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資本論

正文 第二十章 |簡單再生產(七) 文 / 卡爾·馬克思

    因此,交換是這樣進行的:

    1、第i部類支付1000鎊貨幣購買勞動力,即購買商品=1000鎊。

    2、工人用他們的貨幣額1000鎊的工資,向第ii部類購買消費資料,即商品=1000鎊。

    3、第ii部類用它從工人那裡得到的1000鎊,向第i部類購買同等價值的生產資料,即商品=1000鎊。

    因此,1000鎊貨幣作為可變資本的貨幣形式,流回到第i部類那裡。

    4、第ii部類用500鎊向第i部類購買生產資料,即商品=500鎊。

    5、第i部類用這500鎊向第ii部類購買消費資料,即商品=500鎊。

    6、第ii部類用這500鎊向第i部類購買生產資料,即商品=500鎊。

    7、第i部類用這500鎊向第ii部類購買消費資料,即商品=500鎊。

    所交換的商品價值總額=5000鎊。

    第ii部類在購買時預付的500鎊,流回到第ii部類那裡。

    結果是:

    1、第i部類的資本家擁有貨幣形式的可變資本1000鎊,這是他最初預付到流通中去的;此外,他還為他個人的消費,以他自己的商品產品的形式支出了1000鎊;就是說,他所支出的是由於出售價值額1000鎊的生產資料而得到的貨幣。

    另一方面,貨幣形式的可變資本所必須轉化的實物形式,即勞463動力,通過消費得到了維持,進行了再生產,並再作為它的所有者唯一的商品而存在,如果他想活下去,他就必須出賣這種商品。因此,也就再生產了僱傭工人和資本家的關係。

    2、第ii部類的不變資本得到了實物補償;同一個第ii部類預付在流通中的500鎊,也回到它那裡。

    對第i部類的工人來說,流通是簡單流通w——g——w:w(勞動力)——g(1000鎊,第i部類可變資本的貨幣形式)——w(價值1000鎊的必要生活資料);這1000鎊把以商品形式,即以生活資料形式存在的第ii部類的不變資本轉化為具有同等價值額的貨幣。

    對第ii部類的資本家來說,過程是w——g,是他的一部分商品產品轉化為貨幣形式,由貨幣形式再轉化為生產資本的組成部分,即再轉化為他們所必需的一部分生產資料。

    當第ii部類的資本家為購買其他部分生產資料而預付g(500鎊)時,他們已經預期(理性預期?)到在iic中還以商品(消費資料)形式存在的那一部分將轉化為貨幣形式;在第ii部類用g購買、w被第i部類出售這樣一個g——w行為中,貨幣(ii)轉化為生產資本的一部分,w(i)通過w——g行為,轉化為貨幣。但是,這些貨幣並不代表第i部類的資本價值的任何組成部分,而只不過是用在消費資料上的貨幣化的剩餘價值。

    在流通g——w…p…w』——g』中,一個資本家的第一個行為g——w,是另一個資本家的最後一個行為w』——g』(或其中一部分)。使g藉以轉化為生產資本的w,對w的賣者(他要把這個w轉化為貨幣)來說,究竟是代表不變資本組成部分,還是代表可變資464本組成部分,還是代表剩餘價值,是和商品流通本身完全無關的。

    至於第i部類商品產品的組成部分v+m,那末,第i部類從流通中取出的貨幣多於它投入的貨幣。第一,它的1000鎊可變資本回到它那裡;第二,它出售價值500鎊的生產資料(見上述第4項交換),從而它的剩餘價值的一半轉化為貨幣;然後(第6項交換)再出售價值500鎊的生產資料,即它的剩餘價值的另一半,從而把剩餘價值全部以貨幣形式從流通中取出。因此,相繼進行的是;1、可變資本再轉化為貨幣=1000鎊;2、剩餘價值的一半轉化為貨幣=500鎊;3、剩餘價值的另一半轉化為貨幣=500鎊;所以總計有1000v+1000m轉化為貨幣=2000鎊。儘管第i部類(我們以後還要考察的作為ic的再生產媒介的各種交換除外)只把1000鎊投入流通,它從流通中卻取出了多一倍的貨幣。當然,貨幣化的(即轉化為g的)m一旦用在消費資料上,就立即再轉入別人(ii)手中。第i部類的資本家以貨幣形式取出的價值,只等於他以商品形式投入的價值;這個價值是剩餘價值,就是說,資本家沒有為它付出分文,這一點絕不會使這種商品價值本身有任何改變;因此,只要我們說的是商品流通中的價值交換,那末,這一點就是毫無意義的。剩餘價值轉化成的貨幣形式,當然和預付資本在它的轉化過程中所通過的其他一切形式一樣,是會消失的。正是這個「消失」解決了從產品中取出的貨幣額怎麼能大於為支付成本而投入的貨幣額的問題。它所持續的時間,僅僅是第i部類的商品轉化為貨幣和接著發生的第i部類的貨幣轉化為第ii部類的商品這二者之間的間歇時間。

    假定周轉期較短,或者,從簡單商品流通的觀點來看,投入流通的貨幣流通較快,為了使交換的商品價值流通,只要有較少的貨幣就夠了。如果相繼進行的交換的次數已定,這個貨幣額總是由流通商品的價格總額或價值總額決定。這個價值總額由剩餘價值465和資本價值構成的比例如何,在這裡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用我們的例子來說,假如第i部類的工資每年支付四次,就是4x250=1000。因此,有250鎊貨幣,就足以完成iv——(1/2)iic之間的流通,以及可變資本iv和第i部類的勞動力之間的流通。同樣,假如im和iic之間的流通用四次周轉來完成,那也就只需要250鎊;所以,總起來說,要完成價值5000鎊的商品的流通,只需要一個500鎊的貨幣額或貨幣資本。這時,剩餘價值不是分兩次,每次有一半轉化為貨幣,而是分四次,每次有1/4轉化為貨幣。

    假如在第4項交換中,不是第ii部類,而是第i部類作為買者出現,把500鎊貨幣用於同等價值量的消費資料,那末,以後是第ii部類在第5項交換中用這500鎊購買生產資料;第i部類在第6項交換中則用這500鎊購買消費資料;第ii部類在第7項交換中再用這500鎊購買生產資料;最後,這500鎊回到第i部類那裡,就和在前一種情況下回到第ii部類那裡一樣。在這裡,剩餘價值的貨幣化是通過它的資本主義生產者本身在私人消費上支出的貨幣而實現的。這個貨幣代表了預期的收入,即預期從待售的商品所包含的剩餘價值中得到的收入。這個剩餘價值的貨幣化,不是由於這500鎊流回而實現的;因為,除了具有iv商品形式的1000鎊以外,在第4項交換結束時,第i部類還把500鎊貨幣投入流通。我們知道,這是追加的貨幣,不是出售商品所得的貨款。如果這個貨幣流回到第i部類那裡,那末,第i部類只不過因此再得到它的追加貨幣,並沒有把它的剩餘價值轉化為貨幣。第i部類的剩餘價值的貨幣化,只是通過包含剩餘價值的商品im的出售而實現的,而這個剩餘價值轉化成的貨幣形式每次持續的時間有多長,要看出售商品所得的貨幣經過多久才被重新用於消費466資料。

    第i部類用追加的貨幣(500鎊)向第ii部類購買消費資料;這個貨幣被第i部類用掉了,為此它得到了第ii部類的商品形式的等價物;這個貨幣因第ii部類向第i部類購買500鎊商品而第一次流回;因此,這個貨幣是作為第i部類所出售的商品的等價物流回的,但是,第i部類沒有為這種商品付出分文,它構成了第i部類的剩餘價值,這樣,該部類自己投入流通的貨幣,使它自己的剩餘價值轉化為貨幣。同樣,第i部類第二次(第6項交換)購買時,得到了第ii部類的商品形式的等價物。假如第ii部類(在第7項交換中)不向第i部類購買生產資料,那第i部類實際上就是為消費資料支出了1000鎊,——把它的全部剩餘價值作為收入消費掉了,——也就是500鎊以第i部類的商品(生產資料)形式,500鎊以貨幣形式消費掉;不過,它還有以第i部類的商品(生產資料)形式庫存的500鎊,而另一方面花掉了貨幣形式的500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