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回唐

《》第一卷 洛神賦 第26章 白玉誰家郎(八) 文 / 召白

    凝碧池位於神都苑東南近洛陽方向,毗鄰上陽宮。洛水穿湖而過,與谷水匯於上陽門附近,隨後順流出神都苑至洛陽城中。

    沿洛水逆流而上,依次是龍鱗宮、黃女宮、明德宮和合璧宮,合璧宮為西苑內最大的宮殿,平日裡李隆基在園林內的時候大都待著合璧宮,會朝臣,判朝政。今天李隆基卻是正在芳樹亭與武惠妃等還有一眾大臣賞春閒聊,大約在晚間的牡丹花賽上可能去瞧上幾眼。芳樹亭與黃女宮隔河相望,離凝碧池並不算遠。

    今日李隆基大開神都苑,容天下大唐子民入苑遊玩,但是範圍還是有限的。從凝碧池沿洛水向下,民眾可以自由遊玩,谷水以上也可駐足,但是過了凝碧池還是有千牛衛在駐紮巡邏,禁止閒雜人等靠近,否則殺無赦。

    這時候的皇家禁軍的神經繃的比以前緊得多,寧可錯殺,也不會放過一個的。畢竟今日大部分在洛陽的皇室和眾位大臣都在神都苑內,有些是確定了要去參加今晚的花魁賽的,有的也是帶領家人遊玩,但是這些官員相對來說在園林內就自由了許多。

    李瑁到得芳樹亭的時候,李隆基與武惠妃和眾位大臣正在賞花,在座的有張九齡、裴耀卿、李林甫三位宰相,另外三省六部的眾位閣老也在列,此外還有兩位親王。

    談論的主題是牡丹,之前李隆基命在座的各位大臣就牡丹為題,作詩一首。頗多人正在絞盡腦汁的想,牡丹詩並不容易寫,因為每年的牡丹花節歌詠牡丹的詩句層不出窮,好的壞的,這些年幾乎牡丹的每個細節都被說道了,如果想寫出有新意的牡丹詩出來是很不容易的。

    在之前也有幾位大臣試著做了幾首,但在李隆基看來都不是很好,其實這時候的李隆基年富力強,也是頗有才華的,要不也不會在後來有《霓裳羽衣曲》的問世,至少李隆基在歌舞上的才華還是很少有人能及得上。

    眾人正在沉思的時候,李瑁上到芳樹亭上,身後有兩個奴婢抬著一個大的花盆,裡面是一株正在盛開的紫牡丹。

    李瑁名人把牡丹花放在廳中間,上前給李隆基和武惠妃請了安,隨後與眾位大臣見了禮,然後說道……

    「孩兒今日在洛陽城中得到了一株紫牡丹,被喚作紫魁,有紫牡丹中花魁的雅稱,今日正好是牡丹花魁賽,孩兒命人送過來供大人和母親觀賞。」

    武惠妃笑道……

    「瑁兒真是有心了。剛才聖上還在感歎今天缺了一株好的紫牡丹呢,你就送了過來。」又扭頭對李隆基道……

    「聖上,剛才眾位大臣作的詩詞都是讚賞別的牡丹的,倒是還沒有一首紫牡丹的詩作呢。」

    李隆基笑道……

    「以牡丹為題就已經夠難為眾卿家了,如果再按顏色命題,那今天怕是沒有幾首詩作了。」

    隨後問道……

    「張愛卿,可曾有了詩詞沒有?」

    「回聖上,臣雖沒有想到什麼牡丹詩詞,但是看到壽王獻的牡丹倒是想起一首現成的詩來。」張九齡道。

    「哦?說來與眾卿家共同品評品評。」

    「葉底風吹紫錦襄,宮爐應近更添香。()

    試看沉色濃如潑,不愧逢君翰墨場。」

    李隆基沉思了一會兒,說道……

    「是不錯,貴在最後兩句,想來是昨夜詩會上哪位才子所作。」

    「是。昨夜臣去參加洛神詩會,倒是有不少驚喜。這首詩就是洛陽高子玉所寫,當時是有感而發,算得上是頗為不錯的佳作了。」張九齡道。

    「嗯。朕略有耳聞,聽說算的上是洛陽的有名的才子了?」李隆基問道。

    「是,這兩年在洛陽,高子玉、韓知賢、鄭遠明算是比較出眾的人才,若是能歷練幾年,不難成為社稷的棟樑。」張九齡道。其實張九齡還是很注重人才的,在位期間確實在李隆基面前推薦了不少的人。惜乎最後同樣被人用自己推薦的人陷害,終老異地。

    「不過昨夜詩會上還有一首,說起來要比這首詩更為好些,算的上昨夜詩會的第一了。」張九齡接著說道。

    隨後把詩詞說了出來……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

    競誇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

    「聽起來不像是詠牡丹的,倒像寫的是蘭花或者梅花。」武惠妃在邊上說道。

    「微臣開始也是覺得不是詠牡丹的詩詞,但是後來瞭解情況後倒是發現這確實是一手歌頌牡丹的難得的詩句了。」張九齡回道。

    「昨夜詩會,在一畫舫之上,有長安來的才子和洛陽參加詩會的人就牡丹詩詞爭執,當時長安一方大約文采好些,以此挖苦對方,對方一人帶來的一個六歲孩童情急之下做了這首詩。詩句暗合當年順聖皇后游上苑的時候的典故。」

    「百花王,第一香,洛陽牡丹當得此讚譽。」李隆基點頭道。

    「這首詩是六歲的孩童所作?不知是誰家的孩子。少小聰慧,能作此佳作,算得上是神童了。」

    「那孩童是洛陽城內一家布商的幼子。叫做李清。」張九齡道。

    「哦。看來在我大唐治下,李家還是有很多才子的嘛,哈哈。」李隆基頗以為有趣,哈哈笑道。

    其實,在唐朝,李姓雖然是國姓,為百姓之首,但是這時候的唐朝依舊是世家把持,那些傳承數百上千年的世家,底蘊深厚,家教極嚴,確實是人才輩出,在這百餘年的大唐史上依舊是中流砥柱,甚至於連皇室李姓都有點看不起,婚娶有時候連公主都瞧不上。

    世家在這時候的唐朝依然有著很大的影響力。眼前的張九齡就算是張姓世家的代表。沒有辦法,這些世家人才層出不窮,想要人才是繞不開這些世家的。李姓雖然也有不少的才子湧現,但是跟這些世家比起來還顯得底蘊薄弱很多。

    亭上的三位宰相中,張九齡、裴耀卿算是張姓、裴姓的代表人物,而李林甫在才華上與二人可是有著不小的差距。

    今天李隆基聽到李姓出了位神童,頗為慶幸,雖然李清跟皇室李家大概是沒有什麼瓜葛的,但是依舊讓李隆基心感快慰。

    日頭偏西,眾人在芳樹亭附近園林歇息,李隆基賜了晚宴。隨後跟眾人說道……

    「朕知道在座的眾位愛卿有人是今晚的花會評審,這就去吧。朕稍後便會回宮,都散了吧。」

    眾人退下,大都趕去了凝碧池,有些是直接回了洛陽城。

    待眾人退下後,武惠妃問道……

    「聖上何不也去賽會看看,今晚那裡相比是最為熱鬧的了。」

    「朕還要陪著愛妃,更何況朕一去怕又大動干戈。」李隆基道,其實李隆基內心也是想去看看熱鬧的。

    「聖上何不微服前去,雖說是在皇家苑內,除了眾位大臣,料想也無妨。」武惠妃說道。

    「不若你我兩人同去?」李隆基提議。

    「還是聖上一人去吧,奴家去了也看不出什麼來,玩了一天,奴家先回宮歇息了。聖上也要早回。」武惠妃說道。

    隨後又說:「讓瑁兒陪聖上一起去,這時候瑁兒大約還在外面跟李相公說話呢。」

    「林甫也在?怎麼不去花會賽,朕聽說他也是這次花會賽的評審。」李隆基問道。

    其實李林甫也是想去花會賽的,但是在退下去的時候看著李隆基的神情,猜到李隆基最後可能會去,於是讓人去了花會賽,說花會賽暫時推遲片刻,過了一個時辰以後再行開始。在這方面李林甫算是最會察言觀色了。要不也不會坐穩近二十年的宰相位子。

    李隆基隨後換了常服,由李林甫、李瑁陪著前去凝碧池,武惠妃自回宮不提。

    這時候凝碧池這片大的湖上就是另外一個熱鬧的場景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