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裂明

《》第二卷 崢嶸歲月基始築 第419章 兵臨城下 文 / 泥潭螞蟻

    隨著不斷的斥候前來相報,易飛對於清軍的進軍速度和位置變化也是完全掌握在手。這次清軍如此勢大的突襲,也是必然覺得山西鎮如今已經兵力緊缺,戰力降到最低。對於清軍的這種認識,易飛也是絲毫不屑於顧。

    畢竟清軍根本不懂得,或者說根本不敢採用自己的這種練兵模式。如今的鎮西軍論起正規軍,卻是人數已經下降到了最低點。但是各城的守衛力量並沒有減少多少,相反,經過動員之後,各城的防禦能力甚至已經超過以往。畢竟一般正規軍駐紮一城,最多也是千把人左右。而鎮西軍內的民兵數量卻是皇太極所預想不到的,雖然各城的官兵已經被抽調一空,但是無數的民兵在組織起來之後,防禦力比之官兵駐紮之時只高不低。

    而且像是衛城這種中型城池,城內居民數超過數萬人,那其中的民兵數量就不會低於五千!雖然這些人野戰能力不能與一千正規軍相比,但是論起守城來,這些人足以抵的上兩千人!而各城也是有著眾多的傷殘軍人,這些人也許上陣殺敵是不可能了,但是經驗豐富的他們若是充當基層指揮官,則是可以將這些民兵的戰力成倍提升!

    面對著清軍這一波幾乎可以稱的上舉國而戰的情況,易飛也是不敢大意,實行的堅壁清野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所有層次低於衛城的城池都是盡數放棄,所有人力、物資全部集中於數個大城之中,更是實行戰時配給制。所有人都是按照人頭來領取每日所必須的最低生活保障,在這個危及存亡之時,一切都得為戰爭讓路。

    騰出手來的鎮西軍正規軍也是盡數被集中於鎮城之中,如今的山西,就屬寧武城的軍隊人數最多。步軍人數超過兩萬,騎兵更是超過一萬五千人!這股力量雖然不足以擊敗建奴,但是自保卻是毫無問題。而易飛的策略也是很簡單,以自己為目標吸引清軍視線,各地固守!看似被動防守,但是卻是以守代攻,依靠強有力的防守來消耗清軍的士氣和數量,真正的殺手鑭卻是依舊停留在外的近八千血騎!

    其中五千在陝西的血騎早就在建奴入寇土默特之前便已開始撤軍了,如今大概已經到達平虜衛了,再匯合平虜衛之中的二千餘血騎。這七千血騎老兵若是活躍在建奴背後,那建奴的糧草輜重絕對是不用再說了。而要對付這七千餘血騎,建奴至少也得出去數萬大軍才能確保無失,但是數萬清軍想在鎮西軍熟悉的地盤之上與七千餘血騎打追逐戰,那顯然是自己找虐。而瀚不離部的萬餘

    騎兵也是在緩緩向河套退卻。

    這一戰,易飛並不打算消耗蒙古人。但是也不打算完全讓蒙古人在旁邊看著,瀚不離部雖然回到河套,那也是有著讓其有時間與退卻至河套的土默特人磨合,雖然土默特人如今已經沒落,但是半年經營之下,也是恢復了近五千的騎兵,若是清軍敗退,那這近二萬的蒙古騎兵必然會成為他們揮之不去的惡夢!

    而寧武城外駐紮的只是個幌子,這些全部都是由新兵蛋子組成的騎兵,根本就沒有崇禎十一年給建奴留下深刻印象的血騎老兵一半的戰力。但是用來擺擺樣子,卻是再好不過,尤其是騎牆陣一出,更是讓人根本認不出這根本不是當年京畿的無敵雄獅。

    而易飛的守城,也是根本與明軍不一樣,易飛從來不會將所有人馬全部收縮入城。這種完全被動挨打的作法,根本就不可能在鎮西軍身上出現。就算是最艱難的時刻,易飛也是從來沒有將騎兵放入城中。騎兵的作用在於野戰,而不是龜縮城中。寧遠之戰時,八萬關寧鐵騎蝟集於城下的風範,每次讀史都是讓易飛倍感驚奇。這樣的騎兵,在易飛看來,比之步兵都甚為不如。

    寧武城並不是大城,東西寬不過十數里,南北稍長些,也不過二十餘里。看起來不小了,但是換成後世的單位,也不過是一座六千米一萬餘米的小鎮罷了。一萬守軍入內,就可以做到一米一人了,再加上近萬的民兵,合共四萬餘的大軍根本就容納不下。

    於是,正規軍二萬餘人也是大半紮營於城外,只留下三千上下的預備隊,準備隨時在城池危急之時投入戰鬥。雖然易飛覺得不太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是作戰必留預備隊的作風,也是深深的烙印在骨子裡,完全是下意識的行為。

    二萬餘正規軍,再加上五千已經訓練成的血騎在城外紮下一個巨大的營寨,與城池互為犄角,既可牽制清軍的軍力,也可以起到震懾作用,迫使清軍不敢全力攻城,必須留下足夠多的人馬照應這些大軍。

    而以鎮西軍步軍的強悍戰力,又可隨時出擊,讓清軍無法放開手腳大舉進擊,更是可以在攻城戰最危急之時,快速突入戰場,攔截和突襲攻城的清軍!也正因為騎兵需要發揮這樣的作用,更是不可能在城外挖掘壕溝,以便用騎兵可以隨時出擊。

    鎮西軍的主場優勢,也是可以讓另外的一萬鎮西軍血騎可以不斷的實行戰

    場迂迴,集中全力打擊清軍的輜重隊,以及一些人數不多的清軍。可以說,若是清軍人數在萬人上下,這一萬血騎絕對能夠給清軍一個深刻的教訓,並且可以在實戰中快速的鍛煉軍隊。

    「這一戰若勝,遼東的問題也許就可以完全解決了!」易飛並不害怕失敗,就算在此將大軍拼了個淨光也無所謂,因為自己知道清軍若想拼光自己,所付出的代價將更為高昂。而自己就算拼光所有大軍,自己突圍而出也不是太過艱難,只要自己突圍而出,到達鎮西衛,那建奴就會明白,什麼叫做痛苦!建奴若是想要平掉鎮西衛,將他的十數萬大軍全部填進來也是不可能實現的事!

    易飛的家屬也是早在十數日前,已經全部離開寧武,返回鎮西衛衛城岢嵐城,也是讓易飛再無後顧之憂。一切準備就序,易飛所能做的,也只有安靜的等待著如同山洪暴發一般的建奴傾國大軍。

    崇禎十三年九月十二,清軍大軍也是終於開到寧武城下,這一路行軍,清軍受到的襲擾並不大,似乎強勢的鎮西軍一下子全部消失於無蹤。除卻那突然竄出來的二千餘騎兵,清軍的行軍可謂是踏青一般輕鬆。

    一路上的通行無阻,逕直到達山西鎮城寧武,清軍的士氣也是高漲到了極點。這不僅僅是他們一路順利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那原本似乎無法撼動的鎮西軍,如今竟然如同灰孫子一般,只敢象大明官軍一樣龜縮於城中的樣子,也是讓他們無比的興奮和自信。

    一直到達寧武城,這才看到敢於出城的鎮西軍。但是這些出城的鎮西軍,卻是再無往日的威風,只敢結營自守,再無往日野戰無敵的勢頭,這種躲入烏龜殼的作風也是讓清軍都是怪叫連連,無數的戰馬不斷的呼嘯而過,盡情的在原本強大的敵人面前顯示他們的武勇。

    這種看似無用的行動,卻是極大的提升了清軍的士氣,有什麼能夠比這種將對手踩在腳下的感覺更好的?無數的清軍也是摩拳擦掌,只等命令一下,便即萬馬奔騰,直接沖毀鎮西軍的營壘,將之殺的片甲不留!

    皇太極卻沒有被這種狂熱的氣氛所影響,艱難的挪動著肥胖的身子,登上高高的望台,用心的觀察著鎮西軍的軍營。片刻之後,皇太極也是無奈的承認,鎮西軍的營壘中規中矩,似乎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但是越是平淡,卻越是讓皇太極心中不安。

    面對著十數萬的大軍,鎮西軍

    竟然還敢出城結營而守,而粗略看過去,這人馬數量也是有著二三萬之多,其中更是有著眾多的騎兵。對於鎮西軍的戰力,皇太極從來不像清軍小兵那般,只看人數,相反,對於鎮西軍的重視,他是建奴中最為忌憚的。但是皇太極心中也是開始犯嘀咕了,城外已經有了近三萬大軍,城內至少也得有萬把人吧,否則根本承擔不起守城的重任,這易飛從哪裡弄來這麼多的兵馬?他是如何養的起這麼多的軍隊?謹慎的下令全軍安營紮寨之後,皇太極也是消停下來,開始努力的策劃著如何應對這種局面。鎮西軍敢於出城,那皇太極也就徹底死了全軍猛攻的心思,陳兵於城下,與城頭守軍相互配合,這種城池是最為難攻的。一不小心就會被其裡應外合打的潰不成軍,在清除城外鎮西軍之前,恐怕是無法對寧武城發起有效的進攻了。不過,時間還早。清軍還是有著大把的時間進行準備,從一開始,皇太極就從來沒有想過速勝的念頭。這一戰勢必會是曠日持久,而且傷亡慘重,因此攻城之前的準備再怎麼充分也為過。一聲令下,數萬清軍也是緩緩向前逼來,隱隱的將城外鎮西軍向前的道路全部封鎖。然後一隊隊的清軍也是快速四散而出,進行伐木製作各類攻城器械,擄掠百姓充當炮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