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盜墓禁區

《》第二卷 神歲妖祖 第205章 :八耳金簋(一) 文 / 木門毛竹

    「呼嚕嚕」

    「呼嚕嚕」

    面具之中傳來奇怪的聲音,讓人脊背發涼。請加經|典|書友新群9494-7767

    一排排的巫術面具,高達三米,面具之上,三尺巨口怒張,真正的血盆大口,只不過,口中是空的,彷彿一個黑洞。

    王仔一頓緊張,生怕裡面藏有怪物,他用頭燈射進巫面的巨口,「裡面好像是一個通道!」

    越是危險的地方,越是有意外發現。雖然有點怕,可王仔和夏問秋都很好奇,好奇巫面後面藏著的東西。兩人走到現在這一步,勉強還算有驚無險,除了白眼棒工和神農斷魂草,其它全是在意料之中,三哥沒有特別交待,接下來的冒險只能靠他們自己去掌控。

    王仔小心翼翼地用突擊步槍的槍口挑了挑巫面上的毛髮,「假的!大小姐,不是神農斷魂草。」

    夏問秋正準備靠近查看,洞穴入口處又傳來異響。

    「大小姐,白眼棒工追來了!」

    十幾米外,王仔的頭燈照出了三個白眼棒工。其中兩個肢體不全,一個在地上蠕行爬動,另一個吊在洞穴的頂部,像隻猴子。還有一個是「新人」,一隻眼球沒了,從眼窩裡伸出一把一尺多長的毛髮掛在臉上,下顎也掉了,喉結裡面,全是毛髮,打眼看上去,讓人渾身起雞皮疙瘩。

    「走!」夏問秋按住了王仔要開槍的手,「不要無謂浪費子彈。」

    王仔急忙往前疾奔,夏問秋警戒著後面的白眼棒工,至於兩側的巫面,已經顧不上了。

    白眼棒工的速度不快,不一會,兩人就將白眼棒工遠遠地甩在了後面。

    「光當!」

    「撲通」

    王仔由於跑得急,沒留意腳下的東西,他絆到了一個圓形器物,重心不穩,一下摔個狗啃屎。

    「沒事吧?」夏問秋拉起王仔。

    「沒事。」

    王仔的目光落在絆倒他的那個器物上,「大小姐,一個青銅器,是什麼東西?」

    「簋(gui)。」夏問秋一眼就認了出來。

    「鬼?」王仔以為自己聽錯了。

    「一種青銅器的名字。」

    「好沉,是金的!」

    王仔用手掂了掂,不下二十斤,用手拂去上面的灰塵後,不見銅綠,反而金燦燦耀人眼,絕對是純金打造!

    王仔手中的簋造型非常奇特,高不過大半尺,圓口、圓底、八耳、大肚子,上面刻有獸面紋,美輪美奐,連王仔都能看出是個稀世珍寶,比起養有申女鬼魂的金甕,一點都不差。()

    「大小姐,無價之寶啊!」王仔抱在手中就再也捨不得放下了,「肯定是那個英國傳教士想盜出去,結果中途遭到機關的暗算,這才落下的。」

    夏問秋也被吸引,她的關注點不在簋的貨幣價值,而是簋的考古價值。

    簋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形狀不一,一般為圓腹,侈口,或有兩耳、四耳。過去人們擺筵席一般以九個簋盛九種菜為最隆重,故名。

    簋這個字非常生僻,夏問秋能記得如此清楚,全是因為她的一次美食經歷。

    在北京的東直門橋西到北新橋路口東,有一條街叫東內大街,也叫簋街。

    相傳在清朝年間,北京的各個城門都有它專門的用途,不得隨意使用。例如,朝廷出兵就走德勝門,處決犯人必須走宣武門等等,東直門則是專門為了往北京城內運送木材並往城外運送死人用的。

    爬上東直門的城樓,沿著城樓看見城內一條筆直的路,對面就是鼓樓。而在對面城外則是一望無盡的墳場。由於當時東直門屬於「城鄉結合部」,城門內自然形成了最初的早市,在東直門內販賣雜物菜果的小販們後半夜開始蹲點叫賣,黎明時分則四散溜走。這些小販們以煤油燈取光,遠處看上去,燈光朦朧,四處飄搖,就像一團團鬼火,再加上周圍隨處可見的棺材鋪和槓房,很有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覺,故而,此地被人稱為「鬼市」。

    市場大潮開始後,東直門大街兩側的棺材鋪和槓房紛紛關門大吉,改為商家店舖,並嘗試進行各種各樣的生意,但奇怪的是,他們幾乎都賠上了店老闆的棺材本,甚至連唯一的國營百貨商店也不得不關門歇業了,此地之邪令人費解。但隨後人們就發現,在這條街上只有開飯館的生意能成功,而且這裡的飯館白天幾乎沒有人光顧,但到了晚上卻門庭若市,車水馬龍,另有一番繁榮景象。

    當地老人們都說,到了夜裡,城外的鬼們都要進城吃飯了,所以才能如此繁榮。

    於是,「鬼街」聲名漸漸響亮。

    只是由於「鬼」字終究不雅,東城區委的工作人員們就開始冥思苦想的要為鬼街易名,可在這裡經營的老闆們卻都不同意,說害怕改了名就壞了風水,今後在這裡的生意就沒法做了。就在這時候,工作人員發現了字典裡有個音同字不同的「簋」字,而且這個字還能和吃沾上邊,便開始大肆宣傳,並且還在東直門立交橋鬼街一側的橋頭做了一個「簋」的大銅塑像,這才有了「簋街」。

    夏問秋曾在簋街吃過一次飯,對這個字尤為感興趣,所以,她後來在研究到簋這種器物的時候,也是倍加留意。

    《周禮地官舍人》曰:「凡祭祀,共簋」。

    簋流行於商至春秋戰國時期,主要用於放置煮熟的飯食。

    簋的形制很多,變化較大,商代簋形體厚重,多為圓形,侈口,深腹,圈足,兩耳或無耳。器身多飾的獸面紋,有的器耳做成獸面狀。西周除原有式樣外,又出現了四耳簋、四足簋、圓身方座簋、三足簋等各種形式,部分簋上加蓋。簋是商周時重要的禮器,宴享和祭祀時,以偶數與列鼎配合使用。史書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八耳簋,歷史上還沒有出現過!

    這八耳,恐怕寓意深刻。

    天子用九鼎八簋,也就是說,吃飯的時候,要擺九個鼎,八個簋;楚王別出心裁,一個簋就八個耳朵,顯然是要把周天子比下去。

    夏問秋很是期待楚昭王的棺室裡能有什麼驚人發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