈能跟一個侯爵相比,我們有求於人,只有親自上門才能顯出我們的誠意。過去敲門吧。」女子嗔斥了丫鬟一句,吩咐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