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下堂妃的田園生活

《》章 節目錄 第兩百二十一章 難民的出現 文 / 孤獨雨的眼淚

    依淑還沒有想到處理難民的方法,另一頭,南邊的難民已經出現,剛開始的時候,官府確實開倉振災了,不過如今可是全國上下都發生了旱災,官府的存糧又不多,要知道今年的糧食是收不上來了的,在開倉振災的時候,青帝更多的不是考慮天下的百姓,而是考慮他們官家的需要,所以能拿出來振災的糧食很少。

    「官府又沒糧了。」去打探振災糧的人,聽到最多的消息就是這一條了。雖然說今年收了一季的莊稼,短期之內是餓不吃的了,但是誰都不敢多吃,畢竟這糧食可是要吃到明年夏收的時候,而他們只種了一季的莊稼,只夠今年吃的,如果官府又沒有糧的話,他們上那裡要吃的?

    「如今可是全國下來都鬧了旱災,那個地方的糧食都不多,沒聽官府的人說嗎,今年的稅收都收不上來,他們官府又那裡糧的。想從別的地方調糧過來,可是人家那頭也沒有收成,現如今是顧得了這一頭,顧不了那一頭的。」帝后也是個有辦法的人,會勉難民心中的怨氣,每次有人聚在一起的談論振災糧的時候,帝后派在民間當說客的人,就擠進去給官家說好話了。

    「可不能因為這樣,就不顧我們了丫!如今這世道,我們上那裡找吃的去?」雖然說有些地方在沒下雨的情況下,還可以用河水去灌溉莊稼,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靠近河邊,因此,並不所有的地方,都能種上一季的莊稼,而種不了莊稼的地方,已經開始鬧災情了。而他們這些人,正是從沒收成的地方,逃命出來找做事的人。

    「……」四周的人是一陣的沉默。前陣子也許出來後還能找到點事做,可是現在這活是越來越難找了,再這麼下去,他們只能出去逃難了。

    「那官府的人,是不打算管我們了?」官府一口咬定又沒有糧食了,不就是不想再管著他們了嗎?現如今的這種情況,要是連管府都不再管他們的話,他們該怎麼辦呢?

    「不是不管,而是管不了。」人群中的說客說明道,他們手中也沒有多少的糧食,真要管,也管不了,如果全國上下都發生了旱災,官家的人總要先顧好他們自己,只要官府沒有亂起來,這天|朝還能成個樣子,如果連官家都因為沒有糧食,這天下可真就亂了。

    「什麼叫管不了,我們每年上交了那麼多的糧食,如今遇到了這等旱年,官家不多不少都要管管吧?」人群中有帝說派來的說客,當然也少不了專門被派來搗亂的人。全國都發生了天災,很多人可是打算順著這危難,為自己的家族謀利來著。

    「就是,我們每年交了那麼多的糧食,官府裡怎麼就沒有振災的糧食了?」他們可是記得,他們上交的稅收,有一半是專門放著,等遇到了災年的時候發放的,可如今災年是到了,這糧食卻說沒有了,擺明的就是欺負他們這些老百姓嘛。tb8f。

    知的理一。「官府怎麼會沒有糧食,去年我們不是交了稅收嗎?」這稅都交了,現在才說沒糧食,不用想都知道這官府在騙人的了。老百姓不會知道,這官場有多麼的黑暗,他們上交的糧食,早就被人換成了銀子,官府這頭,這稅收並不一定要收糧食,這銀子也是一樣的,最後的結果是,官家是有銀子了,可是卻買不到糧食也,而遇到這種情況,他們罵老百姓也不是,罵地方官員也不對,正是兩難的情況呢。去年秋收後,當時天機門的人已經叛逃,國都的世家都有運作,不用想,都知道官府沒有糧食發放的事是他們在其中運作了。

    「就我,我們都交稅了,憑什麼現在又說沒有糧食了!」老百姓可不管官府是不是有存糧,他們只知道自己上交了稅收,這個時候就到了官家負責任的時候了。

    「就是,我們上交的糧食都那去了,收了我們的糧食,這災年的時候就一定要振災!」於是,在有心人的推動之下,大家都覺得收了他們的稅收糧後,災年的時候官府就一定要開倉振災。而以往,也是這樣子辦的。

    「去年國都發生地振,上交的糧食都換成銀子拿去修建皇宮了,這官府那裡還會有糧食的。」突然,不知道是誰道出了這條信息,這糧食不可能突然就沒了,糧食的去處,肯定要跟老百姓們說道的。

    「如今的意思是,這官家真的不打算管我們了?那我們還等在這裡幹嘛,不早逃難去?」不想管他們,又不讓他們四處去逃難,難不成還想讓他們呆在原地餓死不成?他們可是聽說了,那些大的城鎮裡,可是一點都沒有受到旱災的影響,往那些地方逃難去,多少還能找到些吃的。

    「逃出去能逃到那裡去,你們沒聽說嘛,現在可是全國上下都發生了旱情,逃到那裡不是一個樣的?」帝后可不希望,這麼快就有難民四處逃串的。要知道這些難民,不管逃到那裡,肯定要把那個地方吃窮了以後才走,而他們把那個地方吃窮後,又多出了一地方的人要逃難,如此以往,逃難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我聽說,雖然今年大旱,但是那些大城鎮裡並沒有多大的影響,我們總要往這些地方去看看。地方大,肯定能找到些吃的。」大半年的不下一滴雨。到處都干汗,就算是在野外,他們也沒找到什麼吃的,只能朝那些大城鎮逃去了。而就他們所知的,大城鎮裡,通常都會有大型的儲糧倉。

    「我們這鄉下都沒得吃了,大到城鎮就有了嗎?怕這城鎮裡的居民,這日子更加的難過呢。」人群中的說客說道,要是這些人民湧進大城鎮裡,這城鎮肯定也會跟著亂起來,雖然城鎮裡的糧食比較多,但是今年大旱,誰家都不樂意多養個人,再加上城鎮裡的居民都不是種莊稼的料,這個時候更是沒糧了。

    「怎麼會沒有,這有錢的人家都在城鎮裡,他們怎麼可能會沒糧?」別的他們就不說了,那些大地主,那戶人家不是住在城鎮裡,他們小老百姓家裡沒有糧食,這大地主家裡,還會沒糧了?

    「不信你們就去看看唄,連你們種莊稼的人家家裡都沒有存糧了,更別提城鎮裡的人。」說客的目地很明顯,就是說動大家別往大城鎮裡逃命,雖然他心裡也有這麼個往大城鎮逃離的想法,但是想法是好的,現實卻太殘忍了些,畢竟連他們自己都有這個想法。

    「官家的人說糧食賣出去了,這糧食都往那裡賣,總得給我們指一條明路吧?」這糧子就算賣出去,也不可能說一下子就被人吃光,總要給他們指一條明路吧?

    「誰知道這糧食那裡去了,反正如今我們官府也沒有糧食了,大家還是早些回去吧。」帝后是知道了那些大世家的陰謀,現在正跟他們商量著買回糧食的事,要是帝后贏了的話,就能拿回被大世家買去的糧食了。

    「回去也是死,到大城鬧裡也是死,一樣都得死,與其在這裡坐等死,還不如早早的就逃難出去。現在逃出去,逃到熱鬧些的地方,至少還能混口餓吃。」大世家的人都知道,想要培養人手,要從難民中找人來,這樣子他們才會更加的忠心。更加上他們也希望這世道亂起來,所以安排在人群中的說客,開始扇動群眾了。

    「對,與其在村裡等死,不如逃難出去。」如此想的人不少,而因為旱情,找到吃的東西是越來越少了,逃難出去的心,是越來越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商量著要出去逃難了。有了逃難的想法後,第一批被人安排著逃難的人,很快就開始了逃難的旅程,有了人帶頭後,接下來的事就是水到渠成了。

    逃難的人慢慢多了起來,開始的時候他們是往一些大的城鎮裡逃難去,而他們其中一些人,確實找到了很好的活做,如果這個時候有人細心觀察的話,就會發現,找到活做的人,都是些身強力壯的青壯年,而這也很正常,找人做事,誰不找一些青壯年的?只是這個時候的官家並不知道,招收這些青壯年做事的人家,都是別有用心的,而這事,要等到天|朝亂起來了以後才會發現。

    而一些年老體弱的人找不到活做,於是城鎮的周邊,也開始出現了餓死的人,而餓死的人越來越多,這個時候道德的底線就變低了,只有能吃飽,很多人什麼事都能做得出來。於是,難民所到的地方,越來越亂。而這個時候,家裡富裕,卻沒有足夠武力的人家就吃虧了,打家劫舍的人,專門盯著他們這樣的人家,於是,這難民的隊伍越來越大,在官府又不能做出防護的時候,這難民越來越多,有城門的關城門,沒城門的地方,人員是逃的逃,躲的躲,全國上下,一片的荒涼。

    而這個時候,家住在偏遠的地方的人家,受到的影響就少了些,很多人看到這種情況了以後,都聰明的往這些地方逃串,本是大家印象中的不毛之地關邊了,也開始出現了大批的難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