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裂明

《》第二卷 崢嶸歲月基始築 第405章 抄家滅族 文 / 泥潭螞蟻

    「還沒。」易飛長出了一口氣,臉色有些陰沉的道。

    都到了這個地步,這個周王依舊還在堅持。情報上最好的消息是,周王親自帶著所有王座衛隊上了城頭,更是許下諾言,與官軍共存亡。更是拿出了全部積蓄擺放於城頭,只要立功就可立即拿到賞銀,在周王慷慨激勵之下,守軍士氣也是開始振奮。自消息發出之日起,守軍已經堅守了數日了,城上城下都是傷亡慘重,但是城頭的周王大旗依舊聳立。

    「這個周王,還真不是一般人,不過,可惜了。」易飛歎了口氣,心中有些遺憾。

    「可惜什麼?候爺是說周王一定會敗?」羅立有些疑惑的問道,在他算來,開封孤城應對闖軍百萬大軍,城破是早晚之事,根本就不用懷疑。但是看易飛的態度,這次似乎還有其他的因素在內?

    「李自成是攻不下開封的,**才是最可怕的。」易飛眼神閃爍了一下,但是還是模稜兩可的歎息道。

    在歷史上,開封城確實堅持到了最後,這與周王的誓死周旋是分不開的。但是開封大水卻是破滅了這座堅城,不過對於黃河決堤倒灌開封之事,易飛對於歷史歸**於李自成也是有些懷疑。畢竟若是真的是李自成扒開了黃河大堤,那他自己的本部決不會也是同樣受災,人馬折損嚴重。

    「鄭科,派人密切關注闖軍。嗯,重點盯著黃河大堤,有什麼發現,立即報我。」既然來到這個世界,易飛也是有些想弄明白這些事的***。

    「黃河大堤?」鄭科愣了一下,但是隨即也是面色變得一片煞白。

    不止是他,在座的苟華、羅立都是打老了仗的人,聞其弦而知其音。再一聯想到開封的地形,那可是一片低窪之地,黃河更是如同地上河一般,水位可是遠高於開封城!一想到滔天的洪水從天上奔流而下,所有人都是從心底冒出一股寒氣,若是黃河大堤被人為的掘開,那就不是戰爭勝負的問題了。合城之下,根本再無人可以生還!

    「候爺,你是說,闖賊會做出這種天怒人怨之事?」羅立話語都有些顫抖了,讓一個穩健十足的人這般失態,可見這種事情對他衝擊之大。

    「到底是誰

    還說不清,咱們看著辦吧。開封距離山西千里迢迢,咱們能做的也只有等待了。」易飛心底一陣黯然,血騎雖然可以千里馳援,但是以好不容易建立而起的血騎冒這種動輒會被斷絕糧道,全軍覆沒的危險去和百萬闖軍死磕,他還沒有熱血上腦到如此地步。

    ……

    北京,紫禁城。

    崇禎皇帝一下子如同老了數十歲,這麼多天以來,他總算是明白了過來。大明已經完全走了末路,以前從書上得知,末代皇帝被人蒙蔽的不知天下事,崇禎還曾嗤笑過,覺得這種皇帝如此的不堪,但是現在他哪裡還不明白,自己正在步那些末代皇帝的後塵。

    「朕不甘,朕不是亡國之君!朕要中興大明!」這還是崇禎第一次沒有去上早朝,自昨天深夜得知官軍大敗,楊嗣昌當場自刎之後,崇禎就這麼一直呆呆的坐著,不吃不喝,更是沒有絲毫睡意,整個人如同化石一般。

    但是他身上的氣息卻是越來越危險,一種濃濃的壓抑也是不斷瀰漫,整個東暖殿直如生命禁區,任何在這兒的人都會感覺到呼吸困難,心跳加劇,難以平息。誰也不知道沉默著的崇禎會不會立即爆發,將眼前所看到之人全部拉出來斬了。

    「大伴,朕真的就是亡國之君嗎?朕真的就如此無德?」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石化狀態的崇禎終於恢復了一些人氣,聲音無比嘶啞乾澀。

    「陛下,國事艱難,陛下當重振信心。若是陛下也沒有鬥志,那大明就真的,真的沒救了。」也許只有王承恩還能立身於崇禎身邊,這個一直沒有什麼野心的大內總管,也是語音哽咽的回答道。

    「大伴啊,滿朝文武都視朕為傻子,都玩弄朕於股掌之中!這些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你說,朕還能相信誰,還能相信誰啊!」崇禎猛的站起身來,重重的拍擊了一下龍案,憤怒無比的吼道,嚇的外面候伺的其他小內傳和侍衛們都是跪倒於地,人人顫慄自危。但是崇禎的聲音卻是越來越小,最後的話語中更是帶著哽咽,一行清淚不斷的自眼中流出,不可扼止。

    「陛下,此戰官軍雖敗,但是楊閣老也……」王承恩的話還未說完,崇禎滿腔怒火也是已經被楊嗣昌這個名字再次勾起,猛然轉身,如欲噴火的雙眸也是立即盯了過來,讓王承恩一驚,還未說出的話已經嚥回肚子內,跪倒於地不敢再說。

    崇禎冷冷的看著王承恩,但是目光卻是漸漸的變得柔和。雖然崇禎一向喜歡遷怒於人,但是卻也是明白這個和自己朝夕相伴了數十年的老人,這個老人根本沒有任何的野心。甚至可以說,如果他願意,他甚至可以建立一個縮小般的魏忠賢勢力,但是這個老人卻是選擇在背後一直默默的支持著他,從來沒有行過這種事情。雖然大部分原因,是因為自己不可能容忍另一個魏忠賢,但是這個老人本身也是不願如此。

    「楊嗣昌?哼!若非是他,國勢如何會走到如今的地步?」半晌後,崇禎幽幽的說道,聲音之冷,直如三九天的寒流。

    對於楊嗣昌,崇禎也是從一開始的籠信,到如今的痛恨。他是不會怪自己為何會信任這個只會說大話之人,天子是從來都不會錯的,錯的只是臣子們!若非是楊嗣昌妖言蠱惑,自己怎會聽從他的意見,大派剿餉,弄的天下沸騰。若非他信誓旦旦的保證一定能夠剿滅流寇,自己怎會默認他逼死盧象升?若非為了相信他的話,要加固宣府兵力,防止易飛剿滅八大家後會突升野心,進軍京城,怎麼會無意中直接逼反了易飛!

    一想到原本指哪打哪,更是戰力驚人的鎮西軍,崇禎皇帝對楊嗣昌的恨意也是愈升愈高,都快要達到鞭屍解恨的程度了!易飛的鎮西軍之前是何等的恭敬,雖然戰力驚人,可謂冠絕大明。但是卻是一直無比聽從於朝廷調遣,哪怕是對上野蠻而且殘暴的東奴,這些鎮西軍也是從來不曾後退一步!而且這些鎮西軍對於朝廷的要求還是極為的少,不像其他的官軍一打仗,就得索要開撥銀、雙倍糧餉。

    鎮西軍從來都是聖旨一到,立即開撥。對朝廷的旨意,從來都是毫不打任何折扣的予以完成。但是這個楊嗣昌!崇禎暗暗磨了磨牙,估計這會兒楊嗣昌若是就在此地,崇禎都有生吃了他的慾望。楊嗣昌數次故意為難盧象升,不斷的調走盧象升的大軍,有何居心崇禎豈能不知道?但是崇禎卻是沒有想到易飛對於盧象升的態度是如此的敏感!若是早知道易飛曾三番五次上書欲領軍救援盧象升,崇禎也許就會明白盧象升的重要性。

    但是事情沒有如果,尤其是事後,崇禎竟然得知楊嗣昌竟然如此大膽,擅自押下了易飛數道奏章,只是一心置盧象升於死地之後。崇禎也是開始對楊嗣昌開始轉變了態度,但是為了剿匪大計,他也是只能強忍著拿下楊嗣昌的慾望,默認了他這種簡直可以直接滅門抄家的大罪。但是卻是不想,已經與易飛在無意中

    種下了巨大的裂痕!

    到易飛憤而抗旨直接率領鎮西軍回山西,崇禎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雖然也是幾番補救,但是卻是忽略了楊嗣昌這個可謂罪魁禍首,些許對盧象升的補償,根本無法讓易飛滿意。雖然明知道易飛十分不滿,但是崇禎也是從來沒有想過易飛會反叛的可能性。

    直到易飛突然出兵塞外,更是大破蒙古人於漠西,崇禎這才明白,雙方已經在分裂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而易飛出兵宣府、大同、太原等地的行動,更是已經明白無誤的表明了他的態度,那就是與大明已經完全的再無絲毫紐帶。

    易飛一步步的脫離大明,崇禎也是一直看在眼中,期中更有數次機會可以彌補回雙方的關係,但是有楊嗣昌的存在,也是徹底絕滅了這種可能。直到楊嗣昌親自帶軍北上宣府,直接激化了所有矛盾,易飛直接反叛也就成了順理成章之事。若是沒有易飛的反叛,以他鎮西軍的勢力,東奴哪裡還敢大敗之後再來一次回馬槍?若是鎮西軍殺入河南之地,哪裡還有李自成坐大的可能?一個楊嗣昌,弄的國內一片烏煙瘴氣,人材凋零,就是殺他十次也不夠啊!

    一想到這裡,崇禎對於滿朝文人也是連帶著恨到骨子裡,雖然如今他不可能對這些酸丁下手,因為那意味著大明徹底亂成一團,但是卻不妨礙他收拾楊嗣昌這個讓他恨到骨子裡之人,雖然他人已經死了,但是那又如何,他的家人可是還在!「傳朕旨意,楊嗣昌無人臣之舉,悖逆狂妄!開封一戰,視國事如兒戲,無能害國,置十數萬健兒於死地!論罪當抄家滅族,以儆傚尤!」王承恩立即愣了,但是看到崇禎那已經快要殺人的目光,他不敢多說,心底卻是一片冰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