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血色大秦

《》正文 第一百零一章 一夜下三城(下) 文 / 烈血炎黃魂

    「頭兒,他們找救兵去了,要不要追殺?」被彭越等人殺開一條道路衝將出去的馬賊們,有幾個變來到吶頭目面前請示,在他們看來,吶是自然不用追擊的。

    果不其然,吶頭目冷森森拉下一張臉望了望城頭的將士,擺了擺手道:「吶一千多人,他李斯能有辦法把咱們套進來,自然會有辦法消滅求救兵的,圍困襄平,不准放一個出去,娘的,吶老兒總不給咱們巨弩,甚至騎弩也不肯,咱從秦軍手裡奪,找機會將那老兒弄死在咸陽城!」

    「嘿嘿,那感情好,那老兒糊弄咱們不是一次兩次了,這一次好膽居然想讓咱跟這股秦軍同歸於盡,若不給他一點教訓,還道咱們好欺負來!」馬賊一般都是好勇鬥狠的傢伙,聞聽頭兒說找機會要弄死李斯,變也沒有一個人擔心,反而周圍能聽見這句話的都放聲歡呼起來。

    「主上,看樣子彭越他們無甚大礙了,但這些馬賊……這一次或許他們後面還會有跟著想要撿便宜的,要拿下三城,不知彭越他們有沒有把握。」英布聞聽城下馬賊嬉笑,不明白是為什麼,變抬眼想黑漆漆的山口外面看了看,皺眉想李寇道。

    「事在人為,我早向蘇角那裡打聽過了,這三個城的守將,果真不怎麼樣,若非忌憚李斯趙高之流,蒙恬早講這塊身邊的肥肉拿下,咱們這一次趁火打劫,說不得要付出一些代價,蒼狼旗,畢竟剛剛建立,雖然都是百戰老兵,卻沒有在組建之後經歷戰火考驗,若日後拉上戰場,到時候吃虧的,可果真是咱們啦!」李寇卻不擔心,這襄平不是很高大,城牆也不是很堅固,但面對只會一味強調迅速的馬賊來說,他們面臨的要比守城一方不知多少倍的困難,三四仗的城牆,總不能讓馬賊騎馬一躍而過,說不得待會兒要有後續的人用蹬城梯攀援。

    「都準備好了沒?」英布點點頭,李寇講的是實情,陷陣營也還沒有真正成為以一當百虎狼之師,蒼狼旗往後要成為李寇手中的王牌,只有在不斷的拚殺當中才能形成,這一次雖然有些冒險,卻那三城的將領,果真是在這裡呆久了的人,渾身的銳氣都消磨殆盡,若彭越他們能好好運用這一次的時間差跟馬賊,說不得拿下三城也是不用浪費多少手腳。

    「嘿嘿,將軍就放心子肚子裡面罷,這點馬賊,要說咱不用這麼麻煩,直接殺出去啥事不就結束了,好歹燒水也是要咱去砍柴的不是?」有大鍋後面站著一個大勺子在開水滾鍋裡攪拌的銳士,哪裡能看到半點大戰來臨之前的緊張,渾然毫不在意揚揚腦袋,用嘴巴指了指城下小心翼翼圍觀的馬賊,嘴裡嘟囔出這麼一句話來。

    「鳥!都聽好了,這是咱蒼狼旗成軍次廝殺,不管城下是一個人還是一萬人,都要將咱平日裡訓練的方式拿出來,誰要半天跟娘們一樣沒個精神頭,老子個砍了他!」英布轉目向那滿不在乎的銳士喝了一聲,那銳士做個鬼臉應了一聲,低下頭去低低偷笑,因為他分明也看出了英布的蔑視。

    馬賊漸漸大聲呼喊起來,李寇冷笑,這樣沒有組織沒有紀律的烏合之眾,不管能有多少人,今兒這襄平定然還會牢牢在自己手中,能想像得到,跟這麼一幫烏合之眾同流合污的三城守將,那能好到哪裡去,遼東,從此要歸自己掌握了。

    「下馬,開始攻城!」那頭目大聲吼叫,火光中李寇但見這些馬賊們從馬背上跳下來之後,又返身去從褡褳中掏出軟乎乎黑黝黝長長的繩子,登時心下一愣,難道這個時代的馬賊就有利用軟梯的經驗了麼?這繩子,分明就是要甩上來套在城垛上供應攻城者攀援而上的,只不過這幫馬賊若是沒有鐵鏈或者銅鏈在繩子前端,即便是他們能夠準確講套頭緊緊綁在城垛,一刀下去什麼事情也都解決了。

    果然,這些馬賊不知道誰想出來的這個辦法,可能是真的貪圖方便輕快,那繩子套頭結了一個活扣,卻是沒有鐵鏈銅鏈的,三根手指頭合攏起來那樣粗細的繩子,剛搭上城頭時候李寇便笑了。

    英布也笑了,手中偃月刀暗暗向那繩子上比劃,便是後面緊張起來的將士,也哭笑不得看著馬賊飛馬到了城下時候一個漂亮旋轉講手一揚甩上繩子,實在不知道他們弄這個是為了什麼。

    「不對!」李寇忽然皺了皺鼻子,一股還沒有消散的油味兒衝進他的鼻腔,快步搶到牆邊細細觀察那繩子時候,果然黑黝黝並不起眼的上面油漬漬一層,不但不反光而且將獸皮鳥羽樹皮脈絡絲線交織而成的繩子浸泡刀劍不能砍斷。

    「火把!」李寇伸手,變英布快步遞過火把,李寇狠狠將那燃燒的火向繩子上一撞,火星四濺卻拿繩子著火根本不能快速燃燒到下面去,英布揮動偃月刀狠狠下斬,也只是勉強將這繩子斬斷而已。

    英布倒吸一口冷氣,雖然自己偃月刀鋒利可以斬斷繩子,卻別人沒有辦法,這一根油繩燃燒看樣子起碼能持續半個時辰才能燒斷,便是自己騎著馬在城頭揮刀,那也不能危急中斬斷這麼多的。

    「嘿嘿,這幫蠢貨!」李寇忽然站起身來,伸手去摸了摸那油繩,卻根本沒有擔心反而笑起來,英布不解正要問,但見李寇手在那活扣上一指,當下也欣喜起來,只會在材料上下功夫將人能夠運用的兵器計算在裡面而忽略了根本的人的力量,這支馬賊,果真是蠢到家了。

    「主上,要不咱們待會兒直接解開繩子?」眨眨眼,英布便問起身的李寇,要按他看,果真不如將上城的前一波馬賊擊殺之後,變全軍上下直接殺出去便是。

    「不不不,仗要打,但要一邊訓練廝殺的本事,另一面卻還要訓練打法,能用坐著就殺死敵人,變不用站起來,這跟重視敵人是一脈相承的,保存力量英法突然事變才是正理,說不得這時候的山外,還有野狼等著啃咱們或者這幫馬賊丟下來的屍體呢!」李寇搖搖手,嘿嘿用腳踢了兩下那活扣,轉頭吩咐道,「傳下去,待會兒不要直接解開這些活扣,先用劍砍,然後用開水澆,天亮之前馬賊定然有一次最強烈的攻擊,那是他們最後一次攻城,到時候繩子上的人定然不少,直接解開活扣之後,兩波開水灌下去,城內不用留人全數殺出殲這股馬賊,李斯這一次給咱們送來馬匹,不要白不要!」

    「要不要派斥候出去探查彭越他們的動靜?」李寇這麼安排,英布便也沒有意見,想了想又問。

    「不用!」李寇擺擺手,從城垛拿下鐵矛,城下縱馬過去的馬賊,果然又一次折回頭來翻身下馬向城牆吶喊而來。

    城門厚重是銅皮包裹著桐木造成,便是裡面只有上中下三道木栓拴著,外面沒有攻城車這些重型武器的馬賊也不能進來,李寇自知此事,便也不擔心城門失守的問題,城頭上剩下兩千一百將士將四面都佈滿了,只是西門這邊人多一些,那滾燙的開水,也在這邊準備足夠,不是蒼狼旗將士粗心其他三座城門,那三座城門處地勢端得險妙,尤其東門處就是原來石山一座,平滑如同銅鏡一般,不要說是人,便是猿猴也難從下面攀援上來,若有百人城頭首位,便是整個馬賊隊過去也堅決不能上來。在其他兩個城門處,由於李寇看襄平城市軍事鎮地,也就將那兩個有肯那個將敵人送進來的城門外面護城河上面吊橋牢牢綁縛在城頭上,下面河這邊也設置了鹿角木柴,三四丈寬的護城河,便是小紅馬也難一躍而過,下面河水流速挺急,若有人想要游泳過來,河岸距離水面近一丈的距離,便是李寇也很困難做到。

    對付一幫馬賊,一幫幾乎沒有任何攻城經驗的馬賊,蒼狼旗兩千一百人幾乎是優哉游哉度過這個晚上的,有人想要攀援而上,準備好的開水就會滾滾下去,黑夜中火光下冒著白氣的開水,一陣陣城下隨風飄來的肉香味道,城頭誰會沒有想到下面是怎樣一個狼藉。

    按說馬賊也是有弓箭的,卻他們沒有弩弓,攀援的人雙手抓著繩子向上竄,口中叼著一把長劍變已不易,背上累贅的弓箭變給他們留在地上,倒是有騎兵專門飛馬在西門外奔跑起來遠距離向城頭放箭,這時候的馬賊頭目,看著城頭上巨弩的身影雙眼前所未有的渴望,要是他手中能有幾十把巨弩在後面與城頭秦軍對射,怎麼也用不著讓綿軟的大弓將羽箭送到人家城牆上去。

    巨弩,開水,根本用不著其他的東西,城頭上銳士們各自堅守自己的位子,盾牌軍將零零星星送上來的羽箭阻擋開來,變他們毫無顧忌照準攀援上來的馬賊臉面鋪天蓋地將開水直直潑下去,一聲聲慘叫在他們聽來,早已習慣如常,一點馬賊跟匈奴人,在將士們看來也沒有區別--這些馬賊也並不一定是中原人,有東胡人也有扶餘人,還有少見的匈奴人。

    天漸漸亮起來,東方最明亮的星星暗淡下去,便天邊朝霞燦爛起來,地上橫七豎八的死屍清晰可見,馬賊早已失去了進攻的信心。

    「殺出去!」眼看馬賊要逃走或者晚上再來--這也是與其他三座城商量好的,若大白天襄平城受到攻擊而他們沒有反應,便是有李斯罩著他們,始皇帝也要砍下他們的腦袋--李寇低聲下令下去,撲過去解開一個油繩的活扣,下面慘叫聲響起時候,銳士們早跟著李寇這般動手,紛亂的慘叫中,英布率先向城下奔去。

    入夜以來,自彭越他們去拿三城時候至此已經有四個時辰,一夜的廝殺對於城頭將士來說沒有損耗多少氣血,城門大開時候李寇縱馬殺出,滿地死屍看在他眼中,便他心下也暗叫僥倖,一來馬賊沒有攻城經驗,二來這些馬賊熟悉的是一擊不中遠揚千里的狼群戰術,在陣地戰攻城戰中,沒有重型器械的他們沒有絲毫辦法,三來,卻也是李斯幫了大忙,若非這老兒留下巨弩弓箭下來,襄平城還是能保住,但城頭的短兵相接怎麼也不能避免。

    馬賊們四下逃散,那頭目一夜之間忽然蒼老了很多,他原本縱橫雪原便是遼東四城的將士也拿他沒有辦法,長久以來的得意驕傲一宿被擊破,眼看自己的心血在城上慘叫凋落,心下白茫茫一片竟不知往後自己要怎麼辦。

    李寇手上要全部包圍並全殲這股馬賊的打算,由於人手不夠也落了空,在包圍的戰術中,人少永遠不能達到預定的目標,那馬賊頭目催促了前面一隊人馬衝出山口之後,便山口給英布擋住,裡面剩下近千馬賊在巨弩的緩緩緊逼中,無奈只好下馬投降,一場沒有什麼精彩的戰鬥,就這麼平平淡淡拉下幕布。

    城內的俘虜,有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原人,有身材矮小但剽悍兇猛的扶餘人,也有赤髮禿頂的匈奴人,李寇站在城上眼看許虎子笑嘻嘻耀武揚威呵斥教育著這群馬賊,心下好笑正要下去時候,山外馬蹄聲碎一騎如飛從山外奔進來,老遠便叫:「將軍,三城已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