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裂明

《》第二卷 崢嶸歲月基始築 第447章 會盟草原 文 / 泥潭螞蟻

    數萬滿清鐵騎肆虐於京畿,京畿各地戒嚴。剛剛恢復一些生氣的地區也是一片片成為白地,滿清敗退當然不會帶著什麼後勤物資,不管他們願不願意,也只有將眼睛能夠看到的地方全部擄掠一遍,這才能支持著他們退回遼東。

    而且照著目前的情景來看,他們想再一次回到大明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多爾袞等再也不克制,完全放鬆了軍紀,事實上也根本無法控制這些已經完全沒有士氣的軍隊。無論倒馬關前面對數萬鐵騎直接投降的守軍,還是沿路上的百姓,只要能搶的,能殺的,全部斬為一片平地。

    若非倒馬關守軍打仗不行,逃跑一流,估計滿清鐵騎會直接將之斬殺一空。但是考慮到追兵可能轉瞬即至,無論是誰都沒有什麼心情窮追這些敗兵。大軍幾乎是直接從關前衝至關尾,將一路上任何擋住他們道路的守軍盡數斬殺一空。

    從寧武至倒馬關的道路並不好走,騎兵的損失也是極為巨大。也是幸虧這種道路,追兵的速度更加提不上來,而清軍更是在逃命,對危險的忍耐力和承受力更加不是追兵所能比擬的。一路而行,起碼也是將追兵甩出了一兩天的路程。

    在京畿地區謹慎而小心的取得了眾多的物資之後,清軍根本不敢停留,直接穿越河北之地而向邊塞而逃。

    兩年之年,京畿連續被滿清擄掠三次,而且次次除了防守之外,別無辦法,大明朝的威信也是已經降到了歷史最低點。許多大明官員都開始另尋門路,人心動盪的局面已經快要無法收拾。對於下面開始的小動作,崇禎雖然沒有直接的發現,但是從奏章數量陡然減少,也是感覺出了什麼。但是崇禎卻是有些悲哀的發現,自己還真是沒有什麼辦法,能夠穩定人心和軍心士氣,若非靠著大明三百年積威,恐怕各地如今已經割據遍地了。()

    好不容易看著滿清鐵騎這一次竟然沒有多作停留,幾乎是直接穿境而過,崇禎剛剛鬆了一口氣之後。鎮西軍數萬軍隊也是快速殺入京畿,那一色鮮紅的旗幟也是耀的人眼睛發痛。眾多地方官員激動的看著這些『明軍』,慶幸他們這一次終於守住城池,等來了援軍。

    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這些軍隊根本就不是大明官軍,而是大名鼎鼎的鎮西軍。而軍隊的成分則是蒙古人居多,許多人也是再次閉上歡呼的嘴巴,再次下令全城戒嚴。目送著兩支軍隊一追一逃快速的消失在視線之中。

    房縣,這裡道路艱難,山路崎嶇。在通往良鄉的道路上,清軍再一次被追上。為了奪路而逃,滿清更是大開殺戒,將敢於搶路的蒙古人屠殺殆盡,這一次清軍再一次分裂。在滿清五旗悉數遠去之後,大批大批被追上的蒙古也是就地向鎮西軍投降。

    鎮西軍實力快速的由三萬不到,擴充至近五萬。雙方的實力完全顛倒過來,除了鐵桿科爾沁蒙古外,其餘各部蒙古人在被滿清扔下之後,也是只能就地投降以避免全軍覆沒的命運。對於這些蒙古人,鎮西軍也並沒有為難。甚至為了他們而停了下來,不再追殺滿清大軍。

    畢竟他們雖然投降者眾,但是潰兵也是不少,需要停留一些時間來收攏潰兵,以名給地方造成更大的傷害。而張俊卿也是命令鎮西軍也是四處出動,向一座座京畿地區的城池索要糧草,這些蒙古人殺之無益,而且是最優良的炮灰。

    對於合作的城池,張俊卿便是取得糧草之後率軍離開,對於死不鬆口,或者城內縉紳們抗拒納糧,那就是另一番嘴臉。比如涿州,雖然地方官也是被逼獻糧,但是所獻糧草僅僅數十石。張俊卿便毫不猶豫命令蒙古人附蟻攻城,猛攻半日之後便即攻陷城防極為空虛的涿州,縱兵大掠一番。有著鎮西軍的監視,所有蒙古人的擄掠對像不再是普通百姓,而是城中死抱著財富不交的縉紳,一場追糧助餉也是讓城內的縉紳為之一空!

    數千人被殺,無數的地窖被搜刮一空。但是不可避免的是,有些搶紅眼的蒙古將目光投向了城內的普通百姓。但是這種沒腦子,視鎮西軍命令如無物的蒙古很快就發現了鎮西軍的與眾不同,數百個搶擄百姓的蒙古人直接被當眾斬首!這也是引起蒙古人一陣騷動,但是卻是在鎮西軍騎兵虎視眈眈的注視下,卻是不敢稍有反抗!對於任何敢於反抗的蒙古人,鎮西軍血騎直接就是碾壓過去,直接讓其部落成為歷史。

    在涿州一戰,不僅僅是百姓們拍手稱快,數番血腥清洗之後,蒙古人也是為之一肅。對於蒙古降兵,鎮西軍上下都是拿他們當刀使而已,若是他們敢於反抗,他們不介意毀掉這把武器。反正蒙古上已經有盟友,他們不需要不聽話的刀子出現,尤其是竟然敢對自己允許範圍外的百姓動手之輩!

    對於蒙古人血腥鎮壓的張俊卿也是驚奇的發現,這些蒙古人果然如同易飛所說的一般,記打不記恩。一番清理之後,雖然蒙古後來的降兵銳降至三萬不到,但是再指揮起來就分外

    順手。而且在張俊卿承諾將已經消失的蒙古部落的草場劃撥給他們之後,還剩餘的蒙古部落頓時歡聲雷動,這些蒙古人大多是小部落。他們大半沒有經歷過滿清入寇時的爽快,而且所得已經和每次分的財物差不多,因此沒有像已經消失的大部落覺得委屈和不甘。

    七日,滿清大軍再次出現在京畿附近。而行動有序的鎮西軍雖然耽誤了幾天,但是令行禁止之後,速度卻是比滿清還要迅速,幾乎在滿清大軍剛剛抵達京畿附近,數萬蒙古騎兵也是尾隨而至。雙方在宛城一場激戰,數萬士氣高昂的蒙古人竟然與斷後的數千鑲藍旗與一萬餘科爾沁打了個旗鼓相當,這種不敗不勝卻是更加的提高了蒙古人的士氣,畢竟原本他們就算集中數萬大軍對上數千建奴都會鬧的灰頭土臉!

    當五千鎮西軍直直殺入之時,蒙古人的士氣更是達到巔峰,看著鎮西軍砍瓜切菜一般將數千鑲藍旗打的灰飛煙滅之後,蒙古人幾乎將剩下所有的事情全部包圓了。萬餘科爾沁蒙古與鑲藍旗殘兵根本就無法逃脫這數萬蒙古人的圍追堵截,在數萬蒙古人鍥而不捨的追殺下,懷柔城下,蒙古人完全被打散,近兩萬人全軍覆沒。只餘下道路最為熟悉,運氣最為好的兩千餘狼狽逃脫。

    但追至此地,其他的滿清敗軍都已經逃的無影無蹤,比起鎮西軍,數次從密雲南下的滿清大軍顯然在道路的熟悉程度上遠遠超過鎮西軍。雖然跟丟了滿清大軍,但是張俊卿卻沒有返回山西,而是督軍再次向前,這次雖然沒能留下滿清大軍,但是來一場草原會盟也是必須的。

    滿清勢力大幅度縮水,如何安排建立草原上的新秩序,以及空餘出來的權力真空,以確保鎮西軍在草原上的地位,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這個策略若是由易飛來主持才是最為合適的,因此張俊卿一邊不斷推進,也是將捷報和草原會盟一事快馬報於寧武,催促易飛盡快動身前往草原主持。但是一直到進入朵顏草原,卻只是等來了寧武方面的指示,並沒有讓張俊卿立即發動此事,而是含糊的暗示張俊卿稍稍拖上一段時間。

    對於這種回復,張俊卿也是極為疑惑。張俊卿並不知道易飛已經身負重傷,根本就行不來此事。在易飛傷勢慢慢恢復之際,苟華等留守文武也是緊急磋商之後,一致決定將這個消息壓了下來。等待易飛傷勢有起色之時再通知易飛,以免引起易飛的傷勢反覆。在張俊卿印象中的易飛,這種情況下,要麼會立即動身而來,

    要麼就會全權授於自己處理。雖然張俊卿也是很想得到這個青史留名的機會,但是他更知道若是自己擅自主持,必然是犯上面的忌諱和官場的規矩,未來定然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但是他們卻是小瞧了暗影的能力,雖然易飛如今不能視事。但是鄭科卻是更加密切的關注著戰局進展,不斷的向易飛匯報如今戰況情況。畢竟若是在易飛不能視事之時出現奪權的情況,那將是一場災難,雖然這種情況並不大可能,鄭科甚至覺得如果有人敢於如此,恐怕只要易飛一出現,他直接會被身邊的官兵斬成肉泥!但是鄭科卻是絲毫也不敢大意,誰敢說完全不可能發生這種情況?源源不斷的情況也是不斷的被匯總,依舊沒有看到什麼不利於易飛的情況。鄭科在鬆了一口氣之後,也是在張俊卿的信件到達第四天之後,易飛已經有了些血色之後,與一眾文武齊來拜見,順便視情況看易飛能否處理政務再決定是否通告。雖然眾人一再遮掩,但是只是看捷報,易飛心中就已經有了戰略上面的草圖了。在易飛的追問之下,苟華等人也是吞吞吐吐的將張俊卿要求易飛前往草原會盟一事說了,出乎他們的意料,易飛根本就沒有絲毫猶豫將這個主君才有的資格給予了張俊卿,只留下一句話,「俊卿為我生死與共的兄弟!草原會盟一事刻不容緩,告訴俊卿放心大膽而做,此事彼可全權代我而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