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武家棟樑

正文 第561章 一死一生 文 / 冰鎮烏梅湯

    平田和泉守的眼神開始變了,左手不由自主的搭在太刀上,緩緩一躬身道:「……是!」

    周暠大笑道:「原來幕府新參眾看到的常御所門西開,可以進出只有將軍進入的藏劍室,幕府到底是怎麼了?和泉守殿可以回答我嗎?」

    平田和泉守凝視片刻,忽然笑道:「……果然還是被識破了,周暠殿的聰慧敏銳一如坊間流傳的那樣令人驚歎呀!可惜您還是離開了鹿苑院。」

    周暠呵呵一笑:「貧僧躲在鹿苑院之中,就能保證平安無事的話,貧僧必定會永遠躲在寺院裡不出來的……大概和泉守預備的後招了吧?火燒金閣寺?」

    平田和泉守索性放開心思,坦誠回應道:「在下身負職責沒有火燒金閣寺一條,在下也擔不起這個責任。」

    「或許吧!三好家還算有點良心……」周暠莞爾一笑,轉過身看著瑟縮在角落裡的小沙彌,長歎道:「只是貧僧怎麼也沒想到,吉助竟然背叛了貧僧,名利動人心嗎?」

    「實在抱歉,時辰不早了,在下要請周暠殿下上路了。」平田和泉守低喝一聲:「吉助!」

    「是!」吉助渾身一顫,從袖子裡掏出一把匕首,顫顫巍巍的走向周暠,嘴裡念叨著:「抱歉了,殿下!我吉助實在厭惡透了這鹿苑院的生活,我想還俗娶妻生子,我想建功立業傳承家門,我想要名利富貴,我不能呆在這小小的寺院裡渡過餘生……抱歉了!」

    周暠怒目圓睜:「吉助,你敢!你忘記這十幾年的恩情,忘記這些年貧僧怎麼對你的了嗎?放下你的武器。貧僧可以既往不咎,放下吧!」

    「我……」吉助攥著匕首愣住,發覺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無助的望著平田和泉守,後者心裡膩歪的要死。怒喝道:「還不動手!你以為現在求饒就能獲得寬恕嗎?還不速速送周暠殿上路,好拿你那份恩賞!」

    「是……是!」吉助緊緊握住匕首,猛地一躬身堅定地走過去,在周暠面色急變向後退卻的空檔將匕首刺入他的胸口,大喊道:「抱歉了殿下!我吉助感謝您多年的器重與愛戴,但是今天還請您務必安心的死去吧!抱歉!」

    周暠捂著染血的青色緇衣。緩緩後退坐倒在地,嘴裡鼻子裡不段湧出鮮血,指著吉助斷斷續續的說道:「你這樣做……會被神佛懲罰的……背信棄義之人……是要墮入無間地獄的!你們一定會……付出代價的……」

    垂死者的艱難掙扎非常痛苦,如拉風箱似的激烈喘息漸漸失去力量,當最後一抹鮮血就著最後一縷夕陽消散之時,年輕而又充滿活力生命悄然逝去。殷虹的鮮血匯聚成一條小徑,順著河邊的鵝卵石流入賀茂川,並順流而下匯如無數細流間湧入大海。

    「我做到了……我殺人了!我獲得恩賞了!」吉助跪在周暠的屍體前放聲大哭:「天國的父親、母親!我吉助再也不是那個懦弱的受人欺辱的孩子了!從今日起即將要成為一名光榮的武士,擁有一千石知行的有力武士!」

    吉助伏在周暠屍體上的又哭又笑,全然不顧昔日的恩主充滿眷戀的遺憾眼眸漸漸失去光澤,在恩賞面前即使主家死不瞑目也無所謂,只要自己能過的更好那麼主君的死也是值得的。或許他會在心裡感激周暠勇敢的去死,被被騙出來親手殺死總比毒殺更穩妥。

    平田和泉守抽出太刀輕輕走來,在濃濃的暮色裡雪白的刀光放佛照亮河川,鋒利的刀刃輕輕劃過河邊的野草,將齊腿的草叢攔腰切開一條傾斜的小徑,點點露珠沾在刀刃上轉眼間崩散,只有絲絲的切割聲隱隱的向四周傳開。

    吉助似有所覺回身望去,看見平田和泉守背對著天邊的夕陽立在他身後,落日下將他整個人籠罩在陰影裡,以至於五官相貌也分辨不清。唯有手裡那把雪亮的太刀散發著冰冷的光芒,彷彿在無聲的昭示著死亡即將到來。

    吉助忽然有種不詳的預感,悄悄嚥著口水緊緊攥住匕首,緊張地說道:「和泉守殿……我們……是不是可以走了……」

    「嗯……」平田和泉守的聲音飄渺不定,那彷彿隱藏在陰影中的身影依然立於原地不動:「起來吧!我們該走了。我來做善後……」

    「好好!我這就起來。」吉助放下心中的大石,連忙站起來向前走幾步四處張望,奇怪地說道:「只有一匹馬我們該怎麼回去呢?難道我們同乘一匹馬回京都嗎?這樣應該沒問題的吧!在下覺得沒問題。」

    「不……不用同乘一匹馬……我還有更好的建議。」平田和泉守悄然走到吉助身後,如蚊蠅之聲輕聲耳語:「我回京都覆命,你下去侍奉周暠殿!」

    匹練刀光轉眼刺入吉助的後背,隨即穿胸而過帶出一縷血光,劇痛瞬間傳遍全身疼的他全身抽搐,吉助低頭看去那沾著血絲的雪亮太刀一點點倒退,慢慢退回他的胸腔消失無蹤,下一刻鮮血如湧泉噴灑而出。

    「噗通」一聲,吉助跪在地上面朝京都的方向像個朝聖者,劇痛摧垮他的理智讓他嘶聲痛哭,眼淚和鮮血唰唰的流淌下來,吉助痛哭流涕道:「為什麼這麼對我……為什麼……我只想回京都,我還有一個妹妹需要照顧……她才十歲……全靠我微薄的例錢活著……不願意給我知行……也不用殺我啊……」

    「因為你做了不該做的,知道不該知道的,所以你必須死!」平田和泉守憐憫的蹲在他的身旁,看著吉助歎息道:「我也是身不由己,希望你可以理解!上面的要求是只有一個人可以回到京都,那麼就只有兩個選擇,要麼你死要麼我死……你有妹妹,我也有妻子和孩子。所以抱歉了!」

    「求求你……救救我妹妹……」吉助急促的喘息著,健康的臉色蒼白如紙,漸漸失去焦距的眼睛裡滿是乞求,在身下的窪地悄悄形成一灘血泊,顯然已是去日無多。

    平田和泉守嗟然一歎:「我調查過你的家。你的妹妹是個很可愛的小女孩……如果你願意的話,我會納她為側室,將來生下男孩將繼承你的名字,代替你活下去……」

    「這樣就好……這樣……就好……謝謝你……不能讓殿下……等的太久了……我該走了……」吉助的臉上流露者淡淡的欣喜,嚥下最後一口氣。

    ……

    周暠毫無懸念的死去,覺慶也如期被護送至小泉城。三好義繼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接引覺慶,其實就是被足利義親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被殺給嚇住了,生怕這位將軍家的嫡流莫名其妙的又死在勝龍寺城,於是早早的派人在碼頭等著不讓覺慶下船,直接調轉方向去河對岸的小泉城。

    三好三人眾氣惱家督不負責任,可事到如今他們也沒有更好的選擇。只能硬著頭皮迎接覺慶進駐簡陋的小泉城,幾天好吃好喝的侍奉讓覺慶放鬆警惕,見到三好三人眾與松永久秀謙卑的表情冷哼一聲厭惡的轉過臉。

    覺慶僧袍未換,依然是權少僧都的打扮,從面相看起來絲毫不像年過三十歲的模樣,唇紅齒白目光明亮頗具威儀,盤坐在天守閣裡默唸一聲佛號。淡淡地說道:「說吧!把貧僧誘騙到京都城外所謂何事?」

    「我等想擁立殿下擔任征夷大將軍……」

    覺慶疑惑的抬起頭,不屑道:「嗯?你們這些卑賤的四國武士竟敢廢黜幕府公方,汝等不知當今公方是我覺慶的嫡兄嗎?欲效仿細川政元廢立將軍,真是膽大包天!不知死活!豈不知細川政元這廝死無葬身之地,爾等也想嘗嘗亂刀加身之苦呼?」

    被人當眾斥罵卑賤,三好三人眾臉色一青卻敢怒不敢言,在足利將軍家眼裡他們三好家確實屁都不是,將軍富有四海坐擁天下,這六十六國都是將軍家的,萬千武士皆是供其驅策的家臣。除了京都裡如泥胎木塑的天皇以外,就沒有能讓將軍平視之人,哪怕關東巨龍足利義時也不行。

    比起六分之一殿山名家,稱霸西國的大內家,曾經掌握幕府近百年的細川家。他們三好家尤其是眼前的三好三人眾、松永久秀之輩什麼都不算,三好長慶不過是細川家的家宰,三好三人眾等人不過是三好長慶的家臣。

    而細川家除掉一個名存實亡的管領之位,在足利一族的血緣親疏排名裡,連前十名都排不進去,三好長慶不敢在將軍面前擺譜,三好三人眾敢在未來將軍面前擺譜?大概不知道死字是怎麼寫的。

    三好長逸低頭塌腰像一個奄奄一息的老者,小心翼翼的說道:「是!我等自知此行有違天意,但我等也是被逼無奈呀!我三好家近年連喪英主,以助於家業有崩解之危,更兼之先主公聚光院殿得罪關東公方,以至於關東公方與河內高屋殿、大和筒井氏、近江六角氏、丹〞bobo〞多野氏等諸族連攜,企圖肢解我三好家,使畿內安寧太平之大勢崩潰,我等迫不得已只有行動……」

    覺慶長袖一揮,低喝道:「少在貧僧說這些冠冕堂皇的敷衍之詞,貧僧最見不得你們這種表面正義,內裡惡毒的卑賤武士,足利義時對幕府的攻陷比你們這些惡徒強上百倍,休找理由誣陷他人!」

    巖成友通苦著臉垂下腦袋,低聲說道:「糟糕!這位殿下也是個難纏的角色,這可怎麼辦!」

    三好三人眾沒想到覺慶這麼警惕,從言辭可以看出此君腦袋清醒思維敏銳,只露出一點苗頭就劈哩啪啦的把他們訓斥的抬不起頭,想說服覺慶對他的兄長足利義輝下手,就變成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松永久秀微微搖頭,對三好三人眾愚笨的手段非常不滿意,他才不相信覺慶腦袋裡沒有當將軍的念頭,每一個足利家的孩子都懷著一顆當將軍的野心,就好比每一個皇子都夢想著當上皇帝是一樣的,沒有野心又何必大搖大擺的坐在此地,端著將軍才應該有的架子訓斥他們多麼的卑賤無恥。

    沒野心的和尚應該心如止水一心向佛。覺慶這聰敏傲慢野心勃勃的姿態,怎麼看也不像是個沒有野心的和尚,頂多也就是礙於嫡親兄長還有生母在堂的緣故,不願意輕易作出不忠不孝的惡行,換句話來說。只要他們能找出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說服覺慶認可廢立將軍的非法行動。

    文雅點這叫道貌岸然表裡不一,不文雅點就是既當〞biaozi〞又立牌坊,想吃魚還嫌腥,不給個說得過去的理由,他不好意思理直氣壯的去幹背叛兄長的惡事。總之道德上他要站得住腳,當將軍沒有正統性正當性可不行,畢竟這個時代的人臉皮還是比較薄的,還沒墮落到幾十年後烏龜那種蹬鼻子上臉的厚臉皮。

    理清這一條道理,松永久秀整個人就便的自信滿滿的,輕輕一躬身說道:「請殿下明鑒!自應仁之亂以來天下紛亂百年。眾多武士如蒼雲變換風起雲湧,唯有將軍殿代代興替亙古不變也!當今公方殿下深孚眾望而生,二十餘年勵精圖治振興幕府,任命關東公方鎮守府大將軍經略東國,短短十栽橫掃**縱橫八方,十餘國頃刻光復,其功勳彪炳震古爍今。然而……」

    「嗯?繼續說啊!」覺慶冷著臉道:「看貧僧做什麼?繼續說下去!」

    松永久秀的嘴角輕輕上翹,低頭道:「是!然而當今公方殿下苦無嗣子久矣,年過三旬膝下無子承歡,乃幕府一大禍端,而關東公方有意過繼嫡子繼承宗祧,將足利將軍家之祖業轉承為上總足利家一脈,殿下想必清楚個中區別的吧?」

    覺慶的臉色當即垮下來,捏著念珠默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數遍,才緩緩說道:「有什麼區別?貧僧什麼沒看出有什麼區別?皆是我足利家一脈沒有變罷!」

    「殿下若是不清楚,我久秀就斗膽揣測一二。若有不對請殿下原諒一二。」松永久秀淡淡一笑,瞟見三好三人眾激動的表情,便繼續說道:「當今幕府在坊間稱之為室町幕府,其名源自京都左京區室町小路,鹿苑院所立的花之御所。

    鹿苑院之威名洞照天下。乃我武家驕傲,更是幕府將軍一脈的無上驕傲,然則上總足利家並非鹿苑院之嫡流子孫,庶流也不是,其源流要追溯至鐮倉幕府時代,那歷史久遠的讓我等武士幾乎要忘掉,所謂血緣遠親大概便是如此罷……」

    鹿苑院足利義滿,唯一享受超越歷代尊容的將軍,提到這位先祖的名字,覺慶的精神頭登時高漲幾個層次,還沒高興一會兒就被兜頭蓋臉的一盆冷水澆了個透心涼,這位一乘院的高僧當場就覺得有點裝不下去。

    捏著念珠的手指不停的顫抖著,嘴裡唸唸有詞:「庶流爭嗣……不可容忍,不可饒恕!足利義時簡直膽大包天不知死活,難怪等持院殿稱之為足利家兇徒,這群腦後有反骨的南朝餘孽,竟生出如此惡毒的念頭!」

    將軍家內部的內紛非外臣可插手,覺慶可以毫不客氣的大罵足利義時叛逆,三好家這幫外臣卻決然不行,《尊卑分脈》所述之意便有一條,自古以來便有上下之分尊卑之別,如中原上國有周天王乃諸侯之王,萬國之主統領萬邦。

    以至於東漢王充著《論衡》曰:周時天下太平,倭人來獻鬯草;成王之時,越裳獻雉,倭人貢鬯,白雉服鬯草,不能除凶。

    上下尊卑貫穿數千年的文明史,這也是東方倫理體系裡最重要的一條,到董仲舒時代被演變為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社會理論體系,強化尊卑統治是為核心,古典封建時代的貴族便是部落大領主、大奴隸主演變而來,中原王朝虞夏商周是如此,日本的飛鳥時代至戰國時代千年以將也是如此。

    他還不是那個顛沛流離沒人敢接收的可憐公方,作為最大的封建領主足利將軍家嫡流正朔,年輕氣盛的覺慶並不覺得這樣傲慢有何不妥,他可以毫不客氣的斥罵名震天下的細川政元不得好死,也可以咒罵如日中天的足利義時是南朝餘孽,三好三人眾與松永久秀趕忙俯身低頭不敢妄動,這就是貴族與貴族之間的區別,千百年來封建習俗滲透到他們的骨子裡。

    北條義時在源實朝死後必須舉行風光大葬為將軍哀悼祭祀,赤松滿佑也只敢在足利義教死後把他腦袋割下來送回京都,細川政元匆忙扶立足利義澄,就派兵驅逐流放足利義材,將軍可以死可以流,但絕不能被侮辱,沒有人敢踐踏這條鐵律,三好三人眾敢效仿細川政元廢立、流放將軍,卻不敢對覺慶有半點輕慢不敬之心。

    松永久秀趁熱打鐵,低聲說道:「關東公方雖也是出自足利氏名族,在鐮倉時代威震東國,為足利氏立下汗馬功勞,然則,關東公方畢竟不是鹿苑院的嫡傳子孫,甚至不是等持院一脈,追溯上去那就是鐮倉初年的故實……」

    覺慶臉色鐵青,一拳砸在案几上,將茶水糕點震飛出去,撒的滿地狼藉,陰陰的說道:「他不是……他當然不是!他是足利直義那一派的,與等持院敵對的!兩百年前支持足利家的那個叛逆與等持院敵對,他的族人吉良貞家殺死町山家嫡流,引發奧州四管領爭霸的大亂,關東動盪天下動盪,新田義貞的孽子孽孫趁機復起作亂!

    等持院被迫派駐次子足利基氏下關東擔任鐮倉留守,始有鐮倉公方!算來算去,都是足利直義和上總足利家的錯!如果沒有這群逆賊裡切南朝惹出觀應擾亂,就不會有關東大亂,關東不亂也就沒有鐮倉公方,更不會有兩百年來幕府與關東公方屢次對立之苦!都是他們的錯!」

    這就叫遷怒,足利將軍家混的如此地步,就怪關東那幫鐮倉公方的餘孽整天和幕府做對,讓幕府混的一日不如一日滋潤,因而才會爆發應仁之亂、明應政變,裡外裡關東武士有錯,再往前推弄出這陣勢的足利直義和吉良滿義是罪魁禍首,至於這麼想是不是合理他才不管,遷怒的人從來不講道理,他只要很中二的丟下句,總之這一切都是你的錯就足矣。

    松永久秀大喜過望,激出覺慶心頭的怒火就是大勝利,於是繼續進讒道:「殿下所言甚是!關東公方所在的上總足利家確實是南朝武士,即便錦小路殿(足利直義)兵敗薩埵卡之戰,被迫降服等持院殿(足利尊氏),上總足利家依然堅持在南朝奮戰多年,直至等持院殿連下御教書許以三河本領安堵方才降服呀……」

    「沒看出來你知道的秘辛到是不少啊!這些秘聞豈是是你這等卑賤武士所能知曉的!」覺慶警惕的回頭看過去,松永久秀連忙謙恭的低下腦袋,覺慶旋即冷哼道:「不管你從哪裡道聽途說的秘聞,爾等須得謹記本分,休想干涉我足利家內紛之事,這不是你們應做的!」

    松永久秀繼續裝孫子,低頭連聲道:「是是!我等絕無此意!我等只是畏懼關東公方威震天下的威勢,若是放任關東公方經略東國,即便幕府公方殿下始終不許承嗣之位,不用三年五載也可以完成關東一體的統治,屆時就可能仿照源平時代的舊例,上洛登極了呀!」

    「他敢!這是悖逆!是下克上!是不忠不義!」覺慶激動的滿臉漲紅,用激烈的措辭形容此刻的憤怒心情,假如此刻足利義時有幸在場,他一定會抽出太刀把他亂刀砍成十七八段,然後把腦袋削掉掛在三條大橋上「曬首」以儆傚尤。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同步更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