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奴隸帝國

《》正文 第85章 出手不凡 文 / 大地浪子

    華龍大陸歷九九四年,注定了是不平凡的一年,多事之年。而就在十一月,發生了許多令人瞠目結舌的大事,注定是一個多事之月!

    名將東方白重掌中央軍團大權僅僅幾天,一系列的連環動作就使後唐帝國的局勢迅速穩定下來——

    後唐皇帝柳飄絮親筆簽署的國書通過駐大梁王都亞京城的使節遞呈給大梁王朱溫。國書中重溫了多年來兩國和睦相處、友好交往的舊事往事,許下了後唐軍從大梁王國的東海郡、保定府立即退兵的諾言,並且將會在一月內賠償一千萬金幣給大梁王國,以補償造成的損失!為顯示後唐帝國的確是受到了玉龍王國的欺騙,並且受到朝中某些小人的誤導,皇帝柳飄絮還下令將負責外交事務的禮部尚書撤職查辦。

    可憐的禮部尚書,其實根本什麼也沒有做,便被硬生生戴上「小人」的帽子,不過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只得為皇帝陛下的錯誤作了替罪羊——要不怎麼說伴君如伴虎呢?

    既然後唐皇帝主動示好,令大梁王朱溫有了極好的台階可下,還有那一千萬金幣對有些貪財的朱溫誘惑力也太大——要知道,大梁王國全國一年的歲入才不過五千萬金幣左右,先前組建九個預備師團也不過用去六百多萬金幣!更重要的是:雖然情報不多,但海那邊倭奴國蠢蠢欲動之勢十分明顯,大梁王國的當務之急是解救被困的龍飛揚西部軍團和東海軍團,扭轉被動的戰局,哪裡當真敢為了洩一時之憤與後唐帝國全面開戰?後唐帝國能夠以如此的低姿態、如此慷慨優厚的條件議和,已經超過大梁王朱溫自己的預計和期望值!

    在大梁王國中央軍團、百色師團及其預備師團的「恭送」下,後唐帝國的南湖軍團十六萬人迅速撤回南湖郡白江府,與圍攻白江城的十六萬玉龍軍展開激戰,雙方各損失約四萬人馬後,七王子司馬朗受不住玉龍軍將士大量損失的巨大壓力,撤軍退回煙波府。雙龍聯軍水師與南湖水師在白江府江面上展開大水戰,南湖水師在岸邊的投石機、超級神臂弩等重型防禦器械的支援下,以二百艘戰船對上玉龍水師五百戰船,卻也鬥個旗鼓相當,雙方各損失一百來艘戰船後,雙龍聯軍水師無奈退兵——

    丁氏家族出於保存實力的考慮,以兵力不足需要防備相鄰的南面清遠府、東面順德府大梁軍可能發起的進攻為由,拖拖拉拉,實際上拒不執行玉龍王廷下達的攻擊在資江鎮受困的後唐西南軍團、並且派軍隊支持南湖郡中央軍團作戰的命令,使得南湖郡戰場的玉龍軍在局部戰場不再佔據兵力優勢。

    明面上,丁氏家族只有一個正規軍團和預備軍團,加上淮**師才三十六萬人,而要面對北線資江鎮的後唐西南軍團十六萬人,還有南線、東線大梁名將龍飛揚統率的兩個軍團近四十萬大梁軍的潛在威脅,雖然有秋氏家族勢力更強的大軍死死壓制著龍飛揚,但誰都明白司馬氏驅虎吞狼、欲待丁氏與後唐軍大戰至兩敗俱傷後圖謀江漢郡之心!丁自行經歷大風大浪多年,若連這點玄機也看不出,哪裡還配當丁氏家主?

    所以丁氏家族陽奉陰違,不遵王令之舉,令玉龍王司馬遠和赴江漢郡督戰的大王子司馬泰也無可奈何。若是逼得急了,丁氏家族反戈一擊,司馬氏將吃不了兜著走!但丁氏家族始終按兵不動的曖昧態度,卻也在玉龍王司馬遠、「護國公」司馬成的心中留下了陰影……

    面對前所未有的混亂局勢,大家都在相互謀算著,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小心又小心——只因每一次戰爭風雲,都會淘汰許多曾經輝煌、但因誤判形勢而選錯方向的世家大族。一部華龍大陸的千年戰爭史,是用無數失敗者的鮮血書寫而成!

    東方白所獻的「議和」之策在南湖郡戰局見到效果,而在另一面戰場,後唐軍在西北郡、西南郡戰線的「痛擊」之策同樣收效甚大,只是這個效果卻顯得極其慘烈:

    受名將東方白重掌軍權、統轄戰局的鼓舞,後唐中央軍團二十萬人大舉從寶安鎮強攻對峙的金龍軍南部軍團,各型投石機、超級神臂弩等重型器械、甚至為數不多的重騎兵、重步兵都全部投入戰場,純粹進行了一場拼消耗的大戰。()

    金龍軍一向瞭解名將東方白愛惜部下,善用奇計取勝的用兵之道和作戰風格,在歷來多次摩擦中,除非巧妙利用形勢形成局部的兵力優勢,東方白絕不輕易發動對堅固陣地的強攻,但這次金龍軍卻大大失算,被東方白近乎蠻幹式的攻擊打了個措手不及!東方白以中央軍團死傷七萬人的代價,換得金龍軍七萬多人的死傷,剩下的十三萬大軍將戰線強行向南面推進一百多里,金龍軍南部軍團餘部只得退回湖北府城——洪雅城,如此一來,後唐帝國迅速奪回了小半個湖北府。

    從不輕易出戰的後唐帝都近衛軍兩大師團也火速在金龍王劉操大軍趕到之前進入定州府、華陽府,先期抵達封鎖兩座府城的金龍軍鐵騎,畢竟在實力上比不過後唐帝國的王牌近衛軍。大戰半天之後,兩處增援的近衛師團均以死傷五千騎的代價,造成金龍鐵騎一萬一千人的死傷,突破攔截後順利進入定州府城、華陽府城。

    金龍王劉操率金龍中央軍團步兵和御林軍共十二萬大軍趕到華陽府城,面對有近六萬正規軍、四萬地方警衛隊把守、有四十萬人口的大城,面對堅固的城牆和各式威力奇大的守城器械,也不敢輕易發動強攻——畢竟加上華陽城下不過三萬人的金龍騎兵師團,他的手中也只有十五萬人!

    金龍軍停止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第一階段的進攻,金龍王國佔領了後唐帝國的西南郡、西北郡的大部地區,取得了夢寐以求的鎮海府作出海口,已經達到了戰略目的。在短時間內,後唐帝國將無力反擊,正好藉機消化新得的大片土地和千多萬人口的、加強控制,整軍後異日再戰。

    像東方白這樣一反常態不計消耗的打法,後唐帝國損失得起,金龍王國可就感到困難:將士死難、軍械、糧草消耗……那都是需要金燦燦的金幣作後盾的!人窮志短,馬瘦毛長。以金龍王國捉襟見肘的財力,至少目前還不敢與後唐國作殊死血拼!

    西南郡、西北郡的戰局,由此也趨於穩定。名將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東方白的聲望因此直逼第一名將「槍聖」賀繼光!

    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名將是在戰爭中產生的,任你如何英雄了得,智計過人,若沒有戰事,沒有功業,終究會被世人逐漸遺忘。

    對於東方白提出的「擴軍」之策,後唐皇帝柳飄絮力支持,沒有調動目前無戰事的北方郡、連雲郡和自大梁王國北原郡撤出的保定郡等三大軍團前往支援兩處戰場,而是直接下達了緊急動員令:參戰的五大軍團除徵募兵員補充正規軍的損耗外,另行在中央郡、西北郡和南湖郡、珠峰郡等組建五大預備軍團,五個近衛預備師團,隨時作為正規軍的後備補充,其中僅幅員廣闊、人口眾多的中央郡便就組建了兩個預備軍團!那意思就算西南軍團全軍覆沒,也能隨時重建!已經損失的江**師宣佈以洞庭水師為骨幹重建,並擴編為三個師團,白江府的南湖水師也擴編為三個師團,分別在與玉龍江相連的洞庭湖和白江府加緊訓練,只待時機成熟便出擊控制玉龍江面!

    被金龍王國、玉龍王國悍然聯手入侵激起血性的後唐男兒,曾在軍中服過役的退役將士,無數希望建功立業的武林子弟,紛紛報名加入後唐預備軍。亂世出英雄,沒有人不想在前所未有的戰爭風雲中建功立業,留下千秋美名!

    只一出手就增加了三十三個預備師團超過一百三十萬人,直接耗費高達二千萬金幣以上,加上陣亡將士的撫恤、給大梁王國的議和款,後唐帝國在短期內用去近四千萬金幣,皇帝柳飄絮卻毫不心痛,後唐帝國之富之強可想而知!也只有強大的後唐帝國才有這樣的經濟和人口實力!

    ——若非擔心刺激一直動態未明的新宋王國和剛剛議和成功的大梁王國,柳飄絮甚至想將北方郡、連雲郡、保定郡三大軍團同樣各擴編一個預備軍團,只是顧慮到若是新宋王國加入戰局,後唐的國力雖強,也會感到應付困難,這才作罷。但在暗中,這三郡幾乎與正規軍同等數量的地方警衛隊也加強了秘密訓練……

    算上被困的西南軍團,後唐帝國的軍隊已高達驚人的三百五十多萬人!帝國猶如大夢初醒的猛虎,終於亮出了它的鋒利爪牙!

    地位超然的問劍閣仍然未出面干預,令後唐皇帝柳飄絮心中大定。或許在大勢明瞭之後,問劍閣就會出手像五十年前支持「一代天驕」柳隨風大帝一般,支持柳飄絮的後唐軍如風捲殘雲般席捲整個大陸呢?劍閣的態度,向來是在局勢不明前不偏不倚,只在適當的時機支持最強勢的一方掃蕩天下,加快爭霸戰爭結束的步伐,以減輕戰爭造成的損害。當年「一代天驕」柳隨風就是在佔據如今的後唐、大梁、玉龍大部分地區之後,得到「問劍令」支持,在不足三月內就橫掃華龍大陸,勢如破竹!

    可以說,若誰能堅持到「問劍令」出之時,仍然據有超強的兵力和控制最廣大的地區、人口,誰就會成為五十年後的又一個柳隨風,又一個笑傲華龍大陸的絕代霸者!

    試問天下英雄:安得倚天抽寶劍,玉宇澄清萬里寧——這便是問劍閣「問劍令」真正的含義!

    華龍大陸不斷升級的戰爭局勢,通過歐巴大陸、美斯大陸駐後唐帝國中都的各國使節和北方兩大外貿港口——北方郡的營口港、連雲郡的連雲港,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和渠道,向著遠遠的愛琴海數千里外傳揚開去……

    儘管更大的戰爭風暴正在醞釀之中,但在短時間內,金龍王國、玉龍王國與後唐帝國三強之間的局勢可以算暫時平穩下來,三強都在**傷口,積蓄更大的能量,為下一步更大規模的戰爭做好準備——

    就在整個華龍大陸都在猜測著下一步的戰局走向之時,一場新的戰爭卻在絕大大多數人都意想不到的地方、卻又在情理之中的地方,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