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高門庶女

《》章 節目錄 安心 文 / 楚秋

    少年的話出口,眾人先是愣了一下,這柳七姑娘才進門就咳血?霍家不會是先辦喜事緊接著就辦喪事吧。不過這念頭一閃過而過,隨即卻是明白過來。眼前這少年的打扮可不是什麼小廝扮相,小廝也是進不了這裡來的。

    就是不認識的也猜出來了,這應該就是霍景之唯一的庶出兒子霍希賢,做為庶子對於父親的姨娘應該是迴避的,更何況今天新人才進門,柳七姑娘有沒有咳血他不可能知道,所以霍希賢嘴裡的姨娘應該是他的生母方姨娘。

    眾太太心裡多少有點看好戲的意思了,霍希賢的生母方姨娘可不是什麼婢女出身,是江南鹽商家的女兒,當然商人女的社會地位低,但也是正經人家的小姐。當年方姨娘進門的時候,也是大操大辦的,後來生了庶長子,直接由霍家老太君撫養。

    這些年過去了,不見柳大小姐的肚皮有動靜,據說霍老太太是左看她不順眼,右看她不順眼。霍景之雖沒承爵,無嫡子也沒有麻煩,但二房裡要是連個嫡子都沒有,看著真不像樣。霍家又不是子嗣不旺的人家,大房媳婦還是郡主呢,兩個嫡子,兩個庶子,三房裡也是一個嫡子,一個庶子。唯獨二房,就這麼一個庶子。

    霍家這樣的人家休妻雖然不會,但要是婆婆瞧不上,自己沒兒子,下面的妾室又如此的硬氣,那日子可是不好過。就比如現在,柳七姑娘這才抬進來,方姨娘咳血的,生的兒子就這麼急匆匆的過來回報,你說這是管還是不管。

    柳大小姐臉上閃過一絲怒意,手裡的幟子捏的死緊,卻是一臉擔心的道:「咳血了?方姨娘的病又重了嗎?請太醫了嗎,吩咐管家去換個好點的太醫來。」

    霍希賢仍然低著頭,方姨娘教他的幾句卻是沒說,只是道:「還沒去。」

    柳大小姐轉頭吩咐周婆子幾句,周婆子立即去了。柳大小姐又笑著對霍希賢招招手,霍希賢走到柳大小姐跟前,柳大小姐抓住他的手,安慰著又道:「哥兒也不用著急,太醫一會就來了,方姨娘久病,這些日子己經起色許多了。」

    「嗯。」霍希賢輕應了一聲。

    柳大小姐笑著又道:「今天幾家的太太和小姐們都來了,你既然過來了,行了禮再走不遲。」

    柳大小姐這麼一說,思宸她們一桌人也不由的站起身來,雖然男女為大防,但像這樣的,去人家家裡坐客撞上誰家的少爺,並不用迴避,直接見禮就好了。尤其是霍希賢也就十來歲的模樣,更不用迴避。

    先是太太那一波,有兩家是見過霍希賢的,還有幾家是沒見過,都誇霍希賢生的好。這確實是實話,霍希賢生的是很好,大概輪廊像其父,但比霍景之多幾分文雅俊美,在思宸見過為數不多的男子中,霍希賢這是拔尖的了。

    等到小姐這一桌的時候,姑娘的名字自然是不能說,只是說一下這是哪家幾姑娘。思宸自然是跟著思慧一起介紹的,兩人福了福身,思宸只覺得霍希賢的目光似乎熱烈了些,隨即覺得可能自己想太多了。

    介紹完了,柳大小姐留霍希賢聽了兩出戲,既使生病母著,庶子陪嫡母見客那也是理所當然的,霍希賢辭了那就是他失禮了。

    算上這兩出,己經坐著不動聽五出戲了,柳大小姐便笑對霍希賢道:「我們聽戲也聽得累了,正想園子裡逛逛,你掛念著姨娘的病,就回去看看吧。」說著又轉頭對身邊的一個丫頭道:「你也跟著大爺去看看,要是方姨娘屋裡差了什麼,只管到我房裡取。」

    「是。」兩人應著。

    霍希賢又向眾位太太和小姐們行了禮,這才帶著丫頭們走了。霍希賢一走,眾人也看出柳大小姐實在沒有招呼客人的心情,也都紛紛告辭要走。柳大小姐留了眾人幾句,也知道眾人為什麼會走,心裡不由的更恨方姨娘。臉上卻是陪著笑臉,吩咐婆子們去備車,然後親自送眾人到門口。

    思宸跟著三太太上了小車,車駕慢慢前行,三太太歎口氣,道:「女子出嫁,就是日子清苦些,也不能與人為妾。」

    思宸不由的看一眼三太太,這話讓她聽得放心許多。女兒的婚事,雖然說有父親做主,但一般都是家裡的女性長輩做主。

    三老爺並不是陳太君所出,雖然說起來都是陳太君的孫女。但大房二房四房裡的不管正庶那都是陳太君的親孫女,陳太君還可以把她們一視同仁,唯獨三房的她和思慧,要說孫女也是,但並沒有血緣關係。想想霍家的庶出兒子們,直接分家出去單過了。好像是分出去過自在日子了,但霍家那是侯府,庶子分的產業本來有限,這樣是直接甩掉包袱。

    所以對於三房女兒婚事,陳太君不會多管的,估計就是三太太挑好人家,跟陳太君報備一聲,陳太君也就同意了。所以她的婚事是撐握在三太太手裡的,思宸也沒有自信三太太一定會給她挑門好親事,但能知道體諒女兒的苦處,相信就是差也會有個限度。

    馬車到二門,其他幾家的馬車也到了,各家的小轎己經在等著了,三太太跟著眾位太太相辭一番這才上了轎。回到韓家,三太太先領著思宸,思慧先去了陳太君那裡,屋裡三姑娘思芸正陪著陳太君說話。

    看到三太太過來,思芸也連忙站起身來,三太太上前見了禮,陳太君也不問霍家的情況,納個妾而己,實在沒什麼好問的。

    陳太君倒是想起另外一件事來,先是對思芸道:「你也來了半日了,快些回去吧。五丫頭,六丫頭去了大半日也累了,都先回去吧。」

    三人如何不知,明顯陳太君有話對三太太說,便辭了出來,各自出去了。

    屋裡三位姑娘出去,陳太君才對三太太道:「小四眼看著都要十六了,你幫他看了人家沒有?」

    韓家四爺韓思廉是三太太的嫡出兒子,再過一個月就是十六歲生日,要說親事是該說了。陳太君一直沒過問,現在突然間提起,三太太也知道,估計是二太太要給五爺說親,怕萬一五爺先說好了,四爺這邊連個影都沒有,有些不合適。

    三太太剛才宴席上就有個想法,這時候便笑著道:「也真是巧了,我也正想因為這事討老太太一個示下。」

    陳太君笑了起來,知道三太太心裡有中意的,便道:「你中意哪家姑娘?」

    「今天去赴宴的時候,我看到許翰林家的四姑娘,模樣性情都不錯。」三太太笑著說著。

    「許翰林家的姑娘?」陳太君想了想,不由的看三太太一眼。

    翰林又有儲相之稱,但並不表示所有的翰林都能入閣拜相,比如這位許翰林,在翰林院一呆就是十來年,完全沒有上升的跡象。而且許家不是什麼富貴之家,只憑許翰林中進士之後才發跡。呆的又是翰林院,那是想找點灰色收入都沒有地方的地方。

    窮是肯定的,但這樣門第的姑娘,還是有很多人高門人家來求娶的,因為翰林是清貴的,而且要是教養好了,娶妻娶賢也很合適。

    陳太君並不反對自己孫媳婦裡有這麼一位,但沒想到三太太也會中意許家,許家窮,根基淺。像二太太那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別說自己親生的,就是庶出的她也看不上這樣的媳婦,只想自己是國公府邸,沒想到三太太竟然知道娶妻娶賢的道理,而且娶了翰林家的女兒,在讀書舉業上其實是有很大幫助的。

    三太太看陳太君沒吭聲,只以為嫌許家根基不行,許家根基是不太好,但凡事也得看兩面性,像三老爺一輩子也就這樣了,就是國公府到大老爺那裡也是到頭了。思廉學業上也很一般,以後如何還不知道,所謂妻賢夫禍少,找位賢妻好好過日子才是正經的。真往高處挑,三房這樣的情況也未必能壓的住。

    結果不等三太太開口,陳太君就笑著道:「我也見過一次,是個不錯的姑娘,不過這事也急不得,著人細細打聽了姑娘的性格品行,也去探探許家的口風。」

    三太太大喜,知道陳太君這是同意,笑著道:「媳婦一定打聽清楚了。」

    「嗯。」陳太君點點頭,又道:「你也累半天了,去歇著吧。」

    三太太一臉高興的從陳太君正房退出來,雖然謝韻清的親事還是沒有頭緒,娶兒媳婦也是一件大事,這門親事能成了也好。回自己正房剛坐下來,小丫頭端了茶上來,宋媽就上前回道:「太太才走,舅太太就親自過來接謝姑娘去家一趟,說明天是家裡表姑娘十五歲及笄生日,特請謝姑娘回去住兩日。」

    三太太雖然對於那對哥嫂無比厭惡,但平常來往還是有的,免得被人說閒話。現在是侄女成年,對於這個侄女三太太還是挺喜歡的,接謝韻清過去住兩天也是合規矩。便道:「備份禮給李家送過去,侄女成年,我雖不去,但禮還是要到。」

    宋媽笑著道:「己經以太太的名義送了。」

    三太太笑著點點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