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完美四福晉

《》章 節目錄 116以後 文 / 悄然花開

    「見過十四爺。」幾個侍衛看見胤禎走過來,都趕緊的給他行禮。十四很大氣的擺手:「不用多禮,那些刺客是在這個屋子裡管著的吧?有沒有人守著?」

    「回十四爺,阿克多大人在裡面守著。」侍衛笑著帶著十四往裡面走:「奴才帶你過去,十四爺有什麼事情,儘管吩咐。」

    「不用了,我自己過去就行。」十四沒讓那侍衛跟著去,自己到門口敲了兩下門,然後推門進去。就見侍衛副首領阿克多正蹲在地上卸那些人的下巴。

    十四看的好奇:「你在做什麼?」

    阿克多一臉憨厚的笑:「見過十四爺。那些個話本上不都說刺客們都是挺狡猾的,很喜歡在嘴裡含一個毒藥丸什麼的嗎,奴才將他們的下巴給卸掉,這樣他們就沒辦法吞毒藥自殺了。」

    十四臉頰抽搐了一下:「那些話本上寫的東西,你真信啊?」先不說他們用什麼不溶解但是能消化的東西來包裹毒藥丸,光說那麼大一顆,他們呼吸張嘴間,就不怕立馬吞進去嗎?

    阿克多瞪大眼睛:「難道不可信嗎?我上次明明就是同樣將刺客的下巴給卸掉了啊。」

    十四很想捂臉:「那你發現他們嘴裡有毒藥了嗎?」

    「這倒沒有。」阿克多很老實的搖頭,十四推推他:「行了,你靠邊去,爺要審問這些刺客,看他們是從哪個地方冒出來的!居然敢來刺殺四哥,真是找死!」

    阿克多應了一聲,也不敢真躲一邊,萬一這些刺客有點兒什麼歪招讓十四受傷了,他也別想當這個副首領了,直接去天牢裡面等著被審問算了。

    「唔,看你們長相,應該是漢人。」十四摸著下巴將那些刺客打量了一遍,得出結論。滿人和漢人的長相還是挺明顯的。從五官上說,滿人的就深刻一點兒,漢人的柔和一些。雖然大清入關很多年了,但滿漢不通婚的規矩還是有的,滿人和漢人的長相還沒混合到一起。

    「狗韃子!爺爺就是漢人,殺的就是你們這些雜碎!」其中一個黑衣人耐不住,張嘴就罵了起來:「要殺就殺,要刮就刮,十八年後爺爺還是一條好漢!」

    「住嘴!」那人還想再罵兩句,卻被阿克多一腳踹在臉上:「%*%……」太激動了,用滿語罵的,對面刺客一臉茫然,表示沒聽懂。

    阿克多氣憤,還想翻譯成漢語,被十四給拽了一把:「氣什麼?他再怎麼罵,這大清的江山也是我滿人坐著的。更何況,反賊嘛,連命都快沒有了,就讓他們逞兩句口舌又怎麼樣?」

    說著,伸手將剛才罵人的刺客給拎出來:「你叫什麼名字?」

    「爺爺行不改名坐不更姓!姓王名三牛!」刺客梗著脖子說道,臉上一片憤恨惱怒,若不是雙手雙腳都被捆著,估計都能揪著十四揍一頓了。

    十四少年心性,雖然剛才他勸解阿克多不要和這些人計較,但自己心裡卻怎麼都不舒服。眼珠子轉了轉,就拎著那王三牛出去了,身後那些刺客們都挺著急,只是自身都難保,也就沒辦法解救王三牛了。

    阿克多守在屋子裡,就聽見外面一陣噗噗通通的聲音,過了將近一柱香的時間,屋門被吱嘎一聲推開,一個侍衛冒出頭:「十四爺說,再拎一個出來。」

    他話音剛落,就有人從旁邊將他推開,然後拖著一個血肉模糊的人進來。像是扔垃圾一樣,單臂一輪,就將人扔到了牆角,距離那些刺客挺近的,血腥味就顯得有些刺鼻了。

    「你們將三牛哥怎麼樣了?」一個年歲稍小的刺客臉上閃過恐慌的神色,一邊沖侍衛喊道,一邊掙扎著想過去瞧瞧,阿克多一腳將人踹翻:「怎麼了?你沒眼睛嗎?告訴你,乖乖聽話,說不定十四爺心情一好,放你們一條生路,若是沒點兒眼色,你們就會都跟他一樣!」

    說話間,又有一個被拎了出來。外面照樣是噗噗通通的聲音,沒有慘叫聲,反而更讓屋子裡的刺客臉色多變。重複之前的步驟,沒多久,扔進來一個血肉模糊的,再拎出來一個全頭全尾的。

    這樣折騰沒多久,在十四拎出來第六個人的時候,那人一看見滿院子超過十個的刑具,頓時滿臉驚慌:「不要殺我,我說,我都說。」

    十四很滿意的將院子裡放著的各種各樣的刑具讓人收起來,擺上一張桌子兩張凳子,甚至還有兩杯茶水:「說吧,說完了,我就放你走。」

    這下,那人更是沒遲疑了,當即就巴拉巴拉的說起來了。

    原來,他們這些,都是一些流匪。前段日子,忽然有人將他們聚集起來了,說是讓他們去刺殺一個人,成功了就會將他們收進天地會,每個月還會發五兩銀子。就算是沒成功,也照樣會給他們銀子,但不會讓他們進天地會。

    對他們這些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人來說,五兩銀子每天吃飽飯也是能用上一年的。更何況,對方說,要他們刺殺的,一個大貪官,他們也算是為民除害。

    總之,經過各種忽悠,這些原本就快餓死的流匪,就咬牙同意了。再說了,那人也給他們詳細的分析過,大貪官和心腹住一個比較偏僻的院子,他們只要不驚動前面的人,殺個把人是很容易的。

    「這麼說,你們是天地會派過來送死的?」十四臉色不怎麼好看:「我汗阿瑪治下,國泰民安,你們這些不長腦子的居然還想著去投靠反賊?」

    「我們也是活不下去了啊。」那人也不知道受什麼刺激了,嚎啕大哭起來:「城裡的狗官不給我們活路,我們還不上來,就只能去當流匪,反正左右都是一個死,還不如殺幾個貪官出出氣!」

    「城裡的狗官?」十四一聽就知道是貪官酷吏之類的事情,就讓另一個侍衛接手了。反正他只管審問刺客的事情,剩下的,處置貪官什麼的,四哥和十三哥向來是很能幹的。

    只是,回到房間,十四越想越不對勁。那些人說是天地會找過來的,可是天地會是怎麼知道他們在這裡的?上次經過天地會的刺殺,汗阿瑪已經踹了很多天地會的據點啊,難道是報復?

    第二天,十四將自己審問的結果和猜測說給胤禛聽,胤禛只是點點頭:「你若是對天地會有興趣,那這幾天你就帶著人暗探一番,回頭領著侍衛將天地會徹底給抓了。」

    十四很是興奮,他最不耐煩跟那些人打官腔,跟在四哥身邊幾乎沒做什麼事情。這剿匪平叛雖然也不是什麼大事,但至少比之前沒事幹強。

    「四哥,你放心十四?」看十四興沖沖的出門,十三轉頭問道。胤禛點點頭:「他長大了,若是連幾個反賊都對付不了,以後還怎麼上戰場?」

    上輩子,兄弟幾個在朝堂上你給我下絆子我給你放石頭,想盡辦法將對方拉下馬。十四想要那個皇位,自然也是參與了的,九龍奪嫡給了他不少鍛煉。

    這輩子那種你爭我奪的情況弱了很多,十四還能不能被鍛煉成一個大將軍王,真的很是問題。

    十三聳聳肩沒多說什麼,等胤禛收拾好了,才跟著胤禛一起出門。他也明白,胤禛對他和十四,是兩個要求。他是胤禛的左膀右臂,十四則是胤禛手裡的劍。不過,同等重要。

    這三兄弟各自開始了自己的工作,而紫禁城裡,康熙也正忙碌的翻著奏折,他面前站著幾個官員,一個個臉色憤慨,只是康熙不發令,他們也不敢隨意開口。

    「你們都是來參奏雍郡王的?」好半天,康熙才將手邊的折子處理完,抬頭看向下面站著大官員。三個宗室親王,兩個朝中要員,光這五個,彙集起來也是不可小覷的。

    「皇上,不是奴才小心眼捨不得自家的幾塊地,只是雍郡王這次實屬過分,他居然不等皇上您裁決,就下令將杭州知府給關進大牢了,也著實太囂張了。」

    一個親王站出來說道,他身後的兩個跟著點頭。

    康熙冷笑了一聲:「雍郡王是皇子,他臨走前朕已經說了,讓他酌情行事,等他送折子上來,朕再批復下去,那都多久了?他要在外面等一兩個月嗎?那丈量土地什麼時候才能完成?」

    「皇上,奴才想著,既然雍郡王忙不過來,那是不是再另外派人過去?」另外一個大臣笑著上前說道,康熙神色難辨的看了他一眼:「以你之見,派誰過去合適?」

    「奴才覺得,戶部劉大人可以。」那人想了一下說道,康熙沒說話,大殿內沉默了好大一會兒,就在那個大臣以為自己說的讓康熙惱怒了,康熙才出生說道:「劉大人最近應該是忙著修河堤的撥款事項吧?」

    那人點點頭應是,康熙摸了摸鬍子說道:「既然劉大人還有差事,那就不能長途奔波了。好了,雍郡王的事情,朕自有決斷,你們若是沒有其他事情,就先回去吧。」

    三個親王還想說什麼,康熙又接著說道:「朕聽說,上個月哈蘇大婚了,這也算是成年了,朕想著,是不是該領差事了,還有馬伊和科爾昆,年齡都不小了吧?」

    哈蘇馬伊和科爾昆都是世子,他們以後就算是繼承了自家阿瑪的爵位,身上沒有差事,依然是不行的。那三個親王很明白康熙這會兒說這話是什麼意思,再多管閒事,就將他們的三個繼承人給派走。

    反正,京城裡的土地已經差不多丈量完了,他們在扛著康熙的怒氣說什麼有點兒不划算,趕緊笑著服軟:「他們年紀確實不小了,皇上仁慈,還請給他們安排幾件差事磨練一下。」

    「朕心裡有數,你們先回去吧。」康熙笑了一下,看人都走了。這才起身,到書櫃邊抽出了一個畫軸,打開,露出上面穿著紫色旗袍笑的開心的少女。

    伸手在那畫像上摩挲了一下,聲音低沉的說道:「芳華,朕對不起你。朕曾經答應你,要照顧好我們的孩子,朕也曾經打算,將最好的東西都給他的。只是,現在朕卻圈禁了他,你一定在怨恨朕吧?」

    說著,康熙臉上就帶出了點兒淒苦的神色:「朕也不知道,保成現在這樣,朕應該負多大的責任。不過,你放心,朕無論如何,都會讓保成好好的活著的。胤禛是個好的,對兄弟一向優待,日後,必定會好好對保成。」

    想了想,又歎口氣:「現在,朕的兒子裡,能擔得起大任的,也就只有胤禛了。保成那孩子很好,但是被朕教導的有點兒迂腐了,耳根子又軟,當年不知道被索額圖攛掇了多少回。不當太子,或許對他來說,還是一件幸事。」

    「胤禛搞出來的那些東西,對大清來說,好,卻又不好。好是國強民安,大清日漸強壯了,不好是照著這發展趨勢,日後這大清,還不知道會走向什麼方向。胤禛打的好主意,他肯定是想改革的,只是他忘了,改革這種事情,要慢慢來才行。一下子改太多,容易引起朝政混亂,說不定最後搞的大清滅亡。」

    「現在有朕給他兜著,等朕走了,誰會賣他面子?宗室得罪完了,大臣得罪完了,他的好名聲,也不過是在民間傳誦幾年。但那些百姓能做什麼?太平盛世,指望著帶領他們起義?」

    說著說著,康熙的神色就憤慨起來了:「罷了罷了,他是個有主意的。我想再多,他也不會打消自己的主意的,這孩子一向死倔。保清打仗還行,管理國家完全不成。胤祉又是個死讀書的,胤祺和胤祐身有殘缺,胤祀的出身是個硬傷,他倒是個八面玲瓏的,只是太八面玲瓏了,登基之後肯定撕擄不下面子,胤禛以前做的一切必定會浪費掉。胤禟是個心裡眼裡只要阿堵物的……數來數去,還是只有胤禛最合適。」

    看著畫像沉默了一會兒,康熙歎息道:「芳華啊,你放心吧,朕雖然不能將大清交給保成了,但保他一世無憂還是能做到的。等過幾年,這大清交給了胤禛……」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雙更,高興的有木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