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之戰神傳奇

《》幽州風雲 第一百八十一章 兄弟夜話 文 / 墮落炎羽

    是夜,已成廢墟的洛陽城安靜非常,露在外的纍纍白骨更是憑添了幾分森之感,唯有時而響起蟲鳴聲給這片非廢墟帶來絲絲生氣。高懸於空的月兔為紮在洛陽城廢墟上的個個營地塗上宛若銀霜的亮色。一對對著精緻鋼甲,或持刀劍、或持鋼槍,謹慎非常的軍士不時在營地中走過。

    而這時,劉協營地中,一個著銀色大葉龍鱗寶甲,腰懸寶劍的劉辨同一頭戴朝天冠,著龍袍的劉協站在營地的一處角落中交談著。劉辨臉上的憤怒之色和劉協滿臉的無奈顯示出兩人的交談並不愉快。

    「皇弟,汝好生糊塗啊!鄭師歷來所謂無不顯出於吾漢室之忠心,然今李傕、郭汜而在方退,汝竟使詭計謀算鄭師!」劉辨滿臉的恨鐵不成鋼,對劉協怒聲說道。

    「皇兄已知曉耶?」劉協微怔了下,滿不在乎道:「間弟假作感動之色,鄭峰又豈能瞧出破綻?兄長何必為此事訓弟!」

    「哼!」劉辨見劉協好不悔改,憤怒的冷哼一聲,說道:「汝至此刻竟還不悔改!汝可知為何間鄭師清楚父皇所下聖旨、所賜之打龍金鞭、斬王金刀耶?」

    「為何?」劉協見劉辨如此說,不由怔了怔,心中卻升起一絲不妙之感,遂問道。

    「為兄尚能識破汝之詭計,鄭師為天下名將,父皇為為兄欽點之師,一方諸侯,更將北疆異族殺得膽寒,其智謀又豈能差於為兄?汝之詭計早為鄭師所識破,然顧忌汝之臉面故不曾當場說出,遂請出聖旨、打龍金鞭、斬王金刀以敲打於汝!」劉辨說著輕歎了口氣。*/*

    劉辨停頓了片刻後,看著高懸於空的月兔喃喃道:「協兒,汝可知曉若非董賊顧慮鄭師之武力,汝早已為董賊所殺,汝之妻妾,付皇后、董貴妃皆為董賊所欺凌矣!父皇曾告知於為兄,應夢神將降臨於世。若漢室留其心,則興;若傷,則漢室為神將所滅!汝今所為幾將漢室推於深淵也!」

    劉協本就不笨聽到劉辨所言心中頓時一驚,忙道:「皇兄之意,鄭峰便是那神將耶?」

    「為兄亦不知,然觀昔父皇所言,鄭師歷來所為,縱非父皇口中之人,亦同此人有所關聯!」劉辨苦笑了下,輕聲說道。

    劉協見劉辨也不知,不願再談這個話題,當下皺了皺眉頭道:「朕雖有意同百官留於洛陽,然洛陽殘破,難擋各路諸侯大軍。皇兄以為弟當何以為之?」

    見劉協轉移話題,劉辨雖然無奈,然卻還是沉思道:「洛陽殘破、長安久經戰亂,縱是修復亦需數年之功,此刻更不堪為都,且近西涼,洛陽以東更有曹*虎首,若無大軍駐守,汝必為曹*所挾持。以為兄只見,不若暫遷都於河北,待劉協搖頭道:「無大軍駐守,便令鄭峰留數員大將引精銳數萬於洛陽即可,又何必遷都?今弟尚為天子,雖此刻落魄,然料鄭峰亦不敢抗旨!」

    「協兒,汝為何這般糊塗?」劉辨歎息道:「鄭師雖有百萬大軍,謀士如雲,戰將如雨;更有關羽、張飛、黃忠、趙雲等名將。然北疆廣闊,遼東公孫度更是自封為王,中原更是戰火紛亂,鄭師引軍四下征討尚嫌兵力不足,又如何分出精銳為汝來守洛陽耶?」

    劉協聽後,知劉辨所言不,遂沉默不語,低頭沉思。過了良久後,劉協歎了口氣道:「既如此,當遷都何處?」

    「間,為兄見朝中臣公皆面色饑黃,唯一人眉清目秀,精神充足不似眾臣。想來當是一智謀之士,不若將其喚來商議。」劉辨沉吟道。

    劉協點了點頭,便同劉辨往自己的皇帳走去,待進帳後遣一軍士往百官暫住之所去請董昭。不多時後,董昭隨軍士來到帳內,向劉辨、劉協見後,劉協便問道:「朕遷都,卻不知當往何處,又如何說服朝中重臣,公仁可有計教朕?」

    「回陛下,侍中太史令王立間告知於臣『漢以火德王,今大漢氣數將盡,晉魏之地,必有新天子出。許都屬土,若陛下有遷都之意,萬不可往東。』;今幽州漁陽經大將軍治理多年,一片繁華,縱是昔都城亦難及漁陽,且幽州雖近北疆,然北疆異族卻恐大將軍兵峰,故臣以為可遷都漁陽!至於朝中眾臣,皆碌碌無為、只懂勾心鬥角、膽小如鼠之輩,今見大將軍勢大,覺不敢有何異議!然……」說道這,董昭臉上露出為難之色。

    「然何?」劉協見董昭不再說下去,心急之下,也不思考,皺眉問道。

    「陛下雖遷都河北,然大將軍未必有此念想!」董昭為難的看了看劉辨,見劉辨若有所思,遂咬了咬牙,將自己顧慮說了出來。

    「大將軍智謀非凡,又豈不知若得朕之好處?公仁若實在憂心大將軍所思,不若代朕前去試探一番。」劉協眼中一絲諷刺之意一閃而沒,淡淡的說道。

    「諾!若無他事,臣這邊去試探大將軍。」董昭聽後,當下朝劉協行了一禮,見劉協點頭,遂抱拳退出皇帳,在軍士的護衛下往幽州軍中軍大帳而去。

    鄭峰同黃忠、趙雲、張飛、郝昭正於中軍大帳中商議遷都之事,忽有軍士闖入,言有朝中大臣求見。鄭峰聽後,眼中精光一閃,對四將道:「遷都之事,可否成功,皆在此人!且隨吾出帳去迎!」說罷,起往帳外走去。四將見狀,趕忙跟上。

    待出帳外,見那大臣眉清目秀,精神充足,微微一愣,隨即抱拳欠道:董昭見鄭峰雖位極人臣,然卻還是如此有禮,心中好感猛增,當躬行禮道:「見過大將軍!回大將軍,吾正是董昭!」

    鄭峰見來人正是董昭,心中暗喜,忙上前扶起道:「久聞公之名號,今幸得一見!且入帳相敘。」說罷拉著董昭手臂往帳內行去。

    入帳後,幾人又是一番見禮。待坐定談論了一番後,說及朝中之事,董昭試探道:「明公興義兵以除暴亂,入朝輔佐天子,此五霸之功也!然諸將人殊意異,未必服從,若留於此,恐多有不便。明公可有遷都之意呼?」

    鄭峰聽後,眼中精光一閃,笑道:「洛陽乃是東都,今天子新還,遠近仰望,豈可輕遷?未知公仁為何有此一問?」

    董昭笑著搖頭道:「朝廷播越,新還京師,遠近仰望,以冀一朝之安;今復徒駕,不厭眾心。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將軍當早做決斷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