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風月王侯

《》第一卷 初露鋒芒 第一百章 姚楚兒的身世(上) 文 / 銷魂五花君

    「楚兒原籍東山濟臨丹鳳村,家父本姓曲,家母倪氏,都是安分守己的老實人,平日就靠開著一家雜貨鋪度日,家道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楚兒是父母在四旬之上方才生的女兒,那時楚兒還不叫楚兒這個名字,家父母給我取的名字是瑤雯。

    瑤雯自小生得清純秀麗,兼還天生智慧聰明。七歲上,送在村學中讀書,日誦千言。十歲時,便能吟詩作賦。到十二歲時,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若論起女紅,天賦更加卓越,不是楚兒自誇,飛針走線,宛如高手作畫,村中往往罕逢敵手。

    因為自家無子,香火沒法傳承,所以父母尋思招個上門女婿,一來給曲家留個火種,二來也好來日靠女兒女婿養老。只因瑤雯蘭心蕙質,靈巧多能,所以眼界頗高,雖求親者眾多,但始終不曾動得芳心,一來二去,這事就擱置了下來。

    那時生活的年代還是前朝,就在瑤雯十二歲那年年末,外族入侵,攻陷濟臨,那時兵荒馬亂,城裡城外的百姓,一個個聞風喪膽,扶老攜幼,拖家帶口,棄屋逃命。

    父親領著母親倪氏和十二歲的瑤雯,同村裡的人一同結伴逃難。有一日行到一處,沒遇到外虜,倒逢著一眾慘敗的官兵。他們看見許多逃難的百姓,背的大包小包,不禁心生歹意,便假意大喊道:「胡虜來了!」為造聲勢,沿路還放起一把火來。那時天色將晚,被他這一嚇,眾百姓發一聲喊,抱頭鼠竄,只顧逃命。他就乘機搶掠,肯捨了錢財的還好,若不肯給他,當場就一刀殺了。這是亂中生亂,苦上加苦。」

    講到這裡,姚楚兒神色淒楚,眼睛紅紅,聲音也開始變得低沉起來:

    「瑤雯在逃命中跌了一交,等她爬起來時,只在這片刻工夫,父母就被亂流裹挾得不知去向,三人就這樣被衝散了。那時瑤雯不過一個半大的女孩子,從未遇到過這等事情,也從來沒有出過遠門,又驚又嚇,不知道該怎麼辦。

    當下她想,也許爹娘等亂兵走了,還會到這裡來找我吧。於是她不敢走遠,也不敢叫喚,硬是忍住自己內心的恐懼,在行道旁的一座古墓之側,生生熬過了一宿。

    等到天亮,瑤雯走出去看,但見滿目瘡痍,屍橫遍野,昨日一起逃難的那些鄉親,有的已經橫死於野,有的已經不知所蹤。她思念父母,內心驚惶,終於忍不住放聲痛哭。哭過之後想到,看來只能自己去尋訪父母,可是天涯漫漫、前路茫茫,自己又該往何處去呢?

    她想起那群亂兵劫掠之後,奔北而去,於是瑤雯決定望南反向而行,以免再次遭遇那群豺狼。她一個小小女子,從未經歷過這樣的人生變故,走一路,哭一路,痛一路。

    也不知走了多少時候,感覺又累又餓,心裡又悲又苦。忽然望見前面有一所土房,暗想其中可能有人,不如上前去討些湯食。趕去一看,卻是人走屋空,家裡人也都是逃難去了。這下瑤雯徹底沒了主意,只得坐在土牆之下,哀哀痛哭。

    俗話說,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哭聲引來了一個人,姓苟,名二財,正是瑤雯以前丹鳳村的鄰居。此人平日裡就是游手好閒,不思稼穡,是個喜歡竄東家走西家、白吃白拿的混混兒,當日也是逃難被官軍衝散了同夥,正在那裡獨自而行。

    聽到有女子啼哭之聲,好奇跑來相看。瑤雯自小便認識此人,此時落難之際,四顧無親,見到他便有如見到了親人一般,心中說不出的踏實和高興。

    瑤雯問他:『苟大叔,可曾見到我爹娘嗎?』

    哪知苟二財此時正被官兵搶了盤纏,正發愁沒處弄錢,如今又見瑤雯孤身一人,心中便起了別的心思。於是他便對瑤雯道:『哎呀,你爹娘剛剛尋你不著,痛不欲生,如今已經跟村裡的幾人,分著趕往四處找你了。他還吩咐我們幾個,倘或見了你,千萬要把你帶過去,讓你一家團圓,必有重謝。』

    瑤雯聽到這話,簡直有如聽到天籟之音。再說她雖然聰明,到底還是年幼無知,哪裡曉得人心的種種險惡伎倆,何況此時又是無可奈何之際,所以毫不懷疑,反而欣然就跟著苟二財走了。她哪裡知道,這一走之後,就是一條不歸路。」

    說到這裡,姚楚兒輕聲啜泣起來,不由得讓招豐好生心疼,想好好安慰安慰又怕唐突了佳人,不禁在那裡坐立難安,如熱鍋上的螞蟻。

    講到這裡,馬小兔已經可以推知姚楚兒後來的大致遭遇,此時他倒是對其放下了防備之心,因而也勸道:「姚館主,要不就講到這裡吧,講多了你心裡難過。」

    「不,我要說。」姚楚兒紅著眼睛道:「這件事在我的心裡已經埋藏了很多年,始終就像橫亙在我心裡的一塊巨石。今天把它說出來,也好讓我早日釋然,不再受到它的折磨。請兩位公子無論如何聽我說下去。」

    馬小兔歎道:「那好吧,我們尊重你的意見。如果你覺得有些地方回憶起來讓你非常難受,那就跳過。」

    姚楚兒泣道:「多謝公子,奴家省得。」定了定神,繼續說了下去。

    「一路上,苟二財吩咐瑤雯,若路上沒有遇著她爹娘,也不打緊,他們之前約的另有匯合之處,讓瑤雯放心跟著他走。又說,路上同行,二人父女相稱,否則人家會以為拐帶人口,到時抓了他去,就沒法送瑤雯去見她爹娘了。瑤雯只當是苟二財的一番苦心,當下便答允了他。

    兩人水陸兼程,曉行夜宿,剛開始到了群康府,誰知又聽說外虜即日便要渡江而來,於是又忙忙慌慌跑到了江都,暫且找了一處客棧居住。

    次日一早,苟二財聲稱兵荒馬亂不安全,吩咐瑤雯在店中等他,他自去打探消息,如果碰見瑤雯爹娘,就直接帶他們回來與瑤雯相會。

    苟二財出去之後,卻是去遍訪城中的煙花柳巷,打聽有無人家想要認購孤女。聽得一處私娼館想要認養一個女兒,便尋了過去,跟館主劉四娘談妥之後,將其帶到店中,看貨拿錢。

    劉四娘見瑤雯生得標緻,又懂詩書知禮儀,心中歡喜,立時拍板,與苟二財談成典禮一百錢,當日就讓苟二財收足了銀子,把瑤雯送到了劉四娘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