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高門庶女

《》章 節目錄 妄冒(上) 文 / 楚秋

    「不得妄冒為婚」不止是寫在大珠法律中,歷朝歷代都有這樣的法律規定。就是說在兩家訂親寫婚書的時候,老,幼,疾,殘,庶,養,這幾條都必須寫清楚,要是成婚之後發現對方跟婚事上寫的不一樣的,告上官府,官府就直接判婚姻無效,強制離婚。這還不算完,女方騙婚判一年徒刑,男的騙得要坐兩年。

    簡單一點說,婚姻始於誠信,騙婚行為哪怕是入了洞房,夫妻都過了好幾年生了娃,只要知道這是騙婚,到官府去告,絕對就能贏。

    在前朝,女性地位最低的時候,就鬧出一個關司。某男四十歲冒充二十歲的小伙騙娶一個十六歲的小姑娘,洞房之後女子知道回家哭訴,因為當時環境講究從一而終,其父就勸其回家就這麼將就著過。夫妻不和,大概一年後,小姑娘把老男人勒死。

    審理此案的時候,大理寺和刑部就有了分岐,殺人行為是肯定的,但刑部認為男方騙婚在先,這個婚姻本身就不合法,小姑娘只是殺人並不是謀殺親夫。大理寺卻說雖然是騙婚,但卻有事實婚姻存在,應該是謀殺親夫,最後吵起一團。

    從這個案例就能看出,在女性地位最低的時候,不得妄冒為婚這條法律對女子利益還有一定的保護。這也是為什麼歷來沖喜都是買個小丫頭沖一下,沒有騙大家閨秀進門沖的,因為真騙了大家閨秀那沖的就不是喜,沖的是關司。兩家不止是結私仇,而是要直接上公堂,半死不活的新郎官馬上就得進大牢等死。

    當然這個所謂的「不得妄冒為婚」也有妄冒之後夫妻過的很好的,比如某朝那個xx鏡台事件,就是某三十幾歲老男騙一個十來歲小姑娘,結果成了出名的懼內。這也就是法理不外乎人情,蓋頭一掀開,男女雙方都很滿意,兩家都很高興。

    所謂騙,當事人都不追究,也沒有哪個衙門吃撐了硬去拆了這段姻緣。官家把要不要撤消婚姻的權力交給了當事人,要是大家都沒啥意見,那就過,但要是被騙一方不滿,官家也一樣給苦主做主。

    在大珠民間也常見換親行為,有堂姐妹之間,堂姐訂了門好親事,但到成親的時候,父母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做主,然後叔叔嬸嬸把自己女兒頂上去。再就是後媽用自己親女頂夫前頭妻子女兒婚事。就是事後知道了,大分部分情況,大家也都將就著過了。畢竟做為男方來說,娶到了一個跟訂婚對像差不多的妻子,去衙門裡告狀,離婚再結婚,也是覺得沒必要。

    京中權貴圈裡,這樣事情雖然不是大珠開國以來第一件,但像這樣的妄冒為婚的幾乎沒有。上流社會的圈子真的不大,未出閣的姑娘到了適婚年齡一般都要跟著家中女性長輩出來交際應酬。一般人家要定親,總是要見過姑娘本人,或者有親友見過,不會對於姑娘家一點都不知道,只憑聽說就訂親。

    霍四爺跟岳家的親事是在霍四爺十歲的時候訂下來的,岳氏跟霍四爺差不多年齡,當時訂親霍家人肯定見過岳氏。就是事隔幾年,小姑娘長大模樣跟小時候不一樣,但不至於都沒認出來吧,岳氏進京代嫁的時候,霍家女眷肯定得去看看,這也是為了保險。

    「這事是才入京的王太太說起來的。」管事的說著,岳氏嫁進來這麼久,霍家人是真的一點不知道。

    事情的起因還是因為王太太的一句話,王大人是從五品小官,跟岳家老爺一處為官,三年一次的官員大調動開始,王大人早早帶著銀兩進京想謀個好缺。王太太跟京中某家女眷就有點親戚關係,既然進了京親戚之間肯定得行走。

    女人們一起多是聊八卦,婦人之間說起來話來,就說到岳氏。岳氏現在在京中的風關很盛,首先一點,她很漂亮,艷驚四座,嫁進霍家一年就生了兒了,霍三太太對這個兒媳婦得意的很,逢人就誇,尤其是對比一下二房娶進門的楊氏,霍三太太就更有成就感了。

    雖然也有很多人無法理解霍三太太,拿自己的嫡出媳婦比人家庶出媳婦,比贏了是正常的,怎麼就那麼得意。但霍三太太就得意,也因為她的得意,讓岳氏在京城名聲又上一聲樓。

    名聲響就檔不住別人的議論,王太太初來說城,只是聽而己,但議論多了,也就聽出味來了。當時她就脫口一句:「不可能啊,岳家二姑娘我見過,幾年好像家裡出過什麼事,額上留了下一塊疤。倒是岳家三姑娘,那才真是傾國傾城,不過很可惜是個養女。」高門大戶裡所謂的養女,多是私生女,生母身份實在不堪,庶女都當不了,只能借養女之名。

    王太太說這話的時候,真就是當八卦來議論的,她是說著無心,卻是聽著有意。京城權貴圈子真不大,尤其是現在的霍家,霍景之放了鹽政之後,霍家眼看著就要燒到頭。權位越高,雖然敢惹的人少,卻架不住人家眼紅。還有岳家,百年望族,岳老爺自己在朝為官多年,肯定有巴不得他馬上就去死的政敵,正愁沒把柄呢,現成的把柄送上來了。

    王太太這話出口不到十天,京中各種消息就傳出來了,以前沒人往這方面想,但有人說這話了,這事並不是很難打聽。直接派人到岳家當官的地方去問,或者想辦法去套問岳家下人的話,最後真相出來了,真相更嚇人。

    本來該嫁給霍四爺的岳二姑娘在嫁進霍家前一年就私奔,岳家是一直極力隱瞞,一直說岳二姑娘重病,據說當時岳老爺就想著對外宣佈說岳二姑娘病故。但後來不知怎麼回事,岳老爺又對外宣佈,岳二姑娘病癒,岳三姑娘也在別處找到好人家,姐妹倆一起嫁出去,事實是岳三姑娘代岳二姑娘出嫁了。

    這個真相是湖陽郡主派人查出來的,絕對真實,證劇齊全。至於京城流言,現在是越傳越玄,說啥的都有。所有人都伸頭等著看霍家和岳家到底如何處置這事,不管如何處理,岳家是肯定完蛋了。現在關鍵看霍家要怎麼辦,霍家也能捏著鼻子認,只是事情鬧的這麼大,更重要的是岳家實在太大膽,敢以養女頂嫡母。

    要是岳三姑娘跟岳二姑娘一母所出,或者是堂姐妹,只要也是嫡出身份,霍家都不會追究。雖然岳家這樣也是妄冒,但霍家嫡子娶了岳家嫡女,仍然是門當戶對。現在岳家直接拋個養女出來,霍家的嫡子娶了岳家的養女,這實在差太多了。

    養女比庶女身份上低的多,所謂收養也就是不知道哪家的孩子抱過來的,庶女好歹是有個血緣承認的親爹。婚書上是不是乞養都要說清楚,以養女充庶女都要追究責任,更何況現在是充嫡女。

    霍家要是就這麼認了,以後男男女女都不用出門,人家岳家根本就是看不起霍家,能以養女充嫡女嫁過去,這樣重重的打了霍家耳光,霍家都能忍下來,還能認為親家,這得是忍者神龜的境界。

    「岳家可有書信過來?」霍景之眉頭擰了起來,他馬上就要進京謀缺,偏偏這時候就能出這樣的大事。

    管事搖搖頭道:「岳家還沒有消息傳,聽說是在上京的路上。因為事關重大,侯爺和郡主派小的先給二老爺送了消息,讓二老爺有個準備,還有一事,奴才回話的時候忘了,岳氏正懷著六個月身孕。」

    霍景之歎口氣,道:「我曉得此事,你一路辛苦了,去歇著吧。」

    「是。」管事答應著退下。

    思宸在旁邊聽完,聽到霍景之的那一聲歎息,也不由的一歎。岳氏己生下一子,就是再個兒子也改變不了她的命運。能生兒子的媳婦是好媳婦,但也得看是犯啥事了。現在的岳家在朝中雖然還不行,但別說壓霍家一頭了,還比拚不過霍家。霍家不可能捏著鼻子認下來,不說其他的,霍老太太和湖陽郡主首先受不了這樣的氣。

    尤其是湖陽郡主那樣的個性,岳氏是霍三太太的兒媳婦不錯,但霍家還沒有分家,霍家三房還在侯府住著。身為侯府的女主人,岳家這一記耳光不止是打到三房臉上,更是打到湖陽郡主臉上。從來都只佔光不吃虧的人,囂張了一輩子,有人直接耳光打到她臉上,她不但得還回來,還得踢對方一腿。

    「老爺覺得此事……」思宸說到一半也不知道如何說下去,其實湖陽郡主提前派管事的過來知會霍景之,估摸著也不是問霍景之意見,只是告知一聲家裡出了這麼一件大事。

    霍宜之和湖陽郡主夫妻是霍家宗族族長和宗婦,還是侯府主人,他們最有發言權;霍老太太是家中輩份最高的,她自然有資格說話;霍三老爺和霍三太太也有發言權,岳氏是他們的兒媳婦。

    相對這三方來說,霍景之完全就是個打醬油的,尤其是那麼有主見的湖陽郡主在,估計就是霍宜之這個族長都只是旁聽的份。

    霍景之一直緊皺著眉頭,卻是突然道:「先由郡主出面也不錯。」

    思宸聽出弦外之音,看來霍景之心裡己有謀算。想想也是,湖陽郡主是強勢的人,霍景之何嘗不是,家裡出事了讓他打醬油是不太可能。就是霍景之再嫌霍三老爺無能沒用,霍三太太不識大體,但霍四爺總是他親侄子,沒道理兄弟侄子被人欺負了當兄長的圍觀的份。就像何二老爺很混帳,但何大老爺還不是一樣希望他能回家,盼著他能好。

    心裡好奇霍景之會做什麼,思宸想了想問:「只是跟岳家決裂,並不用郡主出面吧。」

    派個管事的往衙門遞張狀子,證劇確鑿,衙門可以直接宣判。婚姻無效,強制離異,岳氏所生子女均為奸/生子。至於岳氏要坐的一年牢,因為她懷著孕,倒是可以想辦法打點了,先把她接到霍家別院待產。

    「既然己經跟岳家結了仇,也就不能看著岳老爺這麼容易回京。」霍景之說著,官場上的事情思宸並不曉的,岳老爺外放好些年,正打算襯著這回官員大調動回京,岳家跟禮部尚書魯大人關係正好,魯大人己經給他謀好缺。

    霍岳兩家的仇己經結下來,要是任由岳老爺回京為官,霍景之自己也得回京,相互兩厭不說,弄不好什麼時候岳老爺抓到機會還會捅他一刀。岳老爺有魯家當靠山,平常官員未必參的了他。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由湖陽郡主出面,直接進宮告御狀,一個朝廷官員,連結個兒女親家都不能做到誠信,實在不敢相信他會如何為官。

    當然霍景之也不想著直接讓岳老爺罷官丟命,岳氏家族在京城還是不錯的,岳老爺雖然分了家,但也是有哥哥有兄弟,最好的就是岳老爺永遠外放,不再回京。這樣既然不會留在說中任由旁人議論霍岳兩家親事,又不至於把整個岳家惹狠了。

    「那老爺……」思宸試探性的問著,讓湖陽郡主利用自己人脈關係,先把岳家狠狠整了出這口惡氣,這點她也想到了。思宸有點好奇的是霍景之接下來會幹嘛,要說湖陽郡主受不了氣肯定得還回去,霍景之也不見得比湖陽郡主平和幾分。

    霍景之卻是沒再說下去,只是拉住思宸的手,有幾分擔憂的道:「我本來就擔心你回家之後不能好好靜養,沒想到又出了這麼一件事。你聽我的,回家之後,我會跟老太太說免了你的早晚請安,你凡事不管不問,也不用多想。」

    思宸聽到這話心裡十分寬慰,點點頭,卻不由的又道:「回府之後,我想把兩個哥兒帶到身邊,就是我身體不好,還有奶媽婆子照應。我跟兩個兒子分開三年,再不讓我帶著,我真的……」

    霍景之笑著點頭,道:「我什麼時候說話不算話了,己經答應你,我肯定能做到。再者只是你想兒子,難道我這個當爹的就不想了嗎。敏哥兒都快四歲了,他是嫡長子,必須得在我們身邊了。」嫡長子的教育最為關鍵,要是嫡長子歪了,是整個二房之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