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官心

《》正文 第200章 古河第一彈(200章 了,紀念一下) 文 / 香自寒

    第第一彈(200章了,紀念一下)

    第二日一早,王永民帶著一輛滿載貨物的卡車來到了縣政府門口。

    羅正源早已等在政府前,早晨來縣委、政府上班的工作人員,看到滿車的物品,都側頭注目。有消息靈通的,自然知道這是羅正源從市裡爭取了一筆扶貧資金,準備走訪一下貧困戶。

    「羅縣長,這是今天要走訪的困難戶和行程路線,您過下目。」王永民遞上來一份資料後說道。

    羅正源看著厚厚的資料上寫的人名、地址、家庭情況和年人均收入後,心就開始往下沉。

    資料上竟然還有年人均收入只有幾百塊的。

    這種條件,確實太艱苦了些吧。

    王永民看出了羅正源臉色的變化,知道羅正源也被資料上的情況震驚了。可古河縣就是這麼個情況,幾十年都沒摘了貧困帽子。

    「羅縣長,我已經通知縣電視台了。他們來了咱們就出發吧。」王永民說道。

    王永民也是深知領導下去走訪的流程,所以便通知了縣電視台的同志一早過來。

    羅正源沒出聲,默默的點了點頭。

    這時候,縣委書記袁明華坐著他的桑塔納3000到了門前,見到卡車上裝載的貨物,便笑著下了車道:「羅縣長準備什麼時候出發啊。」

    自這筆50萬的扶貧資金到了縣財政局,袁明華就知道了。而且不僅袁明華知道了,丁貴、楊鳴這些常委們,幾乎都知道了。

    他們隨便一問,就知道這是羅正源爭取到的。五十萬,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羅正源新官上任,想去幹點實事,博取個名聲,這些常委們也沒必要過多的干涉。

    所以,今天袁明華見到這車東西,便笑著跟羅正源打了聲招呼。

    「袁書記,我們馬上就出發了。」羅正源笑道。

    袁明華點了下頭,「代表我慰問一下他們。」

    羅正源忙點頭答應道:「好的,袁書記。」

    袁明華說完,便走進了縣委大院。

    而王永民低頭看了看表,已經過了跟電視台約好的時間,怎麼對方還不過來。

    王永民忍不住拿出手機,將電話打給了電視台的關台長。

    「什麼?兩台攝像機都派出去了?」電話接通後,王永民怒吼了一聲。

    「老王,你別急,我也沒辦法啊。楊縣長早就打了招呼,說今天有市裡的領導檢查安全問題,他需要一個攝像機跟著拍攝;我本來是打算讓另一部攝像機跟你的,可是昨晚十一點,丁縣長說今天要去北邊的玻璃廠檢查,要我們調動一部攝像機拍攝。你也知道咱們縣裡的條件,電視台就這麼兩部攝像機。一個被丁縣長用了,一個被楊縣長拿去用了,我能找他們誰要回來啊。」關台長說道。

    王永民忍著怒氣,遠離了羅正源幾步,然後低聲道:「老關,你這不是害我嘛。我剛跟羅縣長說了,電視台一會過來。可現在又過不來了,你讓我怎麼說。」

    關台長笑了笑,說道:「一個毛孩子縣長,你給他廢那麼大勁幹嘛,就跟他實話實說唄。有本事讓他要去。」

    王永民這次火氣忍不住了,「胡扯,再年輕也是副縣長,你……算了。」

    王永民也知多說無益,歎了口氣,掛斷了電話。

    雖然王永民後面說話的聲音都壓的比較低,但最開始怒吼的那句話,還是被羅正源聽到了。

    「怎麼,縣台沒空嗎?」羅正源笑道。

    王永民神色一暗,說道:「嗯,縣台就兩部攝像機,一部被丁縣長用了,一部被楊縣長用了。」

    羅正源哦了一聲,然後便不再說話,繼續站在政府門前。

    這一時之間讓王永民有些疑惑,兩部攝像機都被佔了,可也看不出這位羅縣長生氣啊。

    正當王永民疑惑的時候,只見羅正源一臉微笑的迎向了一輛掛著省會車牌的別克商務。

    「羅縣長,你們古河的路可真是難走啊。比我們預計的時間晚了半小時才到,讓羅縣長久等了,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啊。」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從商務車上下來後說道。

    羅正源看了眼下車的幾個人,幾乎都是老熟人,全是上次去南遠採訪杜凡洲的那幾人。雖然,那次羅正源沒跟對方說幾句話,但對方姓氏名誰,還是都知道的。

    「李組長,你們能過來,我就很高興了,多等一會也累不著。」羅正源笑呵呵的說道。

    李組長笑了笑,說道:「羅縣長,你需要我們幹什麼就安排吧。」

    李組長話裡透著一股尊敬,並表示這次到了古河,完全以羅正源馬首是瞻。

    李組長肯這麼說,自然也是因為他實在有些摸不準羅正源的關係了。

    這已經是省台程台長第二次給李組長打招呼,讓他過來關照羅正源了。「閃亮一角」在全省不知有多少幹部想上這節目,可是程台長打了兩次招呼,讓李組長一次去了南遠、一次去了古河,目的都是為了羅正源。

    就憑這兩次的事件,李組長便不得不尊重羅正源。

    羅正源跟李組長簡單的聊了兩句後,便轉身來到王永民身邊道:「王局長,你坐我的車,按照計劃,走吧。」

    王永民正傻呆呆的看著那輛別克,這時被羅正源招呼了一聲,忙集中了一下精神,上了羅正源的普桑。

    上了車後,王永民回頭看了眼跟著普桑行駛的別克,忍不住問道:「羅縣長,他們是電視台的?」

    王永民剛才看到他們車裡放的攝像機了,所以才有此一問。

    羅正源點了點頭。

    「哪個台的。」王永民的好奇心還很重。

    「省台『閃亮一角』欄目的。」羅正源淡淡的說道。

    王永民哦了下,隨後又張大嘴巴「啊……」了一聲,而這時候王永民明顯的感覺到司機老王也抖了一下方向盤,導致車行駛的也偏了點。

    「羅縣長,你說他們是省台『閃亮一角』欄目的?」王永民重複道。

    看到羅正源點了點頭,王永民心中忍不住罵了句:「我操,我說剛才縣台來不了,也不見人家緊張半分,原來人家是叫來了省台的記者,還tmd的是『閃亮一角』欄目的。罵了隔壁的,這羅縣長到底什麼來路,竟然能找來這個欄目的記者。」

    王永民想到這,忍不住的偷偷看了眼羅正源。只見羅正源神情很鎮定的看著車窗外。

    而此時司機老王,也有些不自覺的挺直了腰板。

    司機老王被司機班安排給羅正源開車後,曾經一度還有些鬱悶。自己都四十多了,還給這麼個毛孩子開車,想起來就不爽。

    可是,老王聽到羅正源說了剛才那幾句後,心中再也不敢小看羅正源了。就連開車時也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在王永民計劃安排下,羅正源一天內走訪了數十家貧困家庭。羅正源親手給每個家庭送去了大米、白面、菜油等日常用品,並針對家庭成員的數量,送上了慰問金。

    當然,這些情況全部被扛著攝像機的「閃亮一角」記者拍攝了下來。

    羅正源一天走訪下來,並沒有把古河的所有貧困戶全部走完。看著那些貧困家庭所住的房屋和家中的擺設,實在讓羅正源有些心驚,民政部門的扶貧根本無法解決這些家庭的實際困難。

    如果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家庭生活上的困難,那就只有徹底提高古河的經濟水平。只有全縣的經濟水平上去了,那才能讓這些百姓最終過上好日子。

    雖然羅正源不管經濟建設這塊,不過他卻在心中默默的發誓,如果有機會能夠為古河的經濟增長出力,他絕對會全力以赴。

    拍攝了一天,李組長等人連晚飯都沒吃,就急忙的趕回了同州。李組長臨走時說,會在車上對片子進行剪輯製作,爭取晚上就能播出。

    李組長等人高效率的作風,再次讓王永民對羅正源佩服不止。

    雖然,以前「閃亮一角」欄目沒有到過古河,不過王永民也知道這幫人無論去哪個縣拍攝,不狠狠的宰那縣裡一刀,是絕對不會走的。

    可是,今天這些人過來,一不吃二不拿,而且還是那麼客氣,這怎能不讓王永民心驚。

    王永民的心中也忍不住打起了小九九,他可是在民政局干了快九年了,如果這個羅縣長是有背景之人,那跟著他,一定會有一個好的出路。即便不能升職,只要能夠被平調到那些油水大點的局裡當局長,那也能讓王永民欣喜不已了。

    轉眼就到了晚上七點四十分,袁明華每天晚上都會在看完中央新聞後,看看省台的「閃亮一角」欄目。

    袁明華看這個欄目的目的其實是抱著學習的態度。看看其他縣市都有什麼突出的工作,他也好根據古河的現狀,運用到古河來。

    可是,他萬萬沒想到,今天「閃亮一角」欄目會播出他們古河的新聞。

    「古河縣副縣長羅正源在室外將近40度高溫的情況下,帶領縣民政局的同志不畏高溫酷暑,登門走訪慰問了古河縣的貧困家庭,詳細瞭解了他們生產、生活情況和家庭實際困難,並送去了大米、菜油等生活用品和慰問金……民政局的年輕同志都說通過這次走訪,使他們深刻體會到了貧困家庭的實際困難,增強了他們做好民政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新聞在播音員的介紹下,不斷的變換著羅正源走訪貧困家庭的畫面。最後,還有幾個民政局的年輕同志和困難戶接受了記者的採訪。採訪的最後,當然都是對羅正源進行了一番感謝。

    袁明華看著電視播出的新聞,他完全愣住了。

    他沒有想到,一個普通的走訪貧困家庭活動,竟然能夠上了省台的「閃亮一角」欄目,這怎能不讓袁明華驚訝。

    和袁明華一樣驚訝的還有縣委的其他幾個常委和縣政府的副縣長,他們也是知道羅正源今天要走訪貧困戶的。可是,同樣是走訪貧困戶,上了省台和不上省台,那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差別可謂一個在天,一個在地了。

    工作就是三分做七分喊,你喊出來了,那影響力就大大的不同了。這個欄目一播出,只要看了這個欄目的人,都會知道古河縣有個副縣長叫羅正源了。

    而且看這個欄目的還會有很多省市一級的領導,他們可能不認識古河有縣委書記袁明華,可能也不認識縣長丁貴,但是他們卻知道古河有個副縣長羅正源。

    羅正源的這個宣傳完全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他在古河的影響力,也會由於這則新聞,而逐步的攀升。

    就在新聞播出了一多半後,王長遠打通了丁貴的電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