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隋唐秘史

《》章 節目錄 第四十七章 奸雄遭報 文 / 天山譚談

    煬帝大宴外國之後,志氣驕矜,神情傲慢。很自誇地對眾臣說道:「昨天的宴會,想必塞外各國都來了吧。」裴矩奏道:「西域各國都來了。只有天竺、拂,很久沒來朝拜了。」煬帝大怒,說道:「這些外國之人,竟然敢抗逆天朝,誓必搗其巢穴!」煬帝就想派兵征剿。群臣慌忙奏道:「萬萬不可窮兵黷武,塞外之人多處荒蠻之地,是征剿不完的!」煬帝很生氣地說道:「如果不征剿,那麼天朝威武何在?」虞世基奏道:「陛下息怒,臣有一個兩全之策。現今啟民強盛,何不厚加恩禮,下詔讓啟民討伐二國,既不用勞師遠征,又能彰顯天朝威武,此以彼攻彼之計也。」煬帝大喜,說道:「此計最妙。」君臣正在商議,黃門官進來了,說啟民可汗和義安公主來了,煬帝就傳旨讓他們進來。啟民和公主拜伏在地,奏道:「蒙天朝和親厚恩,我國和天朝雖說是君臣關係,實際上情同父子。明天我們搭起帳篷,殺牛宰羊,想請天子過去喝一杯,恭祝天子萬壽無疆。希望聖駕光臨。」煬帝欣然答應,說道:「既然你我一家,明天朕一定御駕親臨。」啟民很高興,謝了恩出去了。左僕射高穎、大將軍賀若弼一同奏道:「西域這些國家都是虎狼之國,居心叵測,陛下何必以天子至尊親自去呢?不單單褻瀆天朝,說不定還會有什麼意想不到的變化。」煬帝笑著說道:「聖天子有百神呵護,兩位愛卿不必多慮!」煬帝沒有聽從勸告,第二天大排鑾駕,帶領著兩班文武,到突厥營中去了。走得還不到半里地,只見啟民與公主穿著艷麗的民族服飾,掛玉披金,騎著兩匹駿馬,率領著各部落頭目,一隊隊鳴金擊鼓,前來迎駕,倒也十分齊整。有詩為證:

    貂帽狐裘作隊行,弓長劍闊馬蹄輕。

    外國仍然多華麗,寶氣珠光耀日明。

    啟民看見鑾輿,便分開隊伍,一齊跪在在兩邊,高呼道:「臣啟民可汗迎接萬歲!」煬帝傳旨,讓啟民帶路。啟民領旨,忙傳令把後隊改作前隊,就像兩條龍一樣,悠修揚揚倒捲而去。一會兒,到了營門,啟民就請煬帝的玉輦進入牛皮寶帳。帳中早已擺好了一張盤龍的泥金交椅,面前橫鋪著一張鑲嵌著萬壽字樣的沉香龍案。煬帝高昇寶座,文武官員排列左右。

    原來啟民雖然是外國,卻富強無比。寶帳中十分奢侈華麗,擺上來的東西都是精金美玉,異寶奇珍。真是金光燦爛,讓人眼花繚亂。煬帝看了,心中暗想道:「其他國家尚且如此享受,何況我中國天子!」就問啟民:「朕看你兵強將勇,想命令你征討不聽話的國家,你能為朕出力嗎?」啟民奏道:「天王有命,不敢不效力。」煬帝大喜,說道:天竺、拂二國,很久沒來朝貢了。想派兵搗平巢穴,又顯得朕不仁義。現在朕賜給你寶劍一口,前往征討,立功以後另加封賞。」啟民領旨,說道:「臣雖然無能,仰仗天朝威武,兵臨二國,一定會旗開得勝,馬到成功。」煬帝大喜,就命令左右將寶劍交給啟民,啟民謝恩,立即擺上酒宴。只見玉盤金碗,瓊盞瑤觥。一剎那龍案上擺得滿滿的,雖然沒有鳳髓龍肝,也都是山珍海味。

    煬帝見啟民十分恭敬,開懷痛飲。酒喝到差不多的時候,啟民又叫出一班樂女來唱歌跳舞。煬帝醉眼模糊,見那些樂女雖然是胡妝打扮,倒也長得明眸皓齒,十分美麗。有一隊唱歌的,唱一會就上來獻酒三杯;有一隊善舞的,舞一會也上來獻酒三杯。那班樂女輪流歌舞,不停地獻酒,引得個煬帝魂迷意蕩,把持不定,帶了幾分酒興,就東顧西盼,笑聲不絕,全沒了天子的威儀體統。大將軍賀若弼見光景不雅,恐怕發生意外,就給高穎使個眼色,高穎會意,就站起來說道:「玩得差不多了,天子請回吧。」煬帝沉吟不語。賀若弼又說道:「太陽已經偏西了,天子沒有在塞外過夜的道理。」煬帝這才傳旨起駕,又命令多多賞賜各部頭目和那班女樂。啟民與公主命樂女再三苦獻,煬帝又飲了十幾杯,方才動身。啟民依舊領著各部頭目和那班樂女,一直送到御營才謝恩回去。

    自從參加了啟民的宴會以後,煬帝起了驕奢之念,想挑選一些胡女在塞外歡樂,甚至不想回去了。賀若弼、高穎和眾位官員百般苦勸,煬帝才願意發駕還京。外國人聽說煬帝回去,都一齊來送行,一直送到薊門才回去。

    煬帝車駕返回,一路上還要遊山玩水,不願意走大路,偏要另闢蹊徑。遇山就要翻山,遇嶺便要過嶺,眾位官員苦苦勸阻,煬帝就是不聽。走到榆林地方,有一條小路,叫做大斗拔谷。兩邊都是壁立的高山,中間最寬的地方不過一丈,而且崎嶇險阻,輿輦都不能過去,如何容得下那行城行殿?煬帝只得騎著一匹馬兒前行。可憐那些宮妃綵女,沒了行殿,或著在前,或著在後,都亂紛紛和軍士們混雜在一起行走。到晚上還沒有走出谷口的宮女,只得和軍士們在一處歇宿。已經是寒冬了,山谷中北風呼嘯,軍士們凍死了無數。高穎實在看不下去了,歎息一聲,對賀若弼說道:「近來朝廷一點綱紀都沒有了。」賀若弼說道:「這都是太奢侈的緣故。」二人在背後談論,想不到有人報告了煬帝。煬帝大怒,懷恨在心。終於到了西京,文武百官都出城迎接,唯有楊素只在皇城門前候駕。煬帝當天非常疲倦,傳旨免朝,車駕直接來到後宮。蕭後接住,急忙安排酒宴給煬帝接風。

    第二天煬帝一早起來上朝,百官朝賀以後,楊素出班奏道:「陛下塞外巡狩,辛苦!辛苦!。」煬帝說道:「愛卿看守朝廷也不容易。」楊素說道:「塞外的風景陛下已經看了,怎麼樣啊?」煬帝說道:「前面段文振笑話朕不會用兵,朕鑾輿所至,外國都來朝貢,即使秦皇、漢武,也不過如此。用兵有什麼難的!這些腐儒太可笑了,一說到用兵,就以為驚天動地。」楊素見煬帝滿臉都是驕傲的神情,全不像以前那樣知道畏敬了,很輕蔑地笑了一聲,說道:「陛下不要想錯了,外國歸順乃是先帝的餘威,難道是陛下的功勞嗎?」煬帝聽見以後不覺滿臉通紅,惱羞成怒地說道:「朕為天子,談不上功勞不功勞。但愛卿乃是先帝功臣,功勞又在哪裡?」楊素笑一笑說道:「臣確實沒有功勞。但陛下還是藩王的時候,為什麼經常來請教呢?臣雖然對先帝沒有功勞,但是不能說對陛下沒有功勞。陛下為什麼不仔細想想呢?」說完,連招呼都沒打,就昂著頭走出朝堂,把煬帝氣得在龍座上目瞪口呆,半天說不出話來。

    楊素走出朝堂,料定煬帝不敢加害。正在丹墀裡大搖大擺,賣弄奸雄的氣概。不料天不湊巧,忽然一陣陰風撲面刮來,吹得他毛骨悚然。猛一抬頭,只見一人頭戴龍冠、身穿黃袍,手裡拿著一把金鉞斧,坐在逍遙車上攔住楊素罵道:「弒君老賊,往哪裡去?」楊素定晴一看,不是別人,卻是文帝的陰魂。頓時嚇得他魂不附體,慌忙要走,卻又無處躲避,只在丹墀中亂轉。文帝趕上來罵道:「朕想立楊勇,你這個老賊,不聽我的話,反而勾結楊廣來弒我,為何這麼殘忍!今天一定要殺你報仇!」文帝舉起金鉞斧照著楊素的頭砍來。楊素躲避不及,一跤跌倒在地,口鼻中鮮血瞬間外流。有人看見急忙報告煬帝。煬帝大喜,只是認為楊素是偶然得了暴病,不知道是文帝來報仇。就對群臣說道:「這就是欺君之臣的下場。」說完,就命令衛士扶楊素回家。到家以後,楊素不省人事,他的兒子楊玄感急忙用湯藥救治,好長時間才慢慢醒來。說道:「弒君的事發作了。今天遇到文帝,拿著金斧追趕我,我肯定活不了了,你們趕緊準備後事吧。」說完,又昏昏沉沉地睡去。

    煬帝見楊素得了暴病,心中大喜。又擔心他死不了,就派一個御醫假裝去看病,去打聽消息。御醫領旨,立即就去了。楊玄感見御醫奉旨前來,慌忙請進楊素的臥房。御醫揭開床帳一看,只見楊素面容憔悴,兩眼發直,哪裡還有往日的英雄氣概!楊素躺在床上,大聲狂叫不止。忽然喊道:「都是晉王的主意,和臣沒有關係。」忽然又喊道:「臣雖然上書,獨孤娘娘也曾主張。」又忽然大喊道:「陛下不要砍,臣知罪了。」口裡吆吆喝喝,就像招口供的一樣,將從前所做的壞事一五一十都說了出來。正是:

    無道有循環,奸雄無終始。

    饒他跋扈生,定然狼狽死。

    御醫看了脈,虛開了兩付人情藥,說了幾句不鹹不淡的話,就起身來見煬帝,說道:「楊素神枯氣梗,六脈俱散;又發狂見鬼,命在旦夕,肯定活不了了。」煬帝大喜。當煬帝再派人暗中打探的時候,楊素已經嗚呼哀哉了。後人讀史,有詩感歎:

    代有權臣出,隋家數越公。

    用兵純慘刻,事主只奸雄。

    但逞驕矜態,全無社稷功。

    莫言身已死,遺臭尚無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