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元末最強山賊

《》第三卷 :大壯 第五十章 :行走江湖最緊要的是一個面子 文 / 誰家江湖

    看著一干灰頭土臉的手下,徹裡不花也正是氣不打一處來。一邊呼喝著命人流番上前罵陣,一邊卻小心問道:「你們說那扔炸雷與火瓶的船,是濠州的?」

    「回將軍,那船停在碼頭好一陣兒了。卻不是濠州的。聽說是盱眙縣尉沈默沈家的。」早有探子打聽了虛實回報道:「先前咱們的船循例要去查看,順手收些護安費。誰知話沒多說兩句,對方船上就扔來火瓶,把咱們的船給燒了不說,還連帶著把河岸邊的營帳也燒了個七七八八!」

    「這沈默是要反麼了?!」徹裡不花豎著眉頭怒道:「即是官府中人,濠州這裡先不必大動,罵罵仗先出口氣!回頭俺再尋那正凶沈默,好教他知道知道俺們大軍的厲害!」

    帳下的健將們聽著不必攻城,立時豪氣沖天,扯開胸口的衣襟指天立誓,勢要把濠州城裡的數萬紅巾罵得七竅出血八魂飛天方才甘休。

    見士氣可用,徹裡不花也是眉開眼笑道:「各營選幾百名聲音宏亮的,排在城下齊聲叫陣,壯我軍威!」

    聽著城下的罵陣,孫德崖卻斜眼看向郭子興道:「郭元帥,即是貴府的客人惹出這事端,如何置解,還需有個說法才是啊。」

    郭子興沉吟著看向城下,幾百名元軍遠遠的站著呼喝……看來,那徹裡不花似也不像要大舉攻城之勢……琢磨了好一會兒才下定決心,冷笑道:「這些韃子虛張聲勢耳,看我帳下猛士如何驅之!」說罷,左右看了看,正瞅見身邊扶刀觀陣的朱元璋那閃亮的光頭上……

    「朱和尚!傳我將令,去領百人出城,殺退了韃子,算你大功一件!」

    「我?!」幸福來得太突然,朱元璋幾乎有些站立不穩,急忙扶著牆來問道:「可小的不過十夫長,如何領得百人出擊……」

    「囉嗦什麼?得勝回城,我便立你為百夫長!」郭子興拍拍朱元璋的肩頭道:「莫要墮了本帥的士氣啊!」

    望著郭子興不怒自威的神情,朱元璋明白自己再有猶豫,只怕肩上那顆光頭立時便要被人拿去祭旗!想到這裡,他雄心頓起,虎軀一震道:「元帥且安坐城頭,看俺提了韃子官的人頭來給您祭旗!」說完一擰身,揮手領了一隊百人隊,開了城逕自出了城去……

    官兵們在城下罵得久了,自覺早己罵出了軍威,正有些口乾舌燥,都等著領隊的將軍發令,讓大夥兒收隊歇息。便在這時,城門忽然「吱扭扭」得打開了!

    見到城門一開,上百人揮刀弄槍得咆哮而出,官兵們皆是一驚,領隊的將軍也不禁一愣,自忖道:「這些手下皆是各營選出,指派起來並不如意,不如……」

    朱元璋換了一枝長槍,一馬當先得衝出城來,遠遠得見著官兵們呆若木雞一般,腰間的彎刀也忘了抽出來迎敵。腦中一轉,便大吼了一聲道:「擋我者死!殺啊~」

    身後的百人隊一起吼道:「擋我者死……」便跟著朱元璋一路衝殺過去。

    領隊的將軍,聽著擋我者死,一下便認清了形勢,知道了這一仗的關竅所在,大聲發令道:「不好!敵軍攻營!大夥兒速速回營戒備!」

    所謂養兵千日,形成了官兵們條件反射一般的反應速度,只聽得「呼啦」一聲,這只拼湊出來罵陣的隊伍,便作了鳥獸散。只留著幾枝大旗胡亂得倒伏在地上……

    跑到陣前,面對著空空如也的沙場,朱元璋終於長出了口氣。

    元軍官兵們全都回了各自營中,關緊大門,小心防範著紅巾妖賊的攻打。卻見那帶頭的和尚,揀起了一隻大旗,揮舞起來,口中尚在得意「呦喝~」著。

    望著城下這般情形,郭子興與孫德崖早驚得呆了,皆忘了彼此之間的齟齬,對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

    朱元璋意氣風發得領著眾人,搖著元軍的大旗上得城頭,把軍旗一擲於郭子興腳下,這才抱拳跪拜道:「稟元帥,小的雖未斬將,幸還奪得敵旗,特來獻於元帥!」

    冷眼看了看一旁的孫德崖,郭子興這才撫鬚大笑道:「好一個朱和尚,勇武過人,教韃子望風披靡!從今日起,你便是我帳下百夫長了!」

    郭天懋還在廳裡,便聽到郭子興一路大笑著的聲音,迎出廳來,正看到郭子興帶著一干親兵有說有笑得回來,便問道:「父帥何事如此高興?」

    「今日韃子在南門叫陣,本帥派了朱和尚前去會戰!原來韃子不過是個樣子貨,見著咱們出城,嚇得當即躲回營中。繳了一堆旗仗回來。」郭子興笑著說道。今日他在孫德崖面前長了不少面子,特意把朱元璋也帶在身邊回來,準備晚上大宴一場,算是犒軍。

    「朱和尚?!」郭天懋頓時想起趙長生今日說的那事,眼光一凝,看著朱元璋閃亮的光頭,便好像在看著一堆黃金與火槍一般!

    「正是小的。」朱元璋強抑著心中的興奮,露出淡定謙遜的微笑道:「小的不過是藉著元帥的威名,嚇退了官兵。實不堪一提。」

    「嗯,我竟忘了問你,是叫什麼名兒的來著?」郭天懋也強抑著心中的興奮,隨手摘下朱元璋的腰牌,翻到背面看了起來……

    「回大將軍話,小的賤名叫朱德裕。」朱重八或是朱八八這名字顯現的不太響亮,朱元璋登記時報的並不是本名,而是自己起的一個名號。(歷史上朱元璋投濠州時的確用的是朱德裕的名字。)

    「朱德裕!」看著腰牌上寫得清楚,郭天懋頓時沒了精氣神一般,把牌子扔回給朱元璋,轉向郭子興道:「兒子有請父帥書房說話,有些事要與您稟報。」

    郭子興明白,這怕是那沈默派人來說了些什麼,兒子這是要與自己商議,便點點頭,走去了書房。

    「哦?沈默立軍了!」聽著兒子的稟報,郭子興沉吟起來。沈默這番立軍,對自己是吉是凶尚未可知,只是他立於盱眙,便封住了自家東進的路數。往南的定遠群山相阻,山中又有各路人馬結寨為營。往北正臨淮河過了淮不遠,便有宿州,芝麻李正在宿徐二州活動。只有往西是安豐路所在的壽縣,可過了壽縣便就是劉福通所在的穎州城!自己現在據在這濠州看著風光,可竟像是被人圍得死死得一般!

    「是,來人說了三件事,一件是立軍;一件是要咱們幫手尋一個沈默的仇人,方纔還以為那朱德裕便是,卻沒想到空歡喜一場……」郭天懋歎息道。

    「沈默的仇人又關朱和尚什麼事?」郭子興皺眉道。

    「沈默那仇人名叫朱重八或是會叫朱元璋的,本是個和尚。與沈默有殺友之仇,奪妻之恨!所以,沈默願出黃金百兩或是二十枝火槍來換那廝的人頭!」郭天懋解釋道:「方纔聽說那和尚姓朱,我只當他便是那朱元璋,可惜不是,不然,那二十枝槍可不就如天下掉落得一般!」

    「你啊!畢竟還是太年輕……」郭子興搖頭斥道:「莫說朱和尚不是,即便他就是沈默那仇人……叫什麼朱元璋的。咱們也不能換了去!」

    「父帥何出此言?」郭天懋有些不服氣道:「一隻人頭換二十枝火槍,如何不好!若是那朱德裕當真是朱元璋,我這就斬了他換槍了。」

    「愚不可及!二十枝槍有什麼用處?換了槍來,你就能縱橫天下,所向披靡了?」郭子興拍案道:「便是沈默,火槍數百枝還有炸雷相輔,又訓有精兵悍將為伍。如今也只敢叫靖安軍,意思不過是保著自家平安而己。你又當那火槍能成多大的事?要成事靠什麼?得靠人!莫說朱和尚不是,也莫說他今日立了大功,即便明日那叫什麼朱元璋的白身來投,我也得護下了!行走江湖最緊要的是一個面子,八方豪傑投你全憑著一個義字!」

    「呃……父帥教訓的是。」聽著父親的訓斥,郭天懋也終於從對火槍的飢渴症中醒轉過來。倒也是,若是火槍當真天下無敵,沈默如何還會這般老實……

    「沈默那人心機深沉,又多奇技淫巧之術,萬不可被他牽了鼻子。懋兒你是老大,日後這番基業還不是要你來承繼。行事得多想想,多走心才行啊!」見兒子醒悟的態度不錯,郭子興這才點頭道:「嗯……對了,朱元璋……誅元廷之璋……這名不錯,意頭好啊!回頭跟朱和尚說一聲,讓他就改用了這名罷!也讓人知道知道,但投了咱們的,便是捅破了天,我也能幫你兜下來!」(歷史上確有說法是郭子興幫朱重八改名為朱元璋,璋為玉器,古時祭天之用,可以引為社稷。只是郭子興是否因沈默而改,己不可考。)

    「是!」郭天懋老實應了下來,卻又想起一事道:「父帥,那盱眙來人,還說了另一件事……」

    「讓咱們去集慶(今江蘇南京)?!」郭子興按著桌案,歪著頭想了半天,吩咐道:「去取地圖,為父要看看!」

    「集慶距濠州不過三四百里之程,憑長江以臨江南,魚米之地,物產豐饒,更可借由長江出海,與南洋、高麗、倭國各處通商,所得又可養軍安民。且南方水鄉,不利於北方騎軍,官兵步卒便不足懼矣!」郭天懋說著沈默的意思,讓郭子興越聽越是皺眉……

    「沈默這番話是何用意?」郭子興望了老半天地圖,忽然抬起頭問道:「懋兒,你可問過來人?」

    「孩兒問過,來人解說道:如今元廷己調派大軍來伐劉福通,來日亦會去攻芝麻李,濠州之地進退兩難,又正在南北之交,北方鐵騎攻下穎州、徐州之後,順手便能威臨濠州。此地絕非霸業之基!」郭天懋回憶著道,想了想,又問著父親:「父帥之見,這沈默……難道是想陰害咱們麼?」

    「卻也不是……」郭子興盯著地圖,看了老半天,才搖頭望向郭天懋道:「這廝所說雖有浮誇,卻句句有理,集慶之地,大有王氣!只是我卻不明白,他為何要指點這條路與咱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