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三世孽緣

《》章 節目錄 第63章 監工 文 / 縈夢

    到了傍晚,所有的賓客都散了,胤禛才拿出禮物,一個精緻的禮盒,盒子不大,很像女子的首飾盒,胤祀覺得現在的胤禛行事越來越

    詭異了,這種女子用的東西竟然拿來送他,一股無名之火瞬間燒起來。

    「小八打開看看再發脾氣也不遲。」胤禛自然看出胤祀的怒火,眉眼含笑解釋。

    胤祀狐疑地看了看胤禛,還是慢騰騰地打開來。

    一枚羊脂玉靜靜地躺在禮盒中,玉通體白色,沒有一絲雜質,胤祀拿起了對著夕陽看,果然是半透明的,還有一絲絲粉色煙霧繚繞之感,再細看,果然能看到冰晶一般的紋理,一條條融合成線,似斷非斷,而這些線條又恰恰合成一個「璞」字,端的是天然無痕,而且玉似未經打磨,形狀非方非圓,似乎天然便是如此。

    胤祀狐疑地拿起來,果然入手潤滑,彷彿無物,但又能充分感到其中的實質,胤祀用眼神詢問,胤禛笑而不答,是以胤祀繼續做些去。

    讓蘇培盛打了盆水,放入水中,那若隱若現的「璞」字漸漸顯現,如血液滋潤,血管變得活動起來,一條條血管呈現出來,不過片刻,「璞」字已經完全顯現,如朱紅毛筆寫下的字,端的是鮮艷奇特。拉著線提起,那血字又漸漸變淡,變的若隱若現,玉上竟是滴水不沾。

    胤祀驚奇道:「這是那一個?」

    胤禛點頭,這是當年永璞繼位前,胤祀送的。說來也怪,這是兩人在民間偶然遇到的,正好暗合了「永璞」之名,店家曾言這快玉是璞玉,並未經過打磨,似乎怕壞了美玉本身的價值,據說這是唐朝某個皇帝的佩戴之物,輾轉遺失,機緣巧合之下淪落到那古董店,看胤禛胤祀兩人不是一般客人,這才敢拿出來給他們看。

    胤祀聽了有些激動,抓住胤禛的肩膀問道:「你說,這——永璞會不會也來了?」

    胤禛雖然不忍心,還是說道:「這還是我在那家店裡買的,想來當年那塊玉已經放了很久,估計是他們店中的鎮店之寶,傳了下來,哪裡就這麼巧。」

    胤祀苦笑:「是啊,是我想多了。對了,四哥這次前來應該不是專門給我慶生的吧?」

    「皇阿瑪讓你盡快造船,再過兩月,估計就要打仗了!」

    「可是現在這些資料根本就不足,如何造出體積龐大又堅固,並且戰鬥力強的船隻,如今開戰……」胤祀急了,趕緊解釋,希望能夠勸阻這麼瘋狂地舉動。

    「可是皇命難為,皇阿瑪之前已經說過要半年之後開戰,如今已過四個多月。」

    「這不是拿士兵的性命開玩笑麼!」

    「小八,我們需要考慮的不是這些。()」

    胤祀自嘲道:「呵,當然不是這些,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展現大清的強盛,如何不落了面子!」

    「小八——」胤禛無奈,「你也不必太看重哪些佛郎機人,如今他們也沒有強大到那種地步,我大清也沒有衰落道任人窄割的程度,現在的大清蒸蒸日上,軍隊紀律嚴明,戰鬥力也不弱,我們已經示弱了半年,那邊卻態度強硬,真以為我大清無人麼!」

    胤祀覺得似乎真的是他想多了,是被當年那些慘況給鎮住了,那時的大清怎能與現在的相比,再說了現在的西方科技也還未到多麼先進的地步,濠境面積也不過二十多平方公里,似乎真的沒什麼可擔憂的,只是胤祀一向謹慎,還是難以贊同現在就用兵。

    「四哥一個親王跑來就是為了這些?」

    「額~」胤禛沒想到胤祀轉移話題這麼快,有些錯愕,胤禛轉身,從後面拿出一個東西,轉手遞給胤祀。

    是聖旨,若是放到前世,胤禛定然是耀武揚威地宣旨,打亂今日一場酒會,再得意洋洋的看著胤祀跪下接旨,胤禛雖然平時隱忍,對其他兄弟表現的也是各種『寬容』,對於胤祀,似乎從來沒有大度過,逮著機會就能在胤祀面前炫耀一把,當時心中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現在回想起來,才知道那是犯彆扭,是要跟這人爭個高下。

    胤祀雙手接過,展開來看,竟然是讓胤禛前來監工,胤祀狐疑地看著胤禛,似乎是要確定這道聖旨的真實性。

    「怎麼,傻啦?」

    「皇阿瑪為何派你前來監工?」

    胤祀覺得這是大材小用,哪有派親王監工的道理。

    胤禛笑道:「為何我不能前來監工?這樣正好能管住你,防你偷懶。」

    胤祀撇撇嘴,不以為然,也不再多問。

    胤祀雖遠離朝廷造船,卻並不懈怠朝廷之事,如今朝堂對濠境之事已經達成一致意見,先打再招安,至於怎麼個打法,朝廷上下則各執一詞。那些身居高位之人自然看不上彈丸之地的濠境,膽小的覺得那濠境能夠以區區方圓五公里之地挑釁,不能起了小覷的心思,地方雖小,武器並不小。

    當然,最後拍板的還是康熙,這些日子胤祀雖然依然覺得武力上能夠勝過弗朗機人,但還是要知己知彼,再加上他這邊的船並未造好,此時不宜輕易動兵。

    康熙斷然不會只聽胤祀一人之言,在康熙的眼中,自是看不上濠境,能夠忍耐半年已是極限,雖然胤祀陳述利弊,卻不能全盤托出,只能揀些重要的陳述,也不能太著重強調葡萄牙的海上力量,事實不能說的太現實,否則沒人相信。想想也是,你一個從未出門,也未親臨濠境的皇家阿哥,怎會知道那麼多那麼詳細的軍事資料,往好處說是操勞國事,往壞處講那是謊報軍情,憑空捏造,若是康熙再一心一點,就是包藏禍心,圖謀太子之位。

    胤祀只能說服胤禛,想讓胤禛回京,再拖上一兩個月,等船造好了,武器齊備了,再用兵不遲。胤祀希望胤禛能夠說一下利害關係,他一個人說了沒什麼份量,再加上胤禛,兩人不在同一陣營,份量必會大一些,至於為何不讓胤禟、胤禎他們摻和,胤祀自然還是有私心的,萬一老爺子當真起了疑心,也不至於連累他們,憑借對歷史的瞭解,胤祀覺得胤禛定然沒有遭到厭棄危險,即使真的被厭棄了,那也不會一蹶不振,當年他能夠蟄伏十幾年引而不發,這種耐性還是有的。

    胤禛在這邊的一個月,跟著胤祀觀摩,還是學到了很多,現在大清不過是仗著人多,若真打起來,即使勝了,也是慘勝,他們水軍操練畢竟只有半年,戰鬥力說不准連那些海盜都不如。

    胤禛無法,只能回京,確實上折子說如今不易用兵,也確實說出了很多理由,但那些理由都不注意阻礙康熙的鬥志,或者是阻擋不了康熙壓抑住的雄心。

    作者有話要說:覺得寫得好亂啊,亂死了,我也好亂啊,邏輯都快沒了。

    快五一了,最各位節日快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