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武家棟樑

正文 第98章 拉攏澱川眾 文 / 冰鎮烏梅湯

    想到澱川眾的作用,吉良義時又招來服部小四郎讓他把服部家搜集的澱川眾資料拿來,仔細一讀才知道澱川眾並不是他想像中一群駕船的普通船老大,而是和美濃國木曾川上曾經遇到的川並眾類似。

    兩者都是當地土豪、船頭、漁民自髮結成的鄉黨,依靠壟斷河川上的日常貿易而發達,當然澱川眾這個稱呼很籠統,畢竟澱川包含的支流眾多,地理位置恰好又是畿內的核心地區,所以澱川眾的凝聚力遠比川並眾差。

    「因為澱川地處畿內而被包括朝廷、幕府、管領、守護、大寺僧兵集團等諸多勢力壓制打擊,澱川眾的發展一直不是很順利,生活在澱川上大大小小的鄉黨都可以稱為澱川眾,其中只有三成是內河水軍,這些內河水軍分散在幾十個小家族中,其中實力最強澱川氏擔任澱川眾名義上的統領。」服部小四郎不停頓的報出一連串情報,到底是搞情報出名的家族,這麼小就能掌握這種本事。

    「噢!原來如此啊……話說小四郎比本家還要小一歲吧?」

    「是!臣下天文十一年生。」服部小四郎恭謹的回答。

    「小五郎現在怎麼樣?」

    「……很好!」服部小四郎表情突然抽搐一下。

    吉良義時一臉壞笑的提示道:「尿床的問題解決了?」

    「……」

    吉良義時覺得當面揭人傷疤的行為有些不太厚道,於是又改口道:「對了!本家想起一件事情來!曲直瀨道三把他的兒子曲直瀨守真推到本家這裡做武士,你去找他要一份治療尿床的處方吧!即便他不會的話,也是有一個父親可以請教的啊!」

    「臣下代家弟謝過館主大人!」服部小四郎一臉發窘的跑掉。

    「真是個害羞的傢伙啊!他就是半藏?一點也不像啊!」吉良義時繼續看資料。

    充分瞭解澱川上活躍的內河水軍具體情況,吉良義時就派出使者以商議阪本水運諸事為由,招來澱川眾大大小小的幾十個頭領,這些人哪見過幾個武家大名,地位崇高的公卿、武家出入澱川都用自己的私用船舶,澱川眾接觸最多的就是商人、職人以及農民,頂多有些不太富裕的武家和蒼蠅一樣亂竄的浪人。

    因此當他們接到吉良義時的諭令後想也沒想就駕著舟船跑到阪本侯參,吉良義時也沒打算為難這群地位低下的國人,直接提出自己的要求,吉良代表幕府僱傭澱川眾為幕府效力,義務是在戰時澱川眾的舟船必須無償接受調遣,無論是擔當運兵運糧的任務都不得違抗,如果要求打陸戰、水戰都必須無條件出戰,吉良義時也保證沒有特殊原因不會讓他們打陸戰。

    當然也不是只有義務沒有權利,權利就是完全負責阪本城水上運輸貿易,調撥船隻的船錢一律給付,阪本港吞吐的客流、貨物全部交給澱川眾負責,這就等於給他們找了個鐵飯碗,以後不用出去攬活了跟著我就能吃飽飯。

    這個條件讓澱川眾眾多首領歡欣鼓舞,前面一大堆義務聽的愁眉苦臉,但是後面的權利還是十分誘人的,如果壟斷阪本港的貿易,單是阪本到界町一條線上的船錢也能獲利豐厚,更不要說前往京都的另一條線了。

    澱川眾名義上的首領澱川三右衛門當即拍板投效吉良家,經過測算與會的澱川眾幾十個首領的軍力加起來也才一千六多百人,人數最多的澱川三右衛門有一百多人,最少的才十幾個人,這些人具體怎麼處理被他直接丟給九鬼重隆去處理。

    接著吉良義時又叫來細川籐孝,讓他在阪本城北部的堅田地區的船塢建造一批關船,阪本城築城時還剩下許多上好木料挑出適用的直接拿去造船,剩下不足的在高島郡就地砍伐限令一個月內造出十艘關船。

    整個五月吉良家都在忙著整編訓練,兩百馬迴眾也跟著赤備騎軍一起訓練,馬迴武士代代相傳的流鏑馬箭術就算想教給他們也沒那麼容易學,以山岡時長的射術天賦也只能算粗通流鏑馬箭術,一般武士想精通必須要持之以恆的訓練十幾年。

    經過半年的訓練,目前馬迴眾中還有五十幾人暫時沒有掌握流鏑馬術,這些人都和山岡時長一樣都是些不到二十歲的毛孩子,從小什麼事不幹專練騎術、弓術,元服後編入馬迴眾接受專業流鏑馬術訓練,二十歲之前出師就是合格產品。

    這種效率差不多和培養英格蘭長弓手差不多,幾年打造一批精銳成本太高昂,吉良家不惜血本的擴充也只能勉強做到兩百人滿編的水平,其中真正的精銳也還是原班人馬的六十人和他們的子嗣。

    吉良義時視察新編軍勢的訓練情況,滋賀、高島兩郡的國人眾按照吉良家的軍制聯合編練,許多國人很不適應這種集群作戰的方式,他們往日裡都是以各自家族為基礎單位,或是是三五十人,或是百十來人形成一隊,彼此之間雖不是涇渭分明也難免會有一些縫隙。

    山本勘助定制的軍法裡,以各豪族出兵劃分一個個組頭、番頭、大將,這些人負責自己的軍勢,就難免會有一百三十幾人的足輕大將,二十幾人的足輕番頭,還有不到十個人的足輕組頭等等情況,雖然不規範的軍事編制給訓練帶來一些麻煩,但總體還是沒問題的,用吉良義時的話來說,就當這是沒滿編的軍隊。

    在前往西條備的路上,經過一處小樹林聽到遠處的喧鬧聲,吉良義時好奇的一探究竟,走過去一瞧樹林間黑壓壓一片盤坐著一兩百人,樹林中間一位武士正在表演箭術,朝樹林的盡頭一瞧,標靶只有米粒這麼大。

    吉良義時指著遠處的標靶回首問道:「善次……咳!時長!這個靶子距離有多遠?」

    「大概三十間左右吧!具體多少臣下也要測算才知。」山岡時長探頭張望了下,報出一個數字。

    「噢,三十間嗎?咱們看看再說。」吉良義時駐足停在樹林外張望,三十間就是五十四米有餘,這水平就不是一般射手能做到的了,普通和弓最佳殺傷距離也就二三十米,高級和弓五十米以內,只是離的比較遠還不知道是誰這麼厲害。

    「彭!」弓弦震動著把上弦的箭矢疾速彈出,接著那名武士後退兩步,再次上箭拉弓又是一箭飛出,再後退兩步……就這麼來回反覆連退四十步,射出二十箭,算算距離這名武士也退出十幾間遠,逐漸來到樹林的邊緣處。

    這名射箭的武士收弓而立,過了片刻等候在標靶旁邊的武士興匆匆的舉著標靶過來,驕傲的向四周展示成績,二十支箭矢密密的插滿標靶的中心,幾乎把那個紅點給填滿了,如此驕人的戰績立刻得到所有武士的歡呼聲,一些武士很崇敬的讚歎弓術出神入化之類的吹捧。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同步更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