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穿越在一九五零

《》第一卷 第七十三章 先遣團(下) 文 / 深藍咖啡勺

    杜可風已經在這個營地裡待了三天了,這三天他們的生活過的很充實。第一天理完發後,每個同志都被發了一塊硫磺肥皂,然後在衛生員的帶領下來到一座大大的澡堂,在澡堂外面搭建著好幾口大灶,灶上放著一口大大的鐵鍋,鍋裡早就加入滅虱粉的水這時已經燒的滾開了。每個人都被要求脫下身上所有的衣服放到鍋裡進行消毒,幸好這裡全都是大老爺們,戰士們也不矯情爽快的脫光衣服後,大家排隊進入澡堂,營地裡有一座葉小偉帶過來的小型鍋爐,所以澡堂可以提供給大家洗熱水澡的機會。十七連的所有人在這裡好好洗了個熱水澡。洗完澡換上新衣服後,十七連在衛生員的帶領下來到一排平房前,他們被分配到了六間大宿舍,接下來的一個月中,這裡就是他們臨時的家。

    杜可風現在正站在門口觀望著不遠處的營地大門,不時的用手撫摸一下身上的新衣服,或者輕輕的跺一跺腳上的新鞋子。就在進入營地的第二天,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身高體型,換算成具體型號領到了從裡到外兩套新軍裝,包括了帽子外套、內衣內褲、鞋子襪子。這批個人裝備都是葉小偉從本市被服廠購買回來的,全部是進行清倉處理的軍用庫存貨。一套八七式陸軍作訓服加上內衣內褲和襪子,以及一雙黑色高腰帆布作訓鞋,每套價格才一百二而已,當然這些杜可風他們是不知道的。他們在領取個人服裝的同時,也領到了一張身高體型與服裝型號的對照表,每個人都需要好好學習,以便回到部隊後更好的為整體換裝做準備。

    連指導員史雲和杜可風一樣,也是大學生出聲,不過他是西南聯大畢業的,畢業後在江南參加的新四軍。穿著一身嶄新的綠色作訓服,褲腳扎進了黑色高腰作訓鞋裡,史雲筆挺著身形大步走了過來在杜可風身邊站定,拍了一下杜可風的肩膀後,他用歡快的語氣說道:「連長,這回發下來的新式軍裝怎麼樣?比老蔣美械師的美式軍裝漂亮吧。」一邊說著他一邊摘下頭頂的帽子,拿在手裡指著一小塊水漬:「我剛剛試過了,倒了一點水在帽子上,你看,真的和木軍醫說的一樣,還能有限度的防水呢。還有這鞋子,又輕又暖和,走起路來可真帶勁。」

    史雲說的這些,杜可風其實早就知道了,昨天發下新衣服的時候,自己一轉身就找了一個沒人的地方進行了潑水測試。本來大家領到新裝備的時候,都不打算換的,有的同志還說要把這新衣服留下來,等到娶媳婦那天當新郎裝來穿。有的同志說自己現在有軍裝,這新衣裳拿回家改一改給自己的弟弟妹妹們穿。不過大家的小算盤都落空了,晚餐過後大家都被召集在營區的大操場內,劉副參謀長傳達了上級的指示。指示中提到這次下發的新式軍裝,在我軍被裝的防護、識別、象徵三大功能上有很大提高,同時也體現我們國家經濟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體現了我軍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的新貌,是我軍被裝建設史上光輝的一頁。因此,所有指戰員在今後的工作訓練中,都必須穿著新式軍服。大家都是光榮的革命軍人,上級的命令是必須不折不扣完成的。

    葉小偉之所以選擇採購八七式冬季作訓服,是因為他在後世的一些資料裡看到,歷史上入朝的志願軍不僅僅缺少防寒衣服,而且當時他們裝備的棉襖也是土布面料的。在朝鮮零下二三十度的雪地裡,這種土布面料一旦被打濕就會迅速的結冰,身上穿著一件結冰的棉襖甚至還不如不穿。而後世八七式冬季作訓服使用的是滌卡面料,在防水上面比土布好一些,而且布料結實耐磨、不易劃破。袖口褲腳衣擺都有扎帶,只要一紮緊,就不會灌風,而且面料也不會透風。一套87作訓服有9個口袋,褲子2個、上衣5個,可以塞下32開的書。除了褲子兩邊的口袋,其他7個都有拉鏈、魔術貼,可以防止東西掉出去。

    這種作訓服是用來當做入朝部隊的作戰服使用的,至於防水保暖的問題,葉小偉已經從現代採購了近千台的電動縫紉機與鎖邊機,首都郊區一座大型的新式製衣廠正在建設中,預計一個月後就可以投入生產保暖服裝了,與此同時他還採購了大量的滌卡面料與拉鏈紐扣之類的配件。除了這些,葉小偉還找了幾家專業的製造衝鋒衣廠家,定制了十萬套使用新型防水透氣面料的衝鋒衣。第一層也就是最外層是保護層,使用的是耐用性極佳的透氣尼龍材料,第二層則是壓合在外層一起的白色eptfe防水透氣薄膜,最內層則使用抓絨面料。這樣的三層結構可以讓衝鋒衣既耐用又舒適保暖,同時充分地防水透氣。

    到今天上午為止,杜可風估計營地裡已經先後進駐了大概兩千人左右,早飯後上級傳達了指示,說是下午開始接收學習新式武器裝備。所以吃過午飯後,杜可風也不休息,而是一直站在門口觀望著。觀望營地大門的不止杜可風一個人,基本上每一個宿舍門口和窗戶口都被焦急的人所佔領,甚至連屋頂上都有人爬上去遠眺,不過這個時候首長們都沒有心思去管這些,大家都在等待著傳說中威力無比的新武器。這時屋頂上傳來大個子保密員的高喊聲:「來了,來了。外面來了一隊卡車。」

    不僅僅是大個子的喊聲,其他在屋頂的人也紛紛發出類似內容的呼喊。隨著他們的提醒,早就翹首以盼的戰士們都不由衝了出來,大家都站在宿舍外面目不轉睛的注視著營地大門口。不一會只見差不多三十幾台軍綠色的大卡車排成一列長長的隊伍駛了過來,停在門口和站崗的戰士應對了一番後,車隊開了進來,並在大操場上停了下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