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帝國攻略

《》第一卷 烽煙四起第二集 從零開始 第695章 趙州橋的建設者 文 / 晴了

    一邊飲著美酒一面吹牛打屁,老舅也興致勃勃的說起了一些關於交趾的趣聞,聽得大家都津津有味的。{}

    「舅父,您是說那裡的船隻,比咱們的屋子還要高?」瑤光妹子不由得好奇地問道。

    「那是自然,就是今年秋剛剛開始搭建龍骨的一艘秦級的戰艦,嗯,秦級指的就是排水量達到或者是超過五百噸的戰船。特別是那桅桿的高度,怕是能夠有咱們家的這房舍三個那麼高。無忌,老夫沒記錯吧?」老舅打了個酒呃之後朝著我問道。

    「舅父所言甚是,隋級是一百噸以下的船隻,而漢級是兩百噸以上級,至於秦級就是五百噸以上級別的船隻。過去的樓船,最多也就是兩百噸左右,所以,秦級的體積的確要龐大得多。」我點了點頭答道。相比起石、料、斤這些亂七八糟的計量單位,本公子直接就要求他們製作了一個差不多一米見方的大鐵箱子。

    其實我還真不知道那個一米的箱子是不是真是一米見方,只不過是用千分尺先確定了毫米的寬度之後,然後再通過厘米和分米推斷出來的一米。

    然後嘛,先把這個內徑達到了一米見方的鐵箱子擺到了巨型天平秤上稱重,另外一頭擺放鐵錠,等確定重量之後,在大鐵箱子裡倒滿了水,然後再加上新的籌碼直到雙邊達到了平衡。

    然後,後加入的那些鐵錠的重量,就是一噸,然後嘛,一噸等於一千公斤,這想大家都想必都清楚了,為了更接近這個時代的稱重方式,當然又還把公斤折半,半公斤為一市斤。

    也就是說,五百噸級的船隻換算成斤之後,絕對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而那一艘秋初開始搭建龍骨的戰艦我可是記得應該有六百多噸才對。雖說在我的印象裡邊,遠遠達不到後世的萬噸巨輪那麼龐大,但是對於這個時代最大建築物以為只會是房子的人們在說,這樣的戰艦,的確很能震撼人心的。

    聽到了這樣巨大的戰艦,娘親他們也都吃驚得厲害,原本還以為在黃河裡邊航的那些船隻很巨大了,倒沒想到,居然還會有這麼巨大的船。

    而舅父在交趾那裡,倒也曾船去過海南島上幾趟。那裡早在數年之間,在本公子的艦隊抵達交趾的時候就給張羅了過來。雖然海南島上沒有什麼礦藏,但是那裡卻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海上中轉站。

    不過,因為今年,艦隊要配合程咬金收拾占婆國的那票南蠻子,所以舅父就沒有坐船,而是直接坐著馬車往回往。而這一路一走,就走了一個月的時間。

    幸好,從長安到交趾的這道水泥直道主體已經全面通行。這條長達三千八百多里路的水泥直道,途經關中、漢中、巴蜀再到嶺南,然後直入交趾。

    當然,有些地方,仍舊需要渡船。現如今有些比較狹窄的河岸已經開始搭建堅固的橋樑,但是,真要把所有的橋樑都弄好,這最少還得花好幾年的功夫。

    感謝李春,感謝這位中國古代,在隋朝最為著名的橋樑工程師,或者大家對李春這個人並不熟悉,但相信舉世聞名的趙州橋,從隋朝建造的直到一千四百多年之後仍舊聳立在趙州蛟河河面上的石橋,就是他最偉大的傑作。

    而此人,本公子早就已經在大業八年的時候就派了人去尋找,最終,找到了這位這個時代最傑出的橋樑工程師。

    之後,華夏帝國的水泥直道之所以能夠這麼快捷的修建,身為華夏帝國水泥直道總工程師的他功不可沒。而今,他更是已經帶出了超過一百名弟子,若不是現如今,巴蜀之地需要建築幾座難度極大,跨度極大的大橋還需要他去坐鎮,本公子早就想把他調回長安,讓他在皇家學院的建設學院內擔任院長一職。

    而目前已經身為皇家科學會的會員的李春鬥志十足,或許,我對於工匠的尊重以及對他們這些建設者們的敬意,讓他有用不完的幹勁。而且,他恰好是在私塾裡邊讀過幾年書的。有較好的整理自己思路和設計的語言組織能力。

    教出來的這一百多個弟子裡,其中有二十多人目前正在皇家學院裡邊繼續修繕整理著李春所講述的那些關於道路橋樑建設的口述,另外,還需要把很多的,現如今已經知道的物理知識也要鑲嵌進去。

    如此,才能夠讓未來的學子們不光是知其然,而能知其所以然,如此,未來的華夏建設者們,才能夠在李春這位橋樑建設大師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我今年年初在接見李春的時候就親口告訴了這位年方四十五歲的大隋朝頂尖橋樑工程師,最多再給他兩年的時間,兩年之後,他必須要到學校任教四年,然後才能再次出山。

    當然,當他再次出山的時候,自然不會再是他自己和那些半路出家的學子,而是能夠經歷四年的堅苦學習,從他的身上汲取足夠多的知識和養份的優秀畢業生。

    至於他的那一百多名弟子,也都要到學院內進行回爐深造,為未來的華夏帝國的道路交通和橋樑建設添磚加瓦。

    「陛下,今年我們的糧食產量比之去歲提高了近一成,不過,為了應付今後幾年的征戰,想來,所要囤積的糧食,怕是不會低於去年。」房玄齡在秋收完畢之後又出現在了我的跟前。

    「這倒無妨,不過,咱們的新佔之地,可千萬不能出現饑荒。」我點了點頭,看著房玄齡遞過來的清單,一面看一面說道。

    「陛下放心吧,嶺南一帶,今年的雨水和天氣都不錯,沒有什麼大的災害,糧食沒什麼問題,倒是那嶺南沿海之地,有好些地方遭了風雨之害……」

    「風雨之害,哦你是說颱風是吧?」我想了想之後拍了拍腦門問道。

    「颱風?」房玄齒一臉迷茫狀地看著我,看樣子並不清楚什麼是颱風。

    颱風,亦稱颶風。是形成於熱帶或副熱帶海面溫度在26c以上的廣闊海面上的熱帶氣旋。在氣象學上,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在十二級至十三級(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稱為颱風或颶風,颶風的名稱使用在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

    而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一百度以東)使用的近義字是颱風,在每年的夏秋季節,我國毗鄰的西北太平洋上會生成不少名為颱風的猛烈風暴,有的消散於洋上,有的則登上陸地,帶來狂風暴雨。

    「就是那種從海面飄來,可以遮天蔽日,帶來狂風暴雨並且能夠毀屋拔樹的那種巨大的風暴,朕決定把這種災害,命名為颱風。」我想了想,決定用皇帝的意志直接定議,省得老聽到一些古怪的形容詞和名詞。

    這個時代,除了記載晴陰雨雪等天氣現象之外,也有了對風力大小的測定。雖然我們這個時代還沒有發明測定風速的精確儀器,但那時已能根據風對物體徵狀,計算出風的移動速度並訂出風力等級。

    嗯,這事就是李淳風乾的。就在去年,李淳風的《現象玩占》裡就有這樣的記載:「動葉十里,鳴條百里,搖枝二百里,落葉三百里,折小枝四百里,折大枝五百里,走石千里,拔大根三千里。」這就是根據風對樹產生的作用來估計風的速度,「動葉十里」就是說樹葉微微飄動,風的速度就是日行十里;「鳴條」就是樹葉沙沙作響,這時的風速是日行百里。

    另外,還根據樹的徵狀定出來的一些風級,如《乙已佔》中所說,「一級動葉,二級鳴條,三級搖枝,四級墜葉,五級折小枝,六級折大枝,七級折木,飛沙石,八級拔大樹及根」。這八級風,再加上「無風」、「和風」(風來時清涼,溫和,塵埃不起,叫和風)兩個級,可合十級。

    照李淳風所發佈的風力定級而言,颱風自然就是十級以上的風。雖然只定出十級,但是在這個缺乏測速儀測風儀的時代已經很夠了。

    「是,謹遵陛下旨意。那颱風經常會侵襲嶺南和江南沿海一帶,那些颱風之犀利令人駭然,不但經常吹倒樹木,更是會吹倒房舍,吹翻船隻……年復一年,都會造成不少的損失。今年,我們佔據了嶺南之後,因災,已經從交趾調集了五十七萬石稻米往各處災地救援。」房玄齡的話讓我滿意地點了點頭。

    「不錯,不過,還不夠,你不說我都隱些忘記了,這樣吧,未來,咱們的應急救災機制應該更大力度的推廣開來才成。光給老百姓送上吃的還不夠。還需要幫忙老百姓建設被毀壞的家園。」

    「陛下,臣倒覺得,可以在嶺南沿海一帶,大力的建設水泥磚石房舍。」旁邊的杜如晦心中一動,朝著我稟報道。「水泥磚石所修的房舍極為牢固,而且不像木頭房子一般,十數年就要修繕一次,而且還得防蟲蟻之蛀,防水霧浸朽。」

    「杜尚書言之有理,臣覺得磚石水泥所築房舍之堅,炮石難下,更何況是區區風雨之侵?」馬周也不由得對杜如晦這個主意大聲讚好。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