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完美四福晉

《》章 節目錄 113好話 文 / 悄然花開

    「皇上,臣有本奏。」大早朝上,在康熙宣佈退朝之前,王御史捧著奏折出列。康熙看了看胤禛,這段時間參奏胤禛的還真不少,從正月十六到三月十六,兩個人,康熙桌案上關於胤禛的折子就有了一臂厚,當然,說的都不是什麼好話。

    東家說胤禛量地的時候多量了,西家說胤禛量地的時候踩踏了他家的祖墳,左右都是看不過胤禛攤丁入畝政策的人,康熙自是全部給壓了下來。

    那些御史被康熙敲打了幾回,也都明白過來,這次皇上是要力挺雍郡王的攤丁入畝政策的,所以基本上也沒人拿這個說事兒了。但是沒想到,今兒還有個大膽的。

    「你說。」康熙是明君,明君是不會不讓御史說話的。所以,大手一揮,就同意了。

    「啟奏萬歲,臣聽說雍郡王府上前段時間死了個格格,又送了個格格到尼姑庵。臣要參雍郡王治家不嚴。」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聖人之言,一個人,若是連自家都管不了,何以治國平天下?

    這和「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這會兒參奏胤禛沒有齊家的本事,也就是說,雍郡王沒有治國的本事,他的差事皇上可是要慎重考慮的,不行就得換人啊。

    「原來是這件事啊。」康熙嘴角勾了勾,露出個似笑非笑的表情:「這事情都發生兩個月了,你怎麼才想起來參奏?」早幹什麼去了?

    「回萬歲爺的話,臣要調查這件事情,就花了幾天時間。」言下之意,雍郡王是個權勢滔天的,這種小事,他身為御史居然也需要兩個月才能調查清楚,可見雍郡王的權利到了什麼地步。

    皇上啊,您可千萬要將雍郡王給懲治一番,要不然,他心了權利也大了,說不定哪天就會謀反啊。

    康熙轉了轉手上的扳指:「這麼說,王御史倒是個忠心的,不僅要盯著國事,還要盯著朕的兒子們的後宅。是不是到了哪天,連朕的後宮你都要看兩眼啊?」

    後宮之事,御史原本也是能管的,比如說,後宮人少了,御史上個折子說皇上您應該選秀了。後宮誰太受寵了,御史會上個折子說皇上您專寵是要不得的,當個明君就不能好色。

    但自從康熙滅了鰲拜平了三藩收了台灣弄死了葛爾丹,康熙在前朝的權利就更加集中了,再加上一條明晃晃的規矩——後宮不得干政。御史替誰說話,誰就有干政的嫌疑、這些御史也不是吃飽了撐的,非得要管管皇上的家事,所以,這後宮之事,就很少被參了。

    康熙這話說的,就很明顯的透漏出一種信息——你盯著朕的兒子的後宅,朕不高興!

    「皇上,臣認為,這件事情雍郡王確實做的不對。」沒等王御史說話,禮部尚書就站了出來:「雖說那兩個不是皇家上玉牒的,但畢竟也是皇上賜下來的,雍郡王這麼做,明顯是……」

    「明顯是什麼?」康熙沒說話,胤禛嗤笑了一聲:「明顯是沒將我汗阿瑪放在眼裡?蘇大人,你是這個意思吧?」

    被胤禛賞了個冷眼,那蘇大人頓時覺得自己後背開始冒冷汗了。這朝堂上,能暗示能暗喻能暗挑,就是不能直接說。除非,你是有十足的把握。

    很明顯雍郡王這會兒是皇上手裡正用的得當的刀,他這麼明晃晃的挑撥皇上和皇子之間的父子關係,就算是今兒僥倖扳倒了雍郡王,日後也必定落不了好。

    神思翻轉,蘇大人趕緊笑道:「奴才不是這個意思,奴才是想說,雍郡王一向是個忠君的,這麼明顯的將皇上賞下來的兩個人給處置了,說明那兩個人定然是犯了不可饒恕的罪。」

    胤禛轉頭沒理會那蘇大人,倒是康熙摸著鬍子笑了笑:「蘇大人倒是個聰明的,也挺瞭解我四子的本性。就像是蘇大人說的,胤禛確實是個忠君的,那兩個人胤禛處置的很對。」

    說完,直接轉向王御史:「王御史,你下次參奏之前,最好還是將人證物證都收集齊全了再說,像這次,只看表面就急惶惶的來說的,不是君子所為,知道嗎?」

    王御史臉色憤憤,還想再反駁兩句,康熙卻不耐煩聽他說了,直接一揮袖子宣佈退朝了。胤禛府上的事情,早在處理的時候,四福晉就進宮分別找皇太后和佟貴妃說過了。

    敢傷害皇家子嗣,他還覺得處理的太輕了呢。

    「胤禛,你府上現在沒多少人吧?」在乾清宮商量完了朝政,康熙忽然問了一句。胤禛皺皺眉:「回汗阿瑪,兒臣府上伺候的人足夠了。」

    「汗阿瑪,兒臣現在正在做的事情,雖然於民萬利,但畢竟損害了宗室高官的權利,這時候府裡進人,還不知道她們一個個會打什麼主意,兒臣的小阿哥和小格格年紀尚幼,兒臣絕對不會讓任何對他們不利的因素進府的。」

    直接將這話當著康熙的面說出來,胤禛很乾脆的杜絕了康熙想要在這段時間給自己塞人的目的:「而且,兒臣過段時間會出京,這會兒也不好讓人進府。」

    康熙沉默了看了胤禛一會兒:「胤禛,你是在怨朕?」怨朕讓你去當這出頭鳥,怨朕讓你被宗室皇親記恨,怨朕讓你成了孤臣冷面王。

    「汗阿瑪,兒臣不怨。」胤禛驚了一下,他是沒想到,康熙會將話挑的這麼明,雖然他之前也挑明了一點兒,但畢竟沒說的太透,汗阿瑪倒是直接。

    「汗阿瑪,兒臣是您的兒子,身體裡留著的是您的血。」胤禛抿了抿唇,開始煽情:「兒臣這一身的血肉,您給了一大半。兒臣從小學的,是怎麼孝敬皇父,是怎麼為父分憂。兒臣骨子裡刻的,是對汗阿瑪的尊敬和孺慕。兒臣心裡想的,也只是怎麼才能讓汗阿瑪更高興。」

    「兒臣一直都很明白,雖然生在這皇家,兒臣少了很多普通人的樂趣,但是汗阿瑪給了兒臣別人想不到的優渥生活和高高在上的權利。什麼事情都是兩面的,兒臣現在能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這些都是汗阿瑪給的,兒臣自然是要為汗阿瑪多做些事情,才能稍微償還一點兒汗阿瑪的恩情。」

    「想想那些饑荒災區的孩子,想想那些生死都不在自己手裡的奴才,兒臣覺得,兒臣是萬分幸運的,能做汗阿瑪的兒子,兒臣覺得是上天給兒臣的賞賜。大清以孝治天下,汗阿瑪是兒臣的親爹,兒臣為汗阿瑪做事,哪怕是得罪全天下的人,也是應該的,兒臣心裡也是願意的。」

    前輩子,他是個笨嘴笨舌的,被胤祀他們用流言潑了一身的髒水,什麼弒父殺母,什麼殺兄屠弟,說的他都成了世間第一惡人了。他居然異想天開的寫了一本大義覺迷錄,被弘歷那不孝子一收回,又變成了銷毀證據,更是坐實了自己的罪名!

    這輩子,他可不會走這樣的老路了。說兩句好話又怎麼樣?別人他是不屑的,但面前的這個,是他親爹,他說兩句好話是應該的!古有綵衣娛親,他這是好話娛親,效果一行就行,過程不重要。反正,說話又不要錢,頂多回去多喝點兒茶水。

    果然再看康熙的時候,就見他臉上閃過感動之色。康熙不是沒聽過好話,他只是沒聽過自家四兒子說好話。這就好像冰山發笑一樣,一個常年只會說各種短句子的人,一次性說了那麼長一段話,表情還十分的誠懇真摯,任誰都沒辦法懷疑他說的話的真實性的。

    「罷了罷了,你這孩子,就光會說些好聽的來哄朕開心。既然你現在不想要,那朕也就不費心了。只是,後年選秀,說什麼你都得要有個側福晉。」

    康熙被胤禛繞進去而忘記原本的初衷,幸好他一向是個理智的,只是在胤禛拒絕又說了那麼多好聽話之後,自己也不好不順著他意思來了,所以康熙只好歎口氣應了。

    「是,汗阿瑪,那會兒兒臣大概也就回來了。」胤禛笑了笑,到時候,他就能想到別的方法了。忽然想到自己自己過幾天就要出京了,恐怕雲容在府裡會被人找上門刁難,就又說道:「汗阿瑪,兒臣還有一事相求。」

    「你說。」康熙直接點頭,胤禛倒是遲疑了一下:「汗阿瑪,兒臣之前就提過,想在出京的時候,帶上雲容和幾個孩子。」

    康熙這會兒心情好,倒是沒直接駁回,想了一會兒才說道:「弘暉那孩子九歲了吧?弘昀也有七歲了吧?」

    「是的,汗阿瑪沒記錯。」胤禛臉上閃過的慈愛的表情,讓康熙一下子就捕捉到了,再開口的時候語氣就更緩和了:「他們兩個不是正在讀書嗎?還有弘時他們,再有兩個月才三歲,你帶出去不怕生病什麼的?」

    胤禛心裡暗自嘀咕,有雲容的那個神奇的空間在,生病是什麼東西啊?但面上,還是要一臉嚴肅的:「兒臣覺得,男孩子不能嬌養,讀書再多,不識人間疾苦那就只會是書獃子,兒臣可不想他們將來說話只會子曰子曰。況且,只是一年時間,兒臣必定會督促他們讀書的,必不會讓他們耽誤功課。」

    這話逗的康熙哈哈大笑,心裡還是有些遲疑,卻也有點兒贊同胤禛的做法,不過,一個大人帶著幾個孩子,還有女眷,確實有點兒讓人不放心。胤禛的身手,康熙知道的是不多的,也絕對不知道這一家子的武力值加起來,是絕對比同等數量的他的大內侍衛強的。

    不過,兒行千里母擔憂,康熙不是娘親吧,也算個爹,心裡擔憂是正常的。

    「這樣吧,你十三弟和十四弟這陣子也沒正經差事,就讓他們跟著你吧,也算是鍛煉鍛煉。」想了一會兒,康熙說道:「另外,上次朕給你的五十個侍衛,在京城的話還夠用,出京是肯定不夠的,這次再給你一百五十個,湊夠兩百數,朕瞧著烏喇那拉家的五格是個不錯的,還是讓他跟著你。」

    「謝謝汗阿瑪,兒臣一定會好好辦差,為汗阿瑪分憂的。」胤禛雖然不是很樂意帶上十四,但畢竟也算是親兄弟,兩個人這輩子還不到不死不休的地步,說不定還能藉著這次機會修復一下關係,也就沒反對了。

    康熙又另外賞了黃馬褂下來,另外還有路費,餐旅費,自認為什麼都想周全了,才讓胤禛告退回府。

    作者有話要說:積分被超了……淚奔,求花姑娘和留言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