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資本論

正文 第二十章 |簡單再生產(一十三) 文 / 卡爾·馬克思

    經濟學辯護士們把這個問題歪曲了。如果我們僅僅注意流通行為g——a(=g——w),即從買者資本家方面把貨幣轉化為勞動力,僅僅注意a——g(=w——g),即從賣者工人方面把商品勞動力轉化為貨幣,而暫時不考慮以後發生的事情,這一點就會很明顯地暴露出來。他們說:同一個貨幣在這裡實現了兩個資本;買者即資本家把他的貨幣資本轉化為活的勞動力,並把這個勞動力併入他的生產資本;另一方面,賣者即工人把他的商品——勞動力——轉化為貨幣,並把貨幣作為收入來花費,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夠不斷地重新出賣他的勞動力,以便維持他的勞動力;因此,他的勞動力也就是他的商品形式的資本,並且是他的收入的經常來源。其實,勞動力只是勞動者的財產(它將不斷自行更新,自行再生產),而不是他的資本。二十一世紀初,中國先富起來的人及其學術代理人不斷鼓吹(窮人的)財產權,實際上是要鞏固和保護(富人的)資本權。勞動力是他為了生存而能夠不斷出賣和必須不斷出賣的唯一商品,它只有到了買者即資本家手中,才作為資本(可變資本)起作用。在那些經濟學家看來,一個人經常被迫不斷重新491再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也就是把自己出賣給第三者,這就證明他是一個「消極」資本家,因為他不斷出賣「商品」(出賣自己)。從這個意義上說,儘管奴隸由第三者把他作為商品一次永遠地賣出去,但奴隸也是資本家,因為這種商品——勞動奴隸——的性質是,它的買者不僅每天迫使它重新勞動,而且每天還要給它生活資料,使它能夠不斷地重新再勞動。(關於這一點,可以參看西斯蒙第和薩伊給馬爾薩斯的信。)

    2、這樣,在1000iv+1000im和2000iic的交換中,對一方是不變資本的東西(2000iic),對另一方就是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從而就是收入;對一方是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2000i(v+m)),從而也就是收入的東西,對另一方就是不變資本。

    我們首先來考察iv和iic的交換,並首先從工人的角度加以考察。

    第i部類的總體工人把自己的勞動力賣給第i部類的總體資本家,價值1000;這個價值是由資本家以工資形式用貨幣支付給工人的。他用這些貨幣向第ii部類購買具有同等價值額的消費資料。第ii部類的資本家對工人來說僅僅是商品的賣者,而不是別的什麼人,即使工人是向本部類資本家購買,例如在上述(第450頁)500iiv的交換中,情形也是這樣。他的商品即勞動力所完成的流通形式,是單純以滿足需要、以消費為目的的簡單的商品流通:w(勞動力)——g——w(消費資料,第ii部類的商品)。這個流通過程的結果是:工人把自己作為供第i部類的資本家使用的勞動力來維持,並且為了繼續把自己作為勞動力來維持,他必須不492斷地重新反覆這一過程a(w)——g——w。他的工資在消費資料中實現,會作為收入花掉;並且對全體工人階級來說,它會不斷再作為收入花掉。

    現在,我們再從資本家的角度來考察iv和iic這同一個交換。第ii部類的全部商品產品是由消費資料構成的,因而是由那些供每年消費的物品構成的,也就是由那些用來實現某些人(在當前考察的場合,就是第i部類的總體工人)的收入的物品構成的。但是,對第ii部類的總體資本家來說,他的商品產品的一部分(=2000),現在是他的生產資本的不變資本價值所轉化的商品形式,這個生產資本必須從這個商品形式再轉化為實物形式,以便能夠重新作為生產資本的不變部分來發揮作用。到目前為止,第ii部類的資本家所完成的是,他把以商品形式(消費資料)再生產的不變資本價值的一半(=1000)賣給第i部類的工人,從而使它再轉化為貨幣形式。所以,轉化為不變資本價值iic的前一半的,不是可變資本iv,而是貨幣,這個貨幣在和勞動力交換時,對第i部類來說是作為貨幣資本執行職能,因而它落到勞動力的賣者手中,對後者來說它不是資本,而是貨幣形式的收入,也就是要作為消費資料的購買手段花費掉。另一方面,從第i部類的工人手中流入第ii部類的資本家手中的貨幣=1000,也不能作為第ii部類的生產資本的不變要素執行職能。它仍然只是第ii部類的商品資本的貨幣形式,它還要轉化為不變資本的固定組成部分或流動組成部分。因此,第ii部類用它從第i部類的工人,即它的商品的買者那裡得到的貨幣,向第i部類購買1000生產資料。這樣,第ii部類的不變資本價值的總額有一半以實物形式更新,這種形式的不變資本價值可以再作為第ii部類的生產資本要素來執行職能。在這493里,流通形式是w——g——w:價值1000的消費資料——貨幣1000——價值1000的生產資料。

    但是,w——g——w在這裡是資本的運動。w賣給工人,就轉化為g,這個g轉化為生產資料;這是從商品再轉化為這個商品的物質形成要素。另一方面,就像第ii部類的資本家對第i部類的資本家來說僅僅充當商品的買者一樣,在這裡,第i部類的資本家對第ii部類的資本家來說也僅僅充當商品的賣者。第i部類最初是用要作為可變資本執行職能的1000貨幣去購買價值1000的勞動力;因此,他得到了他以貨幣形式付出的1000v的等價物;這個貨幣現在屬於工人,工人用它向第ii部類購買消費品;第i部類要能夠把這樣流入第ii部類的錢櫃的貨幣收回,就只有通過出售具有同等價值額的商品,再把這個貨幣撈回來。

    最初第i部類有一個貨幣額=1000,要作為可變資本部分執行職能;這個貨幣額由於轉化為具有同等價值額的勞動力,執行可變資本部分的職能。但是,工人為第i部類提供的,是作為生產過程結果的價值6000的商品量(生產資料),其中1/6或1000(按價值來說),是以貨幣形式預付的可變資本部分的等價物。和以前在貨幣形式上一樣,現在在商品形式上,可變資本價值也不是執行可變資本的職能;它只有在後來轉化為活的勞動力之後,並且只有當這個勞動力處在生產過程中的時候,才能執行這種職能。作為貨幣,可變資本價值只是可能的可變資本。但是,它是處於一種可以直接轉化為勞動力的形式。作為商品,這同一個可變資本價值也只是可能的貨幣價值;只有通過商品出售,而在這裡,也就是通過第ii部類向第i部類購買價值1000的商品,它才能再恢復原來的貨幣形式。在這裡,流通運動是:1000v(貨幣)——價值1000的494勞動力——價值1000的商品(可變資本的等價物)——1000v(貨幣);即g——w…w——g(=g——a…w——g)。插入w…w中間的生產過程本身不屬於流通領域。它不會在年再生產的不同要素的互相交換中出現,雖然這種交換包含著生產資本的一切要素的再生產,既包含著不變要素的再生產,也包含著可變要素即勞動力的再生產。這種交換的一切當事人都只作為買者或賣者出現,或者既作為買者又作為賣者出現;在這種交換中,工人只是作為商品的買者出現;資本家則交替地作為買者和賣者出現,而在一定界限內,只作為商品的買者一方,或作為商品的賣者一方出現。

    結果是:第i部類再以貨幣形式擁有它的資本的可變價值部分,這個價值部分只有從這個形式才可以直接轉化為勞動力,也就是說,第i部類再在唯一可以實際作為它的生產資本的可變要素來預付的形式上,擁有它的資本的可變價值部分。另一方面,工人為了能夠再作為商品的買者出現,他現在必須先再作為商品的賣者,即作為自己勞動力的賣者出現。

    說到第ii部類的可變資本(500iiv),那末,只要我們把該生產部類的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流通過程,看作是在第ii部類的總體資本家和第ii部類的總體工人之間進行的流通過程,這個流通過程就是直接進行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