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孤女修仙記

《》第一卷 三八 拜師 文 / 洛緗月

    三八拜師

    轉眼就到了九月初五,雲府這天熱鬧非凡,待男客的正廳擺了二十桌,側廳擺了十桌,待女客的內堂又擺了十桌,內堂離正廳不遠,隔著紗簾和屏風,隱隱能看到正廳的人影。

    雲晨和瑞娘兩人作為主家,團團轉地忙著招呼眾位客人,各處下人也都是忙的腳不點地。好在有各位管事嬤嬤大丫環們,平日各司其職,訓練有素,倒也忙中有序。

    雲妙早被張奶娘打扮好了,今天的衣裝可是雲妙自己選著樣子讓幾個丫環和奶娘幫著作的,上身是月白色銀線繡雲紋的緊身箭袖,銀緞小襖,下系嫩綠色兩片馬裙,腰繫小牛皮白玉扣的腰帶,足下是米白羊皮的小靴子,靴筒內還有暗襯,放些短劍匕首什麼的。

    正是俠女們行走江湖必備的行頭啊。

    前生倒是老在江湖飄,可打扮的不是要飯的,就是個掃地打雜的,跟著師父習武那幾年,穿著都是師父的舊衣改小的男裝,本來雲中飛一心報仇,對衣著的品味就不高,一味灰黑二色,再穿舊了改成小孩子的衣服,那更是沒法看了。

    當然雲中飛也偶而關心徒弟的衣著,想給她買些正常女孩子的衣裝,不過雲妙那時也是一心習武圖方便,幾乎不穿那些易髒易破的新衣,久而久之,雲中飛也就不在這上面費心思了。

    其實愛美是女子天性,雲妙當年偶然見著那些武學世家的大小姐,鮮衣怒馬,勁裝面紗,足下小靴,手執皮鞭,心頭也會略閃過一絲模糊的羨慕。

    如今有了財力和時間,還不親自一試?

    很有些英姿颯爽的味道啊,雲妙微微揚起嘴角,打量著自己這一身挺滿意。邊上的奶娘和小丫頭們也都拍手稱讚。雲妙聽著心裡美滋滋的,小小的身子在銅鏡前左照右照扭來扭去地好不得意。

    等雲濤和高文卿進來,瞧見小雲妙在鏡前得瑟,不由得笑道:「哎喲,哪裡跑來個小俠女?」

    二人也走過來並肩站在雲妙兩邊,卻見鏡中多出兩個勁裝小少年,一個鳳目含威,一個眉目深刻,都是一般的長身而立,譬如明珠玉樹一時輝映。

    被他們一比,小雲妙就悲摧了,為毛他們要長那麼高?

    跟他們站在一處,越看越像兩隻小鶴中間雜了只小土雞啊。

    雲妙幽怨地看著這兩隻,打算等會兒拜師的時候,決不要站到他倆旁邊。

    前廳一會兒就派人來催,師兄妹三人一起走到前廳,見廳上正中設了交椅,眾位有身份的賓朋都在左右依次坐下,有些隨長輩來的小年輕的就站在他們身後,一臉新鮮地等著看。

    雲晨開場致了幾句詞,請雲中飛在交椅上坐下,三個小的上前行跪拜之禮。

    雲妙邊磕頭邊拿眼覷著師父,嗯,師父仍是一身樸素道袍,髮髻插著一支墨玉簪,長鬚順滑一絲不亂,根根透著精神,…儀態沉穩,頗有世外高人之韻,果然是人要衣裝啊。

    三叩首之後,有丫環在旁送上托盤,托盤上用大紅錦緞蓋著,雲中飛伸手掀開,托盤中

    是三套物件,雲濤最長,雲中飛將一柄軟劍交給雲濤,道:「劍為百刃之君,習之可修身養生、陶冶性情,望善用之。」雲濤口稱是,雙手接下,眼神中喜不自勝。

    雲中飛又將其中的鐵扇交給高文卿,「扇為文人雅物,靜則名士風流,動則變化多端,藏鋒其中,最適於你。」高文卿接過扇子,見這扇子畫的是描金山水,十八根鐵骨,入手極是沉重。心頭也不禁歡喜。

    最後的是一支軟鞭,雲中飛看著自己這個死而復生的小徒弟,心下竟是感慨萬千,「小妙身為女子,行事需得外柔內剛,這軟鞭正適於你。」

    三人又謝過師父賜兵器,這才起身。

    眾人見了都是稱讚恭喜不已。雲晨便招呼著大家入席,請了雲中飛坐上首,高家老爺作陪,正酒筵初開,賓客正歡的時候,卻聽廳外有人蒼皇飛奔,路過門檻時還被絆了個狗啃泥,卻是顧不得喊疼,慌慌張張地跑到雲晨邊上,小聲地說了幾個字,雲晨和附近的高老爺聽了,都是面色大驚。

    雲晨心中驚疑不定,背後冷汗直冒,從桌邊站起,深吸了口氣,才能止住微微的顫抖,面向眾人高聲喊道:「眾位,聖旨已到府衙。眾位有品階的快準備一下,隨下官一同接旨。」

    且不說在場眾人如何忙亂,雲濤和高文卿兩個畢竟年紀還小,不懂得天威難測,只是朦朧的覺得好奇興奮,兩人隨著大人一起跪下,偷偷地小聲議論,猜測著聖旨的內容。

    瑞娘一眼就找到了小雲妙,忙將女兒摟在懷裡,一同跪下等候,心內忐忑,不知此番是吉是凶。於嬤嬤纓兒絡兒卻是跪在後面,心裡擔擾著瑞娘的身子。

    雲妙倒不擔心這聖旨,反正有她築基修為在,保住所有人性命無憂自是不在話下。

    嗯,如今那小皇帝也有二十七八了吧,大權應該從太后黨和丞相黨中收回了些,天聖朝四十多個郡,不知他是怎麼會想起往桑榆郡發聖旨的呢?

    等了大約半盞茶時間,一隊身著各色官服的人施施然走進大廳,當先一個身著朱紅武官服,手捧聖旨,年紀約三十五六,他身後有四名錦衣侍衛相隨,看衣著,似乎也品階不低。

    雲妙看得出來這五人都身懷武功,那四人大約比雲中飛略差,那捧聖旨的,卻是和雲中飛不相上下。

    那朱衣官員當眾宣讀了聖旨,雲晨聽了內容,才把一顆懸著的心放下,轉憂為喜。

    原來是數月前桑榆郡中元節孩童被劫事件過後,雲晨便將事情詳細經過上報給了州府,州府知府又將這些事寫在奏章裡,上呈皇帝。而另兩個也丟失了孩童卻沒找回來的郡裡,也不敢將消息隱瞞,同樣把經過上報給上峰,輾轉到了皇帝那裡。

    當朝皇帝高宏見同樣都是丟失孩童,桑榆郡卻把孩童們都找回了,雖然有大俠出力,但顯然郡守也有救助之功,便下旨嘉獎郡守雲晨,賜宮緞十匹,金器一對。

    至於那尋回孩童的大俠雲中飛也有獎勵,賜金牌一隻,上刻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有此身份金牌見官可以不跪,除此之外,還有黃金百兩。

    而那丟了孩子沒找回來的山北郡和南湖郡,兩地郡守都就地免職,另派郡守就任。

    雲晨驚喜的同時又捏了把冷汗,幸虧孩子們都找回來了,自家的小雲妙也無事歸來,不然自己現在也和那兩郡守一樣丟官去職。

    那些跪在一邊的眾賓客聽了這聖旨,見了那晃眼的賞賜,大都羨慕不已,心想,這可是天子賞賜啊,雲大人這可是得了天家的青眼,日後指不定要飛黃騰達了,以後可得多巴結著。

    各種紛亂激動中送走了賓客,雲晨又親自安頓欽差住進了郡中驛館,那欽差姓何名峰,卻是摒退左右,叫住了正打算告辭的雲晨。

    「雲郡守,下官此來桑榆,聖上另有密旨。」

    雲晨一愣,忙要跪倒接旨,卻被何峰攔住,「雲郡守不必慌,這密旨是道口諭,令你協助下官調查橫天嶺強人一事。」

    卻是三郡接連丟失多名俊美孩童,若只是普通老百姓家的,估計也不會引起天家關注。實在是因為南湖郡丟失的十三名孩童裡,有一位是上官世家的嫡子,因為跟著母親去南湖郡的外公家小住,途中就被劫了。

    這位丟失的上官家小少爺,他的親姑姑便是皇帝高宏的貴妃,上官貴妃得知消息,日夜憂心,瞅準了時機面見皇帝,梨花帶雨地哭求一番,皇帝心疼愛妃,便派了宮中武功頂尖的五位高手前來查案,務必要把上官小少爺尋回。

    這五位中品階最高的,就是這正二品帶刀侍衛兼任欽差的何峰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